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摘要编号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题目: 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 研究 人文 学院 教育学(小学教育) 专业学 号 1505110111 学生姓名 方洁 指导教师 薛亚萍 讲师 二一五年六月摘 要在如今科技飞速发展的社会,想获取知识与信息并不难,而课外阅读作为最原始最直接的获取信息掌握知识的途径,一直备受关注。如今,在教育领域,新一轮课程改革正在激烈开展,不管是国家还是地方都非常重视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为了全面准确地了解当前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情况,本人对无锡的一所小学的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此次问卷调查包含了对小学生在阅读方面的兴趣、阅读内容、阅读量、阅读习惯、阅读时间等方面的调查。从调查结果来看,该校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存在一定的问题。该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够浓厚,阅读面也较为狭窄,阅读时间不够充足,阅读习惯也仍需进一步培养。就该校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存在的问题,本文相应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不难想象如今应试教育风气盛行,部分教师与家长只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轻视了课外阅读对孩子成长的重要作用,造成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少课外阅读内容单一的局面。这是导致课外阅读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针对存在的问题以及导致问题存在的原因,本文提出了课外阅读指导策略,对提高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关键词: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策略AbstractABSTRACTIn todays rapid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the society, access to knowledge and information is not difficult, and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s the most original direct access to the information and knowledge, has been closely watched. Today, in the field of education, a new round of curriculum reform is carrying out, and whether national or local attaches great importance to elementary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n order to fullly and accuratally understand the current elementary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an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in Wuxi has been carried on the questionnaire survey. The questionnaire contains childrens interest in reading, reading content, reading habits, reading time, etc. From the results of the survey,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lementary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has certain problems. In this school students interest in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is not strong, reading content is also relatively narrow, reading time is not enough, reading habits still need further develop. According to present situation of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 of these problems. Now exam-oriented education is strongly developing, some teachers and parents only focus on the students test scores, they think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o the child growing is not important , causing student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time less and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content single . This is the main cause of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problems. In view of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the causes of problems, this paper put forward the extra-curricular reading guide strategy, it has a certain guiding significance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extra-curricular reading.Keywords:Pupils;extra-curricular reading;guiding strategy1目录目录第1章 绪论11.1研究背景11.2研究设计11.4概念界定及意义31.4.1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31.4.