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1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2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3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4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江苏省八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II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 与 中国近代史 第一个 不平等 条约这三个关键词都 有关的是 A 尼布楚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北京条约 D 中俄改订条约 2 2 分 最讽刺的是 作为这场战争之直接起因的鸦片在这项条约中竟然只字未提 这项 条约 是指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3 2 分 这才是晚清 中记述 历史不因大清帝国的孤傲而拒绝改变进程 鸦片战争使中国遭遇千年未 遇的大变局 这里的 大变局 是指 A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中国完全沦为英国殖民地 4 2 分 下列哪一项信息不能从下图中获取 第 2 页 共 14 页 A 广州 虎门 厦门等地军民纷纷抗击英国侵略军 B 割香港岛给英国 C 开放广州 厦门 福州 宁波 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D 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5 2 分 马克思曾说 俄国不花一文钱 不出动一兵一卒 而比任何参战国得到更多的好处 这里 更 多的好处 指 A 获得赔款 2100 万元 B 占领 150 多万平方千米土地 C 开放五处口岸通商 D 允许在通商口岸修建工厂 6 2 分 针对下表的贸易状况 以英国为代表的西方列强 年代英输华货物总值 单位 万英镑 1837 1839 年均不足 100 1845 约 239 1846 约 179 第 3 页 共 14 页 1854 约 100 A 开始向中国输入鸦片 B 要求协定关税 C 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在中国开矿设厂 7 2 分 图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合璧的皇家园林遭到外国强盗的摧残后的遗迹 它首次遭到西方列强掠夺和 焚烧发生在 A 鸦片战争时期 B 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 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8 2 分 1853 年定都天京以后的洪秀全大兴土木 广选美女 大讲排场 至天京陷落的 11 年间 未出天 京城门一步 只一次乘坐 64 人抬的大轿离开天王府 前去东王府看望生病的杨秀清 11 年间只发出 25 份诏书 基本不理朝政 却对后宫美人写了 476 首诗 这一切表明 天平天国运动 A 体现了农民战争的新特点 B 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 必然避免不了失败的命运 D 根本不具备一点革命性质 9 2 分 1872 年 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 三年多时间 外轮损失 1300 多万两 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 被招商局收购 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第 4 页 共 14 页 A 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 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C 极大提高了国防力量 D 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10 2 分 李鸿章晚年说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 练兵也 海军也 都是纸糊的老虎 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 不过勉强涂饰 虚有其表 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A 洋务运动没有引进西方先进技术 B 洋务运动治标不得力 没有使中国富强起来 C 洋务运动完全因内部掣肘而失败 D 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1 2 分 据史料记载 甲午海战时 北洋水师在舰船吨位 舰队建制 舰炮火力等方面与日本海军相比 或是相差无几 或是互有优劣 但北洋水师遭到惨败 直至全军覆没 其根本原因是 A 清军战斗力低下 B 清王朝腐败 C 李鸿章的妥协投降 D 中国社会制度落后 12 2 分 甲午中日战争中 导致北洋舰队全军覆灭的战役是 A 黄海海战 B 丰岛战役 C 旅顺战役 D 威海卫战役 13 2 分 马关条约 开放的通商口岸没有 A 沙市 第 5 页 共 14 页 B 上海 C 重庆 D 苏州 14 2 分 陈旭麓认为 民族的反思 是在遭遇极大地困难中产生的 一百多年来 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 思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 其中 第二次反思 对近代化的推进主要 是 A 器物技术 B 政治制度 C 思想文化 D 生活习俗 15 2 分 2018 年是戊戌变法 120 周年 下列内容属于戊戌变法和洋务运动相同点的是 A 允许官民上书言事 B 保护和奖励农工商业的发展 奖励创造发明 C 废科举废八股 D 兴办新式学校 16 2 分 纵观中日两国的近代历史 戊戌变法和明治维新具有很多相似之处 下列表述最恰当的是 A 都是为挽救民族危机而进行的改革 B 都颁布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成文宪法 C 都向西方学习 确立了君主立宪制 D 都改变了落后而貌 走上扩张道路 17 2 分 南京条约 马关条约 和 辛丑条约 都涉及到的内容是 A 割地 第 6 页 共 14 页 B 赔款 C 开放通商口岸 D 开设工厂 18 2 分 20 世纪初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前几次侵华战争的不同点是 