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20192019 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A A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14 16 世纪 欧洲社会发生巨大了变化 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来临 下列事件为新时代的到来 创造条件的是 文艺复兴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新航路开辟 法国大革命 A B C D 2 2 分 2017 九下 灌云月考 莎士比亚环球剧院是英国戏剧艺术的中心 他的经典剧作 现在依然还 是剧院的唯一选择 下列哪一部是可以选择在此上演的莎士比亚的戏剧 A 最后的晚餐 B 蒙娜丽莎 C 神曲 D 哈姆雷特 3 2 分 就在 1689 年秋天 一群人开始共同统治一个国家 它标志着一个人统治一个国家的时代在这 个国家正式结束 这个国家应是 A 希腊 B 英国 C 美国 D 法国 4 2 分 2016 九上 漳州期末 17 18 世纪先后发生了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 命 这三次革命的共同点不包括 第 2 页 共 12 页 A 都推翻了封建统治 处死了国王 B 都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 C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D 都建立了资产阶级统治 5 2 分 2016 九上 南宁期中 小明同学设计了四个历史小论文题目 其中错误的是 A 莎士比亚与 哈姆雷特 B 章西女王与 三角贸易 C 克伦威尔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D 罗伯斯庇尔与法国大革命 6 2 分 在欧洲殖民者贩卖黑人奴隶的过程中形成的 三角贸易 成为人类历史上悲惨耻辱的一页 持续 了 300 多年 在罪恶的奴隶贸易路程中 很多生病的黑奴被扔进了茫的大洋中 根据你所学的知识判断这个大洋 是 A 大西洋 B 太平洋 C 印度洋 D 北冰洋 7 2 分 名言警句是人们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的提炼和总结 是历史文化精华的积淀 对后人有启发 鼓 励和警戒作用 右侧名言的作者是 A 莎士比亚 B 贝多芬 C 梵 高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托尔斯泰 8 2 分 1857 年兴起印度反英民族大起义中 首先举起起义大旗的是 A 封建王公 B 广大农民 C 城市贫民 D 土兵 9 2 分 2017 九下 江都月考 共产党宣言 中说到 共产主义革命就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 彻底的决裂 要同传统的观念进行最彻底的决裂 下列选项中符合其精神的是 A 改善资本主义弊端 B 迫使资本家向工人让步 C 抵制工业革命 D 推翻资本主义制度 10 2 分 统一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主流 他是美国历史上曾为维护国家统一做出了最大贡献的总统 是 A 华盛顿 B 林肯 C 杰斐逊 D 布什 11 2 分 2017 嘉禾会考 以下美国总统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林肯 罗斯福 华盛顿 杜鲁门 尼克松 奥巴马 A B 第 4 页 共 12 页 C D 12 2 分 2018 九上 桥东期中 提高社会生产力的有效途径 下列任务与创新成就搭配正确的是 A 史蒂芬孙 火车 B 爱迪生 汽车 C 莱特兄弟 电灯 D 富尔顿 飞机 13 2 分 26 岁听力开始减退 晚年则完全失聪 但却成为世界音乐史上伟大的艺术家 他是 A 托尔斯泰 B 达尔文 C 贝多芬 D 凡 高 14 2 分 2017 呼和浩特 列宁没有参与的革命或探索活动是 A 俄国二月革命 B 彼得格勒武装起义 C 制定新经济政策 D 成立 苏联 15 2 分 标志苏联成为 工农社会主义国家 的事件是 A 十月革命 B 1936 年颁布新宪法 C 一五计划完成 第 5 页 共 12 页 D 苏联成立 16 2 分 2018 九下 中山模拟 近年来美国与中国周边国家日本 菲律宾频繁军演 插手中国东海 南海事务 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初的行为如出一辙 上世纪初美国为争夺亚太地区的霸权 A 参加巴黎和会 B 签订 凡尔赛和约 C 签订 九国公约 D 加入国际联盟 17 2 分 2016 九上 姜堰期末 罗斯福说 我们必须有这样一条原则 我们将不允许失业大军存 在 我不愿设想任何美国人永远靠救济为生 以下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思想的是 A 整顿银行 B 复兴工业 C 调整农业 D 兴办公共工程 18 2 分 某班同学举行 图说德国法西斯罪行 图片展 下列入选的图片有 A B C D 19 2 分 2016 九上 康巴什月考 德国入侵波兰后 许多人提出了疑问 他们 指英国 法国 扔 出了两个 小孩 指奥地利和捷克斯洛伐克 再扔出另一个 小孩 指波兰 给 狼群 以求躲避灾难的政策 第 6 页 共 12 页 还能有收益吗 材料中的 政策 应是 A 马歇尔计划 B 杜鲁门主义 C 绥靖政策 D 冷战 政策 20 2 分 2018 九上 惠安月考 近代英国政治家亨利 帕麦斯顿说 我们没有永久的盟友和永久的 敌人 我们只有经常的 永久的利益 一战中为自身利益而望风使舵 背叛 盟友 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德国 D 意大利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090 分分 21 20 分 2018 八上 苏州期末 近代以来 民主化 工业化成为人类文明演进的主要趋势 结合所学 