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订线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外装订线绝密启用前2019年各地市中考模拟真题汇编声现象考试范围:声现象;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王孟凡学校:_姓名:_班级:_考号:_题号一二三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18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2(2019岳阳一模)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3(2019天津一模)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C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4(2018荔湾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5(2019开江县二模)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6(2019包河区二模)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是()A丁丙乙甲B乙甲丙丁C丁甲丙乙D甲 丙 乙 丁7(2019娄底一模)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教师用扩音器是为了提高声调C讲课声对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噪声D.教室外能辨别谁在上课,不同教师音调不同8(2019长沙二模)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外力可以改变鼓发声的音调B学校周围植树可以防止马路上噪声的产生C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9(2019越秀区校级二模)甲乙两个音叉距离收音麦克风相同距离,如图是分别敲击甲乙两个音叉通过示波器收集到的波形图,(为了方便观察,叠加同一个坐标轴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比较大B甲、乙两个音叉振动频率相同C甲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D麦克风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记录把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10(2019泰州二模)下列实验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A在盛水的容器中摇动小铃铛看在容器外能否听到声音B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到水花飞溅的现象C用硬卡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齿上划过,比较发出的声音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比较发出的声音11(2019广州二模)分别用小胶锤敲击图中的琴键1和琴键2,琴键每毫秒振动的次数如表1,则琴键1比琴2()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音调更髙12(2019武汉模拟)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某些动物可能能够听到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一定能听到别人发出的声音C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13(2019东胜区三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雄蝈蝈用两叶前翅摩擦发出醇美响亮的叫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C体验骨传导,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D地震前动物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狗和大象都能够听见超声波传递的信息14(2019武威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响度B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C吉他的弦越紧调便越高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5(2019大庆三模)下列关于声的有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男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C用较大的力击鼓,可以提高鼓声的响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16(2019岳麓区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来减弱噪声的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17(2019长春二模)在中考考场附近,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18(2019保定三模)下列常见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体检时,做透视检查用的“X光”是超声波B人类可以利用敏的声学仪器监测一些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提前预警,达到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C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D上课时,在走廊里要保持安静,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19(2019百色二模)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行的()A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可以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沉船的位置C可以利用向宇宙飞船发射超声波的方法来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D可以利用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20(2019游仙区模拟)对图中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图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响度一定发生变化C丙图放在发声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丁图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21(2019新田县三模)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走在大街小巷上经常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依恋。