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音乐教案_第四单元_行进中的歌_第1页
初一音乐教案_第四单元_行进中的歌_第2页
初一音乐教案_第四单元_行进中的歌_第3页
初一音乐教案_第四单元_行进中的歌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一音乐教案初一音乐教案 第四单元第四单元 行进中的歌行进中的歌 第四单元 行进中的歌 一 教 学 目 标 一 喜欢本单元歌唱与聆听的进行曲 愿意深入总结 进行曲在生活中的广泛作用 振奋精神 以积极进取的精神投入生活 二 会背唱 当兵的人 能够在分析理解的基础上 根据歌曲表情需要 运用饱满有力 连贯抒情的声音 表达解放军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的豪迈情怀 三 聆听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婚礼进行曲 丧礼进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 能够听辨乐曲的主题 知道曲作者的名字 能运用进行曲的知识分析所欣赏进行曲 音乐上的主要特点 它们所适用的演出场合及功能 二 教 材 分 析 一 当兵的人 1 背景材料 当兵的人 是现代军人的代名词 也是一个透着光荣感 充满自豪感的称谓 在 改革开放的年代里 军人们放弃了不少个人机遇 以无私奉献精神 履行保卫祖国的神圣职责 1994 年 当兵出身的作者在部队深入生活时有感于此 创作了歌曲 当兵的人 王晓岭的词作歌颂了军人在和平 年代的价值 唱出了新时期士兵的豪迈心声 曲作者臧云飞 刘斌谱出一首极具阳刚之气的进行曲 音乐 简炼上口 第一句 咱当兵的人 就以先声夺人的气势唱出了军威 这首歌由刘斌首唱 深受战士和人民 群众的喜爱 被人们誉为 真正军人的歌 2 作者简介 王晓岭 1949 歌词作家 河北 定州人 1969 年入伍 1984 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创作 代表作有歌词 三唱周总理 风雨 兼程 当兵的人 等 臧云飞 1952 作曲家 祖籍河北清苑 生于山西太原 1969 年入伍 1979 年起在北京军区战友歌舞团从事音乐创作 代表作有歌曲 当兵的人 珠穆朗玛 等 3 歌曲分析 当兵的人 为 4 4 拍 降 B 大调 两段体结构 有带再现因素的单二部曲式 伴唱唱出开始的引子 是由歌曲的音乐主题构成 集中 有气势 展现出军人的英雄形象 独 唱接着唱出歌曲的主要部分 A 段 前 16 小节为复乐段结构 鲜明生动地刻画出当代军人威武高大的形 象 B 段 后 16 小节为四句体结构 音乐由高音区转入中低音区 舒展亲切 是发自内心的倾诉 与 A 段 形成对比 接着音乐发展逐渐向上 显示出 热血儿郎 的英雄气概 歌曲的最后补充结束句 不但是主 题的再现 同时将情绪推向全曲的高潮结束 这豪迈的心声就是当代中国当兵的人热爱祖国 热爱家乡 热爱人民最好的表达 二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 背景材料 中国人民解放军 进行曲 作于 1939 年 7 月 公木词 郑律成曲 此曲原名为 八路军进行曲 是 八路军大合唱 中的 第四首 在解放战争时期 歌词作了一些修改 改名为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1951 年 2 月 1 日 中 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委员会总参谋部颁布的 