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中刘杨微课题实验课《黄山松》实验报告_第1页
34中刘杨微课题实验课《黄山松》实验报告_第2页
34中刘杨微课题实验课《黄山松》实验报告_第3页
34中刘杨微课题实验课《黄山松》实验报告_第4页
34中刘杨微课题实验课《黄山松》实验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微课题研究报告微课题研究报告 课题实验课课题实验课 黄山松黄山松 实验反思实验反思 哈尔滨市第三十四中学校哈尔滨市第三十四中学校 刘杨刘杨 一 前言 课题研究内容及本人担任的研究任务 依据哈尔滨市第三十四中学的科研课题 自学 互学 导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并根据中学语文学科教学 的特点 本课通过自学 互学 导学来构建语文教学中略读课 的教学模式 本课题研究的内容是中学不同学科 自学 互学 导学 的不同教学模式 该课题目前处于课题实验研究阶段 本人担任的研究任务是参与语文学科 自学 互学 导 学 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二 实验过程和结果 一 实验目标的确立 实验目标是研究在语文略读文章教学过程中 自学 互学 导学的教学模式 即 课前预习 课上圈点标注 课后整理巩固模式 的有效性 二 采用的实验方法 观察法 调查问卷法 数据分析法 三 实验结果并分析结果产生的原因 1 观察点的设置 本课设置了三处观察点 1 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 旨在掌握学生课前预习阶段的自主学习效果 学生对 本课重点字词含义的理解情况 学生对本课主要内容的总 结归纳情况 2 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 旨在掌握课前学生自主预习阶段 以及经过课堂互学 导学之后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 3 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 这部分落实情况是以调查问卷形式出现的 共设计了 两道习题 第一题让学生按课文内容填空 今日始见黄山松 无论是枝叶的 色彩 的 还是姿态的 根茎 的 都显示了黄山松 的美 本题设计针对的是学生对黄山松独特的外形特点的掌 握情况 第二题问答题 作者那样喜爱黄山松 情不自禁发出 赞叹 原因是什么 本题设计针对的是本节课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也就是 学生自学 互学已经教师导学的重点 依据以上观察点 设计了四个观察量表 2 数据统计结果 依据以上观察点的设立 同时依据实际采集工作情况 观察员共设计了四个观察量表 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 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观察量表 学生课前作业完成情况观察量表 1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 2014 10 18 小学 自学 互学 导 学 教学模式的研 究 科研课题实验 课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自 学 互学 导学模式 的研究 实验教师 刘 杨 实验班级 6 1 观察人数 33 观察教师 刘淑荣 回旋 能够准确地理 解字词含义 基本能够理解 字词含义 不能够理解字 词含义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学生对本课重 点字词含义的 理解 2782 412 26 分析及建议 准确理解 既能够解释词语本身意思 还能联系上 下文理解词语意思 基本理解 能解释词语意思 但语言不够完整 不能理解 不解释词语意思书写不工整 词语很少 能准确总结课 文主要内容 能大致总结课 文主要内容 不能总结课文 主要内容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学生对本课主 要内容的总结 归纳 2576 39 515 分析及建议 准确总结 能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又能体会作 者表达的情感 大致总结 语言不够完整 理解浅显 没有谈 及作者表达的情感 不能总结 书写乱 不能抓住课文主要内容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自 学 互学 导学模式 的研究 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 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方法信息观察量表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方法信息观察量表 2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 2014 10 18 实验教师 实验教师 刘刘 杨杨 实验班级 实验班级 6 16 1 观察人数 观察人数 1717 观察教师观察教师 赵长清 赵长清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说明 课前观察员收集全体学生 说明 课前观察员收集全体学生 课本 对学生的圈 点 勾画 批课本 对学生的圈 点 勾画 批 注情况进行量化记录 注情况进行量化记录 课上补充课上补充 说明 课后观察员再次收集 说明 课后观察员再次收集 全体学生课本 对学生的课上全体学生课本 对学生的课上 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进行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进行 量化记录 量化记录 学学 号号 字词字词 个 个 关键句关键句 个 个 批注批注 处 处 字词 个 字词 个 关键句关键句 个 个 批注批注 处 处 1 19 92 21 19 95 52 2 2 