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专题训练(含解析) 岳麓版选修1_第1页
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专题训练(含解析) 岳麓版选修1_第2页
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专题训练(含解析) 岳麓版选修1_第3页
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专题训练(含解析) 岳麓版选修1_第4页
山东省2013年高考历史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下) 专题训练(含解析) 岳麓版选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32013 年年 山东高考山东高考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含解析 岳麓版历史选修一二轮阶段检测示范卷 含解析 第二单元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专题训练专题训练 一 选择题一 选择题 1 2012 年 4 月北京丰台区一模 北魏孝文帝说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 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宜改姓元氏 从中可以 看出孝文帝改鲜卑姓 拓跋 为汉姓 元 的主要目的是 A 提高拓跋氏的政治地位 B 改变鲜卑族的生活习惯 C 确立北魏皇族的正统地位D 实现鲜卑族与汉族的平等 2 2011 年 11 月潍坊三县期中 1 题 钱穆认为 春秋到战国 世袭特权推翻 制约经济解放 凝固的定型消失了 许多新的力量都在潜滋暗长 都在迈步向前 许多潜滋暗长 的新力量 包括 土地私有制开始确立 小农经济产生并发展 各种思想交相辉映 中央集权制度确立 A B C D 3 战国时期法家主张 以法为本 也就是强调 A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 变法改革是一个国家富强的根本 C 将 法治 作为国君的主要统治手段 D 任何人不论贵贱 都要受法律的约束 4 作为王安石变法的追随者 北宋诗人韦骧写下了 河淤开亿顷 海贡集千艘 的诗句 这 里他所颂扬的变法措施是 A 青苗法 B 农田水利法 C 募役法 D 方田均税法 5 孝文帝为杜绝官吏贪赃枉法所采取的根本措施是 A 实行租调制 B 任用汉人为官 C 实行俸禄制 D 重新修订官制礼仪 6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加速少数民族封建化的根本措施是 A 整顿吏治 B 实行均田制 C 迁都洛阳 D 采用汉族的政治制度 7 2012 年 11 月北京海淀区 战国时期的改革或变法的影响之一是世卿世禄制度的瓦解 符 合此说法的选项是 A 率土之滨 莫非王臣 B 尽地力之教 2 C 相地而衰征 D 有功者显荣 无功者虽高无所荣华 8 北魏拓跋澄在回答孝文帝议迁都之事时 曰 伊洛中区 均天下所据 陛下制御华夏 辑平九服 苍生闻此 应当大庆 材料表明北魏迁都洛阳的根本目的是 A 解决平城粮食供应困难 B 革除阻碍改革的保守势力 C 防止北方少数民族柔然的骚扰 D 加强对中原地区的统治 9 春秋战国时期逐步被废除的制度不包括 A 宗法分封制 B 世卿世禄制 C 井田制 D 赐爵制 10 当东方六国惊呼 夫秦 虎狼之国也 有吞天下之心 时 他们寻求的主要对应之策是 A 连横 以抗秦 B 合纵 以抗秦 C 离间秦国之君臣 D 避战以自保 11 将兵法 的推行 A 形成了 兵不识将 将不知兵 的局面 B 造成了兵丁数额的年年剧增 C 彻底扭转了西北边防的被动局势 D 改变了兵将脱节 战斗力薄弱的局面 12 北魏孝文帝采取的下列措施中 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的是 推行均田制 改善吏治 调整负担 兴修水利 A B C D 13 王安石说 今人材乏少 且其学术不一 一人一义 十人十义 朝廷欲有所为 异论纷 然 莫肯承听 此盖朝廷不能一道德故也 今以少壮时正当讲求天下正理 乃闭门学作诗 赋 及其入官 世事皆所不习 此乃科法败坏人才 致不如古 为此 王安石在改革过程中 严厉整顿吏治以统一思想 恢复科举制度以培养人才 取消诗赋改以经义取士 以 三经 新义 为教育和考试依据 A B C D 14 战国中后期 各诸侯国之间的战争 A 由掠夺战争逐渐演变成兼并战争 B 由兼并战争逐步演变为争霸战争 C 由兼并战争逐步演变为秦统一战争 D 由 合纵 逐渐演变成 连横 15 南北朝时期 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通过汉化推动社会进步 影响最大的是图 3 2 中的 A 匈奴 B 羯 