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5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5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5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5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1届高考地理一轮总复习 第二部分5单元综合检测满分练兵场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12011 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届高考第一轮总复习满分练兵场第五单元第五单元 人口与环境综合检测人口与环境综合检测 一 单项选择题 每小题 2 分 共 60 分 2009 洛阳 5 月 下图代表 中 印 美三国近年新增人口结构图 读图回答 1 2 题 1 图甲 图乙 图丙对应的国家依次是 A 中国 印度 美国 B 印度 中国 美国 C 中国 美国 印度 D 印度 美国 中国 解析 结合中 印 美三国的国情可知 美国人口自然增长缓慢 因此吸纳移民是 其人口增长中的重要方式 如丙图所示 我国的民族构成以汉族为主 故新增人口也以汉族 为主 答案 B 2 据图丙所在国人口普查局统计 人口增长大部分发生在南部和西部地区 下列关于 这两个地区人口增长的说法错误的是 A 西部和南部环境优美 B 西部和南部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C 新兴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D 西部和南部的自然增长率高 解析 美国西部和南部的环境优美 近年来新兴工业发展迅速 基础设施日趋完善 从而吸引了相当多的人口朝这两地迁移 这种人口增长是人口迁移的结果 并非由于自然增 长率高引起 答案 D 2009 扬州 12 月 读我国人口资料统计表 下表 完成 3 5 题 1953 年1964 年1982 年1990 年2000 年 人口自然增长率 2 00 1 00 1 45 1 43 1 07 65 岁及以上人口 占总人口比重 4 4 3 6 4 9 5 6 6 96 出生人口性别比 106 32 70 年代 108 47114 14116 86 劳动适龄人口占 总人口的比重 51 60 48 51 54 87 60 04 60 56 人口负担系数 62 60 49 93 42 66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平均每出生 100 名活产女婴所对应的活产男婴数 出生人口性别 比的正常范围是 103 107 人口负担系数 14 岁及以下人口数 65 岁及以上人口数 15 64 岁人口数 100 国际上一般把人口负担系数 50 称为 人口机会窗口 期 3 目前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用心 爱心 专心 2 A 人口自然增长率过高 B 每年净增人口少 C 人口老龄化问题显现 D 劳动力资源缺乏 解析 表中资料显示 现在我国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 7 参照 2000 年数据 可推测 人口老龄化问题显现 答案 C 4 按我国通用标准 男 16 59 岁 女 16 54 岁划为劳动适龄人口 表中数据说明我 国 A 劳动适龄人口年增长率一直在提高 B 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C 人口负担系数一直在增大 D 应放宽计划生育政策 解析 从 1953 年到 2000 年 劳动适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并非一直在提高 故 A 项不正确 从近年来看 我国人口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人口负担系数在下降 故 C 项不正 确 答案 B 5 与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无关的是 A 传统的生育观念 B 重男轻女的思想 C 法律法规落实不到位 D 生活水平不断提高 解析 注意审题 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不断攀升与生活水平提高无关 故选 D 项 答案 D 2009 德州 5 月 对于人口系统来说 系统中变量的因果关系 既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 量呈同向 正性 变化 用 表示 又存在着因变量与果变量呈相反 负性 变化趋势 用 表示 结合人口简化模型示意图 回答 6 7 题 6 图中因果关系为正性 正因果反馈回路 的是 A d a d B d c b a d C d e d D d c f e d 解析 本题考查人口再生产的变式图及对人口再生产类型及人口寿命的影响因素 读图时注意图中 代表某项因素指标提高 代表某项因素指标降低 箭头的指向 为此种变化所指向的结果 人口数量多 会导致人口出生率提高 出生率提高又会导致人口 数量增多 它们之间呈现一种正相关性 答案 A 7 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在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 A 人口密度增大 B 耕地面积扩大 C 出生率在增高 D 死亡率在降低 用心 爱心 专心 3 解析 人口平均寿命提高是由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社会保 障制度的完善等引起的 这些也必然导致死亡率降低 答案 D 2009 徐州 5 月 下图中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 横轴表示时间 读图回答 8 10 题 8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 目前人口增长控制的较为合理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 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总量应在一定时间段内保持稳定 这样才利于经济生活 的正常运转和社会的稳定 甲丁两图人口总数下降过快 过多 而丙图反映的是人口总数大 幅增加 都对社会发展不利 答案 B 9 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 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解析 新中国成立以来 从 50 年代至 70 年代 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处于上升势 头 70 年代后由于实行计划生育 人口自然增长率开始稳步下降 故甲图反映情况符合实际 答案 A 10 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A 出生率上升 B 出生率下降 C 死亡率上升 D 死亡率下降 解析 我国人口再生产类型由过渡型转变为现代型 人口自然增长率现在保持较低 的水平 主要是出生率下降的结果 答案 B 2009 河北石家庄 4 月 