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高考模拟新题特快专递第四期专题高考模拟新题特快专递第四期专题 1414 力学实验力学实验 1 2013 杭州七校联考 在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 实验中 某同学首先将白纸固定在方木板上 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 在 A 点 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 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 为 5 N 最小刻度为 0 1 N 的弹簧测力计 然后沿着两个不 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 如图所示 夹角约为 900 这时必 须在白纸上记下两拉力的大小和方向 还必须记下 其中右图中 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N 接着 用其中一个弹簧测力计去拉该橡皮筋时 该实验能否顺利 进行下去吗 请说明理由 答案 结点 O 的位置 4 00 不能 因为用一只弹簧称拉时 弹簧称的量程不够 解析 右图中 B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4 00N 左图中 C 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 3 80N 由于这 两个力的合力超过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5N 时 所以实验不能顺利进行下去 2 某同学做了一次较为精确的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的实 验 实验所得到的纸带如右图所示 设 0 点是计数的起始点 两计 数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 0 1s 则第一个计数点与 0 点的距离 s1应 为 cm 物体的加速度 a m s2 答案 4 1 解析 设 1 2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s2 2 3 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s3 则 s2 0 09m s1 s3 0 15m 0 09m 0 06m s3 s2 s2 s1 解得 s1 0 04m 4cm 由 s2 s1 aT2解得 a 1m s2 3 2013 杭州七校联考 如右图所示为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 受力和质量的关系 实验装置图 图中 A 为小车 B 为装有砝 码的小盘 C 为一端带有定滑轮的长木板 小车通过纸带与电 火花打点计时器相连 计时器接 50Hz 交流电 小车的质量为 m1 小盘 及砝码 的质量为 m2 2 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为平衡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 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 在挂小盘 及砝码 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B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 应重新平衡摩擦力 C 本实验中要满足 m2应远小于 m1的条件 D 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 应作a m1图像 2 实验中 得到一条打点的纸带 如右图所 示 已知相邻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为 T 且间距 x1 x2 x3 x4 x5 x6已量出 则计算小车加速 度的表达式为 a 3 某同学在平衡好摩擦力后 保持小车质量不变的情况下 通过多次改变砝码重力 作出小车加速度 a 与砝码重力 F 的 图象如右图所示 若牛顿第二定律成立 重力加速度 g 10m s2 则小车的质量为 kg 小盘的质量为 kg 二个结果都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4 如果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 小车的加速度不能无限制 地增加 会趋近于某一极限值 此极限值为 m s2 3 答案 1 C 2 2 321654 9T xxxxxx 3 2 0 或 2 1 0 060 0 063 4 10 解析 为平衡小车与水平木板之间摩擦力 应将木板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 在不挂小 盘的情况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选项 A 错误 每次改变小车质量时 不需要重新平衡 摩擦力 选项 B 错误 在用图像探究加速度与质量关系时 应作a 1 m1图像 选项 D 错误 由逐差法和 x aT2可得计算小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 a 由牛顿 2 321654 9T xxxxxx 第二定律可知 a F图象的斜率的倒数表示小车的质量 小车的质量为 M 2 1kg 设小盘 质量为 m 则mg Ma0 由a F图象在纵轴的截距可得a0 0 3m s2 解得小盘的质量为 m 0 063kg 如果砝码的重力越来越大时 远远大于小车质量 小车的加速度趋近于重力加 速度 极限值为 10 m s2 3 l s 4 8 分 2013 浙江瑞安四校联考 如图为利用气垫导轨 滑块在该导轨上运动时所受阻 力可忽略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的实验装置 完成以下填空 实验步骤如下 将气垫导轨放在水平桌面上 桌面高度不低于 1m 将导轨调至水平 测出挡光条的宽度l和两光电 门中心之间的距离s 将滑块移至光电门 1 左侧某处 待砝码静止不动时 释放滑块 要求砝码落地前挡光条已通过 光电门 2 测出滑块分别通过光电门 1 和光电门 2 时的挡光时间 t1和 t2 用天平秤出滑块和挡光条的总质量M 再秤出托盘和砝码的总质量m 滑块通过光电门 1 和光电门 2 时 可以确定系统 包括滑块 挡光条 托盘和砝码 的总动能分别为Ek1 和Ek2 