唱歌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C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22(2019临淄区二模)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人的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快第卷(非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 分 二填空题(共15小题)23(2019大连二模)有一种“声纹门锁”,它是通过识别声音的 来开门的。当有客人敲门时,越用力,敲门声的 越大。(均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24(2019南充一模)波形图是指反映各质点在同一时刻不同位移的曲线,叫作波的图象。如图所示是两个同种乐器发声的波形图,由图可知它们发声的 (选填声音的基本特征)不同。25(2019河南模拟)2018年12月14日晚,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文艺晚会在京举行,晚会上,张杰、蔡国庆、白雪、张靓颖等联合演唱了歌曲相约世界,现场获得了热烈的掌声。我们能分清楚每位歌手的声音是因为他们的 (选填乐音三要素)不一样。女高音歌唱家谭维维也出场演出,女高音指的是 (选填乐音三要素)高26(2019亭湖区校级一模)盐城市是淮剧发源地之一。淮剧常见的伴奏乐器有二胡、三弦、扬琴、笛,唢呐等,观众可以根据乐器发出声音的 (音调/响度/音色)不同,分辨出是哪种乐器;琴师调节琴弦的松紧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音调/响度/音色),观众能听到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 能传声。27(2019黑龙江模拟)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华诞,如图所示为70位来自港、澳和内地的钢琴演奏者在共同奏响我爱你中国。弹钢琴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琴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演员手持麦克风演唱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28(2019陆良县一模)在学校的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听到的琴声是通过 传播的;发声体在振动,音调高低由发声体的振动 决定。29(2019赣州一模)每年冬季来临之际,大批鸿雁飞抵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觅食越冬,如图所示。鸿雁妈妈大声呼叫小鸿雁,说明它发出声音的 大,小鸿雁根据妈妈发出声音的 找到自己的妈妈。(均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30(2019郑州四模)噪声是严重影响我们生活的污染之一。城市禁止鸣笛是从 减弱噪声的;越高的楼层感受到的噪声越小,这是因为声音在传播过程中 (选填“响度”“音色”或“音调”)发生了变化。31(2019杭州一模)有一种新型的隔音墙,墙体夹层内填有轻小的颗粒型塑料球。当声音由墙体传入时,可引起夹层内轻小的颗粒型塑料球的振动。简述这种隔音墙能起到隔音效果的原因。 。隔音墙是在 (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32(2019盘锦四模)在演唱会上,歌手表演吉他弹唱,拨动粗细不同琴弦,可以发出不同 (选填“音调”“响度”“音色”)的声音。小明妈妈在家里看电视,对面房间正在学习的小明无奈地把房门关上,这是为了阻断噪声的 。33(2019姑苏区校级一模)指出下列各种声音现象,反映了声音的哪些特征:(1)“震耳欲聋”是指声音的 大;(2)“脆如银铃”是指声音的 高;34(2019丹东一模)如图,探究影响音调的因素实验。若控制拨动钢尺的力度不变,改变钢尺伸出桌子的长度,可得出的结论是音调与 (选填“振幅”或“频率”)有关。实验中若控制钢尺伸出桌子的长度不变,改变拨动钢尺的力度,可得出的结论是响度与 (选填振幅”或“频率“)有关35(2019红河州二模)学校鼓号队的肖强同学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鼓面发出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相同。纺纱工人工作时需要戴耳罩,其目的是在 (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36(2019铅山县二模)如图,医生用听诊器捕获人体内声音来诊断疾病,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考场上,监考老师要求考生不能交头接耳,保持考场安静,这是在 处减弱噪声。37(2019林州市一模)“星光大道”比赛现场,一歌手弹奏电吉他时不断用手指去控制琴弦长度,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歌唱演员演唱时,若某个观众距离歌手17m远,则歌声传到他那里需要 s(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评卷人 得 分 三实验探究题(共3小题)38(2019李沧区一模)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过程步骤1、将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发出声音的高低,观察钢尺振动的 :改变钢尺伸出桌面长度,再次拨动。注意使钢尺两次振动的幅度大致 。现象2、钢尺伸出越 ,振动越慢,音调越 。39(2019青岛二模)基础实验探究声音的产生、传播与特性过程结论如右图所示,用竖直悬挂的泡沫塑料球接触发声的音叉时,泡沫塑料球被弹起,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 产生的;加大敲打的力度,使音叉发出更大的声音,发现泡沫球弹起的更高,这说明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的 有关;用力敲击256Hz的音叉,听其发出的声音,用同样大小的力敲击512Hz的音叉,感觉到后者发出的声音 如右图所示,在空气中敲击右边音叉,左边完全相同的音叉把泡沫塑料球弹起,这说明 可以传声,假若在月球上做这个实验,悬挂的小球不会被弹起,这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 。40(2019无锡一模)如图所示,用手拨动塑料尺(1)发出的声音是由塑料尺 产生的(2)如图a所示,用较小的力轻拨塑料尺;如图b所示,用较大的力重拨塑料尺。从a到b,塑料尺发出声音的 变大(3)如图c到图d,拨塑料尺的力不变,使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用仪器测得c图实验声音为1.310,d图实验声音为1.2102,两个数据的单位是 可见随着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长,发出声音的 变小(4)如图c到图f,拨塑料尺的力不变,塑料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不变,在塑料尺右端开小孔,开孔前后、两次发声的波形图象如图所示。可见结构的不同,会导致发出声音的 改变。