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岳麓版岳麓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学年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末调研考试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222 题 共题 共 2222 分分 1 1 分 它曾是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又是我国首批建立的经济特区 它是 A 南京 B 上海 C 深圳 D 厦门 2 1 分 近代中国 清政府割地 赔款 丧权辱国 鸦片战争后 最先和割占中国邻土最多的国家分别是 A 英国 日本 B 英国 美国 C 英国 俄国 D 英国 法国 3 1 分 太平天国运动时 中国社会最主要的矛盾是 A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B 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C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D 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矛盾 4 1 分 在兴办军事工业和近代海军的同时 洋务派逐渐认识到 必先求富而后能强 运输困难也是急需 解决的问题 为此 洋务派兴办了 A 安庆内军械所 B 江南制造总局 第 2 页 共 14 页 C 轮船招商局 D 继昌隆缥丝厂 5 1 分 2011 年夏天 失而复得的国宝 圆明园生肖兽首铜像 下图 在全国各地巡回展出 导致这四 件国宝当年流失海外的罪魁祸首是 A 英美联军 B 英法联军 C 八国联军 D 俄国军队 6 1 分 公车之人散而归乡里者 亦渐知天下大局之事 各省蒙昧启辟 实起点于斯举 1895 年以后 中国官绅产生普遍醒觉 行动日渐积极 并扩大方向 这说明甲午战争 A 大大加深了中国半殖民地程度 B 促进了思想解放 C 极大地阻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D 导致了实业救国热潮 7 1 分 19 世纪 60 到 90 年代清朝统治集团内部一些比较开明的官员掀起了一场强兵富国的运动 关于该 运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 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 C 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第 3 页 共 14 页 D 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8 1 分 下列揭帖中反映义和团运动具有盲目排外性的是 A 神助拳 义和团 只因鬼子闹中原 B 天无雨 地焦旱 全是教堂止住天 C 拆铁道 拔线杆 紧急毁坏火轮船 D 洋鬼子 尽除完 大清一统靖江山 9 1 分 改革 是机遇 更是挑战 它往往承载着一个民族振兴的希望 发生于 19 世纪末的一次改革是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10 1 分 孙屮山在 烈士事略 序 中写道 是役也 碧血横飞 浩气四塞 草木为之含悲 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 则斯役之价值 直可惊天地 泣鬼神 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 该 序 中的 是役 是指 A 萍浏醴起义 B 黄花岗起义 C 广西起义 D 武昌起义 11 1 分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民报 的创刊 B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C 中外纪闻 的创办 第 4 页 共 14 页 D 蔡元培任北大校长 12 1 分 1919 年 6 月 3 日以后 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对于 新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 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 B 斗争方式从学生罢课变为工人罢工 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C 工人阶级取代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 D 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军阀政府 13 1 分 你参加假期 红色之旅 目的地是中国共产党 一大 旅行社应带你去 A 杭州 B 绍兴 C 北京 D 上海 14 1 分 下图是位于昆明市五华区翠湖畔的云南陆军讲武堂 创建于 1909 年 被誉为 民主革命的熔炉 为完成民主革命任务 培养革命需要的政治 军事人才 在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帮助下 1924 年 5 月 国民党创办 了陆军军官学校 黄埔军校 该校位于 A 南京 B 上海 C 武汉 第 5 页 共 14 页 D 广州 15 1 分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挽救了党和红军 成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 会议是 A 中共 一大 B 八七会议 C 遵义会议 D 中共 七大 16 1 分 1927 年 