阅读以下材料 完成 11 12 题 材料一 河北省举办的 走向辉煌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与改革开放一路同行 大型 展览显示 改革开放 30 年来 河北省因计划生育工作全面展开而少生 3400 万人 节省社会 抚养费 1 15 万亿元 材料二 总人口抚养比 被抚养 赡养 人口与劳动年龄人口的比率 下图示意河北省不 同年份的总人口抚养比 材料三 人口红利 是指一个国家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 总人口抚养比 较低 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 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 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 面 未来 10 年 是河北省利用 人口红利 的重要时期和挖掘经济增长源的战略机遇期 11 未来 10 年 是河北省利用 人口红利 的重要时期和挖掘经济增长源的战略机 遇期 这一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10 年之后 青少年人口的比重增加 社会负担将有所加重 用心 爱心 专心 4 B 10 年之后 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会持续降低 C 未来 10 年 是人口出生数量持续降低的时期 D 未来 10 年 是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时期 解析 未来 10 年 是河北省劳动人口比重最大的时期 也是挖掘经济增长源的战略 机遇期 答案 D 12 关于河北省 总人口抚养比 的分析 正确的是 A 1982 2006 年 总人口抚养比 有明显的下降 B 2006 年的 总人口抚养比 是 1982 年和 2000 年之差 C 总人口抚养比 下降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非常不利 D 从长远看 总人口抚养比 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有巨大促进作用 解析 总人口抚养比 下降 对社会经济的发展是有利的 答案 A 2010 江苏启东 2 月 下图为中国人口变化图 人口自然增长率 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 率 剩余劳动力增长率 据此回答 13 14 题 13 关于图中 各时段我国人口增长状况的说法 正确的是 A 时期 人口出生率大幅下降 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B 时期 人口增长暂时处于 低 低 低 模式 C 时期 经济的快速发展 导致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D 时期 人口增长速度比较平稳 解析 时期为高出生率 死亡率下降 自然增长率上升 时期前段 出生率下 降 死亡率上升 时期因计划生育 使出生率下降 答案 D 14 图示时期 大多数年份我国社会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 这说明我国 A 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B 人口出生率高 C 新增就业岗位有限 D 城市化进程快 解析 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 但城镇社会劳动者增长率偏低 即新增就业岗位有 限 所以剩余劳动力增长率较大 答案 C 2006 四川 下图为甲 乙两国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 据此回答 15 17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5 15 目前与甲国 1890 1920 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A 韩国 B 古巴 C 新西兰 D 埃及 解析 从图中曲线变化规律及出生率 死亡率数值可知 甲国在 1890 1920 年期间 人口再生产类型为过渡型 选项中只有埃及为过渡型 故答案为 D 此题也可用排除法解得 A B C 三国人口再生产类型均为现代型 因此只能选 D 答案 D 16 乙国 1970 年以后人口出生率迅速下降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 自然灾害频繁 饥荒严重 B 政局动荡 长期战乱 C 政府宏观调控力度大 D 抚养孩子成本上升 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解析 自然灾害和政局动荡与人口出生率无关 因此 AB 两项排除 根据人口再生产 类型特点可知 乙国为发展中国家 在发展中国家 因抚养孩子成本上升而不愿多生孩子的 现象还不多见 答案 D 排除 再联系我国计划生育工作实际 不难得出 C 答案可能性最大 答案 C 17 由图可作出的正确判断是 A 目前甲国城市化水平高 B 乙国可能分布在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C 目前甲国为人口净迁出国 D 目前乙国劳动力短缺 解析 由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图特点可推知 甲国为发达国家 因此 A 答案城市化 水平高正确 甲国由于经济发达 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所以 C 答案为人口净迁出国错误 乙 国应为发展中国家 但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非常迅速 尤其 20 世纪 50 年代死亡率大幅下降 20 世纪 70 年代出生率大幅下降 这些特征不符合撒哈拉以南的非洲 因此答案 B 错误 从 图中可看出 乙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仍较高 因此不会面临劳动力短缺的局面 答案 D 错 误 答案 A 2007 上海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 回答 18 20 题 18 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 年轻劳动力过剩 B 老龄化趋势显著 用心 爱心 专心 6 C 自然增长率上升 D 人口出生率较高 解析 对比分析该图 1980 2005 年人口金字塔图可知 0 15 岁少年型人口比重呈 下降趋势 说明人口增长率呈下降趋势 故 C D 说法错误 20 45 岁年龄段 年轻人口 人 口比重 2000 年至 2025 年呈下降趋势 说明年轻劳动力会逐渐短缺 60 80 岁老年人口比重 呈明显增加趋势 反映老龄化趋势显著 故 B 对 答案 B 19 示意图显示 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 平均寿命延长 女性长于男性 B 平均寿命延长 男性长于女性 C 平均寿命缩短 女性长于男性 D 平均寿命缩短 男性长于女性 解析 老龄化现象是社会进步 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是人口平均寿命延长的一 种体现 