试卷第11页,总11页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2019年各地市中考模拟真题汇编声现象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22小题)1(2018江苏一模)如图所示四个声现象中,哪两个可以用相同的声学知识解释()A甲和乙B乙和丙C丙和丁D甲和丁【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9E:超声波与次声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511: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2)声音的传播需要条件,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够传声,真空不能传声;(3)蝙蝠中的多数具有敏锐的听觉定向(或回声定位)系统,大多数蝙蝠以昆虫为食,具有回声定位能力的蝙蝠,能产生短促而频率高的声脉冲,这些声波遇到附近物体便反射回来,蝙蝠听到反射回来的回声,能够确定猎物及障碍物的位置和大小。【解答】解:甲图: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乙图: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丙图:太空中没有空气,宇航员不能直接交谈,说明真空不能传声;丁图:说明声音能够传递信息。因此声学知识相同的是乙和丙。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传播以及声音的利用,属于声学中的基础知识,比较简单。2(2019岳阳一模)2017年8月8日,在四川省北部阿坝州九寨沟县发生7.0级地震,地震造成25人死亡(其中24名遇难者身份已确认),525人受伤,6人失联,176492人(含游客)受灾,73671间房屋不同程度受损(其中倒塌76间)。但令人感到惊讶的是,地震过后,人们没有发现野生动物大规模死亡的情况。如果从物理知识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是()A动物反应灵敏B有些动物能听到超声波C有些动物能听到次声波D动物能观察到地面的变化【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1)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000Hz,低于20Hz的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叫超声波;(2)超声波和次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解答】解:当海啸发出次声波时,次声波产生的频率低于20Hz不在人耳的听觉范围之内(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20Hz20000Hz),而动物的听力比人强,许多动物可以听见,所以野生动物提前逃跑或隐藏,很少大规模死亡。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点评】许多自然灾害,例如风暴、飓风、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都会发出次声,科学家可以根据它来预报这些自然灾害,在军事上也可用来侦查大气中的核爆炸,跟踪导弹等。3(2019天津一模)音乐小组的几位同学制作了各自的乐器,乐器发声的波形图如下图所示,对此说法错误的是()A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B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C乐器发声的音色相同D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考点】91:声音的产生;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62:应用能力;64:获取知识解决问题能力【分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并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与振幅有关;音色与发声体有关。【解答】解:A、因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所以乐器发声时都在振动,故A正确。B、振幅是指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它决定了声音的响度;观察图示可知,甲乙丙的振幅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响度相同,故B正确。C、由图可知,甲乙丙的波形是不同的,即乐器发声的音色不同,故C错误。D、物体振动的频率越大,音调越高;观察图示可知,甲乙丙的振动频率相同,所以乐器发声的音调相同,故D正确。故选:C。【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要素及区别,有关这几个概念要注意区分。4(2018荔湾区一模)如图所示,甲、乙、丙、丁是不同的声音先后输入到同一示波器上所显示的波形图。则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和乙声音的音调相同B甲和丙声音的响度相同C丙声音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D甲和丁声音的音色相同【考点】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4B:图析法;511:声现象【分析】音调跟物体的振动频率有关,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响度跟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色跟发声体的材料、品质有关。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越多,频率越大;偏离原位置越远,振幅越大。【解答】解:A、从图中可以看出,相同时间内,甲和乙振动的频率相同,所以音调相同的是甲和乙。故A正确;B、甲振幅最小,乙和丙振幅相同,故乙、丙响度相同,故B错误;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C错误。D、甲、乙、丙的振动有规律,丁无规律,因此甲、乙、丙为乐音,丁为噪音,甲和丁发声体的材料不同,故音色不同。故D错误。故选:A。【点评】通过比较声音的波形图来考查频率对音调的影响和振幅对响度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能够从波形图上看懂频率和振幅。5(2019开江县二模)如图所示,关于声现象的各种实验情景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实验:钢尺振动频率越高,响度越大B乙实验:抽气过程中,钟罩内铃声变小,说明真空可以传声C丙实验: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音调越高D丁实验: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考点】91:声音的产生;92:声音的传播条件;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分析】(1)音调与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2)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可以传声。(3)响度与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物理学中对于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现象或不易直接测量的物理量,通常用一些非常直观的现象去认识或用易测量的物理量间接测量,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叫转换法。