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_第1页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_第2页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_第3页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_第4页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 试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摘要 在现代物流飞速发展的今天 对港口这个运输网络枢纽的要求越来越 高 传统的中转功能已经满足不了现代物流发展的要求了 这要求港口充分发 挥自身的枢纽作用 大力发展港口物流 由中转站的角色变换为能够促进对外 贸易发展的国际航运枢纽 而这也正是厦门港的发展目标 但是 厦门港的港 口物流的发展一直不尽如人意 这对厦门港实现其发展目标是一个极大的阻力 本文将基于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 先对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 港口物 流的功能和作用进行分析 再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港发展港口物流所具有的 优势 劣势 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 最终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发达港口的发 展经验 从中得到能够促进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启示 并得出能够加快厦门 港港口物流发展脚步的策略 加强基础设施的建设 提高信息化水平 搞好 区港联动 等 关键词 厦门港 港口物流 现代物流 SWOT分析法 II Discussion on the strategy of Xiamen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Abstract In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oday the requirement for the function of the hub of the transportation network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traditional transfer function can not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logistics this requires the port needs to develop the port logistics give full play to the role of its hub the role of transformation by the transfer station to be able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ign trade in international shipping hub And this is precisely the development goals of Xiamen port However the port of Xiamen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has been unsatisfactory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Xiamen port development goals is a great resistance This paper will be based on the reality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port logistics development factors the function and function of the port logistics using SWOT model the author multianalyzes and appraise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exist in the development of Xiamen port logistics With reference to the development experience of the domestic and foreign advanced ports to get a enlightenment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Xiamen port logistics So we can get the strategy of accelerating the development of logistics in Xiamen port strengthening the construction of infrastructure improve the level of information do a good job in district and port linkage I hope the conclusion of this paper can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Xiamen port logistics This is the purpose of my writing this paper Key words Xiamen port Port logistics Modern logistics SWOT analytical method III 目 录 引 言 1 第 1 章 物流与港口物流理论概述 