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冀教版冀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学年上学期八年级期末考试语文试题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书写书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 2 分分 1 2 分 请用正楷字将下面的汉字抄写在田字格里 要求书写规范 端正 整洁 无私关爱 真诚鼓励 二 二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2 2 分 下列各句 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吹面不寒杨柳风 不错的 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B 哎呀 真是美极了 皇帝说 我十分满意 C 福建野生着的芦荟 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 且美其名曰 龙舌兰 D 请闭上眼睛想 一个老城 有山有水 全在天底下晒着阳光 暖和安适地睡着 只等春风来把它们唤醒 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 3 2 分 下列选项中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优雅 y 掠过 l 翘首 qi o B 屏息 p ng 收敛 li n 酷似 k C 敦煌 d n 绷直 b ng 缭乱 li o D 悄然 qi o 高潮 ch o 沸 f i 腾 三 三 名著导读名著导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4 4 分 毛泽东于 1912 年进 学校 1918 年毕业 其政治思想在这个时期开始形成 也是在这里 获得社会行动的初步经验 并逐渐地团结了一批学生在自己的周围 形成了一个核心 后来成立了一个对中国的 第 2 页 共 12 页 国事和命运产生广泛影响的学会 在校期间养成了读报的习惯 其中给他印象最深的教员是杨昌济 后来在北京大学读书馆毛泽东遇见且爱上了中国名教授杨昌济的女儿 四 四 默写默写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5 10 分 古诗文默写填空 1 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 行路难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草色遥看近却无 韩愈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4 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 无题 5 自缘身在最高层 王安石 登飞来峰 6 问君何能尔 陶渊明 饮酒 7 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 己亥杂诗 8 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 潭中鱼可百许头 柳宗元 小石潭记 10 请写出一句含有 日 字或者 月 字的古诗 五 五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7 7 分分 6 7 分 古诗文默写 1 根据课文 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A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家书何处达 归燕洛阳边 B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C 土地平旷 屋舍俨然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D 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清 谈笑有宏儒 往来无白丁 E 折戟成沙铁未销 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 铜雀春深锁二乔 第 3 页 共 12 页 F 故曰 域民不以封缰之界 故国不以山溪之险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 根据课本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人恒过 然后能改 征于色 发于声 而后喻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孟子 塞上燕脂凝夜紫 雁门太守行 李贺 听其相顾言 观刈麦 白居易 受任于败军之际 尔来二十有一年矣 出师表 诸葛亮 欲渡黄河冰塞川 行路难 其一 李白 峰峦如聚 波涛如怒 山坡羊 潼关怀古 3 根据语境 在横线上填入初中课本中的古诗词名句 古代诗歌常常蕴含哲理 给我们以启迪 如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中的 让我们坚信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 古人喜欢把 菊 写入诗中 