210101 10 014147 73 3 3 310100 00 014146 63 3 4 410100 00 0171711113 3 5 510101 11 114147 77 7 6 610101 10 016168 82 2 7 710100 00 010104 42 2 8 89 91 10 09 95 53 3 9 99 90 00 011112 24 4 10109 91 11 114146 64 4 11118 81 10 011117 73 3 121218182 20 018189 95 5 13135 50 00 08 85 54 4 141413130 00 013135 52 2 15159 90 00 09 98 83 3 16169 90 00 014148 83 3 171714141 11 1141411111 1 1818 1919 2020 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 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方法信息观察量表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方法信息观察量表 2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 2014 10 18 实验教师 实验教师 刘杨刘杨 实验班级 实验班级 6 16 1 观察人数 观察人数 1616 观察教师观察教师 张宏 张宏 课前预习课前预习 说明 课前观察员收集全体学生 说明 课前观察员收集全体学生 课本 对学生的圈 点 勾画 批课本 对学生的圈 点 勾画 批 注情况进行量化记录 注情况进行量化记录 课上补充课上补充 说明 课后观察员再次收集 说明 课后观察员再次收集 全体学生课本 对学生的课上全体学生课本 对学生的课上 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进行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进行 量化记录 量化记录 学学 号号 字词字词 个 个 关键句关键句 个 个 批注批注 处 处 字词 个 字词 个 关键句关键句 个 个 批注批注 处 处 1 111111 10 023232 24 4 2 28 80 00 08 85 51 1 3 310102 20 010106 63 3 4 410100 01 110106 64 4 5 59 90 00 09 96 62 2 6 615150 00 0191913131 1 7 710103 30 023236 64 4 8 810103 30 013138 83 3 9 99 90 00 07 71 11 1 10109 90 00 014147 72 2 11118 83 30 09 94 44 4 12129 92 21 19 93 33 3 13138 81 10 015153 32 2 14149 93 31 1212110104 4 151512120 00 014144 40 0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自 学 互学 导学模式 的研究 161610101 10 0242411114 4 1717 1818 1919 2020 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 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方法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 批注方法 观察量表 观察量表 3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 2014 10 18 实验教师 实验教师 刘杨刘杨 实验班级 实验班级 6 1 观察人数 观察人数 33 观察教师 观察教师 满淑娟满淑娟 课前抽测学生课本 进行预习中的圈 点 勾画 批注量化考核记录 课前抽测学生课本 进行预习中的圈 点 勾画 批注量化考核记录 按要求完成任务的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 人数 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课前圈 点 课前圈 点 勾画 批注情况统勾画 批注情况统 计 计 20 60 61339 4 补充充分的补充不充分的 人数 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课上补充圈点 课上补充圈点 勾画 情况统计 勾画 情况统计 20 60 61339 4 课前批注的 课上补充批注的课上没有补充批注的 人数百分比 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 批注情况统计批注情况统计 721 21 3296 97 13 03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自 学 互学 导学模式 的研究 信息采集信息采集 对比分析对比分析 教师对预习的要求比较到位 学生预习效果也比较好 预 习达到了预期效果 教师在课堂上非常注重学法的指导 圈点标注 通过读体 会感受 整节课采用 自学 互学 导学 的教学模式 培养了学生自学 互学能力 表达 讨论等能力 数据中可见 标注 操作难度大 但只要长期坚持 学生的收获将是很大 的 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及批注方法信息观察量表填表说明学生自主学习中圈 点 勾画及批注方法信息观察量表填表说明 1 关于人数抽查的说明 第一次观察记录人数 一定是课前随机抽取的 且人数要超过班级人数的 二分之一以上 第二次观察记录的人 一定与课前抽测的人一一对应 通过课 前课后两次在书上圈 点 勾画及批注的情况 检验圈点勾画及批注法在学生 学习过程中掌握的情况 通过这种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关于信息采集点的说明 课前按要求完成任务的 指的是学生在预习中 能够在书上圈点勾画出 本节课要求会写 会认的字 词 并能够圈点勾画出文中的重点语句 甚至能 有个性的见解 圈点勾画出文中要求会认 