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新版_第4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2017 七上 商河月考 大约距今 70 20 万年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山顶洞人 C 蓝田人 D 北京人 2 2 分 2016 青岛 史记 记载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霸主 该材料说明东周时期 周天子威望下降 诸侯不再听从周天子命令 诸侯之间经常进行争霸战争 最终秦国完成国家统一 A B C D 3 2 分 下列阶层中 属于夏商西周国家的统治阶层的有 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A B C D 4 2 分 关于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 正确的是 A 早晨 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第 2 页 共 11 页 B 下午 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 大家很高兴 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 晚上 大家住在洞穴中 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赶野兽和照明 5 2 分 2016 七上 灵璧期中 西周末年 昏庸的幽王上演了一场 烽火戏诸侯 的闹剧 诸侯率兵前 往护卫周王是遵守了 A 封建制的法规 B 禅让制的规则 C 世袭制的传统 D 分封制的义务 6 2 分 央视热播纪录片 舌尖上的中国 从最平凡的一锅米饭 一个馒头 到各种小吃 全方位展示 了中国人的日常饮食 米饭 永远都是江南餐桌上最后的主角 有可能最早享用米饭的古人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7 2 分 2017 七上 桂林期中 古代人们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贵族之家的豪奢生活 由此可见 鼎 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以外 还用做 A 装饰品 B 乐器 C 盛水器具 D 食器 8 2 分 能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北京人 山顶洞人 河姆渡人 半坡人 第 3 页 共 11 页 A B C D 9 2 分 公元前 7 世纪后期 晋军大败楚军的战役是 A 城濮之战 B 桂陵之战 C 马陵之战 D 长平之战 10 2 分 科学家发现 白菜的营养价值不但很高 还是最热门的抗癌明星 下面哪个远古人类的 菜谱 中最先有它的身影 A 北京人 B 元谋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11 2 分 2017 九下 龙岗期中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错误的是 A 商鞅变法 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 B 汉武帝 罢黜百家 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 C 张骞出使西域 促进了丝绸之路的开辟 D 官渡之战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2 2 分 2016 七上 安丘月考 礼记 所谓 天下为公 选贤任能 的社会局面 主要反映的是 A 北京人时期 第 4 页 共 11 页 B 半坡聚落时期 C 尧舜禹时期 D 传说中的黄帝时期 13 2 分 2016 七上 剑河月考 下面对青铜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青铜器造型雄伟 纹饰古朴 既有实用价值又有艺术价值 B 目前我国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司母戊鼎 C 青铜工艺是商周文明的重要标志 D 青铜器造型雄伟 纹饰古朴 只有实用价值没有艺术价值 14 2 分 2017 七上 临河期中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有 农作物的出现 家畜饲养 聚落 城市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定居生活 A B C D 15 2 分 2016 七上 大同期末 墨子主张 非攻 孟子认为 春秋无义战 这表明两位思想家的相 同主张是 A 实行 无为而治 B 反对不义战争 C 倡导以法治国 D 提倡仁和礼 16 2 分 2018 七上 惠安期中 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是 A 炎帝 第 5 页 共 11 页 B 黄帝 C 尧 D 舜 17 2 分 2017 七上 洪泽期中 商鞅变法实行奖励农耕地根本目的是 A 限制商业活动 B 废除旧贵族的实权 C 发展农业生产 D 增强秦国实力 18 2 分 2018 九下 山西模拟 距今约六七千年前 以农耕为特征的氏族聚落已在中华大地星罗棋布 下列图片中 代表当时生产力水平的生产工具是 A 骨耜 B 铁农具 C 曲辕犁 D 筒车 19 2 分 2018 聊城 下列人类遗址中 对研究我国北方原始农耕文化帮助最大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第 6 页 共 11 页 20 2 分 下图是某电视剧中出现的一块匾额 匾额题字中 仁 的思想源自哪一学派 A 儒家 B 墨家 C 道家 