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1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2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3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4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陕西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常言道 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当年姜尚 吕尚 周公辅佐的贤明君主是 A 黄帝 B 夏启 C 商汤 D 周武王 2 2 分 周幽王烽火戏诸侯 孔子周游列国 的故事家喻户晓 你知道与 诸侯 列国 的产生相关 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郡县制 3 2 分 公元纪年法是现在国际通用的纪年法 公元前 2070 年 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 与 今年 公元 2015 年 相距多少年 A 4085 年 B 55 年 C 4084 年 D 4055 年 4 2 分 小明看电视剧 封神榜 时看到这样一个镜头 周武王联合 800 多个部落击败商朝军队 纣王自 焚 商朝灭亡 他由此回忆起哪一个历史事件 A 炎黄部落打败蚩尤部落 B 商汤灭夏 第 2 页 共 14 页 C 牧野之战 D 国人暴动 5 2 分 如图所示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朝时期 A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 畜牧业发达 D 铁器开始使用 6 2 分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秦朝 D 东晋 7 2 分 青铜器和甲骨文代表了中国商周时期发达的古代文明 考察青铜器和甲骨文 以下哪一城市是最 佳选择 A 郑州 B 安阳 C 洛阳 D 西安 8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 第 3 页 共 14 页 A 夏朝 B 东周 C 商朝 D 西周 9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新旧制度更替 社会大变革 其根本原因是 A 王室衰微 诸侯争霸 B 铁农具的广泛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C 思想上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D 兼并战争频繁规模更大 10 2 分 按照周礼 贵族使用鼎和簋的种类 数量都有严格规定 周天子用 九鼎八簋 诸侯用 七鼎 六簋 大夫用 五鼎四簋 士用 三鼎一簋 礼器的类型和数量的变化反映了 A 青铜器的数量增多和种类逐渐丰富 B 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 C 贵族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D 青铜器成为贵族身份的代表性器物 11 2 分 齐国君王齐桓公 任用丞相叫管仲 尊王攘夷 为口号 霸主逞威风 该歌谣所反映的历史 时期是 A 春秋 B 战国 第 4 页 共 14 页 C 西周 D 商朝 12 2 分 有这样一副对联 有志者事竟成 破釜沉舟 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曾经激励了很多人发愤图强 其中 卧薪尝胆 的是 A 吴王夫差 B 越王勾践 C 春秋首霸齐桓公 D 楚庄王 13 2 分 据记载 春秋时期鲁国向周天子朝贡 7 次 其中鲁国国君亲自去的仅有 3 次 而鲁国却朝齐 11 次 朝晋 20 次 这说明 A 鲁国定期向周天子纳贡 B 鲁国主动与齐 晋结好 C 天子依附于诸侯 D 周天子失去了往日的权势 14 2 分 许多成语来源于历史人物的故事 下列人物与成语连接错误的是 A 孔子 因材施教 B 越王勾践 问鼎中原 C 陈胜 吴广 揭竿而起 D 刘备 诸葛亮 三顾茅庐 15 2 分 下图是学习战国七雄时 小明同学制作的各国位置示意图 其中秦国的位置应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A B B C C D D 16 2 分 下列哪一位诸侯王不是春秋时期的霸主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周武王 17 2 分 九层之台 起于累土 千里之行 始于足下 美言不信 信言不美 这是春秋的一位思想家 留下的名言 其中蕴含着朴素的辩证思想 这位思想家应当是 A 老子 B 孙武 C 庄子 D 墨子 18 2 分 孔子的学生仲由敢做敢为 但不够稳重 孔子教育他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学生冉求胆小 遇 事退缩 孔子教育他凡事要马上去做 这体现了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什么思想 A 创办私学 第 6 页 共 14 页 B 提出 仁 学 C 因材施教 D 认为 民贵君轻 19 2 分 故宫博物院里有一块牌匾上写着 中正仁和 其中 仁 的思想来自于 A 道家 B 儒家 C 法家 D 墨家 20 2 分 中国古代思想家就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见解 主张 不涸泽而渔 不焚林而猎 的古代 思想家是 A 老子 B 孟子 C 墨子 D 韩非 21 2 分 我来自元谋 你采自周口 牵起休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颇为流传的诗 句 如果要考察 来自周口 能 直立行走 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22 2 分 形成后来华夏族主体的部落是 A 黄帝 蚩尤部落 B 炎帝 蚩尤部落 第 7 页 共 14 页 C 黄帝 炎帝部落 D 黄帝炎帝和蚩尤部落 23 2 分 如果把元谋人 北京人 半坡聚落 河姆渡聚落 炎帝与黄帝 大禹治水等概念作为一个学习主 题 