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3第2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52.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调查52.2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量调查62.3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调查72.4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调查8第3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93.1存在的问题分析93.1.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93.1.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坚强的意志,阅读量不足93.1.3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较低93.1.4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面狭窄93.2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93.2.1应试教育的影响93.2.2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太少103.2.3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冲击103.2.4阅读捆绑作业的特定负面作用103.2.5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理论体系103.2.6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10第4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114.1指导思路114.2指导原则114.1.2“放权”原则114.1.3适度原则114.3指导策略124.3.1改变阅读观念,保证阅读时间124.3.2激发兴趣,促成阅读124.3.3教给方法,指导阅读124.3.4鼓励学生坚持阅读134.3.5构建外部阅读环境13第5章 总结与展望155.1 研究总结155.2 研究局限与展望155.2.1 研究局限155.2.2 研究展望15参 考 文 献16致 谢17附录A:小学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问卷1817小学生课外阅读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第1章 绪论1.1研究背景21 世纪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阅读内容的丰富多元化都是前所未有的,其阅读量之大、阅读面的广泛也是人们不敢想象的。要想让我们的孩子适应这种现状,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能力,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更为重要,这不仅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也是继承民族传统、弘扬优秀文化的重要手段。由于小学生的年龄较小,他们被自己的认知能力所制约,对于书中有些知识和浅显的道理理解不了,这就需要教师身为专职教育人员,加强对学生的阅读指导,从而使学生更有效地与作者和篇中的主人公进行交流,并从阅读中获得为人处事的道理,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1.2研究设计1.2.1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无锡某所学校的一年级至六年级全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该校共有1450名小学生,其中一年级有250人,二年级220人,三年级250人,四年级230人,五年级250人,六年级250人。本次调查实际一共发放1450 份问卷,回收的有效问卷有1421份,有效回收率为98%。表1-1各年级调查人数分布年级一年级二年级三年级四年级五年级六年级合计实际人数250人220人250人230人250人250人1450人有效问卷份数239份212份245份227份248份250份1421份1.2.2研究思路与方法本课题研究思路分为以下部分:第一部分通过对文献的收集整理,了解目前有关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从而进行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内容的阐述;第二部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进行实证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第三部分是对所收回的问卷利用Excel等统计软件进行数据的处理与分析,了解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第四部分是通过以上的数据的相关分析,从学校、家庭和社会四大方面进行相对深入的原因剖析,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 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主要研究方法是问卷调查法。调查的工具是自编问卷,调查结果运用Excel等软件对数据进行分类、交叉等统计分析,以得到真实可靠的数据,为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辅助的研究方法是文献研究法。1.3国内外研究现状自 20 世纪以来,国外阅读研究主要在于阅读材料、阅读者两个方向。