2 1 1 物流的概念 2 1 2 港口物流的概念 2 1 3 港口物流的功能 3 1 4 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 4 1 5 港口物流的作用 6 1 6 国内外先进港口的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简述 8 第 2 章 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 11 2 1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背景 11 2 2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11 第 3 章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 SWOT 分析 13 3 1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 Strengths 13 3 2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 Weaknesses 14 3 3 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机会 Opportunity 15 3 4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威胁 Threats 16 3 5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组合战略及战略选择 17 第 4 章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19 5 1 加强现代化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19 5 2 完善信息系统 提高港口的信息化水平 19 5 3 实现区港一体化 重点突出对台优势 19 5 4 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统一规划 20 5 5 大力拓展腹地面积 加大腹地物流工业发展力度 20 5 6 加强与临近港口的合作 减少恶性竞争 21 结论 22 致谢词 23 参考文献 24 IV 1 引 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 国际贸易往来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这样的环境下 传统物流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物流需求了 于是能提供系统化的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现 代物流成为了国家间贸易往来的首选物流方式 而港口作为现代交通运输网络中的一 个重要节点 可以充分发挥现代物流的综合物流服务功能为各种经港口进行中转的货 物提供物流服务 港口物流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港口物流也因此成为了现代物流体系 网络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所以 港口物流发展的好坏对于港口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港口城市的现代物流体 系能够发挥的服务效果和产生的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 所以 现在各大港口都在朝着 综合物流服务中心这个方向发展 而港口城市的现代物流体系发展也需要借助其港口 物流的发展而发展 因此 发展港口物流已成为各大港口城市的发展重点 厦门是中国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城市 而港口正是厦门经济发展的优势和重要依 托 近几年 厦门港口物流在厦门物流体系中的地位在 区港联动 以港强市 大力发展组合港 等政策的支持下水涨船高 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正是厦 门港大力发展港口物流的良机 也是实现将厦门港发展成以集装箱运输为主的国际性 的航运枢纽的目标的绝佳助力 而且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不仅能带动厦门物流业的 发展 还能促进厦门国民经济水平的增长 最终实现带动整个海西地区经济的发展的 目标 所以 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是有重大意义的 但是 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 却始终与国内的一些港口还是有着明显的差距 这说明厦门港的港口物流的发展还是 存在一些问题的 为了使厦门港更好地融入国际航运市场 更好地应对东南沿海诸多 良港的竞争 本文将采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港的港口物流的发展优势 机会 劣势以及威胁进 行分析论证 厦门拥有深水良港 与世界集装箱运输大港 高雄港隔海相望 具有明 显的对台优势 但是 由于厦门城市规模较小 从而导致厦门港港口经济腹地狭小 而这正是厦门港口物流以及现代物流发展的最大阻力 随着两岸全面 三通 以及 厦门自贸试验区的建立使得厦门的对外贸易的发展进入黄金时期 厦门港对外贸易的 快速发展为厦门港口物流以及现代物流的发展创造了机遇 而在这基础上 再通过借 鉴鹿特丹港和上海港这两个世界著名大港的发展策略及其发展经验 并最终从中总结 2 出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 第1章 物流与港口物流理论概述 1 1 物流的概念 美国物流管理协会对于物流的定义是 物流是为满足消费者需求而进行的原材料 半成品 最终产品及相关信息 从起始地到消费地的有效流动与存储的计划 实施与控 制的过程 而在我国 2006 年修订的国家标准 物流术语 中是这样定义的 