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排序题方法:三“看”_第1页
诗歌排序题方法:三“看”_第2页
诗歌排序题方法:三“看”_第3页
诗歌排序题方法:三“看”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诗歌排序题方法 三诗歌排序题方法 三 看看 诗歌排序题是老题 好多年没出现 诗歌排序题是老题 好多年没出现 这一次绵阳三诊出现了 题目如下 下面是一首七言律诗 首尾两句已确定 请排出其余各句的顺序 洛城一别四千里 司徒急为破幽燕 1 草木变衰行剑外 2 闻道河阳近乘胜 3 兵戈阻绝老江边 4 思家步月清宵立 5 胡骑长驱五六年 6 忆弟看云白日眠 一看对仗 一看对仗 对仗指的是诗词中严格的对偶对仗指的是诗词中严格的对偶 主要包括 主要包括词语的互为对仗词语的互为对仗和和句式的互为对仗句式的互为对仗两个方面 两个方面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 词语对仗的要求是 词义必须同属一类词义必须同属一类 如以山川对山川 以草木对草木等 词性必须基本相同词性必须基本相同 如名词对名词 动词对动词等 平仄必须相对平仄必须相对 即以平对仄或以仄对平 结构必须对称结构必须对称 即以单纯词对单纯词 以合成词对合成词 另外 要避免同字相对 另外 要避免同字相对 句式的对仗 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 句式的对仗 主要是句子的结构相同 如以主谓短语对主谓短语 以动宾短语对动 宾短语等 作为律诗 有这么一条规则 这就是作为律诗 有这么一条规则 这就是 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一三五不论 二四六分明 也就是每一句偶数 也就是每一句偶数 位置上的字音要求平仄分明 位置上的字音要求平仄分明 就此诗的对仗来说 首先我们会出现 洛城一别四千里 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这两 句 洛城 对 胡骑 一别 对 长驱 四千里 对 五六年 这两句 当作为首 联 第一句没入韵 第二句入韵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 给人以美感 对仗可使诗词在形式上和意义上显得整齐匀称 给人以美感 二看韵脚 二看韵脚 要注意押韵的字要注意押韵的字 从六句来看 入韵的是 年 边 眠 mi n 燕 由此可定出这相关的三句处在 偶句位置 三看相联的内容 三看相联的内容 A 洛城一别四千里 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这两句 点明思家 忧国的题旨 四千 里 恨离家之远 五六年 伤战乱 安史之乱 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 国家的艰难 遭遇 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B 草木变衰 指草木的盛衰变易 承首联下句中的 五六年 暗示入蜀已有多年 同时与 兵戈阻绝老江边 下一句的 老 相呼应 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 这是三句 诗在时间上的关联 洛城 是故土 因为 兵戈阻绝 所以不能重返 只好老于锦江之 边了 C 宵立昼眠 忧而反常 写的是生活细节 表达的是思家忆弟的深情 思家 忆 弟 是内容的关联 暗扣 洛城一别 D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 盼望尽快 破幽燕 平叛乱的急切心情 这两句的关联词是 乘胜 由此可见 由此可见 三看三看 可助我们正确排序 可助我们正确排序 此诗的正确排序为 5 1 3 4 6 2 备注 备注 附带要说的是 拟题人没有注明诗题及其作者 是为了避免死考 凭记忆来做 检 查考生对七言律诗内容与形式的把握的实际能力 赏析杜甫的赏析杜甫的 恨别恨别 恨别 是杜甫于 760 年 上元元年 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作品抒发了诗人流 落他乡的感慨和对故园 骨肉的怀念 表达了他希望早日平定叛乱的爱国思想 情真语挚 沉郁顿挫 扣人心弦 作品原文 恨 别 洛城一别四千里 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 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 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 司徒急为破幽燕 作品注释 洛城 洛阳 胡骑 指安史之乱的叛军 剑外 剑阁以南 这里指蜀地 司徒 指李光弼 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作品译文 我离开洛城之后便四处漂泊 远离它已有四千里之遥 匈奴骑兵长驱直入中原也已经有 五六年了 草木由青变衰 我来到剑阁之外 被兵戈阻断 在江边渐渐老去 我思念家乡 忆念胞弟 清冷的月夜 思不能寐 忽步忽立 冷落的白昼 卧看行云 倦极而眠 令人 高兴的是听说近来司徒已攻克河阳 正乘胜追击敌人 急于要拿下幽燕 创作背景 诗人于 759 年 乾元二年 春告别了故乡洛阳 