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1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2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3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4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广东省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黄河和长江是我们的母亲河 它们孕育了一代代辛勤聪颖的中国人 7000 年前 生活在长江流域 的河姆渡原始居民是世界上最早种植 的居民 A 水稻 B 粟 C 白菜 D 芥菜 2 2 分 传说中炎黄部落与蚩尤部落交战的地点是 A 涿鹿 B 阪泉 C 临洮 D 历山 3 2 分 禹传子 公天下 变成 家天下 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 A 这是一种进步 B 无所谓进步与退步 C 这是一种退步 D 进步与退步交织在一起 4 2 分 下列朝代更替顺序正确的是 A 夏 商 东周 西周 B 夏 商 西周 东周 C 夏 西周 东周 商 第 2 页 共 13 页 D 商 夏 西周 东周 5 2 分 余秋雨说 汉字是一项中华文明长寿的秘密 它是活着的图腾 永恒的星辰 若寻找汉字的 源头 最早可以追溯到 A 夏朝 B 西周 C 商朝 D 东周 6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7 2 分 创制 炮烙 等严刑来残酷镇压人民的暴君是 A 启 B 纣王 C 周厉王 D 周幽王 8 2 分 小说 封神榜 中有关 炮烙之刑 以酒为池 悬肉为林 的描写 反映了古代统治者的极度 暴虐腐朽 这与下列哪一位统治者有关 A 夏王桀 B 商王纣 C 周平王 D 周幽王 第 3 页 共 13 页 9 2 分 在某一博物馆中 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俗称 马槽鼎 它应是 A B C D 10 2 分 柳宗元说 周之失 失之于制 不在于政 秦之失 失之于政 不在于制 他所指 周之失 失之于制 的 制 指的是 A 中央集权制 B 禅让制 C 分封制 D 文化专制 11 2 分 提出 尊王攘夷 口号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第 4 页 共 13 页 D 楚庄王 12 2 分 可怜赵军作坑魂 自此群雄不敢西 与以上诗句有关的重大战役是 A 涿鹿之战 B 城濮之战 C 牧野之战 D 长平之战 13 2 分 中国几千年文明历史凝结有许多成语故事 成为传统文化的瑰宝 围魏救赵 的故事发生在下 列哪一历史时期 A 西周 B 春秋 C 战国 D 秦汉 14 2 分 2008 年 5 月 12 日 四川汶川发生特大地震 距震中不足 15 公里的岷江上著名水利枢纽工程基 本完好 它两千多年来始终发挥着分洪 灌溉和运输的巨大作用 主持修建这项综合性防洪灌溉工程的是 A 春秋时期的齐国宰相管仲 B 战国时期的魏国大将庞涓 C 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李冰 D 战国时期的秦国蜀郡太守商鞅 15 2 分 国语 晋语 载 宗庙之牺 祭品 为畎亩之勤 劳力 这说明春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耕 作方式 A 耜耕 B 牛耕 第 5 页 共 13 页 C 耧车 D 机耕 16 2 分 郭沫若说 由秦到现在两千多年了 我们依然感觉着春秋战国在学术思想史上是中国的黄金时代 是因为春秋战国出现 A 竞相改革的时代风潮 B 诸侯争霸局面 C 百家争鸣的活跃局面 D 商业繁荣局面 17 2 分 春秋战国是我国社会大变革时期 围绕如何治理国家 四位学者发表了各自的看法 其中代表社 会主流的是 A 进行改革 依法治国 B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C 仁政治国 轻徭薄赋 D 提倡兼爱非攻 互助互爱 18 2 分 下列甲乙丙三位同学关于中国古代百家争鸣的表述正确的是 A 乙 B 丙 C 甲 乙 D 甲 丙 第 6 页 共 13 页 19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用严酷的刑罚镇压反抗的代表人物是 A 孙武 B 孙膑 C 墨子 D 韩非子 20 2 分 都江堰市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 下列关于都江堰的说法正确的是 修建于隋唐时期 由李冰主持建造 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之国 至今仍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A B C D 21 2 分 我国 皇帝 的称号开始于 A 秦国 B 秦朝 C 西汉 D 三国 22 2 分 秦始皇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 B 第 7 页 共 13 页 C D 23 2 分 秦始皇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下列措施中属于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有 统一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 焚书坑儒 地方实行郡县制 修建长城 A B C D 24 2 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此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在哪一阶段 A A B B C C D D 25 2 