周恩来说 革命靠军阀的部队是靠不住的 我们必须建立自己的武装来打倒反革命 现在 我们起义成功了 这里的军队归共产党领导 这里的共产党领导军队始自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井冈山会师 17 1 分 对下列如图四副图片解读最为准确的是 A 全民族抗战 B 敌后战场的抗战 C 正面战场的抗战 D 第一次国共合作 18 1 分 口述史料是史料的表现形式之一 如果要采用口述史料来研究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 第 6 页 共 14 页 的一场胜仗的相关事实 下列选项符合的是 A 台儿庄战役形势图 B 李宗仁回忆录 C 国民党正面战场空军抗战纪实 D 黄河大合唱 19 1 分 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人民在反抗侵略的斗争中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下 列抗战期间的重大事件 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平型关战斗 九一八 事变 七七 事变 百团大战 A B C D 20 1 分 1947 年 中共的一项决议指出 占乡村人口不到 10 的地主和富农 占有 70 80 的土地 而 占乡村人口 90 的贫农 雇农和中农 却只占有 20 30 的土地 他们终年劳作 仍不得温饱 上述材料反映的是 A 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B 土地改革的内容 C 土地改革的性质 D 土地改革的影响 21 1 分 下列关于解放战争胜利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中国共产党领导正确 针对不同战场的不同情况制定各具特点的作战方针 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 解放区土地改革的完成 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 第 7 页 共 14 页 国民党军的人数和装备不如共产党军队 A B C D 22 1 分 如图是 1872 1910 年间中国民族资本投资厂矿情况统计图 该图信息可以说明 20 世纪初 A 中国民族资本竞争力明显增强 B 清政府对工商业放松了限制 C 重工业的发展受到政府的重视 D 民族工业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23 4 分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民族屈辱史 列强通过发动一系列侵华战争 使中国一步步陷入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深渊 中国近代史还是一部抗争的历史 面对侵略和灾难 中华民族不怕牺牲 前赴后继 民族之魂在 血雨腥风中重塑 阅读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8 页 共 14 页 材料二 此日漫挥天下泪 有公足壮海军威 材料三 鸦片战争结束不到十年 一场席卷半个中国的农民起义爆发了 它建立起与清廷对峙的政权 前后 持续 14 年之久 达到了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高峰 材料四 戊戌变法的帷幕落下没多久 中国又掀起了一场以农民为主体的反帝风暴 义和团运动 英国人 赫德评价道 这是一个纯粹爱国主义的自发自愿的运动 1 以上三幅图片中 列强强迫清政府签订的条约分别与哪三次侵华战争相关 2 请分别说出这些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性质有何影响 3 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了悼念谁写的 4 材料三中 这场农民起义 指什么运动 根据材料四概述义和团运动的性质 24 4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31 年 9 月 18 日晚上 日本关东军在沈阳北郊柳条湖村附近炸毁了南满铁路的一段路轨 然后诬称 中国军队破坏铁路 袭击日本守备队 突然向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和沈阳城发动攻击 蒋介石曾密电张学良 生养日军行动 可作为地方事件 望力避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 一切对日交涉 听候中央处理 政府现时既 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 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 对日避免冲突 对于国民亦一致告诫 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以上事实说明 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决定的对日方针就是 不抵抗 而幻想依靠国联 的力量压迫日本从东北撤兵 材料二 1936 年张学良 杨虎城两位爱国将领抛开个人生死和毁誉 毅然发动 兵谏 迫使蒋介石南京政府 放弃了 攘外必先安内 的误国政策 改变了近代中国历史的前进方向 国内时局发生了根本转变 和平代替了 内战 团结代替了分裂 出现了全民抗日的新局面 材料三 1937 年 7 月 7 日卢沟桥发生 七七事变 驻卢沟桥与宛平城的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七七事变促进了 国共的第二次合作 以国共合作为主体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中国各民族 