物流是指 物品从供应地向接收地的实体流动过程 根据实际需要 将运输 存储 装卸 搬运 包装 流通加工 配送和信息处理等基本功能实施有机结合 1 虽然国内外对于物流的定义不尽相同 但是我们可以从中总结出物流的内涵 即 在物品从原材料采购地向消费地的实际流动过程中 对运输 存储 装卸 搬运等基 本功能实施系统的管理与控制 使整个物流系统可以达到其最高效率及最大效益 所 以 物流活动可以使产品获得时间上的 空间上的 以及附加的价值 并能够进一步 发掘出第三利润源 使用户能够通过物流活动获得价值更高的产品 随着现在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 物流业正在逐渐由传 统物流向现代物流转变 而现代物流的发展正是港口物流得以发展起来的重要因素 对于现代物流的定义 我国相关专家学者认为 现代物流是根据客户的需求 以最经 济的费用 将物品从供给地向需求地转移的过程 2 而港口作为陆运和水运的中转点 在这一过程可充分发挥其组织 协调各类物流活动以及充分利用其能对物流过程中的 运输 存储 装卸 搬运 配送 通关 保税和信息等提供相关服务的优势条件 使 整个物流过程更加得经济 便捷 这也正是现代物流对物流过程的要求 1 2 港口物流的概念 我国相关学者对于港口物流的定义是 港口物流是指以港口作为整个物流过程中 的关键节点 以这个节点为依托发展服务平台 然后以此为基础开展物流活动 以建 设全程运输服务中心和商贸后勤基地为重点 将运输 仓储 包装加工 配送等物流 3 活动进行有机地结合 然后以区域经济为中心 发挥其对港口周边区域物流活动的辐 射能力 为用户提供多功能 一体化的综合物流服务 所以 港口物流是一个包含了 物流过程中所有环节的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3 因此 港口物流作为一个综合物流服务体系 也就很自然地成为港口城市的现代 物流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用以满足整个物流的供应链体系中需要的基本的物流服 务以及由此延伸出的相关的增值服务 由此可以看出 港口物流是港口城市现代物流供应链中的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港口城市的现代物流的发展和其港口物流的发展有紧密联系 港口物流如何发展 如 何通过发展港口物流来推动城市的现代物流体系的发展与完善是现在的港口城市需要 考虑的重要问题 1 3 港口物流的功能 1 3 1 促进经济贸易发展的功能 首先 港口从古至今一直是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窗口 港口使得货物的运输 时间大大降低 货物运输距离也缩短了 这对国家对外贸易经济的发展有促进作用 而随着海上航线的开辟 各个沿海国家也看到了海上航线的优势 纷纷把靠海港口作 为开展对外贸易的窗口 以便促进本国经济及对外贸易的发展 现如今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的逐步加强 国家之间的经济往来日渐频繁 贸易 关系日渐密切 而现代化的港口为开展国家间的 区域间的贸易活动提供了便利 各 国通过港口这个贸易平台进一步开展对外贸易 这大大增加了全球范围内的经济贸易 交往 从而促进了全球经济贸易的发展 进而促进了物流业的发展 而物流业的发展 又能进一步促进商业贸易的发展 构成了一个互相促进 共同发展的循环关系 1 3 2 物流综合服务功能 在传统物流发展的过去 港口的主要功能是货物的装卸和周转 港口就是一个中 转站 只是一个可以对货物进行转运 从而使货物发生时空间转移的角色 现在 现代物流的发展使得港口中转站的功能逐渐不能满足物流的需求 于是港 口物流这种可以提供综合性物流服务的物流形式应现代物流发展的需要而发展了起来 4 而这也满足了人们希望货物能在运输过程中增值的想法 综合性的物流服务是包括增值加工服务 配送服务 集装箱服务等于一身的服务 体系 所以 综合物流服务可以为生产企业提供物流服务 可以为托运企业节省运输 和仓储成本 也可以提供集装箱的管理服务 包括最重要的可以提供增值的加工服务 使产品可以在港口物流园区内接受初级或简单的再加工 从而增加货物在物流过程的 附加价值 同时也使整个物流过程的价值得到了提高 最终使用户获得的价值提高 1 3 3 中转功能 虽然 中转功能对现代港口来说不是最主要的功能 但中转功能毕竟是港口的固 有功能 不管是传统港口还是现代港口 没有中转功能 就不能称之为港口 现代港 口的中转功能与传统港口不同 它不仅是货运站的作用 更是现代仓储与运输技术的 应用 利用现代化的方式完成货物的配送 开展现代化的运输 将运输环节中的仓储 包装 加工 销售等功能进行集成 利用综合供应链系统对从发货到收货整个的物流 服务过程进行整合 优化门到门的运输 从而 实现周转功能的最大化 提高货物的 周转效率 1 4 影响港口物流发展的因素 1 4 1 地理环境与自然环境条件 港口的地理位置的好坏对港口的发展有重要影响 因为港口的地理位置对于港口 的功能定位 在区域经济以及国民经济中所能起到的作用 以及在政府心目中的地位 有重要影响 对港口的发展也有长远的影响 港口的自然条件是指港口所在地区的地 质 水文 气候 水域面积等自然条件 而这决定着港口未来可能创造的价值和可能 达到的规模 即港口的发展潜力 所以自然条件的好坏决定着港口未来的发展 因此 在港口设计 规划 建设 运作 经营时要时刻注意这些自然条件对港口造成的影响 在必要的时候 需要对那些影响了港口的建设及发展的自然条件进行改造 使其能够 促进港口发展 1 4 2 社会经济基础条件 社会经济基础是物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个地区的物流业的发展必然要依托一 5 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没有一定的社会经济基础 物流业就无法发展 而港口物流更是 如此 港口物流的形成与发展以及发展的潜力 都受到当地经济基础的影响 港口腹 地的市场资源 产业基础 农业发展 对外贸易等因素都对港口物流结构和规模有影 响 港口周边有没有大城市及经济圈为港口的发展提供支持对于港口物流的发展有重 大影响 所以港口腹地的社会经济基础和经济的发展情况将会对港口未来可能达到的 的规模 港口的性质以及港口未来的发展水平产生重要影响 1 4 3 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条件 