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期中模拟历史试题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境内目前己确定的最早人类距今 A 300 万年 B 200 万年 C 170 万年 D 70 20 万年 2 2 分 在学完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 北京人 一课后 同学们开展了模仿 北京人生活的一天 的 体验活动 在活动的场景中 与史实相符的是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C 穿着麻布衣服 D 烧烤食物 3 2 分 小明家住的地方以发现距今约五六千年的原始村落遗址而闻名 五六千年前那里的居民以粟为主 食 能制造色彩艳丽的彩陶 小明家在 A 云南元谋 B 北京周口店 C 西安半坡 D 浙江余姚 4 2 分 半坡居民和河姆渡人在生产生活上的共同点有 建造房屋 种植水稻 第 2 页 共 12 页 饲养家畜 磨制石器 过定居生活 A B C D 5 2 分 被称为 杂交水稻之父 的袁隆平 在参观某地文化时说 在中华文明成熟之前 起到了 稻作文明的奠基作用 他参观的地点是 A 云南省元谋县 B 浙江余姚河姆渡 C 陕西西安半坡村 D 山东泰安大汶口 6 2 分 华夏民族 非一族所成 太古以来 诸族错居 接触交通 各去小异而大同 渐化合以成一族之 形 后世所谓诸夏是也 在华夏族的形成过程中 被后人尊崇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的是 A 尧和舜 B 舜和禹 C 黄帝和炎帝 D 周文王和周武王 7 2 分 老师让欣欣做组长 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 大家都信服的朱娟做组长 同学们感叹 这是下面那 一制度的再现啊 A 推恩令 B 王位世袭 第 3 页 共 12 页 C 禅让 D 大一统 8 2 分 公元前 841 年 西周发生国人暴动 此时在位的国王是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9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各诸侯国逐鹿中原 战乱不休 其发生的根源是西周的 A 世袭制 B 郡县制 C 禅让制 D 分封制 10 2 分 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牧野之战 阪泉之战 国人暴动 长平之战 A B C D 11 2 分 下列关于商周时期青铜器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种类丰富 B 铸造技术上采用 泥范铸造法 第 4 页 共 12 页 C 四羊方尊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D 数量众多 1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产生了深远社会影响 这些影响包括 强化了周王朝的统治 提高了社会生产力 增强了新兴地主阶级势力 引发了改革变法的时代浪潮 A B C D 13 2 分 史记 周本纪 记载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材料反映了 A 周朝分封制土崩瓦解 B 齐桓公成为春秋首霸 C 周王室衰微诸侯争霸 D 诸侯国之间和平共处 14 2 分 战国时期诸侯争霸不仅兼并小国 而且大国之间也出现兼并现象 这突出反映了 A 各国经过改革实力增强 B 各国君主争当霸主 C 统一趋势加强 D 各国君主维护旧制度 15 2 分 我们可以从 战国 这部电影中看到下列哪些战役 马陵之战 第 5 页 共 12 页 桂陵之战 长平之战 牧野之战 A B C D 16 2 分 春秋战国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 拟定了一些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是 A 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诸子百家 中华文化的源泉 C 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D 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17 2 分 在战国后期的秦国 一个农民如果想免除徭役 最好的办法是 A 投靠县令 B 逃亡以逃避劳役 C 合法经商致富 D 大量生产粮食和布帛 18 2 分 这是一座大型水利工程 它的建成 使成都平原成为沃野 被称为 天府之国 这一工程是 A 万里长城 B 都江堰 C 灵渠 第 6 页 共 12 页 D 葛洲坝 19 2 分 以 仁 释 礼 力图将社会外在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自觉 从而铺垫了中华民族文化精神 根基的是 A 儒家思想 B 道家思想 C 墨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20 2 分 毛泽东在读 史记 韩非列传 时批注道 韩非师从于苟子 他提出的 法治 术治 势治 三者合一的封建君王统治术 对后世影响很大 毛泽东所说的师徒两人所代表的学派是 A 都是法家学派 B 儒家和法家 C 儒家和墨家 D 都是儒家学派 21 2 分 中国古代货币是在社会经济发展中不断变化的 