分 成语是我国文化遗产中一颗璀璨明珠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典故 其中 破釜沉舟 与下列哪一 场战役有关 A 城濮之战 第 8 页 共 13 页 B 马陵之战 C 长平之战 D 巨鹿之战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212 分分 26 2 分 判断题 中国境内至少在 170 万年前已经出现了人类活动 27 2 分 黄河流域的河姆渡遗址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目前发现最早的栽培粟类遗存距今约 9000 7000 年 28 2 分 请你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春秋战国时期 我国曾出现春秋五霸和战国七雄并立的局面 29 2 分 公天下 变为 家天下 这种状况始于启 从此王位世袭制出现了 30 2 分 开学了 同学们各自进行自我介绍 甲说 我姓张 乙说 我姓李 丙却调皮的说 我 和中国第一个王朝同姓 你知道丙同学应该 姓夏 31 2 分 成语 纸上谈兵 出自于秦赵之间的长平之战 三 三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6 6 题 共题 共 1313 分分 32 2 分 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 年 山顶洞人生活的集体被称作 33 2 分 距今约 年的河姆渡聚落位于 余姚河姆渡村 34 1 分 秦国商鞅变法时 在地方上推行了 制 35 4 分 东周分 与 两个时期 春秋时期从公元前 年到公元前 年 36 1 分 公元前 年 商鞅开始变法 37 3 分 下图是 填名称 起义地点 建立政权的地点 填字母 第 9 页 共 13 页 四 四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8 20 分 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 影响深远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辉煌成功的发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 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 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托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 为了有效地维护 大一统 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 用以规范 整齐全 国上下的思想 大一统 之梦 材料三 唐太宗常说 为政之要 唯在得人 今所任用 必以德行 学识为本 唐太宗问魏征 何谓明君 魏征 君之所以明者 兼听也 太宗以为然 并说 主欲知过 比籍忠 臣 材料四 在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发展历程中 曾有许多游牧民族进入中原 甚至还取代了某些中原王朝 他们入主中原后在统治策略上都迅速地被中原化 1 秦始皇最先将谁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国 2 秦汉统治者是如何 规范 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的 3 材料三体现了唐太宗的哪些执政理念 请各举一例说明他是如何践行这一理念的 4 第一个入主中原 统一中国的游牧民族哪一项地方行政制度最能体现其管理国家的 中原化 39 20 分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制度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核心 这一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对中国统一多民 第 10 页 共 13 页 族的形成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关于这一历史 结合材料分析 材料一 为稳定周初的政治形势 巩固疆土 周王根据血缘关系远近和功劳大小 将宗亲和功臣等分封到各 地 授予他们管理土地和人民的权利 建立诸侯国 人教版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从政治高度意义上考虑问题 始皇 这个称号 对他而言 实在是当之无愧 郭志坤 秦始皇 大传 材料三 秦和两汉应该是一个连续体 不必当做三个朝代来看待 所谓 汉承秦制 许倬云 大国霸 业的兴废 材料四 统一只是封建君主专制的表现形式 没有君主集权就不会有地区性的统一 没有地区性的君主集 权就不会有全国的封建统一 刘泽华 中国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形成及其在其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指出西周初期实行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2 结合所学 材料二反映出秦始皇在中央政治制度上有什么创举 3 材料三中提到的 汉承秦制 你同意吗 请结合所学举例史实加以说明 4 根据材料四指出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有什么作用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3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6 6 题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