港口基础设施条件是港口提供物流服务的重要物质基础 港口的物流基础性设施 一般包括 锚地 港池 防波堤 护岸 航道 导航设施 码头岸线 船舶泊位 货 物堆场等 这些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影响着港口的物流服务能力和港口提供物流服务 的综合水平 这对港口的未来发展有重要影响 也是港口之所以能够产生和生存的物 质基础 而先进的 完善的港口基础设施设备 可以使港口装卸货物的速度大大提高 从而大大提高港口的工作效率 所以港口的基础设施设备的完善和先进程度对于港口 在与周边其他港口进行竞争与划定腹地范围以及港口未来的发展方向有重要作用 同 时也是港口能够融入国际市场的 与其他国际港口合作的重要基础 1 4 4 与周围港口的竞争状况 港口在航运市场中占的份额和在港口团体中的地位 将会对港口未来的发展以及 港口将会兴盛还是衰弱产生深远的影响 而决定这两个因素的便是港口的物流量 而 港口的物流量往往与其周边港口的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 一旦区域内的港口较多 那 么必然会发生争夺物流量的情况 而一个港口获得的物流量越多 港口的活动规模就 越大 发展速度就越快 在航运市场中占的份额也就越大 如果某港口和周边港口的 发展水平相近 那么就会形成一种平衡发展的形态 这会使各港口的物流量之间存在 的差异很小甚至没有 这样的一种平衡发展的环境无疑是适宜港口物流发展的 但是 也存在一些极端化发展的港口集群 一两个港口发展的比其他港口要好 那么占的份 额就会比较多 这就会造成区域内各港口物流量差异较大 各港口的竞争变得激烈 从而使得港口物流的发展受到负面影响 所以 港口所在的港口集群的竞争程度对港口的发展和其在港口体系中的地位的 确立是有巨大影响的 6 1 4 5 港口的管理与综合服务水平 一个港口要发展好 不仅需要具备良好的发展环境 还需要有一个好的港口管理 体制 因为相较于发展环境 一个港口的管理水平对于港口物流的发展而言也有着关 键作用 港口的管理水平指的是港口的管理体制 信息化的程度 管理水平决定着港 口的综合服务水平 港口的综合服务水平则影响着港口未来能够接受的投资的数量和 港口的发展环境 港口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越高 港口工作效率就越高 就能够吸引 更多的货轮前来挂靠 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因此 港口的管理与综合服务水平对于港 口发展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 1 4 6 国家政策和国际环境 港口物流的发展不仅会受到发展环境和管理体制的影响 还会受到国家政策的影 响 国家政策中的经济方面的政策对港口物流的发展影响极大 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能 够决定港口物流的发展水平 其中最明显的某过于厦门港的发展就受到了大陆对台政 策的影响 国家开放两岸三通后 受益最大的就是与台湾隔海相望的厦门港 并且 由于港口通常是作为国家对外开放的窗口 是国家开展对外贸易的必经之地 所以 港口通常会和世界的其他港口有贸易关系 而港口的物流量很大部分便来自其他国家 因此 周边国家的经济发展程度 发达程度 市场经济的发展模式 对外政策以及相 关的经济方面的政策都会对港口的发展造成巨大影响 由此可见 港口所处地区周围 国家的经济和政治就是港口所处的国际环境会直接影响港口的物流量的大小 这个影 响也是不可忽视的 1 5 港口物流的作用 1 5 1 与对外贸易的相互促进作用 7 众所周知 自经济全球化以来 国家间的贸易关系就变得越来越密切 贸易往来 也越来越频繁 而国际贸易中最经常使用的运输方式便是海运 通过海运达成的贸易 量要占到国际总贸易量的 70 而作为海洋运输中的重要节点的港口在这过程中发挥了 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我国 2014 年的数据为例 2014 年 我国的对外贸易和港口物流的发展均成增长 态势 全年的进出口总值 26 43 万亿元人民币 同比增长 2 3 其中出口 14 39 万亿 元 增长 4 9 进口 12 04 万亿元 下降 0 6 贸易顺差 2 35 万亿元 扩大 45 9 与此同时的全国十大港口的货物吞吐量为 52 亿吨 比 2013 年增长 3 7 4 由此可见 港口作为对外贸易的重要节点 其物流体系的发展对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是有重大贡 献的 而对外贸易的发展也能够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1 5 2 促进现代物流发展的作用 物流和港口的发展关系一直以来都是相互促进 共同发展的 那么港口作为现代 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现代物流的发展有什么作用呢 我们知道 物流活动是在 事先设定好的物流线路和节点中进行的 而物流节点是各种物流活动的衔接点 所有 的物流活动都要通过物流节点进行布局和结合 从而完成整个物流活动 传统物流是注重物流线路的研究 即物流活动中的运输 储存 装卸等环节 而 现代物流则是注重物流节点的研究 而港口作为物流活动中的一个重要节点 自然成 为现代物流的研究重点 并被认为是现代物流发展的重要影响因素 因此 现代物流 的发展离不开港口物流 它促进着现代物流的发展 1 5 3 促进经济发展的作用 港口物流要发展 就要求港口要具备完善的基础设施 而要吸引更多的货物来港 挂靠 中转 则要求港口需要具备专业性的设施 比如集装箱码头 散货码头 专用 航道 仓储设施等 而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会带动港口腹地建材业 工业 商业等行 业的发展 从而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进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 另外 港 口物流的发展也能为港口腹地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 从而改善港口腹地人们的生活水 平 