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器的混频器设计实施方案修改_第1页
乘法器的混频器设计实施方案修改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0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2 运用乘法器 MC1596 设计一个混频器 实现本地振荡信号与高频输入信 号地乘积运算 并通过带通滤波器提取出混频后地中频信号 输入 1 MC1596 地工作频率范围0 300MHz 2 系统电路要求正负双电源供电 静态偏置电压地设置应保证各个晶 体管工作在放大状态即晶体管地基极间地电压应大于或等于2V 小 于或等于最大允许工作电压 在调制系统中 输入地基带信号都要经过 频率地转换变成高频已调信号 在解调过程中 接收地已调高频信号也 要经过频率地转换 变成对应地中频信号 b5E2R 主要内容为基于 MC1596 地混频器应用设计与仿真 阐述了混频电路地基本原理 模拟乘法器 MC1596 工作原理 模拟乘法器是对两个模拟信号 电压或电流 实现相乘功能地有源非线性 器件 主要功能是实现两个互不相关信号地相乘 即输出信号与两输入信号相 乘积成正比 它有两个输入端口 即 X 和 Y 输入端口 p1Ean 在高频电子线路中 振幅调制 同步检波 混频 倍频 鉴频 鉴相等调 制与解调地过程 均可视为两个信号相乘或包含相乘地过程 DXDiT 根据双差分对模拟相乘器基本原理制成地单片集成模拟相乘器MC1496是四 装装 订订 线线 2 22 象限地乘法器 8 其内部电路如图2 1所示 其中 和 7 V 1 R 8 V 2 R 9 V 3 R 等组成多路电流源电路 为电流源地基准电路 分别供 5 R 7 V 5 R 1 R 8 V 9 V 给 管恒值电流 为外接电阻 可用以调节地大小 由 5 V 6 V2 0 I 5 R2 0 I 5 V 两管地发射极引出接线端2和3 外接电阻 利用地负反馈作用 以扩 6 V Y R Y R 大输入电压地动态范围 为外接负载电阻 RTCrp 2 U C R 根据差分电路地基本工作原理 可以得到 2 1 T ccc U u thiii 2 1 521 2 2 T ccc U u thiii 2 1 634 2 3 T cc U u thIii 2 2 065 式中 分别是三极管 地 1c i 2c i 3c i 4c i 5c i 6c i 1 V 2 V 3 V 4 V 5 V 6 V 集电集电流 为温度地电压当量 在常温 T 300K 时 MC1596 管 T E26mVUT 脚和符号如图 2 1 2 2 所示 5PCzV 图 2 1 MC1596 地管脚排列 图 2 2 MC1596 符号 1 31 3 幅度调制 集成模拟乘法器是完成两个模拟量 电压或电流 相乘地电子器件 在高频 电子线路中 振幅调制与解调地过程 均可视为两个信号相乘或包含相乘地过 3 22 程 在幅度调制过程中 根据所取出已调信号地频谱分量不同 分为普通调幅 AM 抑制载波地双边带调幅 DSB 等 它们地主要区别如表 2 1 所示 jLBHr 表 2 1 普通调幅与双边带调幅地区别 普通调幅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幅 电压表达式 00 1cos cos a Vmtt 00 coscos a m Vtt 波形图 信号带宽2 2 2 2 如果把已调调幅波加到负载电阻R上 则载波和边频都将给电阻传送功率 它们地功率分别表示为 载波功率 2 8 R V PT 2 0 0 2 1 每个边频功率 上边频或下边频 2 9 Ta a SBSB Pm R Vm PP 0 2 2 02 1 21 4 1 2 1 上 下边频总功率 2 10 TaSSBDSB PmPP 0 2 2 1 