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_第1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_第2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_第3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_第4页
2013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 第24课时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精品讲义 新人教版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第 24 课时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了解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特点和影响 认识罗斯福新 政的历史背景 2 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 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 探讨其在资本主义自我调节机 制形成中的作用 3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 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30 年代大危机 原因 特点 影响 2 罗斯福新政 背景 主要措施 特点与实质 影响 3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表现 特点和影响 美国的 新经济 4 战后的西欧和日本 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法国的 计划指导型经济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对应学生 用书P130 30 年代 大危机 与罗斯福新政 1 经济大危机 1 原因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的社会化 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直接原因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即生产相对过剩 2 特点 范围广 持续时间长 破坏力巨大 2 3 表现 股市崩溃 银行倒闭 企业破产 失业人数激增 农产品价格猛跌 大量农产品被销毁 4 影响 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与政治危机加深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德 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秩序陷入混乱 资本主义制度面临危机 2 罗斯福新政 1 背景 胡佛反危机的措施失败 1932年 民主党人罗斯福当选为总统 2 内容 整顿银行业 克服金融危机 实施 紧急银行法 使人们恢复了对银行的信心 恢复工农业生产 实施 农业调整法 和 全国工业复兴法 为工农业生产复兴 创造有利条件 举办救济和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 实施 全国劳工关系法 和 公平劳动标准法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3 影响 使美国渡过了难关 缓解了经济危机 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使美国避免走上法西斯道路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学法点睛 本知识点归纳为 四 三 二 巧记速记 实录 由于美国是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 美国经济同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世界市场有 着非常密切的联系 因此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3 1 背景 二战期间 联邦政府的调节和管理职能深入到各主要经济部门 2 表现 政府运用财政和金融手段刺激生产和消费 干预资本主义的再生产 政府广泛补贴出口产品 维持高出口水平 政府大力投资科研和教育 推行福利主义政策 3 实质 经济体制仍然是典型的资本主义私有制 4 影响 美国快速完成了从战时经济向和平经济的转变 从20世纪50年代起 美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的 黄金时代 2 美国经济政策的调整 1 战后美国的充分就业政策 其理论基础为凯恩斯主义 2 以货币学派和供给学派理论为指导的经济政策 使美国进入一个 新经济 时代 经济增长 失业率和通货膨胀联动的关系被打破 基本实现了零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 3 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 1 形成时期 1945年到1979年 理论 凯恩斯主义 政策 国家干预政策 即采用经济政策进行调控 特征 私人企业与国有化相结合 国家计划与市场经济相结合 国家干预 与自由竞争相结合 2 初步发展 1979 年到 20 世纪 90 年代 实行货币主义政策 3 进一步发展 90年代 政策 由国家过多干预向经济自由主义转变 结果 多市场 少政府 成为英国经济发展的趋势 4 法国的计划指导型经济 1 背景 二战后 政府干预力度加大 2 方针 企业国有化 经济计划化和建设福利国家 3 演变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以后 受经济自由主义影响 开始了私有化浪潮 5 联邦德国的社会市场经济 1 建立 1949 年阿登纳政府废除中央统制经济 建立 社会市场经济 2 特征 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作用 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 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 3 结果 经济奇迹般地迅速恢复和发展 成为西欧经济的 火车头 6 