进一步拉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8 1 6 国内外先进港口的港口物流发展策略简述 1 6 1 荷兰鹿特丹港的发展策略 荷兰的鹿特丹港位于荷兰西南沿海莱茵河和马斯和如海的三角洲上 紧邻世界海 运最繁忙的多佛尔海峡 是欧洲水陆空交通的重要枢纽 同时也是西欧的商品集散中 心 有着 欧洲门户 的称号 从20世纪60年代一直到2006年 鹿特丹港凭借其优越 的地理位置 始终保持世界第一大港的地位 虽然 现在世界排名相较以前有所下滑 但鹿特丹港欧洲第一港的地位丝毫没有动摇 5 这主要归功于鹿特丹港采取了适合自 身港口港口物流发展的发展策略 鹿特丹港主要采取了以下的发展策略 首先 是要加强港口腹地工业的发展力度 促进港口物流与工业的联动发展 因 为港口腹地的发展和港口物流的发展是息息相关的 所以港口物流的发展可以促进腹 地工业的发展 腹地工业的发展能够促进地区经济的发展 地区经济的发展又能够促 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鹿特丹港在2010年就提出 加强港口工业职能 以大规模的港口 工业带动港口物流业的发展 来使鹿特丹港的港口物流能够借助工业的发展实现进 一步的发展 现在的鹿特丹不仅是荷兰的航运中心 还是其工业中心 鹿特丹的炼油 能力在荷兰的总产油能力中占到一半 如今的鹿特丹港已把港口工业看作其经济结构 的重要组成部分 因为鹿特丹港的经济收益中有五成是由港口工业提供的 其次 港口物流的发展需要良好的政策环境支持 政府的政策对于港口物流来说 是一个可靠地发展保证 所以 在政府政策支持下 港口物流能够更为顺利的发展 而主管鹿特丹港的鹿特丹市港务管理局是代替鹿特丹市政府对港区内的基础设施和其 他设施进行统一开发 建设港口和工业园区 以及实施安全 高效和便捷的船务运输 管理的 港务管理局主动为工业厂商寻求投资机会 以更为弹性的做法满足港口客户 的需求 6 再次 大力兴建现代化港口基础设施 完善港口综合集疏运体系 那么之前说过 了 港口周边的集疏运体系对于港口货物的周转是十分重要的 可以说是港口生存和 持续发展的重要依靠 鹿特丹在港口的集疏运体系的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是值得认真 研究 借鉴的 鹿特丹港在其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最看重的就是港口集疏运体系的构建 而这不仅 9 包括其港口腹地的交通网络构建 还包括了港口内部所使用的运输系统 整个港区建 设以新航道为主轴 由靠近市区的区域向大海方向延伸 泊位以深水泊位为主 平均 深度22米 可停靠50万吨级货轮 这些泊位分布于主航道两侧 码头按功能分为专用 码头和多用码头 并具备由港口铁路 海运 公路 水运等同市区交通网及机场相连 接的集疏运系统 另外 鹿特丹的基础设施建设也非常完善 码头的运作快捷高效 有着各种装卸设备 可以满足各种专业化要求 并且 鹿特丹港的码头在1981年时开 始使用电子计算机导航系统 实现了装卸设备的现代化 不仅如此 鹿特丹港的管理 设备和操作手段都达到了高度的现代化 7 最后 鹿特丹港大力建设大型物流园区 使港口物流的物流服务增值功能得到拓 展 这也是鹿特丹港被称为 欧洲门户 的原因 物流园区的建立能够促进园区内企 业和港口周边城市的发展 以及港口物流的物流增值服务功能的发挥 而港口物流的 增值服务功能 正是港口物流最重要的物流功能 也是港口物流作为整个现代物流体 系中重要节点的体现 8 但要做好这两个环节 并不容易 那么鹿特丹港是怎么做的 呢 首先 鹿特丹港在货运码头和联运设施附近大力规划建设物流园区 这是为了引 导货物进入园区 从而开展增值物流服务 而不是让货物快速离港 然后利用物流园 区发挥港口物流功能 提供包括拆装箱 仓储 再包装 报关 集装箱堆存 修理以 及配送等一体化服务 最重要的是 这些物流园区都具有规模大 功能全 设备先进 专业化程度高的特点 1 6 2 上海港的发展策略 上海港是我国最大的枢纽港 位于我国东部沿海 长江三角洲的前缘 也是长江 的入海口 还是目前集装箱吞吐量世界第一的港口 已成为目前中国港口的代表 那 么 作为目前中国第一和世界第一的港口 上海港的港口物流的发展策略有哪些独到 之处 下面列举出其中两点 首先 上海港积极开拓港口腹地 我们知道 港口腹地越大 对港口物流的发展 就越有利 厦门现在也在不断的拓展港口腹地 但是 进度缓慢 从而影响到港口的 发展也日趋缓慢 那么 上海港是怎么做的呢 首先 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地区 而 长江三角洲作为我国经济潜力最大 发展速度最快 经济规模最大的经济区 这已经 为上海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腹地和发展的空间 但即便如此 上海港还不遗余力的 10 扩张它的腹地面积 现在上海港已经把浙江 安徽 江西等地区都纳入它的腹地范围 内了 而这些地区为上海港提供的大量货源也大大助力了上海港的发展 9 再来 是充分利用自贸区带来的发展机遇 上海的自贸区的设立比厦门早了两年 所以 在如何充分利用自贸区为港口带来的发展机遇 上海港的发展经验是值得在厦 门港借鉴的 自由贸易区的设立 不仅会使贸易发展得到机会 对于航运 港口 物 流 甚至是金融方面的发展都有极大的帮助 而上海港充分利用了自贸区吸引贸易 加工制造 物流等企业的功能 在自贸区构建了一个物流园区 从而促进了港口物流 产业的升级 提高了贸易量 拓宽了货源 最终达到促进港口发展的目的 10 11 第2章 厦门港口物流的发展背景及发展现状 2 1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背景 厦门作为一个自然条件优越的港口 很早就是我国东南沿海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明朝期间 厦门港和漳州港是当时走私贸易的主要口岸 海上航线已有 10 条 海运已 初具规模 到了清朝时期 南京条约 签订后 厦门被定为 5 个通商口岸之一 这 说明在英国人眼中 当时的厦门港已经是中国重要的对外港口之一了 这就是厦门港 的发展历史 这也为厦门港未来的港口物流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96 年时 我国设立了两个海峡两岸直航试点的口岸 而厦门就是其中之一 这 为厦门贸易量的增长和与台湾方面合作的强化创造了机会 