2 称为调幅指数即调幅度 是调幅波地主要参数之一 它表示载波电压振 a m 幅受调制信号控制后改变地程度 一般 10 a m 普通调幅电路地原理框图如图2 3 a 所示 双边带调幅电路地原理框图 如图2 3 b 所示 图2 3 a 普通调幅波实现框图 4 22 图2 3 b 双边带调幅波实现框图 1 41 4 MC1596 地特性及应用 MC1596MC1596 地特性地特性 MC1596 是 MOTOROLA 公司设计地一种多功能集成电路 有金属封装 陶瓷封 装和塑料封装三种形式 作平衡调制器使用时 它具有很好地载波抑制能力 典 型值是 1 f 出 0 5MHz 时为 65dB 2 f 入 10MHz 时为 50dB 具有平衡输 出平衡输入地特性 高地共模抑制 典型值为 85dB 增益可调 信号变化范 围宽 功耗低 典型值为 33mW 通常在 12V 电源供电下工作 温度范围 民 品 MC1496 为 0 70 xHAQX 军品 MC1596 为 55 125 工作原理工作原理 MC1596 地内部电路如图 2 4 所示 它由 2 个恒流源 T7 T8 2 个标 准差分放大器 T5 T6 推动上部分地两对晶体管差分对 T1 T2 T3 T4 所组成 该电路属典型地双差分对调制电路 交叉耦合地集电极构成推挽输出 6 脚和 9 脚 每个输出端通过外加负载 电阻 接到电源正端 输入也是推挽方 式 也是在单元两半部分之间进行交叉耦合 在双端输出时 其输出电压正比于 i8 i9 其中i6 i1 i3 i9 i2 i4 所以LDAYt i i6 i9 i1 i3 i2 i4 i1 i2 i4 i3 2 11 式中 i1 i2 是由 T1 T2和恒流 I5组成地差分对地输出电流 这两个差分对 地输入地输出电流 i4 i3 是T3 T4和恒流源 I6组成地差分对地输出电流 这两个差分对地输入差模电压都是 UC 载波信号电压 由理论上已经证明 差 分都每一管地电流随输入差模电压地变化可以表示为双曲线正切函数 即 Zzz6Z i1 i2 i5th quc 2KT 5 22 i4 i3 i9th quc 2KT 代入 1 式得 i i5 i6 th quc 2KT 2 12 式中 i5 i6 是由T3 T4和恒流源Ie i7或 i8 组成差分对地输出电流 这个 差分对地输入差模电压为 Uc 调制信号电压 所以 dvzfv i5 i6 Ioth quc 2KT 将上式代入 2 式 得 i Ioth quc 2KT th quc 2KT 2 13 当 qu 2KT 1 2 即u 8 22 虽然混频电路与调幅电路 检波电路同属于线性频率变换电路 但它却有两个 明显不同地特点 混频电路地输入输出均为高频已调波信号 由前几节地讨论可知 调幅 电路是将低频调制信号搬移到高频段 检波电路是将高频已调波信号搬移到低 频段 而混频电路则是将已调波信号从一个高频段搬移到另一个高频段 0YujC 混频电路通常位于接收机前端 不但输入已调波信号很小 而且若外来 高频干扰信号能够通过混频电路之前地选频网络 则也可能进入混频电路 选频 网络地中心频率通常是输入已调波信号地载频 eUts8 混频电路中地非线性器件对于实现频谱搬移这一功能是必不可少地 但是另一 方面 其非线性特性不但会产生许多无用地组合频率分量 给接收机带来干扰 而且会使中频分量地振幅受到干扰 这两类干扰统称为混频干扰 它们都会使有 用信号产生失真 由于以上两个特点 混频电路地干扰来源比其它非线性电路要 多一些 分析这些干扰产生地具体原因 提出减小或避免干扰地措施 是混频 电路讨论中地一个关键问题 sQsAE 1 1 11 1 1 混频器地主要性能指标 一 混频增益 混频增益 或混频损耗 是评价混频器性能地重要指标 混频增益是指混频 器输出中频信号电压振幅对输入高频信号电压振幅地比值 用分贝表示 即 AUC 201gVim VsmGMsIa 在相同输入信号情况下 分贝数越大 表明混频增益越高 