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章末强化训练(十四) 新人教版_第1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章末强化训练(十四) 新人教版_第2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章末强化训练(十四) 新人教版_第3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章末强化训练(十四) 新人教版_第4页
2012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章末强化训练(十四) 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0122012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高考生物一轮复习测试 章末强化训练 十四 章末强化训练 十四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一 选择题 本题共 12 小题 每小题 5 分 共 60 分 1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中食物网的图解 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共含有七条食物链 桉树 合欢树属于生产者 B 叶状虫属于初级消费者 第一营养级 C 该生态系统中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多 D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 蜜雀 解析 食物网中有 8 条食物链 A 项错误 叶状虫为第二营养级 B 项错误 处于最高营 养级的袋鼬所含的能量最少 C 项错误 属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有蜘蛛 蜜雀 D 项正确 答案 D 2 2010 上海 如图为 a b c d 四个不同种食叶昆虫的数量随山体海拔高度变化的示 意图 据图分析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海拔 2 000 米处的物种均匀度高于海拔 3 000 米处 B b 数量随海拔高度的变化不能体现该物种的遗传多样性 C 海拔 3 000 米处 b c 数量差异是生物与生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D 海拔 4 000 米处 a b c d 的数量差异体现遗传多样性 解析 本题以图形为载体考查生物多样性的相关知识 意在考查学生对曲线的比较分析能 2 力 分析图形海拔 2 000 米处不同物种的个体数比较接近 故比海拔 3 000 米处物种均匀度 高 A 项正确 图中在一定海拔范围内 随海拔高度的变化 b 物种个体数也不同 说明 b 物 种中有不同类型的个体 适应于不同的海拔高度 即 b 物种具有遗传多样性 B 项错误 图 中 b c 数量的差异应是环境对不同生物选择的结果 C 项错误 在海拔 4 000 米处 a b c d 物种的数量比较接近 且都比较少 故不能明显体现遗传的多样性 D 项错误 答案 A 3 某食物链 a b c 中 a 肯定比 b 具有 A 更大的个体体积 B 更多的能量 C 更广阔的生存区域 D 更多的个体数 解析 在食物链中能量传递的特点是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因此 a 肯定比 b 具有更多的 能量 答案 B 4 下列关于生态学问题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大力植树造林 改善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效率 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最佳途径 B 被有机物轻度污染的流动水体中 距排污口越近的水体中溶解氧和含 N P 等的无机盐也 越多 C 保护生物多样性 是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 体细胞克隆等为之提供了技术支持 D 当水和土壤被重金属污染时 营养级越高的消费者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越高 解析 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 A 项正确 被有机物污染的水体距排污口越近 分解者作用越旺盛 耗氧越多 水中溶解氧越少 B 项错误 重金属具有生物富集作用 营 3 养级越高 含量越多 D 项正确 答案 B 5 2011 届 海口模拟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用河水 池泥 水藻 植食性小鱼 广口瓶 凡士林等材料制作了 3 个生态瓶 如下表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分解者数量过少 B 乙瓶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相对较长 C 丙瓶中的分解者主要存在于河水及池泥中 D 若想维持生态平衡 丙瓶不应放在黑暗中 解析 甲瓶中的小鱼很快死亡是因为瓶内消费者数量过多 A 项错误 答案 A 6 2011 届 宁德质检 广州南沙区拥有 200 多公顷的湿地面积 是多种候鸟南下过冬的重 要栖息地 被誉为广州的 南肾 但是近年来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 引起环保 专家对南沙自然环境的关注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湿地的破坏不会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使用价值 B 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 南沙湿地群落的物种丰富度会长时间保持不变 D 南沙湿地生态系统如果遭受严重破坏 物种会大量减少 恢复力稳定性降低 解析 湿地的破坏将影响该生态系统生物的多样性 从而影响生物的间接使用价值 A 项 4 错误 多项大型石油化工项目落户南沙会使物种丰富度降低 C 项错误 当南沙湿地生态系 统遭受严重破坏时 其抵抗力稳定性降低 恢复力稳定性升高 D 项错误 答案 B 7 2011 届 泰州调研 如图为某一生态系统的能量金字塔 其中 分别代 表不同的营养级 E1 E2代表能量的形式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和 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生态成分 B 该图所示的食物网只有 1 条食物链 C 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作用摄入的能量 D 能量可在食物链中循环利用 解析 能量金字塔中 表示生产者 和 表示消费者 分别代表第二 第三 第四 营养级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分解者是实现物质循环的关键因素 A 项错误 图示的食物网 可能有多条食物链 B 项错误 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主要是绿色植物 故 E1表示主要通过光合 作用摄入的能量 C 项正确 能量在食物链中只能单向传递 D 项错误 答案 C 8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信息传递的叙述 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分为物理信息和化学信息两大类 B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来源于生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 C 牧草生长旺盛时 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 这对食草动物有利 对牧草不利 D 植物生命活动过程产生的生物碱 有机酸等代谢产物都是化学信息 5 解析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包括物理信息 化学信息和行为信息 A 项错误 信息来源于生 