分析 2000 年和 2025 年结构图看出 60 80 岁女性比重线段长于男性比重线段 说 明该年龄女性平均寿命长于男性 对比各选项知 A 项正确 答案 A 20 人口金字塔示意图所示的亚洲某国 最可能是 A 中国 B 日本 C 印度 D 泰国 解析 从 2000 年和 2025 年人口金字塔图看出 各年龄段所占的比重相差不大 几 乎相等 这是发达国家 现代型 人口增长类型的突出特点 各选项中只有 B 项日本为发达 国家 故 B 对 答案 B 2009 河南 5 月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 读图回答 21 22 题 21 从图中判断 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 人口的老龄化 B 婚姻家庭 C 政治因素 D 经济因素 解析 图中人口迁移主要集中在 20 34 岁年龄段 应为经济因素引起的劳动人口的 迁移 答案 D 22 图中甲 乙 丙 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 有明显相关的是 A 甲 乙 B 甲 丙 C 乙 丙 D 乙 丁 解析 图中乙年龄段为 20 24 岁 这部分人口是婚育人口 因此相应的 0 4 岁的 儿童也较多 答案 A 2009 长沙 4 月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 完成 23 24 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7 23 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A 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 B 到 C 期间 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 D 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 人口总数稳定 D C 与 E 时期相比 人口总数相当 解析 读图时看清楚横轴和纵轴代表的含义 特别是纵轴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 图可知 A 项错误 B 到 C 期间虽然人口自然增长率一直变小 但始终大于 0 故人口总数不 断增加 D 时期人口自然增长率最小且小于 0 人口总数减少 C 到 E 时期 人口自然增长率 由大变小又变大 但始终小于 0 故人口总数一直减少 答案 B 24 下列国家中 目前的人口增长特点与 B 时期相符合的是 A 尼日利亚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美国 解析 此题可用排除法解答 B 时期所对应的人口自然增长率约为 3 应该是发展 中国家 而选项中的英国 澳大利亚和美国都是发达国家 故排除 B C D 项 答案 A 人口红利期 一国工作年龄人口占比高 储蓄意愿高 因此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 利 率 低廉 推动经济增长和资产价格上涨 而当人口结构进入拐点 工作年龄人口占比萎缩 储蓄率降低 劳动力成本和资金成本迅速上升 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均面临下调压力 结合 下图回答 25 27 题 25 人口结构进入拐点 自此经济增速和资产价格都会开始下滑 中国与日本相比 工 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将晚于日本多少年出现 A 5 年 B 10 年 C 25 年 D 35 解析 由图可知 中国和日本出现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拐点的时间即为曲线达到最高 点时所对应的年份 分别为 2010 2015 年 1990 年 所以 C 项符合题意 答案 C 26 到 2040 年 上图中的国家所面临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 日本 B 美国 C 印度 D 中国 用心 爱心 专心 8 解析 到 2040 年 图示国家中日本的工作年龄人口占比最低 即非工作年龄人口的 比重上升 所以人口老龄化问题最严重 答案 A 27 下列措施中能够长期比较稳定地保持一个国家人口红利期的合理做法是 A 延长现有人口的工作年龄 B 严格限制人口的增长 C 大规模地吸收移民 D 根据国情控制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 解析 据材料可知 要想比较稳定地保持人口红利期 即应保持工作年龄人口占比 的稳定 从一个国家或区域而言 移民能缓解短时间的人口问题 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只有维持合理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才能解决根本问题 答案 D 2010 海南三亚 2 月 读 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 完成 28 30 题 28 下列对 环境容量 的理解 错误的是 A 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B 消费水平的高低 对环境人口容量有较大的影响 C 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 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D 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29 按照人与环境关系的理想程度由好到差的排列 三种模式的顺序依次为 A B C D 30 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有很大的制约作用 保护环境十分重要 下面解决环境问题 的四种思路最恰当的是 A 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二者并不矛盾 应该走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结合的道路 B 发展中国家经济相对落后 走先发展 后治理的路子势在必行 C 环境效益比经济效益更为重要 必须把保护环境放在优先发展的地位上 D 地球自身有充分自我调节的能力 任其发展 顺乎自然 解析 第 28 题 环境人口容量是用来估算一个地区 一个国家 乃至整个地球所能 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的概念 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 具有不确定性 第 29 题 人地 关系最理想的情况 莫过于人口数量永不超过环境容量 使人与环境永远和谐地发展下去 最不理想的是人类破环了环境 使环境人口容量变小 第 30 题 环境效益与经济效益是一 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关系 解决环境问题的根本出路是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答案 28 C 29 A 30 A 二 综合题 共 40 分 31 2009 河南 5 月 10 分 阅读下面的图文资料 