中国人民解放军内务条例 草案 中 将它定为中国人民解 放军军歌 2 作者简介 郑律成 1918 1976 作曲家 出生于朝鲜南部全罗南道光州 1933 年 来中国 进入朝鲜革命组织 义烈团 办的革命干部学校 并开始学习音乐 抗日战争爆发后 他积极投 入抗日宣传活动 1937 年到延安 先后在陕北公学 鲁迅艺术学院 抗大等校学习和工作 著名歌曲 延 安颂 就是在这里创作的 1939 年 1 月参加中国共产党 1945 年日本投降后回朝鲜工作 任朝鲜人民军俱 乐部部长 协奏团团长 音乐大学作曲部部长等职 1950 年回到中国并加入中国籍 1976 年 12 月 7 日病 逝 郑律成是一位多产作曲家 作有 300 多首 部 包括歌曲 大合唱 歌剧 电影音乐等各类不同 形式的音乐作品 其中歌曲 延安颂 延水谣 八路军进行曲 即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快乐的八路军 朝鲜人民军进行曲 采伐歌 我们多么幸福 绿色的祖国 大合唱 兴安岭上雪花飘 图们江 及歌剧 望夫云 等都是著名的作品 他的音乐充满激情 旋律朴实流 畅 富有特色 结构简练 深受中朝人民喜爱 3 乐曲分析 由铜管乐演奏 作品集中表现 了人民军队豪迈雄壮 势不可挡 勇往直前的军威 全曲采用不带再现的单三部曲式 A B C 写成 乐曲开始是简短的 号角式的引子 同音重复和铿锵的节奏使人振奋 第一部分 A 的 4 个乐句 基本上是采用重复和变化重复的手法发展而成的 连续的切分节奏使曲调具有坚韧的性格 象征着人民军队刚毅沉着地行进在祖国大地上 第二部分 B 的第一 二乐句 是第一部分第一乐句 的变化反复 接着出现了连续上行的自由模进 把歌曲推向第一个高潮 第三部分 C 的 开始 出现了戎马倥偬中的抒情音调 使乐曲更具革命乐观主义的色彩 接着 以这个乐 句为基础 并结合引子的音调 节奏 推出排山倒海般的豪壮音调 在奔腾向前的气势中结束全曲 如 三 婚礼进行曲 选自歌剧 罗恩格林 1 背景材料 瓦格纳的 婚礼进行曲 与门德尔松的 婚礼进行曲 齐名 在国外 人们习惯地把这两首乐曲并用 瓦格纳写的 这一首 作为新人入场时举行婚礼的庆典音乐 门德尔松写的那一首 作为礼成之后 新人退场 进入洞 房时的音乐 瓦格纳的 婚礼进行曲 原是三幕传奇歌剧 罗恩格林 里的一首混声四部合唱 罗恩格 林 剧情梗概是 在天上 圣杯王国 里 有位守卫圣杯的武士名叫罗恩格林 一天 他看到了人间发生 的一件不平之事 便来到人间 击败了那阴险的篡位者弗列德里克 解救了公主爱尔莎和她的弟弟 爱尔 莎爱上了罗恩格林 当他们论及婚嫁时 罗恩格林提出爱尔莎永远不能问他的姓名和来历 但在结婚的当 晚 爱尔莎被坏人挑唆 提出了这个不能问的问题 被坏了婚誓 罗恩格林只好离开爱尔莎回到了 圣杯 王国 婚礼进行曲 是歌剧 罗恩格林 第三幕第一场开始时 贵妇们引导新人进入洞房时唱的混声 合唱 2 作者简介 瓦格纳 1813 1883 德国作曲家 作家 他生于莱比锡 自幼喜爱戏剧 文学和音乐 1828 年入莱比锡尼柯莱伊学校 这一年他听了贝多芬的交响曲深受感动 决心成为作曲家 1831 年师从韦因利格学习作曲 次年出版第一部作品 C 大调交响曲 40 年代初相继完成歌剧 黎恩济 和 漂泊的荷兰人 在德累斯顿演出并获成功 1843 年任德累斯顿宫廷剧院指挥 在 40 年代后半期完成 取材于传说的歌剧 汤豪舍 和 罗恩格林 1849 年参加资产阶级革命运动 失败后逃亡瑞士 撰写 艺术与革命 未来的艺术作品 和 歌剧和戏剧 等论著 并作为指挥在欧洲各地演出 同时完成 歌剧 尼伯龙根的指环 的前两部及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不久受聘定居慕尼黑 