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B卷_第1页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B卷_第2页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B卷_第3页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B卷_第4页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北师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十三课挑战两极同步练习题 B B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一幅横贯欧洲大陆的铁幕缓缓降落 美苏之间的冷战开始 冷战开始的标 志是 A 北约的建立 B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D 古巴导弹危机发生 2 2 分 为了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西欧国家希望联合起来 为此成立了 A 三国同盟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C 华沙条约组织 D 欧洲共同体 3 2 分 下边漫画形象地描绘了欧洲一百年间从纷争到联合的历程 联合的关键环节是哪一组织的建立 A 联合国 B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第 2 页 共 12 页 C 独立国家联合体 D 欧洲联盟 4 2 分 二战后 为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可能性 西欧国家建立了一个经济共同体 1993 年 这个 经济共同体发展成为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世界贸易组织 5 2 分 下图是 20 世纪 50 70 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简表 当时促进其经济发展的共同原 因不包括 A 欧洲联盟的建立 B 政府大力发展科技 教育 C 美国的援助或扶植 D 政府制定恰当的经济政策 6 2 分 如图中 日本经济在 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以后快速发展的外部原因是 第 3 页 共 12 页 A 美国的大力扶持 B 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 C 发展教育和科学技术 D 引进最新的科技成就 7 2 分 对如表解读不正确的是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工业生产中所占的比重变化 国家年份美国西欧日本其他国家 1951 年 48 6020 801 6029 00 1970 年 37 8328 609 5023 87 A 美国工业发展处于停滞 B 欧共体成立促进工业发展 C 日本所占比重上升 D 其他国家所占比重下降 8 2 分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中符合史实的是 选项史实评价 A 日本偷袭珍珠港绥靖政策达到顶峰的标志 B 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根本性变革 C 欧洲联盟条约 的签署欧洲开始朝着经济一体化目标迈进 D 经济全球化给世界各国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 A A B B C C D D 第 4 页 共 12 页 9 2 分 战后 西欧和日本经济发展的共同原因不包括 A 制订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B 美国马歇尔计划的援助 C 抓住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 D 重视科技教育 10 2 分 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一跃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 创造了战后东亚经济奇迹的国家是 A 中国 B 日本 C 韩国 D 新加坡 11 2 分 他赢得了民心 因为人民能够感觉到 他喜欢他们 他惦记着他们 罗斯福新政中 赢得民心 的举措是 A 兴建公共工程 增加就业机会 B 提倡美国公民勤俭节约 C 引导农场主努力扩大生产 D 改革银行制度 恢复银行信用 12 2 分 有关下表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1950 1970 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统计表 联邦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日本美国 6 7 5 6 5 3 2 9 9 6 3 5 A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都有增长 B 联邦德国经济增长率超过美国 第 5 页 共 12 页 C 美国丧失了资本主义世界头号经济大国的地位 D 日本经济增长率居首位 13 2 分 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撕杀 沦为二 三流国家的西欧诸国 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 如此下去 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为改变这种状况 1967 年 欧洲国家 A 接受马歇尔计划 B 成立欧洲共同体 C 成立欧洲联盟 D 统一使用欧元 14 2 分 一位当代西方史学家说 西欧国家希望通过建立一个经济共同体 来振兴经济并降低未来战争的 可能性 目前由欧洲国家组成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亚太经合组织 15 2 分 20 世纪 70 年代后 日本军费支出不断增加 80 年代 主张摆脱美国控制的 日本可以说不 广为 流传 90 年代后 向海外派兵 并谋求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日本的上述演变说明 A 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B 日本谋求世界政治大国的地位 C 日本拒绝承担第二次世界大战罪责 D 美国丧失世界霸主地位 16 2 分 李林在 百度 搜索引擎中输入 一个声音说话 一体化程度最高 使用统一的货币 等文 字 他查到的国际组织应是 A 欧洲联盟 第 6 页 共 12 页 B 世贸组织 C 联合国 D 亚太经合组织 17 2 分 从欧共体发展起来 目前为世界上最大经济体的是 A 三国同盟 B 三国协约 C 联合国 D 欧洲联盟 18 2 分 下图旗帜代表的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是 A 国际联盟 B 联合国 C 欧洲联盟 D 北约组织 19 2 分 两次世界大战后 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 三等国家 欧洲政治家们清醒认 识到 如此下去 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为改变这一局面 20 世纪 60 年代西欧国家成立了 A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B 华沙条约组织 C 欧洲共同体 D 欧洲联盟 20 2 分 漫画是一种形象表达历史的方式 图 8 所示的 太阳 喻指 第 7 页 共 12 页 A 欧洲共同体 B 欧洲联盟 C 联合国 D 亚太经合组织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21 2 分 1974 1975 年的世界经济危机使日本经济受到重大打击 80 年代中期以后 日本实行 科技 立国 政策 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22 2 分 20 世纪 60 年代 法意等西欧国家建立了区域性经济组织 欧洲共同体 23 2 分 二战后 西欧国家发挥高素质的劳动力优势 利用美国的援助 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 制 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 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到 20 世纪 50 年代初 西欧各国的工业生产已经大体达到甚 至超过了战前水平 三 三 材料解析题材料解析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535 分分 24 20 分 人生充满机遇 但机遇稍纵即逝 大到国家也是如此 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善于抓住机遇 从本国国情出发 促进经济快速发展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美国机遇 战后初期 美国经济一枝独秀 增长强劲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 美国经济持续发展 日本机遇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 逐渐成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号资本主义经济大国 西欧机遇 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程度不同 每个国家发展经济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有的资源丰富 有的资 第 8 页 共 12 页 金缺乏 有的科技先进 因此 经济全球化成为一种趋势 中国机遇 1 战后初期 美国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 一枝独秀 2 20 世纪 50 年代以后 日本抓住了哪些机遇促进本国经济发展 至少回答两个方面 3 为了抓住经济全球化的机遇 西欧国家之间加强合作 采取了什么措施 4 你认为我国当前经济发展存在哪些机遇 25 15 分 近代以来国际局势发生了深刻变化 阅读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文件甲文件乙 主要内容 捷克斯洛伐克将苏台德地区割让给德国 德军于 1938 年 10 月 1 日 10 日分阶段完成对上述地区及其 他日耳曼人占居民多数地区的占领 慕尼黑协定 一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对 与各该政府作战的三国同盟 成员国及其仆从者使用其全 部资源 不论军事的或经济 的 二 每一政府各自保证与 本宣言签字国合作 并不与 敌人缔结单独停战协定或和 约 联合国家宣言 材料三 联合国 2017 年 2 月 10 日电 联合国社会发展委员会第 55 届会议 10 日协商一致通过 非洲发展新 伙伴关系的社会层面 决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首次被写入联合国决议中 第 9 页 共 12 页 新华网 1 写出图一中一战前的两大对立军事集团的名称 并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欧洲主要国家之间的关系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英美等国对法西斯的态度发生了转变的原因 这种转变带来的影响是 什么 3 综合上述材料谈谈 人类命运共同体 理念为什么能被联合国决议采纳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