【解答】解:A、当钢尺振动的频率越高时,音调越高,故A错误;B、当空气被不断抽出后,铃声逐渐减弱,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故B错误;C、敲鼓时,鼓面的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故C错误;D、将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可将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用到了转换法,故D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等知识,是一道基础题,特别是把音叉的振动转化为轻质小球的运动,是一种转换的方法,要学会应用。6(2019包河区二模)如图,四个完全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质量不等的同种液体,用大小相同的力敲击四个玻璃瓶的同一位置,如果能分别发出“dou(1)”、“ruai(2)”、“mi(3)“、“fa(4)”四个音阶,则与这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玻璃瓶的序号是()A丁丙乙甲B乙甲丙丁C丁甲丙乙D甲 丙 乙 丁【考点】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根据频率和音调的关系,结合水位的不同进行判断即可。【解答】解:当敲击瓶子时,是瓶子与水柱在振动发声,随着瓶子内水位的升高,瓶子与水柱越难振动,振动的频率越来越低,因此音调也会越来越低,故“1,2,3,4”四个音阶相对应的瓶子序号是乙、甲、丙、丁。故选:B。【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难点和易混点是弄清究竟是哪一部分在振动发声。可联系装水的烧杯进行实验探究,经过对比可增强记忆,加强对知识的理解。7(2019娄底一模)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教师的讲课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教师用扩音器是为了提高声调C讲课声对正在学习的学生来说是噪声D.教室外能辨别谁在上课,不同教师音调不同【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9F:响度;9H:音色;9J:噪声及其来源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它可以在气体、固体、液体中传播;(2)声音的三个特征分别是:音调、响度、音色。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响度指声音的大小;(3)从环保的角度,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工作、学习、休息的声音都属于噪声;(4)音色反映了声音的品质和特色,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就不同。【解答】解:A、学生听到老师的讲课声,靠的是空气的传播。故A正确;B、使用扩音器是为了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不同,在固体、液体中的速度比气体中要快。故B错误;C、教师的讲课声不会影响同学们的学习,不属于噪声,故C错误;D、根据音色可以分辨出不同教师发出的声音,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声音的特性及噪声的相关知识。属于基础题,难度不大。8(2019长沙二模)声音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响鼓还要重锤敲”说明外力可以改变鼓发声的音调B学校周围植树可以防止马路上噪声的产生C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D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考点】93:声速;9E:超声波与次声波;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L: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A:综合复习专题;62:应用能力【分析】(1)声音的响度和物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2)防止噪声污染的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噪声,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在接收处减弱噪声;(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称为次声波,大自然的许多活动,如地震、火山喷发、台风等都伴有声波产生;(4)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响鼓还要重锤敲”这句话说明响度跟物体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故A错误;B、学校周围植树,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不能防止马路上噪声的产生,故B错误;C、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现象都伴有次声波的产生,故C正确;D、真空不能传声,因此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0m/s,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响度、声速、噪声以及次声波的相关知识,比较简单,属于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9(2019越秀区校级二模)甲乙两个音叉距离收音麦克风相同距离,如图是分别敲击甲乙两个音叉通过示波器收集到的波形图,(为了方便观察,叠加同一个坐标轴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音叉发出的声音响度比较大B甲、乙两个音叉振动频率相同C甲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比较低D麦克风利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力的作用”的原理记录把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考点】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552:电动机、磁生电【分析】(1)根据图形判断甲乙的振幅和频率,根据振幅和频率大小比较甲乙的音调和响度:振动物体离开平衡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比较相同时间内物体振动的次数可以比较频率大小。频率越大,音调越高。(2)麦克风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制成的。【解答】解:A、由图知,甲音叉与乙音叉偏离原平衡位置的距离相同,所以甲和乙的振幅相同,则发出声音的响度相同;故A错误;BC、由图知,相同时间内甲音叉振动的次数比乙音叉振动的次数少,所以甲音叉振动时的频率小,说明甲音叉发出的声音音调低;故B错误,C正确;D、麦克风是利用电磁感应的原理记录的,把声信号转化成电信号;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通过物体振动的波形图,判断物体振动频率的大小,判断物体的振幅,从而判断音调和响度;同时考查了麦克风的工作原理,要正确理解相关的知识点,避免出错。