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家更多的将目光聚焦在阅读方面,以美国学者格雷的成绩最为显著。1965 年, 国际儿童文学(阅读问题研究所)的领导人鲍贝尔教授,深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委托,他对奥地利儿童在阅读材料方面、阅读特点和需求方面,对其阅读过程进行了研究,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20 世纪 70 年代后,在各类信息量迅速增加的背景下,关于研究阅读的著作纷纷问世,短短 80 年间便超过 1 万篇。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少年儿童的阅读情况,致使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为其核心的改革也陆续展开,甚至一些国家和地区已将儿童的课外阅读当作一项重要的教育政策。美国政府对课外阅读的重视程度有目共睹,其中最著名的是由克林顿所提出“美国教育行动”。这一方案是为了让每个学段的孩子具备与自己相符的阅读能力,从而使每一位国民都能进行终身的学习。接着教育部又陆续提出了“挑战美国阅读”和“卓越阅读方案”。其中由于财政的拨款使得美国儿童每天有一个小时在阅读室读书。在他们的中小学校,有种叫持续默读的阅读教学方法十分盛行,其大致的做法是:学生每天抽取若干分钟的时间,学生自主选择想看的不同阅读材料,同时老师不给出问题、也不用写读书笔记,不做任何分数记录。可以激发学生阅读能动性,培养他们良好的阅读习惯。美国还提出使学生“认识到阅读是生活的需要,不仅是为了在校的课程学习,还为了未来的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需要。同时认识到阅读既是掌握知识的手段,也是一种休闲手段。”英国的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目的是相当广泛的,既可以是为了获得乐趣,又能为学习的需要而去阅读特别的信息。”1996 年英国发起“阅读是基础”运动,很快便得到社会各界的支持,其中“国民文化信贷”提供经费保证,学校提供活动的场所,无数的志愿者也纷纷献身其中,帮助中小学生增强阅读。在全国阅读年期间,各个学校每天读写课程,完成阅书的分级鉴定,加强家庭教育的配合等等。2003 年初,英国教育部发出“要把阅读进行到底”的号召,同时借助各种工具加大力度宣传阅读。放眼国内,不少专家已经对课外阅读教学的研究进行了不同的尝试,其中以课外阅读的理论方面,不同地区各类学校的课外阅读现状这两方面居多,另外在针对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探索上进行了长久的摸索与实践,同时也形成了很多具有较高价值的研究成果。仅仅网上的这方面文章就有 300 余万条,自 80 年代至今有关课外阅读的文献有 1 万余条。教育心理学家万云英在注意培养儿童的课外阅读兴趣一文中指出:小学各年级学生独立阅读理解水平的高低,与其平时课外阅读书籍数量的多少有很大的关系。汤爱平和张厚璨在课外阅读对儿童阅读的重要影响一文中提出了儿童在课外能按照自己的兴趣爱好来选择读物,还可以满足自我成长的需要,当他们阅读了一本既感兴趣,又有意义的好书后,绝大多数已能产生愉悦的感觉,这对儿童情操的陶冶,对其健康成长是大有裨益的。国内学校在对如何加强学生课外阅读方面也做了大量的探索,比如说:奎聚街办中心小学这所位于山东昌邑市的学校,就进行了所谓大阅读课的研究,通过推荐读物课、阅读方法指导课、自由阅读课、阅读汇报课、阅读欣赏课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这五种课程相互促进,紧密结合,充分的展现了读书能力养成的整个过程,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读书能力,对提高语文综合素质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近年来国内对课外阅读的研究程度有了史无前例的提高。然而在实际语文教学中却令人担忧,在中小的课余生活中除少数优秀教师外,很少有教师还能对小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外阅读指导。另外关于学生课外阅读的研究仅停留在理论上,距离实际应用尚且太远,不能满足课外阅读的要求,这便使得学生阅读的目的不明确,学生阅读量远远不够,课外阅读现状表现为没有顺序且混乱、低效的状态,迫切需要我们要对课外阅读的内容、时间、阅读方法等诸多方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研究,从而建立一个有效的阅读模式。1.4概念界定及意义1.4.1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所谓课外阅读,是相对于课内教材和课本知识而言,从其它书籍如报刊、杂志等,获取知识、并领会其内容的阅读方式。课外阅读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利于引动学生学习兴趣的形成,它为需要、为获取知识而进行阅读,它关注的是文字、文学、文化,是对生命个体精神生命的提升,并从中潜移默化地受到语言的熏陶1。1.4.2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概念界定小学生课外阅读是指小学生在小学学习所开设的语文、数学、科学等课程以外,利用课余时间从报纸、期刊、儿童书籍等读物中获取信息的一种途径,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储备,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学生学好语文具有重要的意义。1.4.3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意义(1)陶冶情操一些优秀的书籍里刻画了很多栩栩如生的人物,我们通常会被书中主人公身上的优秀品质所吸引,那么阅读者就会喜欢上书本里那些英雄人物的品格,从而试着去学习并模仿,继而慢慢形成阅读者本身的品格道德。像斯巴达克斯的主角斯巴达克斯,激励很多人勇敢面对生活中的不公与困难。一本优秀的书籍,一个正面向上的人物角色能在无声中给孩子灌输很好的道德教育,潜移默化中陶冶孩子的情操,给孩子的精神世界输入营养。(2)增加知识储备小学生生活阅历少,经历的事情少,接触的事物人物也很局限,对很多陌生的东西都有极强的好奇心。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正处于知识和记忆力增长的关键期,引导学生阅读些课外书籍,如历史、地理、社会、科学等方面的书籍,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扩大学生对外界的认识度。