这也为厦门港未来的发展 奠定了基础 另外 厦门港一直以来良好的交通条件也是厦门港口物流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 厦门港水路通达 可直达沿海各地 世界各港 长江中下游各地 陆路可通全省路网 这为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条件 2 2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现状 在 2010 年 为了使厦门港成为一个国际航运枢纽 厦门将厦门港和漳州港全面整 合 整合后统称厦门港 整合的厦门港将吸收原漳州港的古雷 东山 云霄 诏安港 区 使得厦门港的港区增加至 12 个 由厦门港口管理局统一管辖 而厦门港在整合后 将逐渐发展成为以远洋集装箱船运输为主 大宗散货运输为辅的国际性的航运枢纽港 12 现在的厦门港共拥有生产性泊位 152 个 在这之中有 68 个可停靠万吨级以上货轮 码头的货物处理能力可达 1 6 亿吨 其中 对集装箱的处理能力可达 1033 万标箱 且 专用码头配备齐全 可对集装箱 石油 煤炭等进行专业化处理 泊位最大可允许 20 万吨级货轮停靠 厦门港目前拥有总长达到 212 6 公里的全港航道 其中有 126 公里 可供万吨级货轮通行 其内的主航道拥有 15 5 16 0 米的水深 拥有 410 600 米的有 效宽度 10 万吨级集装箱船可畅通无阻 15 万吨级以上亦可乘潮水出入港口 港口条 件已经足够接待大型集装箱船和国际豪华邮轮 可满足 10 万吨集装箱船舶双向通航 15 万吨级以上集装箱船舶乘潮通航的要求 具备了接待全球最大型集装箱船舶和全球 最大国际豪华邮轮的港口条件 与此同时 厦门港为了使南北两岸港区的以国际集装箱外贸运输为主的功能得到 充分发展 对各个港区的功能构成进行调整 对功能布局进行优化 从而使厦门港现 有港区的功能得到调整 港区的结构得到升级 从而增进港口和城市的相互促进关系 推动港口城市共同 协调发展 现在的厦门港 已有多家国外航运公司入驻 如丹麦马士基 美国总统轮船 法 国达飞等 并开通了至世界各主要港口集装箱班轮航线 11 2015 年 厦门港完成货物吞吐量 2 10 亿吨 同比上年增长 2 53 集装箱吞吐量 918 28 万标箱 增长 7 12 位列全球第十六位 在全球排名前二十位的港口中 厦 门港的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速仅次于排名第十四的安特卫普港的 7 53 年集装箱的吞吐 量的增长速度在前 20 位港口中处于前列 12 13 第3章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SWOT分析 3 1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优势 Strengths 3 1 1 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 厦门港有着非常优越的港口环境 地处上海和广州两大城市之间 九龙江入海口 港口面朝东南方向 通过青屿水道与台湾海峡相联 与台湾隔海相望 且港口外围有 大小金门等岛屿为天然屏障 除此之外 厦门港还具有水域宽阔 水深大 避风条件 好 不冻 不淤等优势 并且 厦门港和漳州港整合后拥有总长达 899 公里的大陆海岸 线 其中有 120 公里是可以用于港口开发的 进港航道约有 40 3 公里 水深达到 10 14 米 10 万吨级货轮可以借着潮水顺利出港 可以说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深水港 是开展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 3 1 2 日渐改善的港口交通条件 厦门日渐改善的港口交通条件正在成为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一个优势所在 具 体体现为 公路方面 目前 厦门市内公路早已连接全省路网 并且通过 319 和 324 国道以及沈海 厦成高速公路与全国公路网 高速公路网相连 而伴随着集美大桥 杏林大桥 翔安隧道的建成通车 全市的交通运输体系基本形成 铁路方面 厦门港 已有专用的铁路线 可直达码头 并通过厦门至鹰潭铁路与全国铁路网接连 厦深铁 路 厦福铁路等陆续建成通车 厦门北站的建成启用使现在的高崎站成为货运车站 主营货运业务 货运能力得到了提高 航空方面 厦门高崎国际机场拥有国内外航线 170 条 入驻的国外航空企业超 40 家 高崎机场现在是国际上起降航班密度最高的机 14 场之一 从这些方面可看出 厦门的由铁路 公路 航空 水运构成的立体交通运输 体系正在逐步形成 而这将成为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重要促进因素 3 1 3 对台区位优势 厦门与台湾隔海相望 厦门港又地处中国南北航线中心 上承长江三角洲经济圈 下接珠江三角洲经济圈 是上海 香港两大航运中心辐射吸引均衡点之内 加之两岸 三通 之后 最先与台湾建立贸易关系的口岸便是厦门港 并且 厦门港与台湾三 大港口的距离是东南沿海各港中最近的 这为厦门港开展同台湾的合作及贸易创造了 有利条件 3 2 厦门港口物流发展的劣势 Weaknesses 3 2 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由于建国后海峡两岸的对峙 20 年间 厦门港发展缓慢 这导致了厦门港的基础 设施建设水平与我国东南沿海的其他发达港口 比如上海港 宁波舟山港等有不小的 差距 用于发展区域物流的基础配套设施没有进行统一规划 港口与其腹地的物流服务 协调性不佳 是导致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标准化程度低的主要原因 这也 直接影响到了厦门港的港口的靠泊能力以及进港航道的通航能力 而基础设施建设的 落后 导致了厦门港港口物流园区的发展规模小 作业效率低 货物周转速度慢 这 使得厦门港与其周边港口的差距明显扩大 3 2 2 港口腹地不足 经济规模小 港口的发展很大程度是由港口腹地的大小决定的 因为港口腹地的大小是影响港 口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而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正是因为腹地经济发展受限而发展 