10(2019泰州二模)下列实验中,能够说明声音产生的条件的是()A在盛水的容器中摇动小铃铛看在容器外能否听到声音B用发声的音叉接触水面,观察到水花飞溅的现象C用硬卡片以不同的速度在梳齿上划过,比较发出的声音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鼓面,比较发出的声音【考点】91:声音的产生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61:理解能力【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够传播声音,是传播声音的介质;(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3)声音的高低称为音调,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的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4)响度跟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解答】解:A、在水中摇动铃铛,人能够听到声音,声音是通过水传播的,这个实验说明液体能够传播声音,故A不合题意;B、音叉发声溅起水花,都能证明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C、用大小相同的力分别从木梳上划过,很快地划过去时,梳齿振动的快,发出声音的音调高;当慢一点从同一木梳上划过去时,梳齿振动的慢,发出声音的音调低,可以证明音调和振动快慢有关,故C不合题意;D、用大小不同的力敲打鼓面,鼓面振幅不同,响度不同,故D不合题意。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三要素,要结合相关物理知识点进行分析解答。11(2019广州二模)分别用小胶锤敲击图中的琴键1和琴键2,琴键每毫秒振动的次数如表1,则琴键1比琴2()A振幅一定更大B振幅一定更小C振动频率一定更低D音调更髙【考点】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63:分析、综合能力【分析】音调指声音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响度指声音的大小,由发声体的振幅和距发声体的远近决定。频率指发声体每秒振动的次数。【解答】解:由题意和表中数据可知,在相同时间内,琴键1振动的次数更多,说明其振动频率高,则琴键1发出声音的音调更高;而琴键的振幅要看实际敲击时用力的大小,所以不能判断两琴键振幅的大小关系,故只有选项D说法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通过分析琴键振动的频率来得出两者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是解答的关键,难度不大。12(2019武汉模拟)如图是人和一些动物的发声频率和听觉频率范围,说法正确的是()A人类听不到的次声波,某些动物可能能够听到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所以人一定能听到别人发出的声音C大象之间的“交谈”有时用超声波,声音很小,人类听不见但大象们能听清D因为大象和狗的“发声频率”没有重叠区,所以狗的叫声大象永远也听不见【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61:理解能力【分析】(1)人的听觉频率范围:2020000Hz;低于20Hz的声波叫次声波,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2)人及动物的发声频率都小于自己的听觉频率。【解答】解:A、由图可知,低于20Hz高于1Hz的声音,人听不到,大象可以听到,故A正确;B、人的发声频率在人的听觉频率范围之内,发声响度较小的时候,听不到别人发出的声音,故B错误;C、大象的发声频率范围为1424Hz,不能发出超声波,故C错误;D、狗的发声频率范围为4521800Hz,大象的听觉频率范围为120000Hz,所以大象可以听到狗的叫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次声波的频率,结合动物的听觉频率范围即可判断哪些动物可以听到次声波。13(2019东胜区三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雄蝈蝈用两叶前翅摩擦发出醇美响亮的叫声,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同一示波器显示的两种波形的音调和响度都相同C体验骨传导,说明固体传声比气体传声效果好D地震前动物会有异常表现,是因为狗和大象都能够听见超声波传递的信息【考点】91:声音的产生;9A:骨传声及骨传导的原理;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9E:超声波与次声波;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49:顺推法;511: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2)音调决定于振动的频率,响度决定于振幅,据此分析示波器上的图形;(3)相同条件下,固体的传声效果最好;(4)地震发生过程中会产生次声波。【解答】解:A、蝈蝈的双翅摩擦时能发出响亮的声音,说明声音是翅膀振动发出的。故A正确;B、由图可知,两种波形在相同时间内振动的次数相同,即频率相同、音调相同;同时偏离中线的幅度也相同,即振幅相同、响度相同。故B正确;C、我们一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播的。体验骨传导时,会发现固体的传声效果比空气好得多。故C正确;D、地震发生的次声波会被狗和大象听到。故D错误。故选:D。【点评】此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示波器的作用、骨传导的优势及不同动物的听觉范围差异,包含的知识点较多,属于声现象基础知识的考查,难度不大。14(2019武威二模)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是为了改变响度B声呐是利用次声波传递信息的C吉他的弦越紧调便越高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9E:超声波与次声波;9L: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频率决定声音的音调;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声呐就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吹笛子时,手指按压不同的笛孔可以改变空气柱振动的频率从而发出音调不同的声音,故A错误;B、声呐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故B错误;C、吉他的弦越紧,拨动时的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故C正确;D、市区内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几乎考查声现象所有的知识点,综合性,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综合运用能力。