同时,书籍是人类精神文化精髓的记载,一本好的书籍,其内涵和影响力是无穷的,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点燃学生的好奇之心,提高学生的品性修养。小学生记忆力很强,有很多东西即使阅读后对其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哪怕一知半解的把知识点强行记忆了,其实也是种知识储备,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会慢慢理解,对以后也非常有好处。(3)促进知识融合,构建自身文化学生通过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的阅读积累,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阅读中获取的点滴知识的消化融合,获取的各种信息和文化因子在脑海中碰撞、积淀,慢慢就形成自身的一种文化和素养。书本知识的阅读是学生获取有意信息的主要途径,但学生各种文化和观念的积累还要从课外阅读中获取。有位老师曾经对语文水平比较好的学生进行调查,调查他们如何学好语文。这些学生大多认为自己能把语文学好得益于大量的课外阅读。很多教学实践也证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升需要教师的教育引导是一个重要方面,学生自身的课外阅读和各种类型知识的获取和积累是一个绝对不可忽视的因素。相信许多的语文老师也清楚地明白学生在语文课堂里学到的知识远远不够,学生要想快速提升自己的文化素养,一方面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另一方面要进行必要的课外阅读,学生只有在长期的课外阅读过程中进行知识积累,才能吸收更多文化,感悟、形成一定的价值观,形成文化的积淀,形成自身的文化素养。(4)促进智力发展,构建智力背景人的智力的形成受一定遗传因素的影响,但后天环境对其的影响也不容小觑。小学生处于智力发展的重要时期,通过合适的方式进行引导,学生智力能够更好地形成和发展。课外阅读可以获取更多的知识,学生可以在课外阅读中吸收更多更广的知识点,课外阅读可以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发他们的思考,促进他们智力的发展。好的阅读经历可以让孩子产生更多更真实的情感体验,激发他们对现实世界是非观念的初步感知。书籍以最简单纯净的文字就可以让孩子了解真善美和假丑恶,让他们学会明辨是非。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学生的学习越困难,意味着他在实际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就越多,这时他们就需要不断阅读,就像感光力比较弱的胶卷,需要比较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低下的学生,他们的智力发展迟缓,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2。书籍里的科学与光明是永不磨灭是永远存在的。让我们的孩子走进书籍里的光明世界,获取他们所需要的用于生活与生存的知识,这是毋庸置疑的。(5)提高修养,培养高尚情操和健全人格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中蕴藏着人类精神文明的精髓。读书,尤其是用心读书,认真领会书籍中蕴藏的精神内涵,久而久之,人的言行举止自然会一点点的优雅起来。同时,作为孩子,由于年龄小,还没有形成自身的健全人格,要使我们的孩子拥有广阔的胸襟和真善美的情操,就得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因此,学生的阅读尤其是课外阅读不单是学生增加知识储备、提高智力的有效手段,而且是提高学生文化修养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重要途径,阅读书籍对一个人的成长和品格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第2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现状2.1小学生课外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调查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与积极性是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内在动力,也是学生课外阅读质量保证的前提条件。为此,我设计了“双休日,你最喜欢干什么?”问题,结果如下:表2-1 小学生课外兴趣活动统计表项目看电视外出游玩看课外书打电脑人数143401196681百分比10281448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业余时间喜欢看课外书的人数仅占14%,而10%的小学生喜欢利用课余时间看电视,28%的孩子喜欢在双休日外出游玩,将近一半的小学生喜欢用课余时间打电脑,说明该校大部分小学生缺乏阅读兴趣,他们在课余时间把大量时间用在看电视、玩电脑以及外出游玩等娱乐活动上去了。小学生的这一现状不利于孩子的发展,应该值得我们关注。学校、家庭以及社会都应关注这一现状,致力于培养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好的阅读习惯至关重要,是学生课外阅读质量高的根本保证,好的阅读习惯有专心阅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等等。那么该学校的学生的阅读习惯培养的情况又是怎样的?以下是小学生阅读习惯养成情况统计表:表2-2 阅读习惯养成情况比例表习惯年级专心阅读边读边思考边读边做笔记喜欢朗读书包里随时有课外书具有缺乏具有缺乏具有缺乏是否是否1、249%51%46%54%11%89%34%66%94%6%3、455%45%52%48%13%87%17%83%95%5%5、668%32%70%30%24%76%9%91%67%33%1658%42%56%44%16%84%20%80%85%15%调查数据表明,就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来说,49%的孩子已经养成专心阅读的习惯, 46%的学生能做到边读边思考,11%的学生可以在阅读的同时做笔记,34%的低年级学生喜欢朗读,而94%的低年级学生书包里随时都有课外书。通过对3、4年级的小学生的调查统计发现,具有专心阅读这个阅读习惯的孩子占3、4年级总人数的55%,52%的学生能做到边读边思考,仅有13%的学生能够在阅读的同时做笔记,17%的学生喜欢以朗读的方式阅读课外书,95%的学生书包里总是有课外书。5、6年级的小学生中,68%的孩子能在阅读的时候做到专心,24%的孩子会在阅读的同时做笔记,仅有9%的孩子喜欢朗读课外书,而67%的高年级学生书包里随时都会带上课外书。