会写的字 词外的生字新词 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 是指能够画出文章中要求掌握的字词 但不够全 面的 课后补充充分的 是指结合自己已有的圈点勾画的内容及课堂上教师引 导讲解的内容 及时将有关新信息在书上加以圈画 补充 内容在原有基础上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自 学 互学 导学模式 的研究 增加约 30 以上 补充不够充分的 是指无补充内容或补充内容低于原有内容约 30 以下 批注 指的是学生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 将自己对课文的独特的感悟用 文字的形式 记录下来的一种学习方法 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第三十四中学课题实验课量表设计之 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观察量表 学生自主学习在课堂教学中的落实情况观察量表 4 观察时间观察时间 2014 10 18 实验教师 刘杨 实验班级 6 1 观察人数 33 观察教师 卢翠艳 王素斌 全部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 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按课文内容填空 今日始见黄 山松 无论是枝 叶的 色彩 的 还是 姿态的 根茎的 都显示了黄山松 的美 3194 26 00 分析及建议 本课 通过学生的自学 互学 及教者及时 的导学 学生答题做到了全部正确 这说明学生 能够接受导学信息 做出正确反映 导学有效 全部正确基本正确不正确作者那样喜爱黄 山松 情不自禁人数比例人数比例人数比例 语文略读课文教学自 学 互学 导学模式 的研究 发出赞叹 原因 是什么 2988 412 00 分析及建议 本题是课堂上教者设计的主导问题 数 据说明 这节课大多数学生通过自学 互学 和教师及时有效的导学 理解了课文内容 体会到了作者的情感 导学有效 备注 1 观察点以课后调查问卷形式出现 全体学生全部参加 2 全部正确 以同书上的标准答案完全一致为准 基本正 确 能说出大概意思 不正确 不能答出问题或与标准 答案意思不一致 5 5 数据产生的原因分析 数据产生的原因分析 实验反思 实验反思 从数据上看 学生的学习效果较为理想 能够正确认 识本课生字 能运用 自学 互学 的模式进行学习 理 解了课文内容 体会了作者的情感 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 识 体会了合作的快乐 以上数据是对自学 互学 导学有效性的反馈 基于 以上数据 谈实验反思如下 1 日常教学中重视学生课前的预习指导 培养良好 预习习惯和能力 课堂教学是从检查预习开始的 我们以检查预习的方式 舍去对开头部分的精讲细读 一带而过 了解开篇点明主 旨即可 例如 文章第 1 自然段 略去不读 那年 我游览 了 华夏第一奇山 黄山 秀丽的山峦 奇美的怪石 浩瀚的云海 这些都使我流连忘返 然而最有特色的要算 是黄山松了 如果是精读课文 就需要细细品读 一个 第一奇山 已经蕴藏了作者强烈的喜爱和赞美 秀丽 奇美 浩瀚 流连忘返 哪一个词语都可圈可点 都需要细细品味 一 个转折 又在比较中突出了作者对黄山松的青睐有加 但 是因为是略读课文 不可能这样细致地去处理一个开头部 分 那样会冲击主题 会淡化 一得 所以 在这里 设计中 通过检查读词语 浩瀚 带出了第一段 学生 浅尝辄止地知道了山峦 怪石 云海都让作者流连忘返 然而黄山松最独特 即可 同时 问题留置 独特在哪 里呢 留待精读中细品 以检查词语 把词语还原到句子 中的方式 先期处理旁枝末节问题与段落 留出大块时间 给 一得 检查预习分两部分 其一是词语的检查 出示 浩瀚 流连忘返 等词语 要求会认的字变红 把难于理解的词语还原到句子中 在读正确的同时 顺带 着解决略处理的段落 完成这部分内容的教学 其二是课文主要内容的检查 请学生结合预习 快速浏览课文 组织简洁的语言概 括课文主要内容 目的不仅仅于此 同时要对学生进行常 用的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的 方法的点拨 量表 1 及量表 2 的 课前预习 部分的数据体 现出 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以及有了一定的养成 为后续 互学 导学奠定了基础 少数学困生在这方面做得不认真 习惯有待进一步养成 2 秉承握略读课教学 一课一得 的理念 细读环节 作者那么喜欢黄山松 情不自禁地发出 赞叹 是什么原因 细读环节的教学 将围绕这一问题 展开 这个问题 就是 一课一得 中的 一得 学生得 什么 得的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核心思想的原因 也就是作 者写这篇文章所要给读者传递的一种思想语言 为什么要 循着文章叙述的先后顺序来找呢 因为作者的行文结构非 常清晰 总分总 这样的设计 让学生循着作者的写作思路 也循着文章 结构顺序渐进渐深 一步步从外在到内在 发现黄山松的 独特之处 既有外在的独特 更有内在的独特 而其内在 更给作者以震撼 所以他才发出赞叹 这里的 一得 是阅读文章从内容上来说 必须读懂 的问题 至于其他关于内容的问题 略读课文可以略掉 通过量表 3 4 的数据 我们不难看出 在课堂 上 教师围绕主要问题进行的导学是有实效的 同时我们 也看到 标注 这一阅读活动是要基于学会深入的阅读理 解的 是要基于学生逐渐丰富的阅读经验的 操作难度是 很大的 但是只要坚持不懈 收获最大的将是学生 3 教师的有效 导学 在教学中的体现 记得第一次试讲后 我们共同商议 确定了量表的设 计 对于量表中涉及到的几个 点 我心中有数 课堂的 导学我也始终考虑到这几个 点 谁想到 在第二次试讲 结束后 观察员下发试卷 检验学习效果 其中量表 4 的第 2 题数据惊人 这明明是我整节课着重处理的问题 原以为孩子们掌握了 谁知答得完全正确的只占全班学生 的百分之 18 18 我一下子就懵了 如果没有这组数据 我 是根本认识不到的 我的 导 究竟出了什么问题 看到 孩子片面的答题 含糊的表述 我认真调整了教学环节 第三次课 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