写成歌剧 纽伦堡 名歌手 后在拜罗伊特建剧院以实践他改革歌剧的主张 1876 年剧院举行落成典礼 首演所作大型歌剧 尼伯龙根指环 1882 年完成最后一部歌剧 帕西法尔 其他作品还有管弦乐曲 齐格弗里牧歌 浮士德序曲 等 3 乐曲分析 婚礼进行曲 由管风琴演奏 乐曲为降 B 大调 2 4 拍 稍快的中板速度 用复三部曲式的结构写成 乐曲的旋律优美 情绪抒情而庄重 前面有一个短小 庄严的引子 A 段有一个主题和一个副题 主题 A 婚礼主题 副题 然后是乐曲的中段 它转到了 G 大调 这个曲调是从 A 段发展而成的 这一主题旋律比 主题 A 显得温柔活泼 带有一定的歌唱性 表现了婚礼的温和愉悦气氛 接着 乐曲转回原调 再现主题 A 整个乐曲演奏时 常采用由弱至强 再由强至弱的音响和力度处理 象征着婚礼行列由远至近 又 由近至远 最后 在渐渐消失的乐声中结束 这首 婚礼进行曲 充满着欢乐和幸福的气氛 现在听到的 音响 除了混声合唱之外 还有用管风琴及交响乐队演奏的乐曲 四 葬礼进行曲 1 背景材料 葬礼进行曲 是肖邦所作的三首奏鸣曲中最著名的 降 b 小调奏鸣曲 OP 35 中 的第三乐章 作于 1837 年 钢琴曲 肖邦于 1839 年的夏天 在给亲友芳达纳的信中曾说 我目 前正在写作一首降 b 小调的钢琴奏鸣曲 我计划将那首寄给你的葬礼进行曲加入其中 因 降 b 小调奏 鸣曲 完成于该年夏季 所以这首 葬礼进行曲 是事先已作好的 同时该奏鸣曲又是以 葬礼进行曲 为基调 因此研究肖邦的学者 就称其为 死之诗 好像在哀悼那些为祖国而勇敢献身的爱国志士 2 作者简介 肖邦 1810 1849 波兰作曲家 钢琴家 其父是法国人 在华沙一所中学任法文教 师 其母是一位很有音乐才能的波兰妇女 善弹钢琴 爱唱波兰民歌 受母亲的影响 肖邦从小就爱上了 波兰民间音乐 肖邦 6 岁开始学习钢琴和即兴演奏 7 岁时他登台演出 还用波兰民间音调创作了一首 g 小调波兰舞曲 16 岁入华沙音乐学院 这时 他无论在钢琴演奏和作曲方面都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成为 华沙公认的钢琴家和作曲家 1829 年在老师和朋友的建议下 他到国外旅行演出 通过他的音乐作品 宣 扬波兰民族精神 临行时 带了一杯波兰泥土 1930 年从维也纳去巴黎途中 传来华沙起义失败的消息 从此他定居巴黎 并在那里度过了后半生 1849 年 10 月 17 日病逝于巴黎 享年 39 岁 临终前他要求亲人 在他死后把他的心脏运回祖国 肖邦是一位爱国主义者 他无时无刻不在怀念祖国 对祖国命运的 关注一直伴随着他的生活和创作 他怀着期望民族独立的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了大量具有浓郁民族性格 思想内容深刻的钢琴曲 他的作品以钢琴曲为主 虽不用标题 但有标题性构思 题材紧紧联系波兰人民 的生活 历史和爱国主义的诗歌 常采用玛祖卡 波洛奈兹 夜曲 圆舞曲等民间音乐体裁并赋予新的意 义 德国作曲家舒曼把肖邦的音乐比作是 藏在花丛中的大炮 肖邦还被誉为 钢琴诗人 和 波兰民 族的伟大歌手 肖邦在创作上的成就 对其后的西欧音乐 特别是钢琴创作 有深远的影响 是世界音乐 宝库中的珍品 其主要作品有 钢琴协奏曲 2 部 奏唱曲 3 首 叙事曲 谐谑曲各 4 首 练习曲 20 全首 玛祖卡 51 首 夜曲 19 首 波洛奈兹 12 首 前奏曲 25 首 圆舞曲 10 余首 以及船歌 摇篮曲 幻想曲 室内乐和少量歌曲等 肖邦的钢琴演奏技巧精湛 手法细腻 音色多变 音响华丽而富于激情 速度自由 踏板用法独特 多样化的快速经过乐句尤为出神入化 3 乐曲分析 