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 本大题共选择题 本大题共 2525 小题 每题小题 每题 2 2 分 共分 共 5050 分 分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生活在距今 2019 年 约七十万年前 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但手脚分工明显 能够制造和使 用工具 已经会使用天然火根据这些特点 请你判断他属于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原始人 2 2 分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 会种植庄稼 B 能人工取火 C 能建造房屋 D 会制作陶器 3 2 分 我祖赫赫 开辟洪荒 功化神圣 世代仰望 2015 年 4 月 5 日 万余名海内华儿女共祭 人 文初祖 这是祭拜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4 2 分 老师让彤彤做组长 她却推选能力比较强 大家都信服的娟娟做组长 同学们感叹 这真是 的再现啊 A 推恩令 第 2 页 共 17 页 B 世袭制 C 禅让制 D 转让制 5 2 分 夏传子 家天下 这是古时的 三字经 巾对夏朝的描述 这说明 A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此王位世袭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承袭 B 我国第一个封建王朝建立起来了 C 经历了 400 多年的夏朝被商汤灭亡了 D 我国历史时间最长的朝代开始建立起来 6 2 分 三过家门而不入 赞颂了我国远古时期一位首领公而忘私的献身精神 这位首领是 A 黄帝 B 舜 C 禹 D 尧 7 2 分 改革变法的目的是兴利除弊 促进社会发展 下列改革使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商鞅变法 管仲改革 洋务运动 俄国 1861 年改革 明治维新 罗斯福新政 A B C D 8 2 分 同学们大都看过 上下五千年 这部书 它说的是我们中华文明有 5000 多年的历史了 那么 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出现在 第 3 页 共 17 页 A 约公元前 771 年 B 约公元前 1600 年 C 约公元前 2070 年 D 约公元前 1046 年 9 2 分 制造 烽火戏诸侯 的荒唐国王是 A 周文王 B 周武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10 2 分 下列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A 隋唐 秦汉 宋元 明清 B 秦汉 隋唐 宋元 明清 C 宋元 隋唐 秦汉 明清 D 明清 宋元 秦汉 隋唐 11 2 分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 历史时期更替呈现正确的是 夏 商 商 东周 商 西周 西周 东周 战国 春秋 A B C D 12 2 分 图 1 图 2 所示 均为出土文物图片 其中 铜胄之类的物品 在多地发现的战国时期墓地都有 出土 通过这些文物 可以推测春秋战国时期历史信息是 第 4 页 共 17 页 A 铜质农具在农业中普遍使用 B 战国时期诸侯国之间战争频繁 C 战国时期达官贵人喜欢用铜器陪葬 D 各诸侯国变法图强 13 2 分 有一天 小明同学去参观某一历史博物馆 其中有一件刻有文字的商代文物深深地吸引了他 根 据所学知识判断此文字是 A 金文 B 甲骨文 C 大篆 D 隶书 14 2 分 三字经 中的 始春秋 终战国 五霸强 七雄出 中的 七雄 指的是 A 齐 楚 秦 燕 赵 魏 韩 B 楚 秦 赵 宋 魏 齐 韩 C 晋 楚 齐 韩 赵 燕 魏 D 魏 吴 燕 赵 楚 秦 韩 15 2 分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共同点是 A 官吏有皇帝或朝廷任免调动 第 5 页 共 17 页 B 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国家的统一 C 以血缘关系为基础 D 目的是为了巩固和加强统治 16 2 分 在某一博物馆中 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它应是 A 四羊方尊 B 编钟 C 青铜立人像 D 司母戊鼎 17 2 分 战国时 瓜分晋国的三家是 A 齐 楚 秦 B 齐 楚 燕 C 韩 赵 魏 D 韩 赵 秦 18 2 分 战国七雄不包括 A 齐国 B 秦国 C 楚国 D 晋国 19 2 分 根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的诸侯国有 800 多个 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下 170 多个 战国之初 只 有十几个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 分裂已成定局 第 6 页 共 17 页 C 逐步走向统一 D 适者生存 20 2 分 我国幅员辽阔 各地方言不一致 汉文字却是统一的 这是因为 A 文字刻在龟甲和兽骨上 B 文字铸刻在青铜器上 C 文字书写在丝帛和竹简上 D 秦始皇统一了文字 21 2 分 对文景之治表述不正确的是 A 提倡节俭 发展农业生产 B 重视 以德化民 C 社会比较安定 百姓富裕起来 D 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22 2 分 皇帝是我国封建王朝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在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称皇帝的是 