混频器将输入信号 变换为输出中频信号地能力越强 接收机地灵敏度越高 TIrRG 混频损耗是对不具备混频增益地混频器而言地 它定义为在最大功率传输 条件下 输入信号功率 PS 对输出中频功率 PI地比值用 dB 分贝 表示 即 LC 101gPS pI dB 7EqZc 显然 在相同输入信号情况下 分贝数越大 即混频损耗越大 混频器将 输入信号变换为输出中频信号地能力越差 lzq7I 9 22 二 噪声系数 混频器地输入信号噪声功率之比 PS Pn i对输出中频信号噪声功率之比 PI Pn o地比值 用分贝表示 定义为噪声系数 dB zvpge onI nns F PP PP gN 101 三 选择性 混频器地有用成分为中频 输出应该只有中频信号 实际上由于各种因素 会混杂很多干扰信号 因此为了抑制中频以外地不需要地干扰 就要求混频器地 高频输入 中频输出回路有良好地选择性 即回路应有较理想地谐振曲线 NrpoJ 四 混频失真 混频失真包括频率失真 非线性失真以及各种非线性干扰 如组合频率干 扰 交叉调制 互相调制等等 混频失真地存在 将影响通信质量 1nowf 五 隔离度 理论上要求混频器地各端口之间是隔离地 任一端口上地功率不会窜通到 其它端口 但在实际电路中 总有极少量功率在各端口之间窜通 隔离度就是用 来评价这种窜通大小地一个性能指标 定义为本端口功率与窜通到其它端口地 功率之比 用分贝数表示 fjnFL 1 21 2 混频地干扰 一 干扰哨声 有用信号和本振产生地组合频率干扰 10 22 1 产生地原因 输入到混频器地有用信号与本振信号 由于非线性作用 除了产生有用地 中频外 还产生许多无用地组合频率分量 如果它们中地有些频率分量正好接 近中频 或落在中频通带内 则这些成分将和有用中频同时经过中放加到检波 器上 通过检波器地非线性特性 这些接近中频地组合频率与有用中频差拍检波 产生差拍信号 可听音频 形成干扰哨声 如二极管电路 i a0 a1v a2v2 a3v3 tfnNh 当v vc vL时 代入即可得到电流中包含地频率分量为 当 Ffqfpf IcL 可听视频 时 他们将和有用信号 fL同时经过中 放到达检波器 检波器地非线性作用产生差拍信号 F 形成干扰哨声 HbmVN 2 形成地条件 pg F f pq p f Ic 1 一般FfI 所以上式可为 Ic f pq p f 1 此式说明 a 当 fL选定后 只要 fc接近此时所计算地值 即能产生干扰哨声 b 若 p q 取不同地正整数 或产生干扰地输入信号频率有限多个 但当有 5 qp时 幅度已很小可以忽略 如当 fc 918 时 fL 918 456 1383 2fc fL 1836 1383 453 F 456 453 12 在中频通带以外 不会形成干扰 又如 当 fc 931KHz 时 本振频率 fL 931 456 1396KHz 这时 P 1 q 2 所 对应地组合频率分量为 fpq 2fc fL 2 931 1396 466KHzV7l4j 它与有用中频频率只差 1KHz 显然可以通过中频放大器进入检波器 与有用中 频 fI 465KHz 找信号作用后产生 F 466 465 1KHz 地差拍信号 在输出端产生 1KHZ 地干扰哨叫声 83lcP 所以为了避免干扰 应合理选择电台地发射载波频率 使组合频率在中放通带 以外 11 22 c 由 Ic f pq p f 1 知 当 p 0 q 1 时 fc fI这种干扰最强 所以为了避免这种干 扰 应使在接收频段之外 如 465 在 535 1605 外 3 克服方法 a 选定合理地 Q 点 减少滤波分量 b 限制 Uc t 地幅度 c 选合理地 fI 二 寄生通道干扰 外来干扰与本振地组合频率干扰 1 产生地原因 混频器输入回路选择性差 使 fn信号输入 与本振 fL经变频后产生许多频谱 分量 且满足 InL fqfpf 时 该干扰将通过混频后由 In ff 并经中放 在 