葬礼进行曲 用钢琴演 奏 乐曲为降 b 小调 4 4 拍 慢板 复三部曲式 第一部分在两小节的引子之后 悲痛的主题 在降 b 小调上沉重地演奏出来 它的和弦宛若哀悼的钟声 庄严肃穆的旋律展示出一幅送葬队伍缓缓行进 的悲壮场面 乐曲的中部旋律哀婉 抒情 明朗中略带轻柔朦胧 把人们带入对祖国和亲人的思念和 对自由未来的向往 歌曲式的旋律及开阔 透明的伴奏织体与前后两部分的深沉悲壮的音乐形成鲜明的对 比 这个在关系大调上进行的中部 从旋律的抒情性质及结构的方整 清晰等方面看 无疑是三声中部性 质的 结构属于单主题发展式的三部曲式 第三部分是第一部分的再现 音乐又回到深沉 的悲痛的情绪中 最后 力度渐弱 表示送葬的行列渐渐远去 乐曲轻轻的结束 五 拉德茨基 进行曲 1 背景材料 拉德茨基进行曲 是老约翰 施特劳斯于 1848 年创作的 拉德茨基 是奥地利的陆军元帅 从 1815 年至 1831 年 他在威登伯克 隆巴等地任骑兵总司令 拉德茨基积极维护 奥地利帝国殖民统治 曾率领军队侵略邻国意大利 并在意大利北部任总督多年 从德 奥出版的历史书 看 拉德茨基被视为英雄式的人物 而在意大利则认为他是一个侵略者 老约翰 施特劳斯所写的这首进 行曲正是炫耀了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武力和拉德茨基的威风 了解这段历史的人 对这支曲子所歌颂的 人并不感兴趣 后来 由于此曲曲调十分动听 具有英雄的性格 演出时能获得较好的剧场效果 人们也就渐渐地忘记了拉德茨基那段不光彩的历史 喜欢起这支曲子来 2 作者简介 老约 翰 施特劳斯 1804 1849 奥地利作曲家 指挥家 自幼学习小提琴和音乐理论 10 岁左右在伴舞乐队中 演奏中提琴 1819 年参加兰纳组织的四重奏团 1824 年兰纳将乐队一分为二 老约翰 施特劳斯任第二乐 队指挥 1825 年他自己组织乐队 并发表作品 1833 年起 他率乐队到欧洲许多国家演出 受到欢迎 1846 年返回维也纳被任命为皇室舞会音乐指导 老约翰 施特劳斯是维也纳圆舞曲的奠基人之一 被誉为 圆舞曲之父 他所作的圆舞曲 节奏活泼 切分音和休止符应用巧妙 他的音乐作品共有 252 首 其中圆舞曲就有 152 首 此外 还有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 但是在他的作品中流传最久 影响 最大的当属 拉德茨基进行曲 老约翰 施特劳斯有三个儿子都是作曲家 约翰 施特劳斯 约瑟夫 施特劳斯和爱德华 施特劳斯 为分清他们父子 后来人们在父名前加上 老 字 以示区别 3 乐曲分析 拉德茨基进行曲 D 大调 2 2 拍 复三部曲式 由管弦乐队演奏 此曲子既有 进行曲的节奏又比较轻松诙谐 它没有太多的军队战斗的进行曲特点 反而更接近幽默 欢乐的风格 乐曲开始是一个简短的序奏 引子 第一部分 A 段为单三部曲式 a b a 其 a 主题 是用带装饰音的八分音符和八分休止符写成 伴有战马奔腾的节奏 描写拉德茨基在马上的威武形象 经过一个 4 小节的间奏过渡 接着转入第二乐段的 b 主题 b 主题较为抒情 明亮 妩媚 这段音乐结束在 b 小调上 又经过 4 小节的间奏 以 b 小调的属和弦 特别是以 音程作为过 渡 然后再现 a 主题 结束 A 段 第二部分 B 段为带再现的单二部曲式 a b 音乐转入 A 大调 此 段也有一个简短的引子 B 段的 a 主题比较活泼 与 A 段形成对比 描写拉德茨基骑在马上慢步奔跑 检阅部队时的既轻松又严肃的形象 B 段第二乐段 b 的音乐材料来自 a 主题 是它的展开 最终再现 a 主题结束 第三部分再现乐曲第一部分 A 段音乐 六 相 关 知 识 1 进行曲 进行曲原为军队中用来统一行进步伐 