15(2019大庆三模)下列关于声的有关知识,说法错误的是()A声音是由于物体振动产生的B男高音中的“高”是指声音的音调C用较大的力击鼓,可以提高鼓声的响度D城市里可用噪声监测设备来消除噪声污染【考点】91:声音的产生;9C:音调;9G:响度与振幅的关系;9K:声音的等级和噪声的危害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2)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音调的影响因素是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3)响度和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4)减弱或消除噪声的三条途径是: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故A正确;B、我们平时所说的“男高音”是人的声带振动频率高,音调高,故B正确;C、敲鼓时,用的力越大,鼓面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就越大,故C正确;D、噪声监测设备只能显示噪声的等级,不能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D。【点评】要求掌握声音的基础知识,声音的产生条件、噪声的控制、音调和响度的影响因素等,注意联系生活实际。16(2019岳麓区二模)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A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的隔音墙是在声源处来减弱噪声的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说明声波能够传递能量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调来判断的D利用超声波可以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考点】92:声音的传播条件;9H:音色;9L:防治噪声的途径;9N:声与能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分析】(1)减弱噪声的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减弱;(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3)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发声体所特有的,不同的发声体的音色是不同的;(4)声音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解答】解:A、通过居民区的高速公路两旁建的隔音墙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A错误;B、用声波能粉碎人体内的“小石头”,是利用声音能够传递能量的特点,将“小石头”粉碎的,故B正确;C、“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C错误;D、真空不能传声,所以超声波不能测量地球和月球之间的距离,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主要考查学生对所学物理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17(2019长春二模)在中考考场附近,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在下列方法中,与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相同的是()A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工人佩戴防噪声耳罩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考点】9L: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61:理解能力【分析】控制噪声有三种方法:防止噪声的产生(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即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和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禁鸣喇叭就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解答】解:道路旁有禁鸣喇叭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A、在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A符合题意。B、工人戴上防噪声耳罩,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故B不合题意。C、在高速路旁设置隔声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C不合题意。D、上课时关闭教室的门窗,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故D不合题意。故选:A。【点评】此题结合实例考查控制噪声的方法,要注意其运用。18(2019保定三模)下列常见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体检时,做透视检查用的“X光”是超声波B人类可以利用敏的声学仪器监测一些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提前预警,达到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C女高音的“高”和引吭高歌的“高”都是指音调高D上课时,在走廊里要保持安静,这属于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考点】9E:超声波与次声波;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9L:防治噪声的途径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X光”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工作的,与次声波无关。地震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次声波。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减弱噪声有三种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解答】解:A、“X光”是利用电磁波来进行工作的,次声波不属于电磁波。故A错误;B、一些自然灾害产生次声波,人耳听不到次声波,但人类可以利用敏的声学仪器监测一些自然灾害产生的次声波,可以提前预警,达到减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目的,故B正确;C、“女高音”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引吭高歌”中的“高”的意思是指响度大,故C错误;D、上课时,在走廊里要保持安静,可以在声源处减弱噪声。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点考查学生对超声波和次声波、音调和响度的特点、防治噪声方法等多个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考查的比较全面,但难度不大。要求学生应熟练掌握。