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I )卷_第1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I )卷_第2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I )卷_第3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I )卷_第4页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部编版部编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学年七年级上册历史第四单元测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河南省文物局 2009 年 12 月 27 日对外公布 魏武王曹操高陵在该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被发现 如果你想了解曹操 应查阅的历史时期是 A 三国 B 魏晋 C 东汉 D 西汉 2 2 分 下列各项与曹操无关的是 A 控制汉献帝 B 在官渡大败袁绍 C 在赤壁被打败 D 废汉献帝 自称皇帝 3 2 分 公元 3 世纪 中国被分裂为三个国家 三个国家位置示意图 正确的是 A B 第 2 页 共 12 页 C D 4 2 分 三顾茅庐 的故事发生在襄樊隆中 下列与故事相关的历史人物是 A 袁绍 B 诸葛亮 C 孙权 D 曹操 5 2 分 七年级 4 班的同学排练课本剧 曹操故事 情节安排错误的是 A 在官渡 曹操亲率精兵出击 B 在赤壁 曹操中了诈降之计 C 在书房 曹操欣赏 兰亭序 D 曹操题诗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6 2 分 下图为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它反映了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原因是 A 江南地区社会相对稳定 B 江南自然条件优越 第 3 页 共 12 页 C 北人南迁 带来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生产技术 D 南方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 7 2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 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统治者施行仁政 B 社会比较稳定 C 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劳动力和先进技术 D 自然条件优越 8 2 分 宋书 州郡志 所载 自 西晋 永嘉初至 南朝 刘宋末 南渡 迁 人口约 90 万 约占北 方总人数的 1 8 还要多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A 北方人口锐减 B 政权分立 C 经济重心南移 D 江南得到开发 9 2 分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 荒地变良田 种植水稻用绿肥 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稻麦间种 A B C D 第 4 页 共 12 页 10 2 分 最能概括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社会历史特点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诸侯纷争与社会变革 C 统一国家的建立与发展 D 政权分立与民族大融合 11 2 分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方 目睹了洛阳的风貌 感慨的说 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 异族 风气 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 人才济济 难以言传 出现这种情况的最主要原因是 A 北魏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融合 B 南方人民大量北迁 C 北方地区经济发达 D 北方少数民族发展迅速 12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中的汉化措施包括 采用汉姓 穿汉服 学习少数民族语言 同汉人通婚 A B C D 13 2 分 南北朝时期 极大地顺应了我国北方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等民族大融合趋势的政治改革家 是 A 商鞅 B 张骞 C 班超 D 北魏孝文帝 第 5 页 共 12 页 14 2 分 东南亚一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 三宝港 三宝庙 三宝塔 等遗址 是为了纪念 A 郑和 B 戚继光 C 郑成功 D 鉴真 15 2 分 西晋王朝存在时间非常短暂 导致西晋是一个短命王朝的原因有 统治集团迅速腐朽 北方人大量迁往江南地区 皇族之间连年混战 内迁少数民族反抗西晋的压迫 A B C D 16 2 分 胡人汉服 汉人胡食 反映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影响 相互融合 下列哪项改革凸显了 这一现象 A 商鞅变法 B 张骞出使西域 C 北魏孝文帝改革 D 文成公主进藏 17 2 分 欣赏自然风光 游历山川河流 能陶冶情操 小明一家准备在寒假游历长江三峡 出发前小明要 了解古代长江三峡的风貌 他应该查阅的著作是 A 水经注 第 6 页 共 12 页 B 伤寒杂病论 C 天工开物 D 本草纲目 18 2 分 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 他们通常被称为 圣人 那么 书圣 画圣 诗圣 分别 是指 A 王羲之 吴道子 李白 B 王羲之 吴道子 杜甫 C 张旭 顾恺之 李白 D 张旭 顾恺之 杜甫 19 2 分 有一书法作品 全篇 324 字 凡重复的字 写法各不相同 笔法之玄妙 似有神助 有 天下第 一行书 的美誉 这部作品是 A 兰亭集序 B 宣示表 C 张猛龙碑 D 比丘道匠造像题记 20 2 分 下列内容不是 齐民要术 内容的是 A 农作物必须因地种植 B 要改革生产技术 C 农业生产遵循自然规律 D 总结了我国劳动人民的生产经验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21 25 分 皇帝说 如果名不正言不顺 那么各种制度就不能确立 现在要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 用汉语 那些年龄在 30 岁以上的人 使用鲜卑语已成习惯 可以允许他们不立即改变 但是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 第 7 页 共 12 页 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 上文中 皇帝 指谁 2 他进行改革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3 除上文内容外 他还有哪些改革措施 22 20 分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 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 地超过了北方 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一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 两幅历史图片 材料三 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 苏湖熟 天下足 宋史 记载 国家根本 仰给东南 1 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 江南经济区 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 材料二图一中 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 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 响 3 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 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 从材料一到材料三 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3 20 分 改革是强国富民之道 是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 礼者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第 8 页 共 12 页 司马迁 史记 商鞅列传 原文大意 治理天下的方法不是一样的 管理国家不一定效法古代 所以商汤武王不遵循古代方法而能够称 王 夏朝不改变礼教而灭亡 与古代管理国家相反方法的不可以否定 而遵循古代礼教的不值得称道赞扬 材料二 秦孝公任用卫鞅 坏井田 开阡陌 准许土地自由买卖 引自 汉书 材料三 努力种田织布的人可以免除徭役 在战争中立下军功的人按功劳大小封爵 授田 财宅 废除没 有军功的贵族的特权 引自岳麓书社 中国历史 七年级上册 材料四 下表为鲜卑姓改为汉姓 鲜卑姓汉姓鲜卑姓汉姓 拓跋元贺赖贺 丘穆陵穆独孤刘 步六孤陆贺楼楼 材料五 资治通鉴 记载 魏主 今欲断诸北俗 一从正音 其年三十已上 习性已久 容不可猝革 三十已下 见在朝廷之人 语音不听仍旧 若有故为 当加降黜 原文大意 今日起要停用鲜卑语 全部改讲汉语 30 岁以上的人 习惯已久 一时很难改过来 30 岁以下 在朝廷做官的 必须改 故意违反此令 要降爵罢官 1 材料一中的 卫鞅 指的是谁 2 根据材料二 三 概括变法的内容 不得照抄原文 3 在当时的背景下 秦国的贵族 平民各自对变法持何种态度 请说明理由 4 卫鞅变法是成功了 还是失败了 为什么 评判的标准是什么 5 材料四 材料五体现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6 这次改革有何历史影响 三 三 问答题问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第 9 页 共 12 页 24 15 分 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 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 融合所产生的 阅读材 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示意图 材料二 孝文帝 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 若有违者 免所居官 魏书 材料三 魏主下诏 以为 北人谓土为拓 后为跋 魏之先出于黄帝 以土德王 故为拓跋氏 夫土者 黄 中之色 万物之元也 一改姓氏 诸功臣旧族自代 按 代 郡名 今山西省东北 河北省西北一带 来者 姓 或重复 皆改之 引自 资治通鉴 1 迁往中原的 北方民族 主要有哪些 2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给江南地区带来了哪些有利因素 3 材料二 三反映了历史上哪一次重要改革 两个诏令提出的具体改革措施分别是什么 4 这一改革与材料一中的历史现象 在历史上产生了什么共同影响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1 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