表现雄壮军威 鼓舞士气的队列音乐 其节奏清晰 结构方整 常用偶数拍子 如二拍子 四拍子 进行曲根据用途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 军队进行曲 曲调激越昂扬 威武雄壮 用管弦乐队或铜管乐队演奏 并广泛使用打击乐器 例如舒伯特所作 军队进 行曲 可供多种不同组合的乐器演奏 是最通俗的进行曲之一 2 婚礼进行曲 速度一般较快 表 现欢乐的气氛 例如门德尔松所作 仲夏夜之梦 中的 婚礼进行曲 3 丧礼进行曲 速度较慢 常用小调 情绪沉郁哀伤 例如贝多芬所作 英雄交响曲 中的第二乐章 肖邦所作 降 b 小调钢琴奏鸣 曲 中的第三乐章 其他尚有 凯旋进行曲 庆典进行曲 等 进行曲的速度大体分为以下几种 慢速进行曲 每分钟约 75 拍 快速进行曲 每分钟约 108 128 拍 急速进行曲 每分钟约 140 160 拍 2 管乐队 管乐队又称为 军乐队 或 铜管乐队 是由木管乐器 铜管乐器和 打击乐 器组成的吹奏乐队 17 世纪前欧洲的帝王在战场上常用号声传达军令 而将号手 鼓手组成简陋乐 队 归属骑兵兵团 18 世纪中叶 普鲁士国王腓德烈二世将这种简陋的单一鼓号乐队扩充为包括部分木管 乐器 铜管乐器 打击乐器等在内的 混合 乐队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拿破仑促进了管乐队的发展 当时 的军乐队编制已达 42 名 总之 管乐队产生和形成的历史与军队有着密切的关系 虽然管乐队的编制无统 一规定 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地区根据自己的需要而定 但是在管乐队中 单簧管族乐器占有相当于管弦 乐队中之小提琴的地位 现代的管乐队 除交响乐队中所使用的所有木管 铜管乐器均可用于管乐队之外 还在木管乐器中加入高 中 低音的各种调高的萨克斯管 在铜管乐器中加入短号 大号 并采用各种调 高的长号族乐器 打击乐器以大 小军鼓 大 小镲 以及三角铁为主 如在音乐会上演出 常加进低音 提琴和定音鼓 木琴 钢片琴等 三 教 学 建 议 2 课时 一 课时分配 第一课时以 学唱 当兵的人 和欣赏 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 为重点 第二课时可欣赏 婚礼进行曲 葬礼进 行曲 拉德茨基进行曲 3 首乐曲 然后进行为不同场合选择相应音乐的练习 由于进行曲是学 生从小到大接触较多的一种音乐体裁 所以教学难度不大 但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使他们对进 行曲音乐的特点及用途有进一步的了解是值得引起教师注意的问题 整个单元一共要接触 5 首进行 曲 不能平均使用力量 教学中要注意运用学生参与体验的形式 使学生感受进行曲是一种用于队列行进 的音乐 二 学唱 当兵的人 由于学生对歌曲比较熟悉 可以先随音乐轻声唱词 然后边分析 音乐边唱谱 歌唱时注意音乐的力度及休止的控制 学生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歌唱 如 咱当兵的人 反 复强调的是 咱 字 要用有弹性有力度的声音演唱 休止符可以用有休止和无休止加以对比 以加深对 休止的印象 歌唱中还要注意 A B 段情绪的对比 A 段要注意声音有气势 进入 B 段要注意声音舒展亲切 结尾处要显得更深沉有力 有条件的学校可以边看刘斌演唱的光盘边随着唱 当兵的人 是一首 四拍子歌曲 开始可以用斜 8 字 过渡 教材中有两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