在滑块从光电门 1 运动到光电门 2 的过程中 系统势能的减少 Ep 重力加 速度为g 如果满足关系式 则可认为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用Ek1 Ek2和 Ep表 示 4 4 答案 答案 1 Ek1 M m 2 Ek2 M m 2 1 2 1 l t 1 2 2 l t 2 Ep mgs 3 Ep Ek2 Ek1 5 5 12 分 2013 浙江瑞安四校联考 现要通过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装置 如图 1 9 所示 水平桌面上固定一倾斜的气垫导轨 导轨上A点处有一带长方形遮光片的 滑块 其总质量为M 左端由跨过轻质光滑定滑轮的细绳与一质量为m的砝码相连 遮光 片两条长边与导轨垂直 导轨上B点有一光电门 可以测量遮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的挡光时 间t 用d表示A点到导轨底端C点的距离 h表示A与C的高度差 b表示遮光片的宽度 s表示A B两点间的距离 将遮光片通过光电门的平均速度看作滑块通过B点时的瞬时速 4 度 用g表示重力加速度 完成下列填空和作图 1 若将滑块自A点由静止释放 则在滑 块从A运动至B的过程中 滑块 遮光片与砝码组成的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 若在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 与s的关系 1 t2 式为 1 t2 图1 9 图 1 10 2 多次改变光电门的位置 每次均令滑块自同一点 A点 下滑 测量相应的s与t值 结果如下表所示 12345 s m0 6000 8001 0001 2001 400 t ms8 227 176 445 855 43 104s 2 1 t2 1 481 952 412 923 39 以s为横坐标 为纵坐标 在图 1 10 的坐标纸中描出第 1 和第 5 个数据点 根据 5 个 1 t2 数据点作直线 求得该直线的斜率k 104 m 1 s 2 保留 3 位有效数字 由测 得的h d b M和m数值可以计算出 s直线的斜率k0 将k和k0 进行比较 若其差 1 t2 值在实验允许的范围内 则可认为此实验验证了机械能守恒定律 5 5 答案 1 mgs M m 2 Mgsh d 1 2 b t 2 Mh md gs M m db2 2 如图所示 2 38 2 44 5 解析 系统重力势能的减小量可表示为 mgs Mgsh d 动能的增加量可表示为 M m 2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gs M m 1 2 b t Mgsh d 1 2 b t 2 可得 s s直线的斜率k 2 4 104 m 1 s 2 1 t2 2 2 Mgh M m db 2 2 mg M m b 1 t2 6 2013 浙江效实中学检测 测定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时 采用如图 12 a所示的 装置 图中长木板水平固定 1 实验过程中 电火花计时器接在频率为 50Hz 的交流电源上 调整定滑轮高度 使 2 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 测得木块的质量为M 砝码盘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 木块的 加速度为a 则木块与长木板间动摩擦因数 3 如图 12 b所示为木块在水平木板上带动纸带运动时打出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 0 1 2 3 4 5 6 为计数点 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 4 个打点未画出 从纸带上测 出x1 3 20 cm x2 4 52 cm x5 8 42 cm x6 9 70 cm 则木块加速度大小a m s2 保留2 位有效数字 6 命题意图 考查动摩擦因数的测量 牛顿运动定律及其相关知识 答案 1 细线与长木板平行 0123 x1x2x5 465 x6 砝码盘 砝码 木块 纸带 电火花计时 器 图 12 a 图 12 b 6 图 13 2 mgmM a Mg 3 a 1 3 m s2 保留2 位有效数字 解析 对木块和砝码及砝码盘 由牛顿第二定律 mg Mg M m a 解得 mgmM a Mg 加速度大小a 1 3 m s2 5162 2 4 5 0 02 xxxx 7 2013 浙江效实中学检测 在 探究功与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 的实验中 某实验探究 小组的实验装置如图 13 中甲所示 木块从A点静止释放后 在 1 根弹簧作用下弹出 沿足够长木板运动到B1点停下 O点为弹簧原长时所处的位置 测得OB1的距离为 L1 并记录此过程中弹簧对木块做的功为W 用完全相同的弹簧 2 根 3 根 并列在 一起进行第 2 次 第 3 次 实验 每次实验 木 块 均 从 A点释放 木块分别运动到B1 B2 停下 测得OB2 OB3 的距离分别为 L2 L3 作出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停下的位置距O点的距离L的图象W L 如 图乙所示 1 根据图线分析 弹簧对木块做功W与木块在O点的速度v0之间的关系 2 W L图线为什么不通过原点 3 弹簧被压缩的长度LOA为多少 7 命题意图 考查探究动能定理实验 图象及其相关知识 7 答案 1 木块从O点到静止的运动过程中 由动能定理 知 由图线知W与L 2 0 Lv 成线性变化 因此W与v0的二次方也成线性变化 2 未计木块通过AO段时 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 3 3cm 解析 在图线上取两点 6 1 42 5 代入 得 1OAOB WfLfL 5 5 OAOB WfLfL LOA 3cm 8 10 分 2013 浙江考试院高考测试 在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实验中 1 电磁打点计时器与电源相接 图甲中接线正确的是 填 A 或 B 2 已知重锤质量m 0 300kg 当地重力加速度g 9 79m s2 经正确操作后获得的一条纸 带如图乙所示 计算C D两点间对应运动过程的动能和势能变化值 3 分析实验误差产生的原因 答案 1 B 2 J274 0 k EJ291 0 p E 3 动能的增加量小于势能的减小量 纸带所受摩擦阻力 空气阻力 测量误差 9 9 分 2013 陕西延安中学模拟 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充分利用打点计时器针对自由落 