那么这个学习主题应该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国社会的急剧变革 C 大一统时代的到来 D 国家的分裂 24 2 分 下列关于我国原始农业发展的表述 不符合史实的是 A 黄河流域是亚洲水稻的起源地 B 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C 我国原始农业兴起于黄河 长江等大河流域 D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等 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5 2 分 春种一粒粟 秋收万颗子 据考古发现 此诗是描绘生活在黄河流域 能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 粟的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原始居民 D 半坡原始居民 26 2 分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过上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 会种植庄稼 B 能人工取火 C 能建造房屋 第 8 页 共 14 页 D 会制作陶器 27 2 分 黄帝和炎帝被称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B 妻子嫘祖发明养蚕抽丝技术 C 建造宫室 车船 制作兵器 衣裳 D 让部下发明文字 历法 算术和音乐 28 2 分 山海经 中写道 蚩尤作兵伐黄帝 蚩尤请风伯雨师 纵大风雨 黄帝乃下天女曰魃 雨 止 遂杀蚩尤 以上 山海经 中所描述的内容 A 属于历史的真实记录 B 没有任何依据 C 反映了我国人类起源 D 反映了华夏族形成过程 29 2 分 1958 年 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宝鸡市北首岭发掘出船形彩陶壶 说明了当时已经用船作为交通工 具 相传造出车船的是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D 大禹 30 2 分 务农桑 筑宫室 初定家邦 创文字 造舟车 走出洪荒 巍巍先祖功德 绵绵万世流芳 孙中山先生的这篇祭文写的是传说中 A 黄帝 B 炎帝 C 蚩尤 第 9 页 共 14 页 D 禹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31 25 分 文明 传承 自信 文字篇 材料一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 曾诏书发至桂林 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 文字的不统一 无疑妨碍了各 地经济 文化的交流 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 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 书同文 车同轨 思想篇 材料二 战国时代 诸子百家之学异常活跃 极富创造力 被公认为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灿烂辉煌的时代 中 国两千年封建社会此伏彼起的各种学术思想 除了外来的佛学 几乎都渊源于春秋战国时代 都受到诸子之学的 深远影响 颜世安 从 稷下学宫 看战国百家争鸣 制度篇 材料三 隋唐开始的科举选官制度 使一些本来无立锥之地的平民书生 通过科场也得以晋身于官僚 贵族 的行列 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 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 这样一来 在社会的等级 阶层之间 也就必然会出现等级中的升降 甚至贵贱间的对流 这种流动性同时为那些原来既非官僚 也不是地 主的人步入官僚队伍 提供了可能性 摘编自胡平 试论科举对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影响 材料四 公元 1001 1500 年世界科技发明数量概况 第 10 页 共 14 页 1 请写出上图中文字的名称 材料一中 书同文 的 文 是指 选择对应的选项 A 小篆 B 甲骨文 2 材料二反映出战国时期在思想文化领域出现了什么局面 请写出 百家 中的两家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科举制对中国古代政治的影响 4 根据材料四简要说明这一时期中国科技发明的状况 列举出这一时期中国的两项科技发明 5 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我们的祖先凭借着勤劳与智慧 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为人类的发展和 进步作出了伟大贡献 请你综合本题四则材料论证这一观点 至少要选取两则材料 32 20 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 一片片甲骨文 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 瑰宝闪烁其间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第 11 页 共 14 页 1 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 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 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把它们 与三个字 休 人 山 对应起来 2 结合所学知识 说说你是怎样理解 一片甲骨惊天下 的 3 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 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从外观上看 它有什么特点 4 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 想象图 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