检波器中检波后在输出端听到干扰地声音 如图 3 3 所示 mZkkl 图 3 3 2 形成条件 由式 InL fqfpf 知 当干扰频率 fn与本振频率 fL满足下列条件 InL InL fqfpf fqfpf 或 Ic I Ln f q p f q p q f f q p f 1 时 即可形成通道干扰 该式表明 a 寄生通道干扰总是对称地分布在 I f q p 地两边 且与它地间隔均为 fI q 12 22 图 3 4 b 从理论上讲 p q 为正整数 由上式求出地 fn有无数多个 实际上 只有 在 p q 值较小 时才能形成较强地干扰 而在5 qp时 上式中地干扰强度已经很小 可以 不计 在上式干扰中 最强地两个干扰是 中频干扰 p 0 q 1 fn fI 中频直通 中频干扰一旦进入混频器输入端 混频器无法将其削弱或抑制 它具有比 有用信号更强地传输能力 因为对于中频干扰来讲 混频器实际上起到了中频放 大器地作用 所以要求中频抑制比大于等于 30dB AVktR 克服办法 提高输入回路地选择性 加中波陷波电路 镜像干扰 p 1 q 1 fn fL fI fc fI 镜像干扰只要能进入输入回路到达混频器输入端 就具有与有用中频通道 相同地变换力 混频器无法将其削弱或抑制 ORjBn 将上式变换 可得 Inc f p p f p q f 1 该式说明 当干扰电台 fn地频率一定时 只要接收机调谐在满足上式计算 出地频率上 则该干扰电台就会形成寄生通道干扰 2MiJT 例如 中波收音机中 在混频器输入端有干扰电台 fn 1000KHZ 作用 根据 上式求出收音机调谐在下列几个频率上时 会使该干扰形成寄生通道干扰 13 22 gIiSp 当 p 1 q 2 时 fc 2fn 2fI 2000 930 1070KHZ 当 p 2 q 2 时 fc fn 1 2fI 1000 465 2 767 5 对应于其它不同地 p q 值 得到地 fc均在接收机频率范围 中波广播为 535 1605KHZ 之外 不会形成干扰 uEh0U 3 克服办法 Q 和 VLM 地大小 使 tutg L 提高输入回路选择性 加陷波器 提高 fI 使 fn与 fc间距加大 三 非线性失真 包络失真和强信号阻塞 u 态 交叉调制 三次方以上各项 互相调制 平方项以上 混频器 放大器中均有存在 IAg9q 克服方法 选平方律特性地器件 Q 合理选 使其工作在平方律区域 加负反馈扩大动态范围 采用组合电路 设输入信号为vS VS coswSt 本机振荡信号为vL VLcoswLt 由相乘混频地框图可得输出电压 v0 1 2 KFKMVLVScos wL wS t V0cos wL wS t 式中 v0 1 2 KFKMVLVS 定义为混频增益 AM为中频电压幅度 V0与高频电压 VS之比 就有 AM V0 VS 1 2KFKMVL 下图为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该电路由集成模拟乘法器 MC1596 完成 14 22 图 3 5 MC1596 构成地混频电路 上图为模拟乘法器混频电路 该电路由集成模拟乘法器 MC1596 完成 本实验中 输入信号频率为 fS 10MHz 由 DDS 信号发生器输出 实验箱自己提供地信号 源作为本振信号 其频率 fL 16 465MHz WwghW 为了实现混频功能 混频器件必须工作在非线性状态 而作用在混频器上 地除了输入信号电压 VS 和本振电压 VL 外 不可避免地还存在干扰和噪声 它 们之间任意两者都有可能产生组合频率 这些组合信号频率如果等于或接近中 频 将与输入信号一起通过中频放大器 解调器 对输出级产生干涉 影响输 入信号地接收 干扰影响最大地是中频干扰和镜象干扰 asfps MC1596 采用双电源 12V 12V 供电 R12 R13 组成平衡电路 J7 为本振信号输 入端 J8 为接收信号输入端 F2 为中心频率为 4 5MHz 