就整个学校来说,已经养成专心阅读这个好习惯的学生占总人数的58%,56%的学生能边阅读边思考,16%的学生有边读边做笔记的阅读习惯,20%的学生喜欢朗读课外书,85%的学生的书包里随时都有课外书。该校学生大部分学生能养成专心阅读、边读边思考、随时随地带课外书的好习惯,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养成好习惯的人数也呈上升趋势。不过学校老师以及家长依然要引起高度重视,努力让更多的孩子能更好地形成好的阅读习惯,老师们家长们在培养孩子坚持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上仍需要多花时间多下功夫。2.2小学生课外阅读时间、阅读量调查如果学生每天都有充足的时间课外阅读,那么他们在课外就能学到更多的知识,也能更好地形成阅读习惯。这个学校的学生每天都会花时间进行课外阅读活动吗?他们花在阅读上的时间有多少呢? 统计结果如下表:表2-3 每天阅读时间统计表时间年级0分钟1030分钟3060分钟1小时以上人数%人数%人数%人数%1、213321548211471223、4225365777616925、6135272735582168216170128536036926292从数据可以看出,48%的一二年级学生每天有十分钟到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47%的一二年级学生每天有三十分钟到六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一二年级中仅有2%的学生有超过一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也有3%的学生每天没有课外阅读时间。三四年级学生里每天有十分钟到三十分钟课外阅读时间的学生占77%,每天课外阅读时间在三十分钟到六十分钟的学生有16%,仅有2%的学生每天有超过一个小时的课外阅读时间,5%的三四年级学生每天没有时间课外阅读。55%的五六年级学生每天有十分钟到三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16%的五六年级学生每天有三十分钟到六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27%的五六年级学生每天没有时间用来进行课外阅读,仅有2%的五六年级学生每天有一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间。整个学校每天有十分钟到三十分钟阅读时间的学生有60%,才26%的学生有三十分钟到六十分钟的课外阅读时间,每天有一小时以上课外阅读时间的人数就更少了,只占总体人数的2%,每天不花时间课外阅读的学生也有12%。从总体上看,该校学生的阅读时间偏少并且随着年级的提高,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越来越少。本文还对该校小学生的阅读量进行了调查,并设置问题:那么小学生一学期能读多少本课外书?以下是统计结果。图 2-1 各年级阅读书本数量条形统计图从该条形图可以看出,随着年级提高,小学生所读的课外书的数量逐渐增加,从整个学校来看,该学校的学生阅读量还是偏少。依据现行小学生语文课程标准来看,小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应不低于145万字。其实,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加学生的语文功底,不能把阅读内容局限于课本知识,而应该注重课内知识和课外知识结合,鼓励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补充课内知识的不足,使掌握的知识类型更趋向多元化。然而,从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学生的阅读量还是不够的,还不能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2.3小学生课外阅读内容调查如今的书籍种类多样,孩子应该找到最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才能更好地成长。那么该校的学生都在阅读什么类型的书籍呢?根据问卷统计结果,我制定了一个阅读类型比列表:表2-4各年级阅读书籍类型人数比例分布表年级 类型童话故事漫画卡通武侠科幻科普读物报纸杂志学习辅助材料1、245%20%10%8%5%12%3、428%12%20%15%5%20%5、610%10%17%20%18%25%1627%14%16%15%9%19%课外阅读内容是构成学生课外阅读的基础,根据表格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2年级里45%的学生喜欢看童话故事,20%的学生喜爱漫画卡通类书籍,12%的学生对学习辅助类书籍感兴趣,喜爱科普读物和报纸杂志的各占8%、5%。3、4年级里28%的学生喜爱童话故事,阅读武侠科幻和学习辅助类材料的学生都分别占20%,15%的学生会阅读科普读物,阅读漫画卡通的人数占12%,仅有5%的学生阅读报纸杂志。5、6年级在课外阅读学习辅助材料的人数比例为25%,20%的学生阅读科普读物,18%的学生会在课外阅读报纸杂志,17%的学生喜爱武侠科幻类书籍,喜爱童话故事、漫画卡通的人数比例都为10%。整个学校阅读童话故事类书籍的人最多有27%,其次整个学校课外阅读最多的书籍类型是学习辅助类材料比重为19%,16%的学生阅读武侠科幻类书籍,15%的学生选择科普读物,14%的学生选择漫画卡通类课外书,而会在课外阅读报纸杂志的学生仅有9%,结果表明该学校学生的阅读面较为狭窄,阅读内容随着年龄的增长受到一定的限制。2.4小学生课外阅读方法的调查阅读方式决定着阅读的质量,在本次调查问卷中也有问题涉及阅读方式方法。那么学生有没有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呢?比如会在阅读的时候做批注吗?会在阅读的时候摘录一写好词好句好段吗?当在读书时遇到一些疑难会主动去通过查阅工具书来解决疑难问题吗?根据数据分析,我列出了以下这个表:表2-5阅读方法百分比统计表方法年级在书中做标注摘录好词好句好段使用工具书会不会会不会会不会1、220%80%37%63%21%79%3、445%55%58%42%32%68%5、647%53%63%37%38%62%1638%62%53%47%31%69%从表格可以看出,仅有20%的一二年级学生会使用做标注的课外阅读方法,45%的三四年级已经掌握做标注的阅读方法, 47%的五六年级会在课外阅读的时候在书中标注一些不认识的生字或词语。37%的一二年级学生会在阅读的时候进行摘录,58%的三四年级学生会做摘录, 63%的五六年级学生能使用摘录好词好句好段的阅读方法。而会查工具书的一二年级学生仅有21%,32%的三四年级已经掌握查阅工具书这个阅读方法,38%的五六年级会在课外阅读的过程中主动查阅一些工具书。