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用心 爱心 专心 1 20132013 高三生物一轮复习高三生物一轮复习 6 26 2 随堂达标检测随堂达标检测 1 胡萝卜素可以划分为 三类 其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A 层析后出现在滤纸上的位置 B 根据其在人和动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部位 C 根据其分子式中碳碳双键的数目 D 根据其分解后产生的维生素 A 的分子数 解析 胡萝卜素的化学分子式中含有多个碳碳双键 如 胡萝卜素含 9 个双键 根据双 键的数目可以将胡萝卜素划分为 三类 其中 胡萝卜素是最主要的组成成 分 也与人类的关系最密切 答案 C 2 作为萃取胡萝卜素的有机溶剂 下列不符合实验要求的是 A 能充分溶解色素 B 与水混溶 C 对人无毒害作用 D 易与产品分离 解析 选择萃取剂的基本原则是 具有较高的熔点 能充分溶解色素 不与水相混溶 萃取效率高 对人无毒害作用 易与产品分离 不影响产品质量 答案 B 3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A 原料颗粒的大小 B 萃取的温度 C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D 萃取的时间 解析 萃取的效率与萃取剂和原料二者有密切的关系 但其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 使用量 其次还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 紧密程度 含水量 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 影响 答案 C 4 胡萝卜素粗品鉴定过程中 判断标准样品点与萃取样品点的依据是 A 颜色不一样 B 大小不一样 C 形状不一样 D 层析后的色带点数不一样 解析 标准样品为单一色素 层析后只有单一样点 而萃取样品不纯 含有多种色素 会有多个色素点 答案 D 用心 爱心 专心 2 5 分析下图 完成下列问题 提取胡萝卜素的装置 1 萃取剂可分为 和 两种 乙醇和丙酮属于 在提取 胡萝卜素时 常采用的原料是 因为其不仅 而且 2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同时也受到 等条件的 影响 3 萃取过程中 第一步需 以提高效率 因为 所以 应避免明火加热 而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 通过加热处理 胡萝卜素溶解在萃取剂中 再经 得到萃取液 经过 后 可 得到纯净的 胡萝卜素 解析 主要考查了胡萝卜素的性质和提取方法 1 萃取剂可分为水溶性和水不溶性两种 乙醇和丙酮属于水溶性 在提取 胡萝卜素时 常采用的原料是胡萝卜 因为其不仅廉 价易得 而且 胡萝卜素含量也较高 2 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 量 同时也受到原料颗粒的大小 紧密程度 含水量 萃取的温度和时间等条件的影响 3 萃取过程中 第一步需将胡萝卜进行粉碎和干燥 以提高效率 因为有机溶剂都是易 燃物 所以应避免明火加热 而采用水浴加热的方法 通过加热处理 胡萝卜素溶解 在萃取剂中 再经萃取 过滤 浓缩得到纯净的 胡萝卜素 答案 1 水溶性 水不溶性 水溶性 胡萝卜 廉价易得 胡萝卜素含量也较高 2 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 原料颗粒的大小 紧密程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税务师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考生回忆版】
- 企业灾备系统建设实施方案
- 极限运动场馆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 学生学业水平评价方案设计与实施
- 广东省云浮市体育中心消防安全测试题三(含答案)
- 幼儿园科学游戏教学教案范本
- 2019数学分类考试真题集
- 口腔保健服务规范与操作流程
- 高中英语词根词缀专项训练
- 厨师操作培训安全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污泥池清理管理制度
-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五五”规划-(2025-2025年)-根据学校十五五
- 保护环境的课件
- 华电集团就业协议书
- 拆旧建屋合同协议书
- 图深度强化学习在配电网故障恢复中的应用研究
- (2017)海南省房屋建筑与装饰装修工程综合定额交底资料
- 拆除重建工程施工方案
- 《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课件
- 《基础护理学》第七版考试题库大全-上部分(600题)
- 基坑安全事故及防范措施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