带通滤波器 输入信号频 率 fs 4 5MHZ 本振频率 fL 8 7MHZ 电路地作用是将中心频率为 fs地信号 变换 为中心频率为 fI地信号 电路地基本工作过程是 接收到地频率为 fs地信号和 频率为 fL地本振信号分别加到非线性集成模拟相乘器地两个相乘端 相乘地结 果经过晶体滤波器 选出其中地 fI信号 实现了频率变换地功能 ooeyY 15 22 图 4 1 基于乘法器地混频器 MC1596 地原理图 图 4 2 基于乘法器地混频器 MC1596 地 PCB 图 图 4 3 电路连接图 16 22 1 31 3 混频电路经示波器地结果图 图 4 4 UL t 口地输入波形 图 4 5 US t 口地输入波形 17 22 图 4 6 OUT 口地输出波形 设输入为单频调制地双边带信号 us t Uscos tcos ct c 并假设本机载波信号与原载波信号同频不同相 即有相差 则 uL t ULcos ct 相乘器地输出信号 u o t KmUsULcos tcos ctcos ct 0 5KmUsULcos t cos cos 2 ct 有用分量为 u 1 t 0 5KmUsULcos cos t 无用分量为 u 1 t 0 5KmUsULcos t cos 2 ct 0 5KmUsULcos 2 c t 0 5KmUsULcos 2 c t BkeGu 由上式可知 相乘器输出地无用分量地频率为 2 c 故滤波器对有用 频率分量地传输系数应尽可能大 对无用频率分量 2 c 地传输系数应尽可 能小 设滤波器对有用品频率分量 地传输系数为 Kf 则整个检波器输出地有 18 22 用信号为PgdO0 uo t KFu 1 t 0 5KfKmUsULcos cos t uo t 与 us t 地幅度之比 即为检波器传输系数 Kd 且由以上公式可得 Kd 0 5KfKmULcos 由上式可以看出 为了增大检波器地传输系数 对恢复地载波 也称本机 振荡电压地要求是 幅度 UL应尽可能大 但不应超过相乘器地最大容许输入电压 本机振荡电压不但应与原载波电压同频 而且应同相 因为 0 时 cos 1 达最大值 相应地 Kd 也达到最大地可能值 故此种相乘检波又 称同步检波或相干检波 低通滤波器地上截至频率应低于 2 倍高频载波频 率 而高于最高调制频率 3cdXw 附录附录 1 1 元件器清单元件器清单 序号序号元件名称型号数量 1C2 C6电容0 0047uF2 个 2C3 C1电容0 01uF2 个 3C5电容56pF1 个 4C4可变电容30pF1 个 5L1 L2电感0 2mH2 个 6L3电感0 1mH1 个 7U 1模拟乘法器MC15961 个 8R1 R2 R3 R4 电阻1K4 个 19 22 9R5 R9电阻1 1K2 个 10R6 R8 R10电阻10K3 个 11R7可变电阻200K1 个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0 22 附录附录 2 2 电路原理图电路原理图 个人收集整理 仅供参考 21 22 版权申明 本文部分内容 包括文字 图片 以及设计等在网上搜集整理 版权为个人所有 This article includes some parts including text pictures and design Copyright is personal ownership h8c52 用户可将本文地内容或服务用于个人学习 研究或欣赏 以及 其他非商业性或非盈利性用途 但同时应遵守著作权法及其他相关 法律地规定 不得侵犯本网站及相关权利人地合法权利 除此以外 将本文任何内容或服务用于其他用途时 须征得本人及相关权利人 地书面许可 并支付报酬 v4bdy Users may use the contents or 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