陶渊明 饮酒 其五 中的 孟浩然 过故人庄 中的 表现了诗人对菊的喜爱 六 六 文言文阅读文言文阅读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7 10 分 阅读 甲 乙 两段文言文 完成后面小题 甲 一箪食 一豆羹 得之则生 弗得则死 呼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蹴尔而与之 乞人不屑也 万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 万钟于我何加焉 为宫室之美 妻妾之奉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 室之美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是亦不可以 已乎 此之谓失其本心 鱼我所欲也 乙 曾子衣敝衣以耕 鲁君使人往致邑焉 曰 请以此修衣 曾子不受 反 复往 又不受 使者曰 先生非求于人 人则献之 奚为不受 曾子曰 臣闻之 受人者畏人 予人者骄人 纵君有赐 不我骄也 我能勿畏乎 终不受 孔子闻之曰 参之言 足以全其节也 第 4 页 共 12 页 1 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 故患有所不辟也 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 蹴尔而与之 乡为身死而不受 2 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 参之言 足以全其节也 3 语段 一 主要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有何好处 4 语段 二 的故事印证了语段 一 的什么观点 曾子和孟子都坚持怎样的做法 七 七 诗歌鉴赏诗歌鉴赏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8 4 分 赏析 如梦令 按要求答题 如梦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夜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 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1 首句 昨夜雨疏风骤 描绘了怎样一幅画面 2 作者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 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八 八 现代文阅读现代文阅读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929 分分 9 12 分 阅读下文 回答问题 神州第一味 第 5 页 共 12 页 刘英敏 夫唯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老子 此亦豆腐之谓乎 认识中国 可从豆腐找到绝佳切入口 儒释道左右中国几千年 道教是中国土生土长的宗教 豆腐最能代 表中国的味道 因其多有 道味 这 首先因豆腐的发明者是道者 中国文化史上地位很高的 淮南子 是道家 的重要经典之一 淮南王刘安聚数千方士一边在炼丹中发明了豆腐 一边成就了 淮南子 豆腐先是道者的长寿 膏丹 后来传入民间 道家发明的豆腐营养中华文明两千余年 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刘安乃汉高祖刘邦之孙 豆腐因而有了庙堂 江湖和红尘三者的机缘 故 国人上上下下 神州东西南北 莫不深爱之 若说豆腐为道家之味 则红烧肉为法家之味 大蒜炒肉为儒家之味 苦瓜肉丁为墨家之味吧 红烧肉不能 日日吃 犹如治国不能长期用法家 其它的 但食无妨 豆腐之味有容乃大 因其 几乎无味 所以左右逢源 划线肉末 则具儒家韵味 油豆腐烧肉 别有法家风貌 白水煮豆腐 深得佛家情怀 达则兼济天下 穷则 独善其身 一块霉豆腐可为穷人下一餐饭 一桌豆腐宴可为主人壮脸面 豆腐干豆腐丝霉豆腐臭豆腐乃至水豆腐 或者豆浆 士农工商兵家戏子三教九流均可在那儿找到胃的知音 正如西方人在 啃得急 汉堡包以及可乐中 寻到胃的伴侣 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 不一味地 啃得急 了 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 以至于英文多了 个新词 TOFU 豆腐 我想 这不仅仅因豆腐有高蛋白 低脂肪 低胆固醇和低热量之实用大优点 更因 豆 腐得味 远胜燕窝 的至味和内中所藏的东方生活趣味与哲理吧 豆腐的温柔朴善 源自她的 娘 黄豆的良善仁厚 黄土地 黄豆子 五谷之一的 菽 大豆 中 国是最早的栽培者 诗经 小雅 小宛 云 中原有菽 读之 思古之幽 五内俱热 豆子 豆腐为国粹 玉米 红薯等许多粮食作物传自外邦 菽 总让我们亲切 煮豆燃豆萁 的心酸 种豆南山下 的向往 菽水 承欢 的亲情 喜看稻菽千重浪 的农家乐 这些 很中国 菽 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 予多取少 没有 麦之芒 不像高粱那样张扬 它营养丰富 以至于军粮 含军马饲料 也少不了它 但它却不需多少肥料 因 为自备了根瘤菌 可固定大气中的游离氮素而自产肥料并改良土壤 许多粮食用来做酒 大豆却 不参加这类派 对 甘心平凡 大智若愚 如此良善之 娘 其 后代 能不好吗 豆腐 之前 的水豆腐 似黛玉 