日本的政府主导型经济 1 背景 二战后初期 实行 统制经济体制 2 形成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之后 逐步确立以市场调节为基础的自由竞争机制 但政 府始终掌握社会经济计划和经济政策的决策权 3 特征 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远大于市场调节 4 结果 1987年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20世纪90年代出现 泡沫经济 但经济强国的地位没有动摇 学法点睛 将本知识点归纳为三 新 4 巧记速记 史观史论 国家对经济宏观调控 并非实行计划经济 制定经济计划只是发展资本主义经济的手段 实录一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资本主义国家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不是彻 底救治资本主义弊病的灵丹妙药 实录二 德国与日本模式的比较 德国侧重市场调节日本侧重对经济的 计划指导 相同 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实录三 二战后 英国 法国 联邦德国和日本经济发展模式各不相同 但政府干预都是这些 国家经济发展中的共同之处 这也是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重要特征 实录四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 19 世纪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发端于罗斯福新政 二战后广泛发 展和应用 对应学生 用书P132 自由放任 的美国 1929 1933 年的世界性经济危机 使美国面临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面对危机 胡佛 采用传统的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自由放任的政策再也不能适应垄断资本主义下的社会化大 生产 导致危机越来越严重 5 角度 1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 提示 1 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即生产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 矛盾 2 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了市场的虚假繁荣 而资本家为眼前利润所驱使 盲目扩 大生产 使得生产与销售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3 过度的股票投机活动 股票市场的这种投机活动恰好掩盖了生产与销售之间本已存 在的尖锐矛盾 使矛盾最后激化 角度 2 20 世纪 20 年代末 30 年代初的经济危机对世界发展的启示 提示 1 繁荣和危机往往相连 居安思危 防患于未然是至关重要的 2 要随时注意调整资本主义制度内部机制和政策 3 国际关系的协调也极为重要 大危机的恶化与各国政府以邻为壑的自保政策密切相 关 这种保护主义政策损人不利己 角度 1929 1933 年经济大危机 2011 福建文综 22 图 1 2 3 是有关美国 1929 1933 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 对此 解读不符合当时社会状况的是 A 生产严重过剩 B 通货膨胀严重 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 失业加剧贫困 社会购买力下降 D 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点拨 A 项符合图 3 反映的状况 C 项符合图 2 反映的状况 D 项符合图 1 反映的状况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中物价下跌而不是上涨 没有出现通货膨胀现象 B 项不符合当时的 社会状况 答案 B 1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文本 1 大幅下滑的资本主义工业生产 同 1929 年相比 1932 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工业生产下降了 44 其中美国下降 55 5 德国下降 52 2 法国下降 36 1 英国下降 32 美 德 法 英四国共有 29 万家 企业破产 各国的工业生产倒退到 20 世纪初和 19 世纪末的水平 文本 2 经济萧条不仅使资本主义经济沦为废墟 还使西方自由民主制度陷于防御地位 并使人们对它将来是否能存在下去产生了怀疑 美国历史学家梅尔文 杜博夫斯基 请回答 6 1 从材料中的数字变化能得到什么信息 2 本材料在研究 1929 1933 年世界经济危机方面有何价值 答案 1 信息 经济危机波及到了各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范围广 工业生产下降幅 度大 危害深 2 价值 直观地说明了经济危机的破坏性引发了严重的社会危机 必须寻找新的巩固 统治的出路 罗斯福新政 罗斯福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 大力加强国家对金融 农业 工业 社会救济 公共工程 以及财政等方面的干预 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 开创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国家垄 断资本主义开始出现 对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二战后 资本主义 国家纷纷借鉴罗斯福新政 对国家经济进行了调整 从而使资本主义进入发展的黄金时期 角度 1 罗斯福新政 新 在何处 提示 1 新的理论 罗斯福新政是对凯恩斯主义的大规模实践 2 新的特点 即尽量避免采用国有化形式而力图保持资本主义的自由企业制度 同时 也采取了一些有利于工人和小生产者的措施 以缓和国内阶级矛盾 3 新的起点 罗斯福新政实际上是对生产关系进行的局部调整 把美国的私人垄断资 本主义迅速推向美国式的 非法西斯式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这正是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上 