A 黄帝 B 商汤 C 周武王 D 嬴政 23 2 分 刘邦和项羽争夺帝位的战争是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楚汉之争 D 赤壁之战 第 7 页 共 17 页 24 2 分 与象棋中的 楚河汉界 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 秦末农民战争 B 楚汉之争 C 长平之战 D 秦统一六国 25 2 分 下象棋是人们喜爱的一种活动 而棋盘上 楚河汉界 的来源是 A 百家争鸣 B 卫青 霍去病北击匈奴 C 楚汉战争 D 文景之治 二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填空题 本大题共 l0l0 分 每空分 每空 l l 分 分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6 2 分 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 他们生活在距今约 前 27 2 分 华夏儿女同根同祖 血脉相连 被尊称为华夏儿女 人文始祖 的是 和 28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哲学家是 他主张 无为而治 29 2 分 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 传说时代中 治水有功的人物是 2 主持秦国的变法 为秦国的强盛做出贡献的人物是 3 道家学派的开创者是 30 2 分 请认真观察 秦朝疆域图 将相应的填在横线上 第 8 页 共 17 页 1 秦朝的都城是 2 秦长城西起 东至 三 三 材料分析题材料 本大题共材料分析题材料 本大题共 4040 分 每小题分 每小题 8 8 分 分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8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1 寻找证物 初一某班历史课堂 同学 A 发挥想象力 描述了 北京人 一天的生活 请你为他的描述 寻找证据 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 前额低平 颧骨突出 嘴部前伸 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 白天 男人 暂且称为人 拿着木棒 各种石器围捕 砍砸鹿等猎物 女人出去采摘 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 他们 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 1 个火堆 用来照明 取暖和驱赶野兽 晚上 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 围着篝火 分享食物 能为描述 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 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能为描述 提供考古依据的是 填写图号 2 进行解释 以下是同学 B 搜集的反映半坡人 河姆渡人生产 生活的图片 请你仿照范例 对这位同 学搜集的图片进行解释 第 9 页 共 17 页 范例 半坡人面鱼纹彩陶盆 可以见证半坡人会制作陶器 骨耜 可以见证 复原的干栏式房屋 可以见证 3 得出结论 由上述探究可知 我们了解史前社会历史的重要依据是 32 8 分 请仔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富贵不能淫 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届 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 滕文公下 1 材料一的图一人物是老子像 请说出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政治主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图人物像的名字叫什么 他是哪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思想后来由其弟子整理成书 这部书 名字是什么 3 材料二这段话体现了孟子的什么思想 4 战国时期 备家学派的代表人物聚众讲学 研讨学术 著书立说 学派之间展开激烈的辩论 相互抨击 同时又相互影响 取长补短 这一思想文化的繁荣局面 历史上称为什么 第 10 页 共 17 页 33 8 0 分 北京地区是 北京人 生活的地方也是古燕都 材料一 关于北京人 阅读材料 进行判断 让我们用一种非常宏观的分期目光来凝视这段历史 就能看到几乎在同一时期抑或稍晚一点 即距今 70 万 20 万年前 今天的北京郊区也有了活跃的原始人群 周口店的 北京人 遗址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同时期内涵最为 丰富和系统的直立人文化遗址 因此我们必然的视它为中国古人类发展的一块里程碑 但是 北京人 决不是这 一时期中国境内唯一的人群 在湖北的郧阳 河南的南召 安徽的和县都发现了直立人的化石或他们留下的石器 北京人长相还类似古猿 前额低平 颧骨突出 嘴部前伸 他们一般居住在山洞里 白天 男人拿着木棒 各种石器围捕 砍砸鹿等猎物 女人出去采摘 老人和孩子留下来看守火种 他们一般在洞内和洞口各堆设一个 火堆 用来照明 取暖和驱赶野兽 晚上 男人女人各自带着成果回来围着篝火分享食物 材料二 1986 年 克盉出土于房山琉璃河 1193 号大墓 是燕都遗址出土的最珍贵文物 青铜器 克盉 记载 周成王 命克 召公长子 做匽 燕 即北京 的诸侯 管理和使用羌族 驭族 微族 克进驻匽 燕 地 接收了土地 平息了动乱 材料三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 