返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 不久弃官客 居秦州 同谷 后来到了成都 辗转四千里 诗人写此诗时 距 700 年 天宝十四年 十 一月安史之乱爆发已五六个年头 在这几年中 叛军铁蹄蹂躏中原各地 生灵涂炭 血流 成河 这是诗人深为忧虑的事 作品赏析 首联领起首联领起 恨别恨别 点明思家 忧国的题旨 总领全文 点明思家 忧国的题旨 总领全文 四千里 恨离家之远 五 六年 伤战乱之久 个人的困苦经历 国家的艰难遭遇 都在这些数量词中体现出来 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颔联两句描述诗人流落蜀中的情况 草木变衰 语出宋玉 九辩 中的 萧瑟兮草木 摇落而变衰 这里是指草木的盛衰变易 承上句的 五六年 暗示入蜀已有多年 同时也 与下一句的 老 相呼应 暗比诗人自己的飘零憔悴 诗人到成都 多亏亲友帮助 过着比 较安定的草堂生活 但思乡恋亲之情是念念不忘的 由于 兵戈阻绝 他不能重返故土 只好老于锦江之边了 老江边 的 老 字 悲凉沉郁 寻味不尽 颈联通过颈联通过 宵立昼眠 忧而反常宵立昼眠 忧而反常 杜少陵集详注杜少陵集详注 的生活细节描写 曲折地表 的生活细节描写 曲折地表 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达了思家忆弟的深情 杜甫有四弟 名为杜颖 杜观 杜丰 杜占 其中杜颖 杜观 杜 丰散在各地 只有杜占随杜甫入蜀 此二句中的 思家 忆弟 为互文 月夜 思不能寐 忽步忽立 白昼 卧看行云 倦极而眠 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 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 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突出了题意的 恨别 沈德潜评论此联说 若说如何思 如何忆 情事易尽 步月 看云 有不言神伤之妙 唐诗别裁集 这就是说 它不是抽象 言情 而是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说话 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形象中所蕴含的忧伤之情 手法含 蓄巧妙 诗味隽永 富有情致 尾联回应次句 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 盼望尽快破幽燕 平叛乱的急切尾联回应次句 抒写诗人听到唐军连战皆捷的喜讯 盼望尽快破幽燕 平叛乱的急切 心情心情 760 年 上元元年 三月 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 又破史思 明于河阳西渚 这就是诗中 乘胜 的史实 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 以打破 相持局面 杜甫盼望国家复兴 他自己亦可还乡 天下可喜可乐之事 没有比这个更好的 了 这首诗以充满希望之句作结 感情由悲凉转为欢快 显示了诗人胸怀的开阔 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 言近旨远 辞浅情深 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这首七律用简朴优美的语言叙事抒情 言近旨远 辞浅情深 诗人把个人的遭际和国 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 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 饱和着浓郁的诗情 值得读者反复吟家的命运结合起来写 每一句都蕴蓄着丰富的内涵 饱和着浓郁的诗情 值得读者反复吟 味 味 作者简介 杜甫 杜甫 712 770 字子美 自号少陵野老 世称杜少陵 生于河南巩县 今河南 省巩义市 天宝中期到长安 仕进无门 困顿了十年 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 他流亡颠沛 为叛军所俘 脱险后授官左拾遗 后弃官西行 入蜀定居成 都 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故又有杜拾遗 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 家东迁 途中留滞夔州二年 出三峡 漂泊鄂 湘一带 贫病而卒 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 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 政治黑暗 人民疾苦 被誉为 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 人格高尚 诗艺精湛 被奉为 诗圣 他善于运用古典诗歌 的许多体制 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 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 促成了中唐 时期新乐府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