各政党 各政治派别求同存 第 9 页 共 14 页 异 共同抗敌 国民党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上将壮烈殉国 在反 扫荡 作战中 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 将军血洒疆场 同时 各地青年学生纷纷投笔从戎 广大妇女积极参加抗日宣传 救护和战地服务 随工厂内迁 的工人不分昼夜 加班生产 支援前线 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 积极捐款捐物 支援抗战 数万华侨青年回国参 战 文艺界成立各种抗战协会 通过文艺作品宣传抗战 振奋士气 日本侵略者陷入了中华民族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之中 材料四 在敌强我弱的情况下 中国采取持久战战略 并迅速形成了两个抗日战场 即国民党政府指挥的正 面战场和中国共产党开辟的敌后战场 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 太远会战 徐州会战 武汉会 战等一系列战役 中国共产党领导八路军 新四军也是利用灵活战术展开群众性的人民游击战争 采取地道战 地雷战 麻雀战打击日军 并且取得平型关大捷 百团大战等重要战役的胜利 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互相呼应 沉重打击了日军 构成了中国抗日战争的整体 1 阅读材料一回答 日本侵华事件指的是什么 有什么影响 2 根据材料二回答 兵谏 的结果如何 3 阅读材料三 分析七七事变后中国的抗日战争进入到什么阶段 4 依据材料四中的内容 分析回答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 25 3 分 文化遗产的发现 保护 新生 1 文化遗产的发现 二十世纪初 明清档案 殷墟甲骨 敦煌藏经洞文书 居延汉简的相继发现推动了 历史研究的发展 明清档案 殷墟甲骨 敦煌藏经洞文书 居廷汉简 明清档案包括明清时期内阁 军机 处及各衙门的档案资料 除汉文资 料外 还包括近代与英 法 德等 国交涉的外文档案 现存约计 1000 万件 殷墟甲骨为河南安阳 出土的王室占卜记事 用的龟甲兽骨 甲骨 刻辞记述了商王室的 活动 如 商王对天 神和祖先的祭祀 对 内对外征战 劝农耕 敦煌藏经洞文书指 在中国甘肃敦煌莫 高窟藏经洞出土的 4 11 世纪的多种文 字的古写本 以 佛教典籍最多 还 涉及天文 历法 居延汉简指中外学者在我国 西北居延等地区发现的大量 汉代简牍 以性质和用途可 分为文书 簿册 信札 经 籍和杂类等 第 10 页 共 14 页 作 天象气候等 方志 图经 医书 民俗 名籍 帐册 诗文等领域 请你按照文化遗产形成的时间 为材料中的四个发现排序 只填写序号即可 2 仿照示例 结合材料与所学知识 从上述发现中任单一项 介绍其史料价值 抄写示例不得分 要求 时空定位准确 角度归纳合理 不能照抄材料 3 文化遗产的保护 1933 年 1 月日 9 占领山海关后 故宫博物院理事会决定将 故宫部分文物转运上海以避战火 2 月 5 日夜 第一批南 运文物 2118 箱在军队的保护下起运 至 5 月 15 日运走文 物 5 批 共 13427 箱又 64 包 l937 年 8 月 13 日 日军轰 炸上海 南京告急 根据战时文物宜散不宜聚原则 南迁 文物分 3 批向西迁移 详见右侧文物迁移路线图 抗战后 清点 南迁文物 15 年中行程万里 穿越大半个中国 上百 万件文物无一丢失 鲜有损毁 堪称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据江胜信 壮哉文物南迁路 整理 依据材料 对以下表述做出判断 直接从材料得出的 在括号内划 违背材料所表达意思的 在括号内 划 材料没有涉及的 在括号内划 故宫文物南迁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 文物迁移的路线与日军的进攻有关 为防止文物流失 文物一律集中迁徙 文物迁徙沿途得到民众的大力保护 文物南迁在文物保护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4 文化遗产的新生 2019 年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 故宫博物院建院 94 年来首次举办 灯会 观众漫步宫墙上观灯 听畅音阁传 来的戏曲声 赏投影在金色琉璃瓦上的 千里江山图卷 等绘画作品 充分体验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第 11 页 共 14 页 让古老的文化遗产获得新生 彰显传统文化的魅力 是当代人的使命 请选择北京的一处文化遗产 设计一 场主题展示活动 第 12 页 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农林机械出租合同范本
- 农村垃圾运输合同范本
- 合同文本拒收现结协议
- 卤菜店劳务合同协议书
- 司法鉴定委托书协议书
- 公司常用劳动合同范本
- 合同违约未处罚写协议
- 保险经纪合同补充协议
- 劳动派遣劳动合同范本
- 合伙买车签合同还协议
- 早期生产遏制GP-12工作要求
- GB/T 16463-1996广播节目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方法和技术指标要求
- GB/T 15972.20-2021光纤试验方法规范第20部分:尺寸参数的测量方法和试验程序光纤几何参数
- GA/T 1068-2015刑事案件命名规则
- 刘德武《如何画正方形》课件
- 政务礼仪-位次礼仪课件
- 药监系统官方培训 王知坚 益生菌相关药物的质量分析与控制 浙江省食品药品检验研究院
- 绝缘电阻和接地电阻的测量实验
- 《食品经营许可证》申请报告书空白模板
- 生产过程质量改善计划
- 绿萝养殖幻灯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