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I)卷_第1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I)卷_第2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I)卷_第3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I)卷_第4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二课星罗棋布的氏族聚落同步练习题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考古的主要对象是古代人类活动遗存中的实物资料 如工具 用具等 根据下图图片提示 其中 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A B C D 2 2 分 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历史常用的一种方法 下列关于河姆渡人和半坡人的相似之处是 人们过着定居生活 进入原始农业时代 会制造陶器 种植水稻 A B C D 3 2 分 半坡人的生活中 不可能出现的是 A 用陶罐盛水 B 饲养家畜 C 穿棉布衣服 第 2 页 共 12 页 D 住半地穴式房屋 4 2 分 1958 年在半坡遗址上修建了半坡博物馆 下列模型或实物不能入选其中的是 A 粟的朽粒 B 半地穴式房屋 C 人面鱼纹陶盆 D 木结构水井 5 2 分 央视热播的 舌尖上的中国 2 时节 展现了不少中国传统美食的生产 加工工艺 假设该剧组 想拍摄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专题片 你认为最符合他们拍摄要求的外景地点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6 2 分 与 距今约七十万年到二十万年 使用天然火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相关的远古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人 D 河姆渡人 7 2 分 2015 年度 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之海南新石器时代遗存 距今约 6000 年 同一时期 生活在 我国黄河流域的原始居民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河姆渡居民 8 2 分 某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 将收集的下列图片构成一组 它们所反映的原始居民 的生产生活情况属于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人 D 半坡人 9 2 分 在半坡遗址中不可能发现 A 骨制箭头 B 大量的粟 C 猪狗的骨头 D 铁铲 10 2 分 民间传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的历史面貌 下则邮票所体现的古代小农经济的特征是 A 男耕女织 第 4 页 共 12 页 B 铁犁牛耕 C 集体劳作 D 刀耕火种 11 2 分 生活在距今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的原始人类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山顶洞人 D 半坡人 12 2 分 下面是某学习小组整理的河姆渡人和半坡居民的生产生活特征比较表 其中错误一项是 选项 比较项目河姆渡人半坡居民 A 住房样式干拦式建筑法地穴式 B 生产工具石器 骨器等骨耜 C 农业种 植水稻种植粟 D 手工业象牙雕刻 使用天然漆彩陶 纺织 A A B B C C D D 13 2 分 农耕经济的发明和积累 是文明发生和文明进步的重要条件 以下成就属于中国原始农耕经济的 有 河姆渡遗址普遍发现稻谷遗存 半坡先民会制作彩陶和建造房屋 北京人普遍使用磨制时期 商周时期青铜工具广泛用于社会生活中 A 第 5 页 共 12 页 B C D 14 2 分 下列考古成果反映了哪一原始居民的生产 生活情形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河姆渡居民 D 半坡居民 15 2 分 水是人类的生命之源 我国先民早已懂得挖井 并过着定居生活 我国远古先民中最早懂得挖井 技术的是 A 山顶洞人 B 半坡原始居民 C 大汶口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16 2 分 促使原始人过着定居生活的根本原因是 A 火的使用 B 农业生产的发展 C 能建造房屋 第 6 页 共 12 页 D 自然环境的恶劣 17 2 分 据考古发现 河姆渡远古居民已经能够 A 建造干栏式房屋 B 种植粟 C 铸造司母戊鼎 D 使用甲骨文 18 2 分 用骨耜在双眸中 开垦出一片水田 可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 诗歌 问津河姆渡 中 可 能装满亿万年后的仓廪 的农作物是 A 粟 B 玉米 C 水稻 D 南瓜 19 2 分 以下古人类最早可能享受米饭的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7 7 题 共题 共 6464 分分 20 10 分 连线题 约 170 万年前 北京人 建立夏朝 约 70 万至 20 万年前 河姆渡原始居民 祖国境内最早人类 约 7 千年前 炎帝 黄帝 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第 7 页 共 12 页 约四五千年前 禹 种植水稻 约公元前 2070 年 元谋人 在涿鹿大败蚩尤 21 6 分 连线 A 会用骨针缝制衣服 舜 B 生活简朴 克己爱民 半坡原始居民 C 宽厚待人 以身作则 尧 D 能制造色彩鲜丽的彩陶 山顶洞人 E 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 禹 F 领导人民治水 与群众同甘共苦 河姆渡原始居民 22 1 分 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 磨制工具的发展 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23 3 分 劳动创造了人本身 会不会 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 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都使用 石器 半坡人和河姆渡居民都使用 石器 24 9 分 阅读下列图片材料结合相关知识完成表格 第 8 页 共 12 页 我国古代农业生产工具和生产方式简表 农业生产工具或生 产方式 出现的历史时期推广的历史时期推广使用的影响 本格不必填写 本格不必填写 25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材料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青铜器主要用途 结合所学知识 请说出铁 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建创造了条件 2 结合所学知识 在推动 社会的大变革 中 最彻底的一次改革是什么 春秋战国时期发生社会大变革 第 9 页 共 12 页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通过对以上几个具有划时代历史意义的问题探究 你获得了什么认识 26 20 分 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 历史知识浩如烟海 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 同学们采取了下面三 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 邀你共同探究 方式一 图片学史 某兴趣小组在活动探究时搜集到下列图片 请你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完成这次探究活 动 图一 图二 图三 方式二 新闻学史 新华网报道 三月三 拜轩辕 2015 年 4 月 21 日 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 活动 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方式三 成语学史 成语 一鸣惊人 出自 史记 滑稽列传 典故 春秋时 楚庄王即位已经三年 白天打猎 晚上喝酒 对国家大事全不放在心上 他知道大臣们对他 不满意 就下了一道命令 谁要是敢劝谏 就判他的死罪 有个名叫伍举的大臣对庄王说 我有个谜请大王 猜猜 庄王说 你说吧 伍举说 楚国有一只大鸟 身披五彩 可是一停三年 不飞也不叫 这是什么鸟 楚庄王说 这不是普通的鸟 这种鸟不飞则已 一飞将要冲天 不呜则已 一鸣将要惊人 你去吧 我已经 明白了 从那天开始 楚庄王振作起来 认真治理国家 楚国也渐渐强大起来 最后 这个一鸣惊人的楚庄王成 了春秋五霸之一 1 图一是哪一远古人类 图二是什么样式的房屋 它是哪一原始居民建造并居住的房屋 2 图三中首先称霸的是谁 为扩充疆界 他打出了什么旗号 3 新闻中的 轩辕 指的是谁 因为 轩辕 为中华文明发展做出了贡献 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4 材料中的楚庄王是在哪次战役胜利之后成为霸主的 请说出来源于春秋时期的另外两个成语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