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6 七上 从江期中 如图是骨针和装饰品 它反映了山顶洞人 A 知道定居生活 B 注意防寒 C 开始种植 D 懂得爱美 2 2 分 2017 七上 鸡东月考 山顶洞人的集体生活是按什么结合在一起的 A 性别 B 生活能力 C 财产多少 D 血缘关系 3 2 分 距今约 6000 多年的半坡聚落 是我国氏族社会时期的典型代表 当你来到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 参观时 你看到了什么呢 居住的房屋大多是干栏式的 那里的居民主要以粟为生 他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陶器已成为那时日常的主要用具 A 第 2 页 共 14 页 B C D 4 2 分 2017 聊城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 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上星罗棋布 代表当时生产力最高水 平的生产工具是 A 打制石器 B 磨制石器 C 铁农具 D 曲辕犁 5 2 分 2017 七上 钦州月考 在传说中 炎帝和黄帝是 的部落联盟首领 A 黄河流域 B 长江流域 C 珠江流域 D 淮河流域 6 2 分 2016 七上 淮北期中 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 奴隶制代替原始社会是历史的倒退 B 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反抗 第 3 页 共 14 页 C 王朝的末代统治者的残暴统治 D 民族矛盾尖锐 被少数民族灭亡 7 2 分 我们经常看到的平房用来遮风挡雨的 瓦 最早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8 2 分 2016 七上 长春期中 为根治水患 造福黎民 十三年三过家门而不入 这句话赞颂的是 A 尧 B 鲧 C 禹 D 舜 9 2 分 2019 七上 双城期末 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优良传统 正是他们追求精益求精的精神 造就了 右图这件精美的青铜器 它铸造于 A 夏朝 B 战国 C 商朝 D 汉代 第 4 页 共 14 页 10 2 分 2017 七上 忻城期中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哪个朝代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1 2 分 2016 七上 微山期中 观察 春秋争霸形势图 和 战国形势图 你会发现有一个曾称霸春 秋时期的诸侯国 在战国形势图上找不到 该诸侯国是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12 2 分 下列 战国七雄 中哪一个国家的前代国王 在春秋时未曾确立过霸主地位 A 齐国 B 楚国 C 燕国 D 秦国 13 2 分 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 最重要的原因在于 A 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 B 周天子派人参加会盟 C 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 D 管仲改革壮大力量 14 2 分 2016 七上 济南期中 如图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防洪灌溉水利工程 它经受了 2000 多年的历史 风雨 至今仍造福人民 它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王景治理的黄河 B 贾思勰治理的黄河 C 大禹治理的河流 D 李冰修筑的都江堰 15 2 分 2016 七上 徐州期中 下列成语与春秋时期人物对应的四组 错误的一项是 A 退避三舍 晋文公 B 一鸣惊人 楚庄王 C 问鼎中原 吴王夫差 D 卧薪尝胆 勾践 16 2 分 2016 七上 惠来期中 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措施 对后世影响最深远的是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奖励耕织 C 奖励军功 D 建立县制 17 2 分 作家余秋雨先生写道 就在秦始皇下令修长城的数十年前 四川平原上已经完成了一个了不 起的工程 它至今还在为无数田地输送汩汩清流 这个在四川平原造福千年的 了不起 工程是 A 郑国渠 B 都江堰 C 六辅渠 第 6 页 共 14 页 D 大运河 18 2 分 2016 七上 苏州期中 变 是战国历史的特点之一 各国的变法改革中 对历史发展影响 最大的发生在 A 魏 国 B 齐 国 C 楚 国 D 秦 国 19 2 分 在联合国大厅里 赫然写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的中国格言 并被世界确认为人类社会应 该确保的道德底线 这句 2 000 多年前的中国格言出于 论语 颜渊篇 它属于哪一家言论 A 儒家 B 道家 C 墨家 D 法家 20 2 分 2016 九下 射阳期末 5 月 22 日是国际生物多样性日 今年的主题是 生物多样性助推可 持续发展 下列思想家的主张中最能体现这一主题的是 A 福兮 祸之所倚 祸兮 福之所伏 B 兼爱 非攻 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林木不可胜用也 D 仁 爱人 21 2 分 2016 九上 武城期中 小品 戏说秦灭六国 中 剧情错误的一项是 A 公元前 230 年 秦国发动强大的攻势 开始了统一之战 B 公元前 230 年 内史腾率兵灭赵国 兼并了第一个诸侯国 C 公元前 221 年 王贲率军南下灭齐 消灭了最后一个诸侯国 第 7 页 共 14 页 D 公元前 221 年 秦国完成统一大业 建立秦朝 22 2 分 它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诸侯国长期割据争战的局面 将中国历史推进到一个崭新的阶段 这 里的 它 与哪个朝代有关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23 2 分 2019 张家界 国家统一 民族融合 是中国历史的主流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 封建国家是 A 夏朝 B 秦朝 C 北宋 D 元朝 24 2 