物群落中的各种生物和非生物环境 B 项错误 牧草生长旺盛时 为食草动物提供采食信息 这对食草动物有利 对牧草也有利 这样可以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 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 C 项错误 答案 D 9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著名的古建筑群 是世界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保和殿后 有一块巨大的 云龙陛石 上面雕有精美的蟠龙图案 但是近年来浮雕已开始受损 一些细小的花纹已 变得模糊不清 据统计 世界上的古建筑在 20 世纪所遭受的腐蚀比过去任何时候所遭受的 腐蚀都要严重 造成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是 A 参观人数增多 遭践踏而损坏严重 B 近年来 由于风吹 日晒 雨淋严重 C 现代工业发展迅速 酸雨日趋增多 D 温室效应 解析 由题中关键信息 遭受腐蚀 可判断造成这一灾难的主要原因为酸雨 答案 C 10 如图表示草原上几种生物间的食物关系 表示被食关系 如 草 兔 表示草被 兔吃 现因某种原因 蝗虫突然大量死亡 由此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6 A 鹰数量会减少 B 蜥蜴数量会明显减少 C 小鸟数量会增加 蚯蚓会减少 D 小鸟数量减少 蚯蚓会减少 解析 当蝗虫大量死亡时 蜥蜴和蛇会大量减少 小鸟和兔的数量因鹰的大量捕食而减少 蚯蚓的数量会增多 答案 B 11 如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以及对秸秆进行进一步利用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流经此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 B 图中有 5 条食物链 C 秸秆利用后的废渣 其中的有机物被分解者分解后产生的 CO2和矿质元素均可被农作物利 用 D 建立农田生态系统的目的是使能量尽可能地流向对人类有益的方向 解析 食物链是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由于捕食关系而形成的结构 图中只有 2 条食物链 所以 B 项错误 答案 B 12 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图 1 2 3 4 分别代表生态系统的不同成分 下列相 关叙述正确的是 7 A 1 代表生产者 5 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碳元素在 1 2 3 与 4 之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 该图中营养级别最高的生物是 4 D 碳元素在该图所示食物链中的流动是单向的 解析 题干中明确指出 1 2 3 4 为生态系统的四种成分 分析箭头指向不难判断出 4 应为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库 进而推知 1 为生产者 2 为消费者 3 为分解者 则 5 和 7 为呼 吸作用 6 为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 因此 A 项错误 碳元素在 1 2 3 之间是以含碳有 机物的形式传递 但在 1 2 3 与 4 之间都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传递 故 B 项错误 在一个 食物链中 营养级别最高的是动物 而 4 表示的是非生物环境 故 C 项错误 由于食物链是 单向的 因此碳元素在食物链中的流动也是单向的 故 D 项正确 答案 D 二 非选择题 本题共 3 小题 共 40 分 13 16 分 根据下列的碳循环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从微观上看 过程 主要是在细胞内 中进行的 2 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 是 除此之外 某些特殊的 生态系统中还可通过 进入生物群落 碳主要以 8 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3 参与过程 的生物 它们与同区域中的动植物共同构成了 4 由图分析 减少温室效应的最关键措施有哪些 5 碳循环的进行伴随着能量流动 但由于生物体不能在代谢中利用 因而能 量流动具有 的特点 6 若图中 的种群及相互间关系如图所示 设 E 种群含碳量为 5 8 109 kg B 种群含碳 量为 1 3 108 kg 则 A 种群含碳量的值至少是 解析 1 过程 是通过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将碳返回大气中去 细胞呼吸主要是在细胞内 线粒体中进行的 2 是通过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将大气中的碳固定到植物体内 转化为 有机物 在极少数特殊空间 如深海热泉口生态系统中 生产者主要是化能合成自养型生物 碳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化能合成作用 碳主要以 CO2的形式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 除此 之外 植物还可以从土壤中以 CO2 3 HCO 3的形式吸收进入生物群落 3 过程 是通过分 解者的分解作用将动物尸体以及植物的残枝落叶等分解为 CO2释放到无机环境中 4 从图 中看出 导致大气中 CO2增多的因素可能是 过程减弱或在一定程度上受阻 即绿色植物减 少 也可能是 过程增强 即化学燃料的大量燃烧 因此减少温室效应应从这两方面考虑 5 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 由于生物体在代谢中不能直接利用热能 因 而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6 不同营养级之间含碳量的关系也符合能量传 递效率 10 20 E 是生产者 其固定的碳有两条去路 即 传给 B 经 C D 最终传给 A 且 C D 处于同一营养级 使 A 获得碳最少 应按 10 传递 这样在传递过程中损失的能 9 量最多 计算如下 5 8 109 8 1 3 10 10 10 10 4 5 107 kg 答案 1 线粒体 2 光合作用 化能合成作用 CO2 3 生物群落 4 保护植被 大力植树造林 提高森林覆盖率 控制化学燃料的燃烧 减少 CO2排放 量 提高能源利用率 开发新能源 5 热能 单向流动 逐级递减 6 4 5 107 kg 14 2011 届 烟台模拟 10 分 请据图回答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 1 图甲是生态系统各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 图中 填字母 是生态系统的主要 成分 动物的尸体 粪便可被图中的 填字母 利用 然后把 CO2释放到大气中 2 在图乙的食物链中 的比值能否表示兔 狼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 和 分别属于 和 生物 的同化量的一部分 3 在图乙的食物链中 草 兔 狼的数量会在一定范围内波动 说明生态系统具有 能力 这种能力主要通过 调节机制来实现 4 在图乙的食物链中 草为兔提供了可以采食的信息 狼能够依据兔留下的气味去猎捕 兔同样也可以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去躲避猎捕 这说明信息的作用是 10 5 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影响很大 增加了 CO2的含量 造成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15 14 分 华南虎 又称中国虎 是我国特有的亚种 全球只剩下不到 100 只 在野外生 存的华南虎可能只有 10 30 只 影响它们数量的首要原因是人虎冲突 一只虎至少需要 15 30 平方公里活动空间 近代的人口迅速增长 导致华南虎的栖息地碎裂化 岛屿化 很 难满足华南虎的生存和繁殖的要求 第二个原因就是华南虎的很多食物是人类的经济动物 当人们的猎杀使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