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中国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专题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专题六---科教兴国)_第1页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专题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专题六---科教兴国)_第2页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专题四---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专题六---科教兴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八年级中国现代史第一 第三单元 专题四八年级中国现代史第一 第三单元 专题四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民族团结 祖国统一 专题六专题六 科教兴国 练习卷科教兴国 练习卷 一 单项选择 1 香港 澳门回归的最重要原因是 A 一国两制 政策得当 B 综合国力的提高 C 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 D 统一是历史的趋势 2 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中关于香港问题达成协议时说 对英国来说 这 不是也不可能胜利 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妥协 实力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 这 段话说明了 A 我国在国际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威望 B 中国处理国际关系时独立自主的原则 C 英国的霸权地位已不存在 D 国家综合国力越强 在国际关系中主动权就越 大 3 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一项重要制度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 A 民族平等原则 B 民族区域自治原则 C 民族团结原则 D 共同繁荣原则 4 被誉为 两弹元勋 的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5 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是在 A 1949 年 B 1964 年 C 1966 年 D 1970 年 6 一国两制 构想中的 两制 是指 A 两种社会制度 B 两种法律制度 C 两种军事制度 D 两种经济制度 7 提出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 面向世界 面向未来 的我国领导人是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江泽民 D 邓小平 8 一国两制 的伟大构想 已在下列哪些地区得以实现 A 台湾 香港 B 台湾 深圳 C 澳门 深圳 D 香港 澳门 9 1970 年 我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A 东方红 1 号 B 东方红 2 号 C 神州 1 号 D 神州 2 号 10 被国际农业署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是 A 邓稼先 B 杨振宁 C 袁隆平 D 钱学森 11 863 计划的制定是为了发展我国的 A 国防事业 B 教育事业 C 交通工业 D 高技术产业 12 被誉为 两弹元勋 的是 A 邓稼先 B 袁隆平 C 王进喜 D 焦裕禄 13 中国人成功掌握核技术的标志是 A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 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C 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D 第一枚中近程地地弹道导弹发射成功 14 改革开放 1980 年 以来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有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发展高等教育 开始恢复高考 实施 863 计划 A B C D 15 成功培育我国第一代灿型杂交水稻的科学家是 A 李四光 B 袁隆平 C 邓稼先 D 钱学森 16 截至 2005 年 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已有多少周年的历史了 A 33 B 34 C 35 D36 17 你认为 八六三计划 得名于 A 该计划提出的时间 B 该计划需要 863 天才能完成 C 该计划需要完成 863 个重大科研课题 D 该计划需要 863 位科研人员通力合作 18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颁布于哪一年 A 1984 年 B 1985 年 C 1986 年 D 1987 年 19 我国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主工举措有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大力发展高等教育 