A 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 B 为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而发动 C 侵略者获得了在中国投资建厂的权利 D 列强联合发动 19 2 分 20 世纪初 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 一时间 中国的心脏插着八个国家的旗帜 人类进 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屈辱 与中国遭受 如此屈辱 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0 2 分 1958 年美国人伊罗生出版的 浮光掠影 美国关于中国与印度的形象 一书 将美国对中国 的总体看法分为六个阶段 轻视阶段 赞赏阶段 敌对时期 1949 在 轻视阶段 美国直 接参与了哪一次侵华战争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21 2 分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过不同的变化 下列事件促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的是 第 7 页 共 14 页 鸦片战争 辛亥革命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三大改造 的基本完成 A B C D 22 2 分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的发起者是 A 顽固派 B 洋务派 C 维新派 D 革命派 23 2 分 在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帝制的历史进程中 孙中山投身其中 挟数十次起义的经历成为共和元勋 可以说 为理想而执着 因理想而无所畏惧 下面关于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 正确的是 创建中国同盟会 直接领导发动武昌起义 发表 讨袁檄文 号召护国战争 创建黄埔军校 主持召开国民党一大 提出新三民主义 促成第一次国共合作 A B C D 24 2 分 下图人物遇刺后爆发了 A 二次革命 第 8 页 共 14 页 B 护国战争 C 护法运动 D 第二次护法运动 25 2 分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裂 大小军阀连年混战 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其中占 据我们广西的桂系军阀是 A 张作霖 B 唐继尧 C 段祺瑞 D 陆荣廷 26 2 分 军阀混战时期 控制安徽 浙江 山东 福建等省 掌握北京政府实权的军阀为 A 直系军阀 B 奉系军阀 C 桂系军阀 D 皖系军阀 27 2 分 如图所示的文献中反映 20 世纪第一个十年中国发展方向的是 A B 第 9 页 共 14 页 C D 28 2 分 在近代中国 一批批爱国知识分子创办刊物 著书立说 宣传进步思想层出不穷 下列刊物促进 中国人民特别是知识青年的觉醒 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的是 A B C D 29 2 分 胡适在 文学改良刍议 中提出 不摹仿古人 不用典 七曰不讲对仗 八曰不避俗字俗 第 10 页 共 14 页 语 等八项主张 它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 A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B 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 C 提倡科学 反对愚昧 D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30 2 分 1842 等 英国 伦敦新闻画报 载 条约 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 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 总之 它让我们获得的比想要的还多 该条约是 A 南京条约 B 天津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565 分分 31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开放广州 厦门 宁波 上海 福州为通商口岸 中国赔款 2100 万银元 割香港岛给英国 英国进 出口的税款 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 台湾等给日本 赔款 2 亿两白银 开放重庆 苏州 杭州等为通商口岸 允许 日本人在通商口岸设厂等 以上材料摘自 历史 人教版 1 上述二则材料内容分别出自中国近代史哪两个不平等条约 2 这两个条约分别是哪两次战争后签订的 32 25 分 阅读下面图片后 回答问题 第 11 页 共 14 页 图一 鸦片战争 图二 1842 年 南京 1 图一事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2 图二签署了什么条约 割走了我国的什么地方 3 条约中规定中国开放的通商口岸中有一个也是我国当代对外开放的城市 它是哪个 同一座城市 它的 两次 开放 有何不同 33 20 分 近代中国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京师同文馆 1862 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安庆内军械所 1861 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官办钢铁企业汉阳铁厂 1890 年 材料二 改革政府机构 任用维新人士 普遍设立中小学堂 设立译书局 翻译外国书籍 准许创立报 馆 学会 材料三 推翻清朝统治 废除君主专制 建立民主共和国 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 其主观目的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二 这是在中国发生的哪个运动中颁布的法令 3 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一政党提出的 4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举措或政治纲领都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 这么说的理由是什么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