如图货币按照其首次发行的年代 排序正确的是 A B C D 第 7 页 共 12 页 22 2 分 秦始皇灭六国后 觉得到处都有驻兵镇压的必要 就要分天下为三十郡 由此秦实行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度 D 行省制度 23 2 分 某学习小组的同学就 分封制 和 郡县制 进行了激烈争论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分封制是封建社会的象征 B 分封制结束了地方官吏的世袭 C 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统 D 郡县制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 24 2 分 贾谊 过秦论 中记载 陈胜 吴广率疲弊之卒 将数百之众 转而攻秦 斩木为兵 揭竿为 旗 此材料叙述的是 A 项羽和刘邦起义 B 大泽乡起义 C 黄巾军起义 D 国人暴动 25 2 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可见德治的重要性 追忆历史 西汉 重视 以德化民 是在 A 汉高祖时期 B 文景时期 C 汉武帝时期 D 光武帝时期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第 8 页 共 12 页 26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彩陶形制美 画纹亦多殊 或则呈人面 或则呈双鱼 农耕既普及 人群已聚居 护壕深二丈 其广亦相如 奈何遗址中 独不见文书 郭沫若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1 材料一是对哪一原始居民生活的描绘 他们主要种植什么农作物 2 材料二中的两种房屋是什么样式的 分别是哪种原始居民居住的 为什么他们的房屋建筑不同 3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河姆渡原始居民和半坡原始居民有哪些不同 27 20 分 中国古代曾创造出许多制度 制度的创新也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王者之制禄爵 公 侯 伯 子 男 凡五等 天子之田方千里 公侯田方百里 伯七十里 子男五十里 天子之县内诸侯 禄也 外诸侯 嗣也 礼记 王制篇 材料二 1 材料一说明我国奴隶社会的什么制度 分赐土地多少的依据是什么 第 9 页 共 12 页 2 材料二中居于金字塔顶端的是谁 诸侯要对他尽哪些义务 3 如何评价材料二中所体现的政治制度 28 20 分 百家争鸣是中国学术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 后来很多人仍然用这个词表达思想活跃 探究 以下材料 走进百家争鸣 15 分 材料一 老子认为 万物运行有其自然法则 人们应顺应自然 世间的事物都有其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是可 以相互转化的 在政治上主张 无为而治 人们与世无争 天下就能太平 材料二 孔子是春秋后期鲁国人 是大思想家及大教育家 他有很多的思想主张 如 有教无类 因材 施教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 材料三 主张君主治国要靠法令 权术和威势 以使臣民慑服 1 材料一中的老子创立了哪家学说 他的学说集中在哪本著作中 2 阅读材料二回答 孔子创立了哪家学说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什么 3 仔细阅读材料二 将材料中孔子的思想主张按下面的要求分类 教育主张 政治主张 道德和行为准则 4 阅读材料三回答 该主张是哪家学派 战国末期该学派的集大成者是谁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惠崇春江晚景课件
- 情商课件教学课件
- 2026届云南省保山市昌宁一中化学高一上期中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校园足球工作实施方案
- 恶劣天气自我保护课件
- 恩施民族服饰课件
- 防汛培训活动方案
- 企业管理下半年的工作方案
- 生活道具测试题及答案
- 家电公司复印机使用管理办法
- 生产车间奖罚管理制度
- 2025秋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语文上课课件 第五单元 阅读综合实践
- 研发工具设备管理制度
- 2025年高考语文全国Ⅱ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课件)
- 2025年安徽省高考化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详解)
- 用友erp供应链考试试题及答案
- 商城餐饮商户管理制度
- 2025年食品安全管理师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医联体建设成效评估:区域医疗协同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策略分析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护理措施
- CT机拆装协议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