从总体掌握阅读方法的情况来看,整个学校有38%的学生会使用做标注的阅读方法,53%的学生已经掌握摘录的阅读方法,31%的学生会在阅读过程中使用查阅工具书的阅读方法。可见当前掌握良好的阅读方法的学生比重有待进一步增加,这与该校学生平时缺乏来自家长与老师的指导有直接的关系。第3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3.1存在的问题分析3.1.1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厚,学生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然而根据对该校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的调查,发现该学校学生对课外阅读缺乏一定的兴趣,并且学生自己主动提出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不高,重点表现在年龄差异上,越到高年级,喜欢课外阅读的学生越少,其实这种现象普遍存在于如今大多数的小学里。3.1.2学生课外阅读缺乏坚强的意志,阅读量不足从学生的课外阅读的习惯的调查数据可以看出,很多学生缺乏坚持课外阅读的意志,课外阅读缺乏持久性,阅读过程马虎、不认真,不能很好的从阅读内容中获取必要的信息。由于阅读的意志品质较差,导致学生真正用于课外阅读的时间较少,课外阅读量也比较少,无论哪个年级的学生,其阅读总量都很难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作为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阅读,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学生的自我控制力。3.1.3学生课外阅读缺乏科学的阅读方法,获取知识信息的能力较低从调查数据中,我们不难发现,虽然有部分学生掌握了一些课外阅读的方法,也了解一定的阅读技巧,但很多学生不能学以致用,不能把那些方法例如标注、摘录关键词、使用工具书等,用到实际课外阅读过程中去,这也导致学生不能有效的从阅读材料中获取关键的信息点,不能提升阅读的有效性。3.1.4学生课外阅读内容面狭窄在内容选择上,学生课外阅读选择的主要类型是学习辅导(其中主要是作文)类、童话故事类和漫画卡通类课外书籍。其它类型的书籍比如东西方经典名著以及一些有关历史、人文、地理等方面的书籍,即使非常适合他们阅读,他们也不会主动选择来读。3.2问题形成的原因分析课外阅读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体作用充分发挥的一种教学手段,是学生真正自己学习的过程。然而小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究其原因有:3.2.1应试教育的影响 如今中国的应试教育对孩子的学习生活产生了很多消极影响,也让家长、教师深陷其中,从而给学生的课外阅读施加了很多压力。首先从教师角度出发。很多教师被应试教育束缚了思想,教师为了拼升学率,一味地重视学生的考试成绩,为了让学生考出好成绩,师生陷入汪洋题海,不管是学生的课外阅读时间还是学生课外阅读的内容选择都因此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限制。另外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应试教育也影响了家长的教育观念,家长也只在意孩子的考试名次,只在意孩子在课堂上的学习成果,而一般不会积极地去为学生创造阅读的条件。家长一旦发现孩子课堂知识掌握得不够好,就片面认为课外阅读是看“闲书”,是一种放松的休闲活动。因此,随着年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压力就越大,学生拥有的课外阅读时间也越来越少,而外界的娱乐形式多种多样,学生在选择释放压力的途径中往往容易忽视课外阅读这种简单的方法,相比课外阅读而言,学生往往更喜欢外出游玩、看电视、玩电脑等活动。3.2.2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太少在现代社会的教育风气的影响下,家长为了让学生各方面得到全面发展,不顾学生自己的兴趣爱好,给孩子报名参加大量的辅导班,例如参加舞蹈、跆拳道、音乐等培训项目,挤占了学生大量的课余时间,导致一些学生常感叹到双休日比上课时间还累。学业辅导的繁重,加之部分家长过分干预学生的课余时间,造成了可供小学生独立支配的时间相对较少的局面。3.2.3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冲击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所传播的信息与阅读传播的信息相比,更形象生动、更快捷丰富,更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更能引起孩子的好奇心,以电视为主的现代信息媒体已经逐渐成为孩子获取信息、获取快乐的主要途径,电视等现代媒体的发展进步促使学生将课余的很多时间用在玩电脑、看电视等媒体娱乐上,相应地学生用于阅读的时间大大减少,电视媒体对儿童的文本阅读的冲击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3.2.4阅读捆绑作业的特定负面作用我们的语文教师通常会在给学生布置课外阅读任务的同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书面作业,像是摘抄好词好句好段的书面作业,他们想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一出发点当然本身是不容质疑的,但是其中不乏有一部分学生为了快速完成作业,随意选择几个词语,几个句子就完成摘抄,其实他们可能都没有真正地去好好读读文章,也没有去领会文章的深层含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很多学生为了节省时间,草草了事,根本就没有静下心来阅读,大致地浏览一遍也算阅读了,这样怎么会真正地享受阅读的快乐呢?抄写的句子、词语中就算有生字或不理解的词语,学生也不会想到去查阅词典解决疑难,纯粹是为作业而阅读,这种现象其实愈演愈烈,阅读捆绑作业的特定负面作用必然是存在的,这无疑会导致学生逐渐丧失课外阅读的兴趣,降低学生课外阅读的有效性。3.2.5没有形成一套培养学生良好阅读习惯的完整理论体系虽然个别教师意识到阅读对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但由于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不管是对学生课外阅读兴趣的培养,还是对学生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无论是对课外、课内阅读的教学指导,还是是对课外读物的选择以及对课内外阅读的互动研究等,都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没有系统的理论作指导,教师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的成功率上大打折扣4。