D 法家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4 4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21 20 分 2018 九上 扬州期末 阅读以下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孝公 有席卷天下 包举宇内 囊括四海之意 并吞八荒之心 当是时也 商君佐之 内立法 度 务耕织 修守战之具 外连衡而斗诸侯 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贾谊 过秦论 材料二 燕州刺史穆罴进曰 移都事大 如臣愚见 谓为未可 高祖 孝文帝 曰 黄帝以天下未 定 居于涿鹿 既定之后 亦迁于河南 出自 魏书 卷十四 材料三 材料四 孔子的学说在他生前并没有被普遍接受 更不用说贯彻了 但是他们最终流行了 并成为国家的正 式教义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1 依据材料一 写出秦孝公任用 商君 变法的目的 变法中 务耕织 的措施是什么 写出这场变法 与 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之间的关系 第 7 页 共 11 页 2 依据材料二写出孝文帝改革的措施及其目的 3 材料三反映的措施有何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 秦朝在地方上确立什么制度来加强中央集权 4 孔子学说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哪位皇帝将该学说作为 国家的正式教义 2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 创造指南车 平定蚩尤乱 世界文明 唯有我先 孙 中山 材料二 尧知子丹朱之不肖 不足授天下 于是乃权授舜 授舜 则天下得其利而丹朱病 授丹朱 则 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 尧曰 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 史记 五帝本纪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轩辕 指哪位历史人物 他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 材料二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的实质是什么 3 上述材料中的 轩辕 尧 和 舜 的共同点有哪些 23 20 分 2018 山西 富强是中华民族的不懈追求 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使命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夫商君为孝公平权衡 正度量 调轻重 决裂阡陌 教民耕战 是以兵动而地广 兵休而国富 故 秦无敌于天下 战国策 秦策三 材料二 内外交困之下 1860 年 12 月 24 日 咸丰皇帝不得不发布了向西方学习先进技术的第一个 上谕 此后 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 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 新式学堂一一举办 留学生陆续外派 大清国 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纪录片 复兴之路 第 8 页 共 11 页 1868 年 4 月 日本人呢天皇率领群臣宣读 五条誓文 决心励精图治 锐意改革 改革的动力是西化 英 国模式自然作为铁路 电信 公共建筑和市政工程 纺织工业以及许多商业方面的模范 法国模式用来改革法制 军事 大学归功于美国 资本的年代 材料三 美国崛起于 19 世纪后半期到 20 世纪上半期 这期间美国在经济总量上接近头号强国英国 在此后 50 年美国越来越深地卷入两洋战略 到 20 世纪 20 年代开始主导国际体系的建立 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标志 美 国完成崛起的过程 到 20 世纪 50 年代 取代英国成为世界头号强国 摘编自 大国崛起 材料四 改革开放以来 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持续高速增长 粮 食 棉花 肉类和原煤 钢 水泥等 200 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综合国力不断跃上新台阶 2010 年 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二 仅次于美国 摘自统编教材八年级下册 1 材料提到了商鞅变法的哪些措施 这些措施起了什么作用 2 材料二中的 上谕 标志着哪一事件的开始 比较这事件与日本明治维新的不同之处 3 根据材料三划线部分的提示信息 简述美国是如何成为世界头号强国的 4 综合上述材料 归纳中外各国实现富强的共同经验 24 20 分 2017 七上 华安月考 小明要参加一个文化教育旅游团 让我们跟随他去看看吧 1 第一站是北京 在周口店他们将考察哪些远古人类的遗址 答出一个即可 2 第二站是陕西西安 在西安历史博物馆里 他们欣赏了许多从当地原始居民遗址中出土的石器和彩陶 你知道这个原始居民遗址的名称吗 以下哪个图片中的文物不可能出现在这里 第 9 页 共 11 页 3 第三站是陕西黄陵县 在这里 他们集体祭拜了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你知道祭拜谁吗 4 参观这些历史文化遗址之后 你有何感悟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