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反作用的具体体现 4 新的模式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二战后被一些主要的资本主义国家 借鉴和继承 促使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出现新变化 进入资本主义发展的 黄金时期 角度 2 罗斯福新政对美国和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哪些影响 提示 1 渡过危机 新政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大危机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2 维护民主 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 遏制了美国的法西斯势力 挽救 了民主制度 3 改变生活 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 如政府的权力扩大 社会保障体系初 步建立等 4 创新体制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对以后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角度 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2010 上海单科 27 右图所示的曲线反映了罗斯福新政前后的 A 农产品价格的波动 B 社会失业率的起伏 7 C 银行倒闭数量的变化 D 公共工程投资额的增减 点拨 结合史实与图中曲线变化可以判断 农产品价格危机发生在新政前应呈现下降趋 势 这与图中上升不符 故 A 项错误 实行以工代赈的措施 但在一年内即把失业率解决到 比 1929 年危机前还好违背事实 故 B 项错误 整顿全国金融 并成立联邦存款保险公司保 障存款人利益 银行业混乱局面最先得到改观 C 项正确 以工代赈 解决工人就业是新政 中的一个亮点 但图示 1933 年前后趋势不符合事实 故 D 项错误 答案 C 2 阅读下面材料 材料 1961 1971 年 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从 5 233 亿美元上升到 10 634 亿美元 1965 1970 年 美国工业生产增长速度达到 18 到 1970 年 美国拥有世界煤产量的 25 原油产量的 21 钢产量的 25 农产品比 1950 年增加了 2 倍 一个农民能养活 47 1 个人 1971 年 美国拥有 1 11 亿辆汽车 83 的家庭至少有一辆汽车 请回答 1 材料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美国 20 世纪 60 70 年代的社会经济现状 2 从材料可看出美国在当时世界经济中处于怎样的地位 答案 1 四个方面 国民生产总值 工业增长速度 煤 钢 石油 农业产量 人民 的生活水平 2 二战后美国社会经济高速增长 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地位 对应学生 用书P133 5 年 11 考 罗斯福新政 第 一 层 级 考情感悟 罗斯福新政是资本主义经济改革与调整的核心内容 属于课标 考纲的重点内 容 主要考查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措施 历史意义 注意罗斯福新政与战后国家垄断 资本主义以及福利国家形成的关系 北京 江苏 宁夏 山东在此出现非选择题 广东 上海 四川均在此处命题 第 二 层 级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 大胆借鉴了社会主义的长处 扩大了联邦政府的职责范围 重塑了政 府与市场的关系 建立起政府监管制度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雏形 挽救了资本主义制度 从现实角度 确定了政府帮助个人和家庭抵御现代社会风险 保障社会稳定的制度 框架 对我国当前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模式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8 罗斯福新政成功的原因 罗斯福新政的功绩 示范 1 成都模拟 有人认为 罗斯福新政之所以成为神话 与其说是因为它经济 上的成功 不如说是政治上的成功 其理由应该是 A 新政巩固了资本主义制度 B 新政使美国摆脱了经济困境 C 新政加强了政府的权力 D 新政改变了传统经济思想 答案 C 示范 2 咸阳月考 右图漫画 自由女神将象征着世界自由的火炬传递给罗斯福 罗 斯福受此殊荣的理由不包括 A 新政使美国完全驯服了经济危机 B 开创了资本主义国家经济运行新模式 C 巩固了资本主义自由民主制度 D 建立了劳工 雇主 政府三方合作关系 解析 只要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依然存在 就不可能完全克服经济危机 故 A 项错 误 答案 A 5 年 6 考 1929 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第 一 层 级 考情感悟 资本主义经济大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改革与调整的重要背景 属于课标 考纲的 重点内容 结合 20 年代国际背景考查经济危机的原因 认识经济危机的特点及历史影响 以选择题为主要呈现方式 安徽 福建 北京 广东在此处命题 第 二 层 级 深层探秘 从历史角度 加深了各国的政治危机 各国采取不同对策走上了不同的发展道路 充分暴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为资本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创新提供了千载难逢 的机遇 从现实角度 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 加强金融监管是 大危机留给现代中国的宝贵经验 9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原因 1929 1933 年经济危机的表现 示范 3 下图是 20 世纪 20 年代至 40 年代美国股市走势图 对此图理解不正确的是 A 1927 1928 年 股市上涨过快加剧金融市场风险 B 1929 年 纽约股市崩溃直接导致股市下跌 C 1930 1932 年 股市持续下跌主要是因为胡佛坚持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