3.2.6小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小学生有其特定的心理发展特点,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难以理解学习的意义,对学习过程的兴趣相对较弱,对学习的重视程度不够,其学习的动机主要来源于老师和家长的表扬和鼓励。很多小学生缺乏一定的阅读积极性,老师和家长需要多花心思努力培养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而且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若没有正确合理的引导,就很难形成良好的课外阅读的习惯。第4章 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指导策略新的课程标准积极响应学生学习方法变革的号召,课外阅读是提高学生语文学习能力水平的重要途径。可小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令人忧虑,学生在应试教育压力下对课外阅读缺乏一定的兴趣,教师与家长并不能正确有效地鼓励引导,学生的课外阅读内容与时间都受到限制,阅读的方法也不能完全很好地掌握,阅读的书籍也是良莠不齐,甚至不健康的书籍也走进了学生的生活。现在的学生大多能说出很多电影明星的名字甚至是有关这些明星的娱乐新闻,可对一些国内外著名作家的名字作品以及经历却一无所知,另外,课堂上的大量学习辅助教材让学生十分头痛,课上来不及做还要回家做,又哪里有时间去看一些有意义的优秀书籍呢?4.1指导思路小学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因此,小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教师应积极引导,注重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和推荐,注重学生阅读习惯的培养和阅读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真正让“爱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广大的人民教师队伍要依据这条指导思路,正确指引学生的阅读方向,培养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锻炼学生的阅读意志品质,让学生学会真正地自我阅读。4.2指导原则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存在以下两方面的“瓶颈”问题:一方面,琳琅满目的书籍有的适合小学生阅读有的不适合小学生阅读,而我们的学生往往缺乏对书籍的筛选能力,他们通常会被市场商家华而不实的包装所诱惑,购买一些没有太多阅读意义的书看。另一方面,有些教师机械限制读书内容,扼杀学生对其他书籍类型的兴趣5。大部分教师是把课外阅读定位在“提高思想认识、提高习作水平”上,对阅读内容进行硬性规定,担心学生接触传播不健康思想的书籍,限制了学生个人的阅读兴趣自由发展。针对小学生课外阅读指导中存在的问题,作为老师在指导学生阅读时,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4.1.1引导原则小学生由于生活经验和阅历少,对书籍的好坏没有正确的甄别方法,作为教师要引导学生选择适合他们阅读的书籍,让孩子多读好书,多读有利于他们未来成长的书。4.1.2“放权”原则在中国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很多老师为了应对考试,硬性的对学生的阅读书籍的内容进行了界定,却不允许学生阅读很多与考试无关但却十分有意义的书籍,这样十分不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和阅读兴趣的培养。作为老师要学会放权,抛弃以应付考试而要求孩子课外阅读的错误思想,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去读些有意义的书籍。4.1.3适度原则处于小学阶段的学生,他们的词汇量还很少,还处于阅读习惯的培养阶段,因此老师不要给学生布置过多的阅读量,进行拔苗助长式的教育,这样容易让学生把课外阅读当成一种负担和任务,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的主动性与有效性。4.3指导策略4.3.1改变阅读观念,保证阅读时间所谓“为学之道在于厚积而薄发”,“积”即吸收、积累,“发”即倾吐、表达5。因此,教师和家长要纠正观念,树立正确的语文教学观,不仅重视学生的课堂学习还要关注学生的课外学习,要改革教学方法,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让他们拥有更多的属于自己的时间去学习、创造,家长和教师要意识到课外阅读对学生的重要作用,要积极去为学生创造课外阅读的条件,鼓励孩子爱上阅读,在阅读中成长。4.3.2激发兴趣,促成阅读作为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才能从内心深处自愿主动的进行课外阅读,主动的去掌握相关知识。因此,作为老师要采用科学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致力于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激发学生主动去探索求知的欲望。培养学生产生良好的课外阅读的兴趣,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首先,设置故事悬念,诱发学生进行阅读。小学生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平时上课可能没有精神,听课不认真,但一听到老师在课堂上讲故事,个个精力集中,迫不及待的想知道故事的整个过程。作为老师可以对故事进行声情并茂的讲述,努力把学生带入故事设置的情景中去,正当学生个个聚精会神的听讲的时候,教师停止故事后续内容的讲述,告诉学生预知后事,请自己去阅读该故事的原文,这样学生在故事的引诱下,很希望知道故事的结局,便会去主动的阅读该故事的原文。其次,教师要常谈自己的读书心得与感受,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作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多谈谈自己平时的读书体会和感受,获取与学生的读书共鸣,燃起学生的阅读求知欲望。最后,发挥名人的榜样力量。教师在平时应注意收集一些名人名言,在课堂中讲述这些名言的来历和一些名人的感人的读书经历,激发学生对读书人的崇拜,对求知的渴望。