回答以下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9 材料一 我国运用经济 教育 法律 行政等手段综合治理人口问题 使人口过快增长 的势头得到有效控制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专家认为我国人口发展正在快速 步入 后人口转变时期 在上海 大连等大都市出现了 未富先老 现象 材料二 近年来 民工荒 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 据 南方日报 2005 年 8 月 4 日报道 广东省缺少的主要是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 1 从图中看出 我国人口增长有三个明显的低谷 A 低谷对应的时段是 B 低谷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中提及 后人口转变时期 和我国 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这 里的 后人口转变时期 是指 人口增长模式 其特点是 实 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是指 3 未富先老 说明了什么 这种现象带来哪些问题 4 请简要分析广东省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短缺的主要原因 解析 1959 1961 年 三年自然灾害使我国人口增长陷入低谷 而 70 年代期间我国 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使人口增长再次降低 我国现阶段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实现了人 口增长模式的历史性转变 人口老龄化会带来社会负担加重 劳动力短缺 老年人生活困难 精神孤寂等问题 民工一般来自内地贫穷落后地区 受教育程度低 管理和技术能力一般较 低 答案 1 1959 1961 年 三年自然灾害时期 70 年代初 我国实施了计划生育政策 2 现代型 低出生率 低死亡率和低自然增长率 人口增长模式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3 未富先老 表明人口老龄化水平超过经济发展水平 或人口老龄化速度过快 社会负担 加重 劳动力短缺 老年人生活困难 精神孤寂等 4 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素质的要求提高 而民工素质普遍较低 32 2009 合肥 3 月 10 分 美国东部时间 2006 年 10 月 17 日上午 7 点 46 分 美国人 口达到 3 亿 这引起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很多人关注的不仅是人口的增长 还有美国人口 增长对环境的影响 英国 独立报 指出 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 美国人口的快 速增长显然不是什么好事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用心 爱心 专心 10 1 美国人口的增长除自然增长外 还有 所致 这种方式的人口增长 其主要 原因是 2 环境人口容量主要受资源 科技 和 等因素影响 美国资源丰富 国土辽阔 但媒体称 美国人口的快速增长对支撑地球生命的自然体系来说并非好事 运 用环境人口容量的相关理论进行阐释 3 近年来 美国老年人口主要向 地区迁移 请分析其主要原因 解析 本题考查读图能力及分析人口迁移在美国的体现 美国是个移民国家 除人 口自然增长外 还有人口的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 近年来美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是从东北传 统工业区向南方 西部 阳光地带 迁移 美国不仅利用本国资源 随着对外开放 也可利 用他国资源 从而影响了全球的环境人口容量 答案 1 国际人口迁移 或 从亚洲和美洲来的大量移民 或 机械增长 美 国经济发达 生产力水平高 吸引了大量移民迁入 2 对外开放程度 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个国家或地区最多能容纳的人口数量 美国人均资源消耗量远高于全球平 均水平 这种高消费的生活方式 随着人口的增长会给环境带来巨大压力 也将使其环境人 口容量减少 3 南方 阳光地带 东北部地区环境污染严重 而南方阳光地带气候宜人 环境优越 适宜人类居住 33 2009 宁夏 10 分 金融危机 新总统奥巴马上任 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1990 2008 年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1900 2008 年 用心 爱心 专心 11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1 根据材料一 二 三 四 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材料五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 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 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 出 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 因此 南方黑人大批北上 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 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 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 冒着被惩 罚的危险 背井离乡 闯 入人烟稀少 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 史称 闯关东 2 从环境人口容量分析 19 世纪末到 20 世纪初 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 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解析 本题以美国和 闯关东 为背景材料 考查美国人口特点及人口迁移的原因 在分析美国人口的特点和迁移原因时 要依据所给材料分别分析 答案 1 美国人口持续增长 人口总量较大 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 人均寿 命长 美国人口密度较小 地广人稀 人口分布不均 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 人种复杂 多样 2 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19 世纪末 美国南方的小 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使劳动力容量下降 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