等分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建立诸侯国 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同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在自己的封地 内进行再分封 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分封制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 功臣 等分封到各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建立诸侯国 以保证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 同 第 11 页 共 17 页 时稳定政局 扩大统治范围 诸侯具有较大的独立性 但需要向周王进献贡物 并服从周王调兵 受封者可以 在自己的封地内进行再分封 从而确立了周王朝的社会等级制度 分封制 1 依据上述材料一 对以下表述作出判断 能够从材料得出的在横线上画 正确 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 的 在横线上画 错误 材料没有涉及的 在横线上画 北京人出现在距今 70 万 20 万年前 北京人的发现对世界和中国古人类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北京人是这一时期中国境内唯一的人群 北京人使用磨制石器 北京人已学会用火 并能够保留火种 北京人生活的环境温和湿润 北京人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2 克盉上文字记载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政治制度 这一制度产生于 时期 3 以上文字言简意赅地介绍了这一政治制度 请将语句对应的序号分别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周王分封的 对象 是 周王分封的 依据 是 受封者的 权利 体现在 和 受封者的 义务 是 分封的 目的 在于 34 8 分 秦始皇以其雄才大略 缔造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 的多 民族的封建国家 被称为 千古一帝 秦朝虽然短暂 但对中国历史的发展影响深远 根据所学知识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始皇曰 天下共苦 战斗不息 以有侯王 赖宗庙 天下初定 又复立国 是树兵也 而求其宁 息 岂不难哉 廷尉议是 材料二 有一个秦国人在国内做了一条长裤 他去齐国的时候又叫齐国的裁缝再做一条同样尺寸的裤子 取 第 12 页 共 17 页 货时发现 竟然是短裤 付款时裁缝又拒收他的圆形方孔半两钱而要他付刀形币 材料三 我总觉得 匈奴从中华版图上消失是一种巨大的遗憾 在匈奴短暂的东方生活中 虽然对中原王 朝构成了强大的威胁 但在一个民族的成长历史上 多一些挑战和竞争 总是好的 怀念匈奴 材料四 羸政 26 年 皇帝尽兼天下诸侯 立号为皇帝 乃诏丞相 发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 货币一 统 材料五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贏粮而景从 山东豪俊遂并起 而亡秦矣 1 根据材料一 指出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以来天下战争不断的根源在于西周实行了什么制度 例举在这种 制度下春秋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和战国时期强大起来的诸侯国各三个 以史为鉴 为防止历史重演 秦始皇在地 方管理上采取了什么创新举措 2 为解决材料二中的问题 秦始皇采取了什么措施 3 秦始皇为解决匈奴的威胁采取了什么措施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4 秦大力推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在中央主要由哪些官员负责 5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指的是秦末农民起义 通过这次起义可见强大的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6 毛泽东有诗云 劝君少骂秦始皇 百代犹行秦法政 秦法政包括 分封制 中央集权制 郡县制 行省制 A B C D 35 8 0 分 以下是某同学在 梦回秦朝 一书中看到的三段材料 结合所给信息及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 是否正确 正确的涂 正确 否则涂 错误 材料一 咸阳人李良出生在公元前 249 年 20 岁时去南方 由于各诸侯国战争连绵不断 局势混乱 各地的 第 13 页 共 17 页 文字 货币 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不一样 一路上给他带来很多不便 材料二 李良 30 岁时又去南方 这次一路上他发现各地的文字 货币 度量衡都和咸阳的一样了 战争也平 息了 旅途方便多了 材料三 40 岁那年李良和 900 多个农民被征发到渔阳戌守长城 走到大泽乡时 遇上大雨 不能按时到达 按照秦法 戌守误期要被处死 于是他们斩木为兵 接竿为旗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爆发了 1 李良 20 岁时中国处于春秋时期灭六国 2 结束这种 战争连绵不断 局势混乱 的局面的是秦始皇 3 李良 30 岁时 路上使用的货币是五铢钱 4 材料二中 如果李良想要写一封家书 他使用的字体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