分 2017 七上 南平期中 秦朝建立后 定都 A 阳城 B 镐京 C 洛邑 D 咸阳 25 2 分 中国历朝历代疆域的沿革不仅呈现出空间范围的变化 更是国家历史悠久的见证 观察下列三 幅图片 判断它们分别是哪几个朝代的疆域图 第 8 页 共 14 页 A 图一秦朝 图三元朝 图四明朝 B 图一汉朝 图三元朝 图四明朝 C 图一汉朝 图三元朝 图四清朝 D 图一秦朝 图三元朝 图四清朝 26 2 分 2017 七上 南京期中 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A 汉朝 B 商朝 C 周朝 D 秦朝 27 2 分 下列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 秦朝刑法苛严 一人犯死罪 父 母 妻三族的人都要杀掉 这叫 连坐 B 秦朝末年先后发生了陈胜吴广起义和楚汉战争共两次农民战争 C 陈胜吴广起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 D 秦末农民战争的决定性战役是巨鹿之战 此后秦朝一蹶不振 28 2 分 2016 七上 姜堰期末 下列哪些成语反映的是淝水之战时的情况 投鞭断流 草木皆兵 风声鹤唳 破釜沉舟 揭竿而起 斩木为兵 A B 第 9 页 共 14 页 C D 29 2 分 2016 七上 常德期中 秦末农民战争中 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马陵之战 30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及了中国 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中央集权 B 结束割据 实现国家统一 C 实现了大一统局面 D 反击匈奴 二 二 辨析题辨析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31 5 分 2016 七上 鞍山期中 使成都平原变成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的天府之国 得益于秦朝蜀 郡太守李冰主持修筑的都江堰 三 三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32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未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 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郭沫若 材料二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第 10 页 共 14 页 董仲舒 材料三 1 材料一中 致命的打击 指的是哪一事件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 指的又是什么历史现象 2 材料二中董仲舒所说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结合教材内容回答 在他的建议下汉武帝采取了什么措施 3 材料二中的 孔子之术 指的是哪一学派 它的创始人是谁 4 材料三反映的是汉武帝创办的什么机构 该现象和材料二有什么联系 5 材料一 二所采取措施截然不同 但统治者的目的却一样 请回答出来 33 20 分 2015 七上 芜湖期末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在 2014 年 3 月 5 日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 改革 二字出现了 77 次 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个词 如此强调改革 是因为社会的进步离不开改革 国家的发展需要改革 材料一商鞅变法之重要内容 在东方各国 本已早为推行 商鞅不过携带东方之新空气 使西方人迎头赶上 一步 而结果则后来居上 新制度之创建 惟秦为最有功焉 马非百 秦集史 材料二 秦孝公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 商君 鞅 佐之 内立 法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备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 过秦论 第 11 页 共 14 页 材料三民族根底 莫如语言 语言消灭 未有不同化于他族者 孝文以仰慕中原文化之故 至欲自举其语言 而消灭之 其改革之心 可谓勇矣 摘编自吕思勉 两晋南北朝史 材料四如果说从平城到洛阳的北魏是汉化先行者 那么西魏 北周就是追随者 隋朝的统一 建立在魏 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的基础之上 简明中国读本史 1 据材料一 指出商鞅变法的有利条件 这些条件使秦国变法出现怎样的特点 2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指出商鞅变法中推动农业生产发展的措施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这场变法对秦国产 生的影响 3 依据材料三 分析孝文帝 迁都 的目的 4 根据材料四 概括隋朝统一的基础 34 15 分 2016 七上 石柱月考 西周是我国古代文明奠基的重要历史时期 它所创立的制度对我国历 史发展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请阅读下面的材料 结合所学的历史知识 回答问题 左传 中记载 昔武王克商 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 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荀子 儒效 说 周 公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1 上述材料反映了西周实行怎样的政治制度 2 第 12 页 共 14 页 西周在实行这种制度时 哪些人可能被分封为诸侯 3 实行这一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第 13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答案 略 13 答案 略 14 答案 略 15 答案 略 16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