开展全民健 身计划 A B C D 20 中国人实现奥运会史上金牌零的突破是在下列哪一城市 A 巴塞罗那 B 洛杉矶 C 亚特兰大 D 汉城 21 一国两制 这一创造性构想是由谁提出的 A 毛泽东 B 周恩来 C 邓小平 D 江泽民 22 一国两制 的提出首先是针对下列哪一地区的 A 香港 B 澳门 C 西藏 D 台湾 23 袁隆平是我国乃至国际上著名的 A 水稻专家 B 物理学家 C 地质学家 D 化学家 24 我国于哪一年开始有计划地推进九年义务教育 A 1982 年 B 1984 年 C1986 年 D1988 年 25 1997 年 7 月 1 日 我国对下列哪一地区恢复行使主权 A 台湾 B 蒙古 C 澳门 D 香港 26 香港岛曾被哪国割占了一百五十多年 A 美国 B 日本 C 法国 D 英国 27 一国两制 伟大构想所适用的范围是 A 经济特区 B 沿海开放城市 C 少数民族地区 D 台湾 香港 澳门地区 28 我国能够对香港 澳门恢复行使主权的最重要因素是 A 新中国已成为独立的主权国家 B 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共同愿望 C 改革开放使我国的综合国力大大增强 D 一国两制 构想为有关各方接受 29 大庆油田牢固树立 科技人才强企 的观念 提出 持续有效发展 创建百年油 田 的战略目标 目前有专业技术人才 18 832 人 占员工总数的 20 8 对此变 2 化 最感欣慰的当属 A 王进喜 B 邓稼先 C 雷锋 D 焦裕禄 30 海峡两岸同胞近三十八年的隔离状态被打破始于 A 1949 年 B 1956 年 C 1976 年 D 1987 年 31 我国各民族之间的关系是 A 大杂居 B 小聚居 C 以汉族为主体 D 相互依存 不可分离 32 863 计划在当时得到哪位国家领导人的重视 A 江泽民 B 邓小平 C 胡锦涛 D 周恩来 二 材料解析题 1 阅读下列材料 我们一贯主张在一个中国的原则下 通过两岸政治谈判解决两岸间的政治分歧 实现 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 请回答 1 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为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 提出了 什么主张 2 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是什么 3 你认为海峡两岸经济 文化交流迅速发展的基础是什么 2 上海公报 发表 30 年来 中美关系历经波折和起伏 在中美关系不断发展过程 中 不时遇到重重障碍 中美关系中最为敏感的始终是台湾问题 美国售台武器 纵 容台湾当局推行台独政策必然严重影响中美关系 而近年来世界上的反华势力制造 中国威胁论 在美国有一股政治势力竭力主张对中国推行 遏制政策 也成为中 美关系摩擦的根源 对此 早在 1993 年 江泽民主席在西雅图亚太经合组织 APEC 会议上和美国总统克林顿会晤时就发表了中美关系要着眼未来 着眼世界的 看法 1995 年 在纽约庆祝联合国成立 50 周年时 江泽民主席重申 增加信任 减少麻烦 发展合作 不搞对抗是我们发展中美关系的基本政策 请回答 1 中国政府在改善中美关系方面采取了什么政策 2 你是如何看待中美关系的 中国政府在解决港澳台问题上制定了什么国策 3 和平统一 一国两制 方针使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深刻变化 鉴于两岸的现实状 况 中央人民政府主张在实现统一之前 双方按照相互尊重 互补互利的原则 积极 推动两岸经济合作和各项交往 为国家和平统一创造条件 请回答 1 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是 2 海峡两岸交往的原则是 3 海峡两岸交往的任务是 4 材料一 1981 年 8 月 26 日 邓小平会见台湾 香港知名人士傅朝枢时说 我们 要力求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台湾问题可以采取独特的模式 台湾可以拥有自己的武装 力量 它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省 一个区 还保存它原有的制度 生活方式 即使武力统一 台湾的现状也可以不变 材料二 著名美籍华人陈香梅说 中国总有统一的一天 因为凡是爱国 爱自由 的人都往这条路上前进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上的什么指导思想 2 材料二中陈香梅的话说明了什么 3 澳问题与台湾问题的性质一样吗 4 中央政府对台湾回归后的政策与对香港 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策有何异同 5 结合邓小平在解决台湾问题的指导思想 从历史发展的角度谈谈你对台湾回归 的看法 5 由于台湾分裂势力坚持 两国论 企图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台湾海峡局势存在 着严峻的危机 对此 中国政府发表 一个中国的原则与台湾问题 白皮书 强调指 出 中国政府仍然尽一切可能争取和平统一 但是如果出现台湾被以任何名义从中 国分割出去的重大事变 如果出现外国势力侵占台湾 如果台湾当局无限期地拒绝通 过谈判解决两岸统一问题 中国政府只能被除数迫采取一切可能的断然措施 包括使 用武力 来维护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 完成中国的统一大业 3 请回答 1 为解决台湾问题 邓小平提出了什么构想 2 这一构想有什么重大意义 3 运用材料和相关知识 谈谈你对解决台湾问题的认识 6 材料一 科学技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