4.3.3教给方法,指导阅读作为学生仅有课外阅读兴趣,只依据自己的兴趣进行一定的阅读,常出现一些问题,例如有的学生阅读时就走马观花的读读,有的即使看到了好的文章,却不能完全吸取文章的精华,积累必要的知识6。显而易见,这种阅读方式的成效十分低下,不能很好的达到阅读的目的。因此,作为老师不仅要引导学生去课外阅读,更应该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技巧,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获得更多的收获,让学生不仅爱读书,更要会读书。下面就简单介绍几种常见的十分有效的阅读方法:第一,选读法。该种阅读方法主要针对一些学生为了完成某种课堂任务或者写作任务,有目的地选择一些书籍和报刊的部分内容进行阅读,以便学以致用。例如学生在学习只有一个地球这一课时,学生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地球的概况,可以有目的阅读一些介绍地球的书籍,从中就可以自然而然地获取地球的知识。第二,运用精读法。所谓精读法是指主要针对一些书籍的重点篇章和关键词句进行集中精力地阅读,逐字逐句的去思考句子的妙处和精彩之处的阅读方法7-8。精读法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提高学生阅读效果的最主要最基本的手段。在运用该方法时,学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眼、心、手并用的功能,做到眼到、心到、手到,边读、边想、边批注,切实信息的获取的效率。第三、速读法。该方法是指学生在阅读报刊、书籍等读物时,不发出声音、不辨 读、不晃动转移视线,集中精力快速的对阅读内容进行了解的过程。这种阅读方法对学生的要求比较高,它需要学生在阅读内容时集中全部的精力与注意力,对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快速的处理和消化。使用该种方法,学生可以在最少的时间里获取尽量多的信息,能帮助学生适应现在多元化的信息社会。第四、摘录法。该方法是指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对于课外阅读中遇到的关键词句、段落乃至全文进行摘抄,对于重难点内容进行划线标注。古语道:“不动笔墨不读书。”,学生有针对性的对于文章中的经典语句、段落、名言警句进行摘抄并记忆,通过自己的理解消化,构建属于自己的知识“词库”,为以后的文学写作奠定丰富的词汇储备9。4.3.4鼓励学生坚持阅读课外阅读是一项需要长期坚持的活动,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不是短时间就能养成的。对于小学生而言,课外阅读习惯还没有完全养成,由于自身的自制力较差,需要老师进行引导和督促。为此,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一、设立课外阅读效果评比机制。作为学校为了能够更好的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检查学生的阅读效果,学校每学期可以进行不定期的阅读检查,其形式可以是多方面的,例如举行读书报告会、知识竞赛、展览优秀的读书笔记等。通过评比机制,让学生从阅读中获得快乐,获得成就感,有利于激发更多的学生热爱阅读。二、布置任务,让学生有目的进行阅读。课外阅读的内容是多方面的,学生在进行课外阅读时,由于缺乏目的性,导致阅读盲目、阅读效率低下9-10。因此,老师可以布置些开放性的课题,让学生通过课外阅读从不同学科不同角度提出对问题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这种方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有目的的进行阅读,提高阅读的效率。4.3.5构建外部阅读环境不管是家庭、学校还是我们的社会都要尽可能地为我们的孩子创造阅读条件营造阅读氛围构建阅读环境。一方面,支持、激励学生阅读;另一方面,提供课外阅读的各种条件。如建立各种形式的图书馆、阅览室、资料室,创设课外阅读的物质因素,以利于学生获取更多的阅读信息。首先,创设家庭阅读环境,构建书香家庭,家庭是除学校之外孩子学习与生活的另一个重要环境,家庭阅读环境对学生的影响极为深刻。一个家庭的经济条件,家长的文化水平,家长对阅读的态度等都影响着家庭的阅读环境,家长们首先要纠正自己的教育观念,要正确看待阅读对孩子的成长作用,要肯定书籍对孩子的正面影响,应多为孩子购买适合他们阅读的少儿读物。家长要多指导、督促孩子进行课外阅读,甚至有时可以在家中陪着孩子一起阅读,这样可以更好地激发孩子课外阅读的兴趣,提高孩子课外阅读的有效性。家长应该让孩子有充分的自由去发展和培养自己的爱好、兴趣,让他们觉得阅读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只有这样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年级信息技术上册 第2课 让鼠标听我指挥说课稿 粤教版
- 高湿环境下防腐保温施工技术方案
- C市旅游公共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与提升策略研究
- 市政管网安全生产实施方案
- 混凝土结构防渗与防腐处理方案
- 难点详解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声音的特性声的利用》专项测评练习题(含答案解析)
- 重难点解析苏科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物质的物理属性》专项测试练习题
- 市政绿化工程施工方案
- 考点攻克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机械运动《运动的描述》专项攻克试卷(含答案详解版)
- 考点解析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声现象《噪声的危害和控制》专题训练试题(含详细解析)
- 《大学生军事理论教程》第五章
- 中国建筑色卡
- 北师大九年级物理上册 (组装电路)简单电路 课件
- 2023年普通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音乐试卷
- 第八章世纪美国政治思想
- 起重机司机Q2(限桥式起重机)题库题库(1727道)
- 木质纤维素的生物分解及其转化技术
- 冠寓运营管理手册正式版
- 海康威视磁盘阵列使用说明精.选
- GB/T 7387-1999船用参比电极技术条件
- GB/T 39473-2020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公开服务性能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