19(2019百色二模)关于声的利用,下列哪种做法是不可行的()A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B可以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沉船的位置C可以利用向宇宙飞船发射超声波的方法来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D可以利用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考点】97:回声测距离的应用;9E:超声波与次声波;9N:声与能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61:理解能力【分析】(1)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如回声测距,也可以传递能量,如超声波击碎人体内结石。【解答】解:A、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因此可以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故A可行;B、可以利用回声探测海底沉船的位置,声音可以在海水中传播,故B可行;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因此不能利用向宇宙飞船发射超声波的方法来测量飞船距地面的高度,故C不可行;D、声音可以传递能量,因此可以利用声波来清洗精细的机械,故D可行。故选:C。【点评】把握声音传播的条件,知道超声波也是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知道声音可以传递信息和能量,并熟悉相关事例。20(2019游仙区模拟)对图中的四个情景说法正确的是()A甲图不能听到真空罩中闹钟的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B乙图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变短,振动时声音的响度一定发生变化C丙图放在发声喇叭前的烛焰会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信息D丁图禁止汽车鸣笛是为了阻断噪声传播【考点】91:声音的产生;9D:频率与音调的关系;9L:防治噪声的途径;9N:声与能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体积大,质量大的物体难振动,频率小,音调低;响度跟振幅和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音色跟材料和结构有关;(3)声音能传递信息和能量;(4)减弱噪声有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在传播过程中,在人耳处。【解答】解:A、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所以听不到罩内的声音,故A正确;B、改变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大小的力拨动,此时钢尺振动的幅度是相同的,所以响度不变。故B错误;C、喇叭发声时,放在前边的烛焰晃动,说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故C错误。D、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避免产生噪声。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不同的物理情景考查了声与能量、声音的传播、减弱噪声的方法以及声音的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要能够搞清影响它们的因素。21(2019新田县三模)祖国即将迎来70周年华诞之际,走在大街小巷上经常能听到有人歌唱我和我的祖国,人们通过歌曲表达对伟大祖国的热爱和依恋。唱歌中涉及到的物理现象,说法错误的是()A“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B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音调C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D声波可以传递信息,不可以传递能量【考点】91:声音的产生;9I: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9M:声与信息;9N:声与能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12:应用题;511:声现象【分析】(1)(2)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由频率决定,响度是声音的强弱或大小,由振幅决定,音色是指声音的品质和特色,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3)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解答】解:A、不同的人说话音色不同,所以“闻其声便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故A正确;B、歌词上方的数字表示的是振动的频率,即音调,故B正确;C、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歌声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故C正确;D、声音可以传递信息,也可以传递能量,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需要学生掌握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的利用、声音的特征,是一道声学基础题,是中考的热点。22(2019临淄区二模)下列与声现象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色来辨人的B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大C高速公路两旁设置隔音板,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用超声波能清洗眼镜是因为超声波的速度快【考点】94: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9H:音色;9L:防治噪声的途径;9N:声与能量菁优网版权所有【专题】31:定性思想;511:声现象;61:理解能力【分析】(1)声音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疗器械质量控制与服务合同
- 2025海南省纪委监委所属事业单位招聘事业编制人员8人(第1号)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岷阳中心卫生院招聘乡村医生备考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劳动合同签订与纠纷处理案例
- 家具定制设计与制作合同
- 工程施工合同审查与法律风险提示
- 常用版私人购房合同3篇
- 2025年房产建筑动画设计合同2篇
- 合同协议学生被褥装具定购合同3篇
- 车辆保险合同模板2篇
- 人教PEP版六年级英语上册全册教案
- 综合楼玻璃安装合同协议书范本模板6篇
- 2025年度集中供暖项目暖气设施安装及售后服务合同
- 护士医护人员职业安全防护培训
- 2025福建厦门市公安局同安分局招聘警务辅助人员50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莲山教学课件下载
- 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课件 第7章 创业与创业历程
- 六年级家长会课件
- 2025年党建党史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教科版新教材科学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859-2025耐磨铸铁分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