B A B 第 21 题图甲 C D 第 21 题图 乙 8 体运动进行了如下三个问题的深入研究 1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是多少 2 如何测定物体下落过程中某一位置的速度 3 下落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 此同学依据这些问题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如图 9 甲所示 将打点计时器 频率为f 固定在铁架台上 先打开电源而后释放重物 重 物带动纸带从静止开始下落 打出几条纸带并在其中选出一条比较理想的纸带如图乙所 示 在纸带上取出若干计数点 其中每两个计数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 图 9 2 分 所需器材有打点计时器 带导线 纸带 复写纸 带铁夹的铁架台和带夹子的 重物 此外还需 填字母代号 中的器材 A 交流电源 天平及毫米刻度尺 B 交流电源 毫米刻度尺 C 交流电源 毫米刻度尺及砝码 D 交流电源 天平及砝码 2 分 计算当地重力加速度g 用f x2 x5表示 3 分 为了提高实验的准确程度 该同学用图象法剔除偶然误差较大的数据 为使图 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除做v t图象外 还可作 图象 其纵轴表示的是 横轴表示的是 2 分 如图乙所示 打计数点 5 时重物的速度v5 用f x3 x4 x5表示 答案 B f2 52 75 x x v2 2h 重物下落至某一位置速度的二次方 从计时起重物下落高度的 2 倍 或 v2 1 2 h 重物下落至某一位置速度的二次方的一半 从计时起重物下落的高度 h f 543 2 10 xx x 解析 打点计时器需要交流电源 测量纸带上点迹之间距离需要用毫米刻度尺 选项 B 9 正确 根据 sm sn m n a 5T 2 解得 a f2 52 75 x x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 mgh mv2 为使图线的斜率等于重力加速度 可以作v2 2h图象 1 2 或作v2 h图象 作v2 2h图象 其纵轴表示的是重物下落至某一位置速度的二次方 横 1 2 轴表示的是从计时起重物下落高度的 2 倍 2h 或作v2 h图象 其纵轴表示的是重物 1 2 下落至某一位置速度的二次方的一半 横轴表示的是从计时起重物下落的高度 h 根据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有 v4 v3 v4 T 1 f 联立解得 v5 f 45 2 5 xx T 34 2 5 xx T 35 2 vv 543 2 10 xx x 1 10 0 1 10 0 分分 2 20 01 13 3 广广州州中中学学测测试试 在在 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的关系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 物体受力的关系 实验实验 中 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左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 左 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 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侧拴有一不可伸长的细软线 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 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 木块右侧与穿过打点计时器 的纸带相连 在重物牵引下 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的纸带相连 在重物牵引下 木块在木板上向左做 匀加速运动 重物的质量为匀加速运动 重物的质量为M M 木木块块质质 量量为为m m 如如图图 所所示示 是是甲甲同同学学用用以以上上装装置置 通通过过打打点点计计时时器器在在纸纸带带上上打打出出的的一一些些连连续续 的的点点 它它们们之之间间的的距距离离分分别别为为S S1 1 S S2 2 S S3 3 S S4 4 S S5 5 S S6 6 打打点点计计时时器器所所用用交交流流电电 周周期期为为T T 根根据据给给以以上上数数据据求求 木块的加速度木块的加速度 a 乙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乙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根据测量数据画出了如图 所示的所示的a Fa F图线 原因可能是 图线 原因可能是 图 图 图 10 丙 丁两位同学用同一套装置 画出了各自得到的丙 丁两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我的偶像是我的妈妈450字8篇
- 劳动者与新质生产力发展
- 新质生产力与物流的关系
- 安全知识培训专业课件
- 医护关系变迁研究
- 定制办公家具采购协议
- 农民与生物技术推广合作协议
- 楚雄州永仁县县域医共体招聘考试真题2024
- 联通企业安全生产培训课件
- 基于2025年政策背景的医疗信息化项目投资风险评估报告
- 2025年公安部交管局三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邮政集团招聘考试复习资料与预测题
- 2025年第十届全国中小学“学宪法、讲宪法”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 地下管网管道施工现场管理方案
- 江苏省扬州市2025年中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 2025年版《煤矿安全规程》考试题库(含答案)
- 押运员持枪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二次供水卫生监督课件
- 2025浙江省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企业招聘7人(第一批)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10套)
- 常州墓地管理办法
- 2025年潍坊市中考英语试卷(含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