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英国君主政体 是羼杂着一些新的共和政体因素的 我们十分聪明 曾经对专制君主政体关门 下锁 托马斯 潘恩 常识 材料二 如果说 19 世纪的世界经济主要是在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之下发展起来的话 那么它的政治和意识形 态则主要是受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霍布斯鲍姆 革命的年代 材料三 在 19 世纪 奥斯曼 俄罗斯 中国和日本社会都面临着来自内部和外部的双重严重挑战 所有这 些国家都启动了雄心勃勃的改革计划 从欧美模式中汲取灵感以解决统治危机 奥斯曼 俄罗斯和中国保守的统 治者大体上支持工业化和军事改革 却扼杀了可能威胁他们社会地位的政治和社会改革 而在日本 改革者实施 了更彻底的改革计划 第 7 页 共 12 页 新全球史 1 潘恩所说的 关门下锁 是通过哪一历史事件实现的 新的共和政体因素 集中体现在哪一历史文 献中 新的共和政体 指什么 2 英国工业革命中最具影响力的发明有哪些 阐述法国大革命 政治和意识形态 的是哪一文献 哪一 位 资产阶级的皇帝 用刺刀把革命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国家 3 19 世纪 中国和日本共同面临的外部挑战是什么 俄 中 日为摆脱危机而启动的改革有哪些 4 作者认为日本的改革 更彻底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一观点的依据 22 10 分 2017 河北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 苏联解体二十六年来 中国学者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了全面的探讨和分析 提出了许多颇有见地的观 点 一种观点认为 苏联落后于时代是其垮台的根源 斯大林当政的最后几年 理论上的教条化 内外政策的僵 化 即社会主义体制的僵化 实际上成为苏联杜会主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 斯大林之后的 30 年间 经济上 苏联 早期的高速工业化 被经济增长速度不断下降并最后停滞的衰落景象所取代 政治上 曾经被看作是解放者和人 类希望的苏联社会主义 开始到处推行扩张 干涉他国他党内政的霸权主义 理论上 苏联早期的马克思主义生 气勃勃的局面 已经被远离实际 僵硬的死气沉沉的教条主义所取代 这为苏联最终走向解体准备了条件 一种观点认为 苏联解体是由其计划经济制度导致的 计划经济制度有着内在不可克服的矛盾 计划的指令 性与个人消费的不可计划性之间的矛盾 在计划经济制度下 解决这一矛盾的唯一办法是压制个人消费 用供应 短缺的方式使原本不可能由社会统一计划的个人消费变成可以统一计划的 但实际上并没有消除这种对立 还有的观点认为 作为执政党的苏共及其领导人 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苏共正是由于长期脱离群众才最终 为群众所抛弃 这首先表现为苏共失去了思想的先进性 脱离现实 人们对苏共的宣传失去了信任 从而对苏共 也失去了信任 其次在苏共执政的 70 多年里 苏联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相应的改善 实际上是处于贫困状态 开 放使人们看到了与西方国家的巨大反差 从而引起了强烈的心理反应 这种反应对苏共来说是毁灭性的 加上 戈尔巴乔夫改革不仅未能达到预期目的 反而加速了苏联社会的种种矛盾和危机 造成了全面的混乱和动荡 摘编自刘宗绪 历史学科专题讲座 1 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苏维埃俄国的创始人是谁 第 8 页 共 12 页 2 从材料表述的关于苏联解体原因的观点中 选择你认同的一种观点进行论证 要求先概括出观点是什么 然 后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加以论证 23 15 分 2017 九上 裕安月考 今年是公元 2017 年回望百年前 1917 年 的世界各国 有战火硝烟 有社会动荡 也有机遇出现 走近 1917 年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917 年的欧洲 材料一 到这时欧洲各民族进入了历史上最具毁灭性 最残酷的战争的第四个年头 人们尽管做出了种种牺 牲 遭受了种种灾难 但还是看不到战争的尽头 厌战和失败主义情绪不仅在战壕中出现 而且也在两大阵营的 平民百姓当中出现 其中 个最惊人的表现是 1917 年 7 月 19 日 德国国会以 212 票对 126 票通过了 和平决议 在英国 前外交大臣兰斯多恩侯爵写了一封公开信 预言若不采取某种方法结束冲突 西方文明将崩溃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917 年的俄国 材料二 1917 年出现于全欧洲的厌战主义情结在俄国表现得最为强烈 最为普遍 在俄国 3 月和 11 月运发 了两次大革命 它们不仅深刻地影响了战争的进程 而且深刻地影响了战后数年世界历史的模式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917 年的中国 材料三 1917 年俄国革命的胜利 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 新世纪的曙光 1918 年 李大钊在 新青 年 上 连续发表了 庶民的胜利 和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两篇论文 热情宣传 试看将来的环球 必是 赤旗的世界 1 材料 中的 最具毁灭性 最残酷的战争 指的是什么战争 简要分析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2 材料二中 1917 年 11 月俄国爆发了哪次革命 取得了什么成果 指出俄国的 两次大革命与材料一中 的战争之间有何联系 3 1917 年中国正在经历的哪场运动开启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闸门 