芳心如 水才思荡漾 水豆腐 之前 的豆浆 外活泼内仁和 如史湘云 豆浆配油条 乃乾与坤 阴与阳 水与火 刚 与柔 之配 因其含如许高度之哲理 方成就 油条加豆浆 之美味 豆浆和牛奶 国人宜豆浆 牛奶有游牧 文明的冲动野力 豆浆具农耕文明的隐忍良善 豆腐呢 好比宝钗 入得厨房 上得厅堂 豆干像晴雯 性韧味 厚 油豆腐 可比附一下王熙凤 霉豆腐像刘姥姥 旋乾磨上流琼液 煮月档中滚雪花 唐诗的如此意境当永随国人 才闻香气已先贪 白褚油封由 小餐 滑似油膏挑不起 可怜风味似淮南 清 李调元 豆腐乳 如此滋味当长存人间 信知磨砺出精神 宵旰勤劳泄我真 最是清廉方正客 一生知己属贫人 清 胡济苍 豆腐 如此精神美味应永存天地间 第 6 页 共 12 页 啊 豆腐 识君之味 百味可解 1 本文一次介绍了豆腐的相关知识 请根据文章内容在横线上天空 豆腐之源 豆腐之韵 2 从实用角度看 国人乃至西方人喜爱豆腐的原因是什么 3 按要求完成下列题目 据说西方人也开始兴做豆腐 不一味地 啃得急 了 心放慢而食热豆腐也 以至于英文多了个新词 TOFU 豆腐 中 据说 一词能否去掉 为什么 菽 实在有中国人的朴茂含蓄 予多取少 没有麦之芒 不像高粱那样张扬 这句话用了什么说明 方法 有何作用 4 文末说 识君之味 百味可解 结合全文 你从作者的说明中识到豆腐的哪两种味道 10 17 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下面小题 艾叶香中寻玉佩 邹凤岭 催春的雨 引得山茶流红 麦苗铺绿 湖色空蒙 湖岸被雨水浇出一片嫩绿 艾叶散发着清雅的香气 在 这氤氲的艾香中 我又想起了儿时的情景 年幼的我跟在奶奶身后 走过村头的木桥 迎春花一片片 新生芦苇一丛丛 雨水打湿高高晾起的渔网 细细地流进湖里 我学着奶奶的样子 摘下一片嫩芽 仿佛闻到了那贴在锅里的艾饼的香甜 雨后积在艾叶上的 水滴从指缝滑落 滴答 声融入醒来的土地 沿着当年的田间小路 我又回到了老屋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 泥垒的墙 泥烧的瓦 泥砌的灶 连大门 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老屋南墙上 树枝支起的窗棂与木板拼成的门楣上方 挂着菖蒲与艾条 窗棂下摆着老 旧的石磨 这磨由上下两块尺寸相同的短圆形石块做成 磨拐是用门前大楝树的枝做成的 一端连接在上磨 一 端用绳索系挂在灶房的横梁上 我仿佛又听到石磨 吱吱 转动的响声 看到奶奶教我磨面的身影 奶奶推动磨 拐 石磨每转动一周 我就往磨眼里添加一小瓢碎米粒 随着石磨一圈圈转动 细面就落在了磨盘里 奶奶在面 粉里加入焯过的艾叶 拌匀 做成小饼 贴在锅灶上 生起红红的灶火 慢慢地煎 随着木制锅盖下滴进铁锅的 水溅声 热气带着那艾的香 面的甜 飘满村落 第 7 页 共 12 页 推开奶奶的房门 那个老旧的木箱子静静地守在屋角 触摸脱去桐油的边框 那些往事愈加清晰 那年新年 奶奶打开木箱子 从箱底下摸出簇新的一角纸币 又从门楣上撕下一片红喜纸 包裹好 放在 我贴身衣袋里 是给我的压岁钱 就在打开木箱那一刻 我看到了一支黄亮亮的竹笛 红线系着颗玉心佩 听父 亲说 竹笛是爷爷生前留下的 玉心佩是奶奶的奶奶传下来的 再见玉心佩是在那个灾荒年 在遭遇连续的自然灾害后 村里人食不果腹 野菜不够充饥 我再没闻见艾 饼的香气 清明节前几天 我看见奶奶戴起那多年未戴的玉心佩 去了一趟老镇 回来后 变戏法似的做出了艾 叶饼 我跟随奶奶去上坟 祭祀仪式毕 奶奶给了我一块小艾饼 将剩下的全都分给了跟来的孩子们 奶奶上了年纪后 眼睛已看不见 她常坐在门槛上静静地听雨 有一段日子 奶奶倚在床上 连门槛也少 坐 雨细细地下 风轻轻地吹 门楣上枯艾和菖蒲呜呜作响 好似远处隐约传来的竹笛声 我瞧见奶奶脸上浮现 出少有的红晕 伸出小手抚摸奶奶的脸 静静地 听见奶奶自言自语小声说 好你个外人 又来到我面前吹那 好听的竹笛 那之后 奶奶再没下过床 母亲打开奶奶的旧木箱 我看到了那黄亮的竹笛 却不见了系在竹笛上的玉心 佩 祖辈以农耕为生 奶奶一世清贫 养育子女多人已属不易 家里原本就没有什么值钱的东西 唯有玉心佩 母亲翻遍了木箱的底 也未找到玉心佩 赶紧走到床前 贴在奶奶耳边问 娘 那玉心佩呢 奶奶不言语 母亲说 是要给您老人家带走的 奶奶用微弱的声音说 要走了 还带那东西做啥 奶奶走了 终究没说 玉心佩在哪里 走出房门 雨停了 我又闻到空气中飘来的艾叶的清香 选自 做人与处世 有删改 1 作者回忆了奶奶哪几件事情 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横线上 教 我 磨面做饼 给 我 压岁钱 病中思念爷爷 临终不说玉佩的去向 2 品味语言 回答下面的问题 催春的雨 引得山茶流红 麦苗铺绿 湖色空蒙 结合语境 分析好吃词语的表达效果 老屋还是熟悉的模样 泥垒的墙 泥烧的瓦 泥砌的灶 连大门正面的照壁也是泥做的 从修辞的角度赏 析这句话的妙处 3 联系上下文 研读文中第 段画线句 分析奶奶说这句话时的神态及情感 好你个外人 又来到我面前吹那好听的竹笛 第 8 页 共 12 页 4 玉心佩的去向 前文已有伏笔 请将它找出来 并结合前后文分析其作用 九 九 写作题写作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1 50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在你的生活经历中 有没有历经磨难 苦尽甘来的幸福 有没有眉飞色舞 兴奋不已的流动 有没有愁眉苦 脸 彷徨无助的孤独 有没有甜甜的感动和温馨 有没有酸酸的委屈和失落 家的温馨 社会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