C 鲜卑 D 氐 二 非选择题二 非选择题 3 16 20122012 年辽宁省沈阳市二模 年辽宁省沈阳市二模 15 分 材料一 夫民之从事死制也 以上之设荣名 置赏罚之明也 不用辩说私门而功立矣 故民之 喜农而乐战也 见上之尊农战之士 而下辩说技艺之民 而贱游学之人也 故民壹务 其 家必富 而身显于国 治国能抟 tu n 集聚 民力而壹民务者强 能事本而禁末者 富 商君书 壹言第八 材料二 民本 法也 故善治者 塞民以法 而名地作矣 国之乱也 非其法乱也 非法 不用也 国皆有法 而无使法必行之法 故善治者 刑不善 而不赏善 故不刑而民善 不刑而民善 刑重也 刑重者 民不敢犯 故无刑也 而民莫敢为非 是一国皆善也 商君书 画策第十八 1 概括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5 分 2 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材料中商鞅的观点 10 分 17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材料 战国中叶 楚国 大臣太重 封君大众 他们 上逼主 下虐民 以致 贫国 弱兵 在内外交团的情况下 公元前 383 年 楚悼王任用吴起进行变法 变法的要点是 限 制旧贵族 改变世袭的分封制 度公族疏远者 主张对封君的子孙 三世而收爵禄 减削 官吏的禄序 精减 裁汰 无能 无用 和 不急之官 下令 贵人往实广虚之地 吴起 变法遭到旧贵族反对 公元前 381 年 楚悼王死 旧贵族杀害吴起 变法仅进行了一 年多时 间便中止 摘编自 中国通史 商鞅变法在战国时期各国变法中成效最为显著 变法使秦国日益强大 奠定了统一六国的 基础 根据材料与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 概括商鞅变法与吴起变法的主要不同之处 2 分析商鞅变法和吴起变法一成一败的原因 4 第二单元 古代历史上的改革 下 专题训练参考答案 一 选择题 1 C 解析 材料反映的是孝文帝改革的封建化 材料中的 土德 万物之元 等都是明显的封建 正统思想的表现 选择 C 项 A 项有一定迷惑性 拓跋氏已经是皇族 不存在提高政治地位的 问题 2 D 3 C 解析 这里的 法 指法律而非变法 法家尽管也讲 法不阿贵 但 法 是约束不了最高 统治者的 反而是国君维护统治的手段 所以 AD 错误 4 B 解析 通过诗句 河淤开亿顷 的内容可直接判断 5 C 解析 由于俸禄是由国家统一筹集 官吏不许自筹 可减轻官吏借机对百姓掠夺 其余选项容 易排除 6 B 解析 少数民族封建化的基本含义是少数民族的农业化 均田制的实行推动了鲜卑族从事农业 生产的进程 7 D 解析 A 描述的是西周的井田制 B 描述的是战国魏文侯变法中的农业政策 C 描述的是春秋 时期的管仲改革 D 描述的战国商鞅变法中的军功爵制度 军功爵制度的实行是对世卿世禄制 度的否定 8 D 解析 四个选项都与迁都洛阳有关 但 ABC 是直接原因或目的 根本目的要从维护和巩固统治 上考虑 故选 D 5 9 D 解析 联系商鞅变法实行赐爵制即可直接做出选择 而宗法分封制 世卿世禄制 井田制均属 春秋战国时期逐渐废除的旧制度 10 B 解析 解题的关键在于要弄清 合纵 连横 的含义 所谓 合纵 即 合众弱以攻一强 而 连横 则是指 事一强以攻众弱 当时的情形显然是东方六国谋求 合纵 以对抗强秦 11 D 解析 A 是原先更戍法造成的问题 将兵法 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要克服这种兵将脱节的弊病 提高军队战斗力 与 B 无关 而 C 中的 彻底扭转 不符合史实 12 D 解析 根据 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 可以直接确定 而 吏治的改善可以减轻对农民 的掠夺 客观上也有利于农民进行生产 13 B 解析 王安石的这段言论反映了其教育和科举制度改革的思想 选项中 是改革的育才措 施 符合题意 中的整顿吏治应是范仲淹 庆历新政 的主要措施 不是王安石变法的内容 材料中王安石认为原来的科举考试 败坏人才 要加以改革 故 中恢复科举制度的表述是 错误的 14 C 解析 注意是战国中后期 这时期的战争呈现由兼并到秦灭六国 完成中国统一的趋势 15 C 解析 孝文帝的汉化政策是最突出的 北魏政权为鲜卑族所建 二 非选择题 16 1 重农重战抑商 赏罚分明 以法治国 2 重农重战抑商 达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推动了社会发展和社会转型 奠定了秦国统一的基础 6 4 分 答出 2 点即可得 4 分 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 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新经济因素 资本主义 生产关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