依据材料三指出 1917 年后这场运动 所宣传的思想出现的新变化 并举出在这一新变化影响下发生的改变 20 世纪中国命运的伟大的开端事件 24 20 分 2018 滨州 历史因创新而生动 创新是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不竭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 第 9 页 共 12 页 问题 材料一 运动 关心的是今世而不是来世 它关注的是非宗教的古典文化而不是基督教神学 它以人文主 义思想为指导 提倡以人为本 肯定人性 肯定现世生活 它猛烈冲击了封建神学 被认为是冲破黑暗中世纪的 一道 曙光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欧美 现代化的第一步是在政治领域首先迈出的 英国革命是建立新政治制度的第一次尝试 工 业革命首先在英国发生 说明在一个合适的政治制度保障下 经济会飞速发展 崛起后的英国在与大清王朝 的较量中 使古老的中国开始被卷进世界资本主义的漩涡 同时也促成了中国人在民族认识上的亟变和探索 世界近现代史的主线是现代化 材料三 人类科技发展经历了从 蒸汽机 到 互联网 的三次革命 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产和 生活的方式 把人类带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的时空距离不断缩短 整个世界紧缩成一个 村落 但是 科技发展也带来许多负面是影响 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大课题 吴国盛 科学的历程 材料四 1918 年 列宁说 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 实行余粮收集制 禁止自由贸易 严 格地计算和平均分配每一磅粮食 不仅是为了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 而且已经超越一般革命任务 是推进社会主 义的真正的主要的门径 注重实际的列宁认识到让步是不可避免的 因而 于 1921 年 允许局部地恢复资本主义 对列宁来说 这种新的政策并不意味着社会主义在俄国的结束 而是暂时的退却 摘编自 大国崛起解说词 1 材料一中的运动指的是哪一事件 请概括该 运动 的历史作用 2 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谈谈英国崛起的因素有哪些 中国人 亟变和探索 的共同目的是什么 请 说出近代中国开启政治领域 亟变和探索 的历史事件 3 第二次 革命 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结合所学知识 举一例说明 每次革命都极大地改变了人类生 产和生活的方式 同时 也带来许多负面影响 4 材料反映了列宁在政策上作出了怎样的调整 材料中 新的政策 有什么特点 不得摘抄材料中的 原句 第 10 页 共 12 页 25 25 分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华盛顿会议之后 日本出版了 如果日本同美国发生战争 一书 指出 日本帝国也只有当它的 根延伸到大陆上的时候才能够继续生存和生长 它离开了大陆就必然会死亡 可是美国却残忍的企图砍掉这些根 并企图取代日本并在东亚大陆上推行自己的帝国主义 材料二 由于战后初期以美 苏为首的两大阵营相互对立 没 苏之间的 冷战 气氛骤然加剧 1947 年 3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想国会宣读一篇咨文 提出 这就是所谓的杜鲁门主义 杜鲁门主义既是对苏联发动 冷战 的宣言书 又是 冷战 开始的标志 材料三 根据所学请回答 1 材料一表明 一战后美日争夺的重点地区在哪里 华盛顿会议中 与会国签订了关于中国问题的什么条约 使中国回到了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 把冷战推向高潮的两大军事 政治集团是什么 3 材料三表明的当今世界格局呈现什么局面 这一局面初步形成于什么时候 4 在当今世界格局下 国际竞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什么 5 你认为 中国如何在国际竞争中如何占据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基于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联邦学习的隐私保护技术在智慧环保中的应用研究报告
- 智能港口物流信息化系统建设与2025年港口竞争力提升研究报告
- 2025四川宜宾市珙县事业单位第二次选调5人备考考试题库附答案解析
- 在线职业教育市场2025年预测:课程创新与教学模式创新研究报告
- 三年级下英语单元测试题-Unit2AnimalsattheZooB卷冀教版含答案
- 2025年乡村文化旅游与乡村旅游目的地品牌塑造策略报告
- 2025年创业孵化基地建设资金申请项目创业孵化基地项目投资风险控制报告
- 2025年学前教育机构师资队伍教师培训与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完善报告
- 2025年光伏产业供应链优化与创新研究报告
- 脑机接口产品化关键技术研究与发展趋势报告2025
- ×××学校“学校学生资助管理机构成立文件”
- 动词过去式和过去分词的变化规则练习及答案
- XX资产评估有限公司内部管理制度
- 第四章 土壤污染调查与风险评价
- GB/T 9877-2008液压传动旋转轴唇形密封圈设计规范
- GB/T 12670-2008聚丙烯(PP)树脂
- 共享服务中心(HRSSC)课件
- 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第1章工程结构检测鉴定与加固概论课件
- 高中心理健康课程《人际关系-寝室篇》课件
- 数字色彩课件
- 一年级上册科学课件-第一单元 走近科学 复习课件-鄂教版(共23张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