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_第1页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_第2页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_第3页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浅析电梯的防雷保护 电梯是现代建筑物中必不可少的配套设施之一 随着我国 经济飞速发展 高层不断增多 智能化水平迅速提高 电梯雷 击事故呈上升趋势 2010 年夏季一场特大雷暴雨之后 我市仅 一个小区就有 10 多台电梯遭受不同程度的雷击损坏 因此 电 梯雷电防护成了我们关注的事情 1 电梯的结构分析 电梯主要由曳引机 控制柜 轿厢 门 导轨 限速器 缓冲器 对重装置 随行电缆和曳引机钢丝绳等部件组成 由 电源系统 控制系统 通信系统及动力系统共同控制电梯的正 常运行 按照其位置可分为四部分 电梯机房 井道 轿厢 层 站 机房一般位于电梯井道的顶部 电梯的控制和动力系统均 安装于此 是电梯的大脑和心脏 做好机房的防雷是电梯防雷 的重点 2 雷电入侵电梯的主要途径 雷电入侵建筑物和弱电设备的途径较多 现代智能建筑都 有较好的外部防雷装置和良好的接地系统 危害建筑物弱电设 备的主要途径是反击和雷电感应 反击是因为强大的雷电流在 接地电阻和引下线上造成很高的电阻和感应电压降 使无雷击 时处于低电位的接地装置或与之相连的金属物体出现很高的电 位 使设备发生击穿 雷电感应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上或 附近 雷电流通道的电磁场对建筑物外部和内部都会产生空间 感应 如果建筑物 电梯机房和管线无屏蔽 在建筑物和设备 的某些部位上将感应出很高的电动势 达到危害电梯设备的程 度 雷电感应往往通过弱电设备的电源线 信号线进入 造成 过电压继而击穿设备敏感的微电子器件 造成设备电源中断 通信中断 元件模块烧毁等 直接造成电梯主板的损坏 3 电梯防止雷电入侵的预防措施 那么现代智能建筑中如何才能做好电梯设备的防雷呢 笔 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考虑 3 1 合理的电梯接地系统 控制柜接地装置与防雷接地设备可共用 也可分开 根据 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 的规定 电梯控制柜保护接地与建筑 物防雷接地关系如下 其接地装置宜与电气设备等接地装置共 用 防雷的接地装置宜与埋地金属管道相连 当不相连 两者 间的地中距离不应小于 2m 对于新设计的楼宇 因符合 建筑 物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技术规范 建筑设计时会利用钢筋混凝 土中的结构钢筋和基础钢筋 把功能性接地 保护性接地 防 雷接地 3 组接地装置合在一起 并在建筑物内做好等电位联接 联合接地的接地电阻和防雷接地的冲击电阻 r 1 这种接地方 式性能最佳 投资最省 3 2 等电位连接 等电位连接的目的在于减少雷电流所引起之电位差 具体 做法是用连接导线或电涌保护器将处在需要防护的空间内将防 雷装置 建筑物的金属构架 金属设备 外来导线 电气装置 等连接形成等电位连接网络 以实现均压等电位 防止雷电反 击 在电梯机房内应敷设一 接地干线 将电梯机房内所有的机架 壳 设备保护接地 安全保护接地 浪涌保护器接地 控制器的金属机架 壳 金属 线槽 或钢管 电气井道内的接地干线 接线箱的保护接地端 电梯轨道等 均应就近接至等电位接地干线上并可靠接地 3 3 安装 spd 保护 通过合理的接地 等电位连接措施 侵入弱电系统的过电 压幅值大幅降低 但可能超过设备耐受水平 因此须装设必要 的过电压保护装置 将侵入的浪涌过电压钳制到允许程度 电 梯系统的电源一般采用 tn s 系统 电源系统一般按防雷区的划 分实行多级保护 对电梯系统应配置三级以上保护 各级防雷 器合理配合 第一级电源避雷器 spd 可以安装在总配电柜 其 标称放电电流不宜小于 60ka 8 20 s 波形 第二级电源 spd 安装 在电梯所在建筑物的配电柜等 其标称放电电流要求大于等于 40ka 8 20 s 波形 第三级电源 spd 安装在电梯 系统配电箱 其标称放电电流要求大于等于 20ka 8 20 s 波 形 spd 连接导线应平直 其长度不宜大于 0 5m 当电压开关 形 spd 至限压型 spd 之间线路长度小于 10m 限压型 spd 之间 的线路长度小于 5m 时 在两级 spd 之间应加装退耦装置 spd 应有过电流保护装置 并宜有劣化显示功能 4 总结 电梯已越来越普及使用 其使用环境不容忽视 雷击会导 致电梯出现故障给人们的出行带来许多不便 甚至危及乘客的 人身安全 因此 电梯的防雷措施必须完善 在其设计施工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