缓慢 厦门港所处的是典型的丘陵地带 这种特殊的地理条件使得厦门港的腹地面积受 到极大限制 而腹地面积不足直接导致了港口腹地的经济发展受限 经济规模小 港 口业务由于货源不足而无法得到充分发展 再加上来自长江三角洲港区与珠江三角洲 的东西两面夹击 使得厦门港在这两个方向无法延伸 扩张 只能被一直限制在福建 15 省沿海地区 面临发展缓慢 发展空间受限的困境 厦门港为解决这一问题 近年来 不断拓展内陆的腹地 比如开展内陆腹地的出海通道的建设 发展无水港口和海铁联 运 虽然取得一些进展 但是因为各种限制 对于江西省以外的内陆还是力不从心 这就导致了厦门港作为国际航运枢纽所需的腹地面积还是远远不足 而对于海外腹地 的拓展 又因为海峡对面的高雄港 基隆港等发达港口的竞争再次受限 这多种因素 直接导致厦门港的实际腹地面积远低于需求 从而无法满足港口发展的需要 并直接 导致了厦门港集装箱吞吐量的增长缓慢 与其他发达港口差距明显 3 2 3 信息化程度低 通关效率低 相较于国内东南沿海的其他发达港口 厦门港虽然早已启用了电子报关系统 但 是 纸质报关模式仍在使用 甚至有些部门虽然有了电子平台 但各平台之间缺乏相 互联系 这直接导致了厦门港的通关效率较低 交易成本高 3 3 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机会 Opportunity 3 3 1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在经历了 2008 年的全球金融危机后 世界经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 但是 中国由 于市场经济体制的原因 受到的影响远小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 所以仍以较好的势头 在持续增长 中国 2015 年的 GDP 总量仍旧保持在世界第二 进出口贸易总额跃居世界 第一 13 这充分说明现在的中国仍然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 对外贸易也在不断的稳步 发展 在这个中国国民经济和对外贸易都在高速发展的大背景之下 负责我国近九成外 贸出口任务的港口同样也在高速的发展着 2015 年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仍旧保持全球第 一 世界第一集装箱上海港吞吐量居于 大陆港口在世界港口二十强中占据七席 总 吞吐量在二十强港口中占据了近六成 14 可见 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为中国港口的发展创造了机会 而港口的高速发 展又会吸引大量的国际航线挂靠中国港口 进一步促进港口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 3 3 2 海峡两岸最终实现 三通 16 2008 年 11 月 4 日 随着海峡两岸空运 海运 邮政及食品安全协议的签署宣告海 峡两岸最终实现 三通 这使得台湾成为了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 第九大出口市场和 第五大进口市场 以及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同时 大陆也成为了台湾最大的贸易伙 伴 出口市场和贸易顺差来源地 15 而 三通 之后 厦门和台湾的物流合作势必会 增加 这使得厦门和台湾可以开展更多的的物流合作 这对于厦门的港口物流的发展 来说 是一个绝佳的发展机会 3 3 3 厦门自贸区的设立 厦门自贸区在 2015 年申请成功 这也为厦门港的发展又创造了一个良机 因为自 贸区的建设将有效地提升周边地区的辐射能力 并且带动周边经济互补和发展 并且 能够使港口的物流能力得到增强 能够为港口吸收更多的货源 从而促进港口物流的 发展 3 4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面临的威胁 Threats 3 4 1 世界经济进一步萎缩的威胁 众所周知 2008 年的金融危机过后 世界各发达国家经济均有不同程度的下滑 使得世界经济增长的速度大幅减缓 而这也对国际航运市场造成了影响 由于全球经 济衰退 外贸量大幅减少 从而使整个国际航运市场发展萎靡 这直接导致 2008 年后 的各航运公司的业绩均有不同程度下滑 这也使发展中的厦门港口物流面临新的挑战 3 4 2 区域港口的竞争威胁 厦门的地理区位十分特殊 处在长江三角洲经济圈与珠江三角洲经济圈之间 北 方有底蕴十足的以目前世界第一港上海港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港口群 南方又有以深 圳为主的正在高速发展的珠江三角洲港口群 而在隔海相望的台湾 又有世界大港高 雄港 这使厦门港的市场开拓面临三面夹击的困境 17 这也是厦门港的集装箱的国际中转业务发展缓慢的主要原因 目前厦门港的集装 箱的国际中转量远低于世界主要港口 而国际枢纽港的重要标志便是是国际集装箱的 中转量 这一比重至少要在 20 以上 以 2010 年数据为例 厦门港集装箱国际中转量 达到 33 8 万标箱 中转比例仅为 5 82 而国际上公认的中转港如新加坡港 香港 港的集装箱中转率基本在 30 以上 16 在分析的过程中 为了做出符合实际条件的策略 需要对各个因素做出准确地分 析和判断 并对优势 劣势和机会 威胁的各个因素进行归类 对比 即把因素归类 为优势 劣势 机会和威胁 并将各类因素列为 SWOT 矩阵 如表 3 1 表 3 1 SWOT 矩阵分析 内部条件 组合战略 外部环境 优势 Strength 1 得天独厚的港口条件 2 日渐改善的港口交通条件 3 对台区位优势 劣势 Weakness 1 基础设施建设落后 2 港口腹地不足 经济规模 小 3 信息化程度低 通关效率 低 机会 Opportunity 1 中国经济实力不断增强 2 海峡两岸最终实现 三通 3 厦门自贸区的设立 SO 战略WO 战略 威胁 Threats 1 世界经济进一步萎缩 2 区域港口的竞争 ST 战略WT 战略 3 5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组合战略及战略选择 18 由以上的 SWOT 矩阵中可得四个组合战略 分别是 SO 战略 WO 战略 ST 战略和 WT 战略 首先 SO 战略是把握机会 充分利用自身优势的发展战略 厦门港的 SO 战略主要 包括以下几点 1 充分利用自身港口的优势条件吸引货源 2 利用良好的交通条件 大力发展转运业务 3 充分利用对台优势 多多开展对台合作 4 充分利用自贸区与港口的 区港联动 大力建设物流园区 然后 WO 战略是利用机会 回避弱点的发展战略 厦门港的 WO 战略主要包括以下 几点 1 加强港区基础设施建设 尽可能改善港口作业条件 2 充分利用对台优势 多多开展对台合作 开拓海外腹地 3 充分利用自贸区带来的机遇大力建设物流园区 开拓港口腹地 4 完善信息系统 提高港口的信息化水平 接着是 ST 战略 ST 战略利用优势 降低威胁的战略 厦门港的 ST 战略主要包括 以下几点 1 充分开展与其他港口的合作 减少竞争港口数量 增加合作港口数量 2 协调发展周边港口为支线港 以港口优势尽可能多的吸引周边地区的货物 最后是 WT 战略 WT 战略是劣势与威胁结合下产生的战略 是一种防御型的避开威 胁 消除劣势的战略 厦门港的 WT 战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 改善港口物流设施设备条件 2 积极拓展港口腹地 增加港口货源 3 积极开发支线港口 尽可能多的吸引周边货源促进自身发展 以上就是由 SWOT 矩阵得出的厦门港物流发展的组合战略 接下来是战略的选择 从 SWOT 矩阵中可以看出 厦门港的港口物流发展是优势与劣势皆有 机会与威胁共存 其中 优势大于劣势 机会也多于威胁 所以应该采取 SWOT 分析法中的 SO 战略 即 利用机会 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组合战略 接下来 我将在 SO 战略的基础上结合鹿特 丹港和上海港的港口物流发展策略进行综合分析 以得出适合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的 发展策略 19 第4章 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策略 在将 SO 战略结合鹿特丹港和上海港的发展策略进行综合分析后 我最终总结出以 下有益于改善厦门港港口物流发展现状的发展策略 5 1 加强现代化港区基础设施的建设 那么 之前的分析以及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都告诉我们 港口的基础设施是港口 得以发展的基本条件 搞好港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厦门港应对如今强敌环伺的竞争 环境 和尽快赶上世界发达港口的发展水平是至关重要的 而在基础设施的建设中 深水泊位的重要性和集疏运系统相当 虽然厦门港的集疏运系统还算良好 但是厦门 港现在的深水泊位最深仅有 14 5 米 最大靠泊能力也只有 20 万吨级 这与鹿特丹港 的平均深度就达到 22 米的 可以靠泊 50 万吨级的货轮的深水泊位相比 仍存在较大 差距 所以 厦门港的现在的当务之急就是大力修建可供更大吨级货轮停靠的深水泊 位 以及配套的深水航道 只有拥有更多的深水泊位 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国际货轮前 20 来挂靠 从而为自己的发展创造条件 才能在世界航运市场的竞争中取得竞争优势 5 2 完善信息系统 提高港口的信息化水平 在信息化水平方面 厦门港与世界各大港口相比 差距明显 在信息化水平方面 厦门港可以从鹿特丹港的发展经验中得到借鉴 在现有基础建设的基础上大力引进更 加先进的电子设备 逐步实现电子通关 无纸通关 从而使厦门港的信息化水平得到 提高 5 3 实现区港一体化 重点突出对台优势 上海自贸区的设立对于上海港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 而如何利用好自贸区从而 使其助力厦门港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厦门港现在要考虑的问题 我认为 厦门需要尽快实现区港一体化 然后以口岸邻近的物流园区为基础 为 来港货物提供最佳的物流解决方案 实现物流服务的一体化 接着是 区港联动 策 略的实现 之后利用 区港联动 策略对港区的拓展功能 实现口岸增值 从而推动 贸易发展 最终达到促进港口物流发展的目的 另一方面 厦门具有极佳的对台优势 与高雄港 基隆港隔海相望 而且如上文 所说台湾现在已经成为了大陆第七大贸易伙伴 第九大出口市场和第五大进口市场 以 及最大的贸易逆差来源地 因此厦门港若能加强与台湾方面的合作 特别是港口间的 合作 从而吸引来自台湾的货源 促进自身的发展 5 4 发挥政府协调作用 统一规划 鹿特丹港的经验告诉我们 政府对港区的统一管理和统一规划对于港区的发展起 着关键的作用 如果有政府的统一规划和管理的话 港区的管理效率将会得到有效提 升 就可以减少管理资源的投入和浪费 从而使港口能够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 最终 实现港口的结构与资源布局得到优化 只有这样 才能促使厦门港的港口物流得到进 一步的发展 21 5 5 大力拓展腹地面积 加大腹地物流工业发展力度 厦门港和鹿特丹港的经验都在告诉我们港口腹地的发展对港口物流的发展是多么 的重要 而厦门的港口腹地的发展一直是厦门港口物流发展中的短板 虽然 厦门近 年来一直都在拓展腹地面积 可是进度缓慢 这其中固然有外界环境的原因 但也有 厦门港自身的原因 投资不够 发展力度不够 没有危机意识 没有好好利用政府的 促进物流发展的政策 这些因素都使得厦门港腹地拓展进度缓慢 进而牵连腹地工业 得不到良好的发展 接下来 厦门港的主要任务就是加大腹地发展的投资力度 加大 对腹地工业发展的投入 充分利用政府的政策支持 才能使厦门港的腹地得到拓展 使腹地工业得到发展 进而促进港口物流的发展 5 6 加强与临近港口的合作 减少恶性竞争 除了港口自身的不足 外界威胁也是无法忽视的 为减少港口间的恶性竞争对港 口物流发展带来的不良影响 厦门港应加强与其周边港口的业务合作 协调发展周边 港口 如 福州港 泉州港等为其支线港口 之后将支线港发展为以散货运输为主的 综合性港口和以内贸集装箱运输为主的港口 形成合作共赢的横向港口一体化 实现 协同发展 发挥海西港口群整体竞争的优势 22 结论 在现在这个经济全球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