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C卷_第1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C卷_第2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C卷_第3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C卷_第4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6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人教版历史七上册第二单元第 6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人教版七上册第二单元第人教版七上册第二单元第 6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125125 分分 1 2 分 战国七雄 是指 A 齐 楚 燕 晋 吴 韩 秦 B 齐 楚 晋 韩 赵 魏 秦 C 齐 楚 燕 韩 赵 魏 秦 D 齐 楚 秦 吴 越 鲁 晋 2 2 分 战国初年 晋国政权一分为三个国家 分裂为 A 赵 魏 秦 B 齐 秦 燕 C 齐 燕 楚 D 韩 赵 魏 3 2 分 成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 请问成语 问鼎中原 反映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人物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楚庄王 D 越王勾践 4 2 分 下列战役与其它三次性质不同的一次是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第 2 页 共 11 页 C 楚汉之争 D 城濮之战 5 2 分 战国初期 分晋的三家是 A 齐 楚 燕 B 韩 赵 魏 C 赵 魏 秦 D 燕 韩 赵 6 2 分 公元前 260 年 秦赵之间发生的一场空前激烈的大战是 A 长平之战 B 城濮之战 C 桂陵之战 D 马陵之战 7 2 分 学习历史应注重时空概念 以下是某同学制作的 朝代更替表 的一部分 空框中分别填的是 A 西周 春秋 B 西周 战国 C 春秋 战国 D 西周 东周 8 2 分 下列各项中 表明齐桓公霸主地位得到正式承认的是 A 任用管仲为相进行改革 B 提出 尊王攘夷 的口号 第 3 页 共 11 页 C 周王派代表参加会盟 D 组建强大的军队 9 2 分 楚庄王曾经 问鼎中原 鼎 象征最高权力 把全国划分为九州 铸九鼎来象征九州的是 A 尧 B 舜 C 禹 D 启 10 2 分 有一个曾称霸春秋时期的诸侯国 在 战国形式图 上找不到 该诸侯国是 A 晋 B 齐 C 楚 D 秦 11 2 分 春秋时期最显著的政治特点是 A 国家众多 分裂趋势加剧 B 霸主尊王攘夷 扶助弱小 C 周王室中兴 王权加强 D 周王室衰落 诸侯争霸 12 2 分 下列人物中 不是战国中后期纵横家的代表的是 A 张仪 B 公孙衍 C 苏秦 第 4 页 共 11 页 D 荆轲 13 2 分 下列成语与各自的历史事件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纸上谈兵 长平之战 B 卧薪尝胆 吴越争霸 C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赤壁之战 D 破釜沉舟 靖康之乱 14 2 分 它是我国历史上最早 规模最大的包围歼灭战 此场战役 发生于最有实力统一中国的秦赵两 国 结果使赵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令秦国国力大幅度超越同时代各国 极大地加速了秦国统一中国的进程 这场战役是 A 马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C 涿鹿之战 D 桂陵之战 15 2 分 孔子曾经编了一部记载当时鲁国历史的史书 名叫 春秋 而这部史书中记载的时间跨度与东 周的前期大体相当 所以后人就将东周的前期称为春秋时期 该时期始于 A 国人暴动 B 周平王东迁洛 C 齐桓公成为霸王 D 韩赵魏三家分晋 16 2 分 战国时期 各国之间的争雄战争空前激烈 下列不属于这一时期战争特点的是 A 铁兵器出现 B 不再使用青铜兵器 C 修筑坚固的城防工事 第 5 页 共 11 页 D 战争规模很大 17 2 分 春秋时期 周王室日益衰弱 大国之间展开了争霸战争 某国君利用管仲改革 葵丘会盟成为春 秋时期首先称霸的诸侯 这位国君是 A 楚庄王 B 晋文公 C 秦穆公 D 齐桓公 18 2 分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春秋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B 战国分为东周和西周两个时期 C 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D 西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19 2 分 下列人物中 不是战国中后期纵横家的代表的是 A 张仪 B 公孙衍 C 苏秦 D 荆轲 20 2 分 战国初年 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国家是 A 齐 B 晋 C 楚 D 燕 第 6 页 共 11 页 21 20 分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孝公曰 善 以 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史记 记载 守旧贵族由于利益受损 他们和太子串通一气 诽谤商鞅 秦孝公死后太子继位 商鞅失去了支持 被诬陷为 谋反 车裂 而死 材料四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倾邻国而雄诸侯 至于始皇 遂并天下 汉书 食货志 1 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找出材料二中商鞅变法的理论依据 材料三表明商鞅在变法过程中遇到了什么困难 3 据材料四概括指出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 不得摘抄原文 结合所学知识 分析改革是如何为 始皇 并天下 奠定基础的 4 综合上述材料你可获得怎样的启示 22 15 分 看图 回答问题 1 图一反映了哪一历史时间的过程 依图及所学知识归纳这一过程的特点 2 将图二中 所示政权按建立的先后顺序排列 第 7 页 共 11 页 3 请在图二的 ABCD 中 选出 1140 年后岳飞带领宋家大败进军骑兵主力的地点 23 10 分 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周 王夺郑伯 郑庄公 政 郑伯不朝 秋 王 令 诸侯伐郑 郑伯击之 周 王卒大 败 祝聃 郑庄公的臣下 射 周 王中肩 材料二 子 孔子 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材料三 子又曰 桓公九合诸侯 多次召集诸侯会盟 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 1 材料一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涉及到的春秋时的一位霸主是谁 齐桓公为什么能称霸 24 15 分 读下图 请回答 1 在上图方框中填出战国七雄的名称 2 战国时期的纵横家们为什么提出合纵和连横的策略 3 六国的合纵抗秦为什么没有取得成功 25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论语 材料二 卫鞅曰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 反古者不可非 而循礼者 不足多 孝公曰 善 以卫鞅为左庶长 卒定变法之令 材料三 有军功者 各以率受上爵 戮力本业耕织 致粟帛多者 复其身 免除徭役 事末利 工商业 及 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收孥 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论 不得为属籍 享有特权 而集小都乡邑聚为县 置令 丞 凡三十一县 第 8 页 共 11 页 史记 商君列传 材料四 霸道通宵论 强国先富民 令规传万户 徙木赏千金 十载游羊地 三年悍将林 称雄当做首 变法古 标今 1 材料一中管仲 相桓公 结果是什么 桓公达此结果的标志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 卫鞅 的什么主张 这次变法对该诸侯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3 材料三主要反映了商鞅变法哪些方面的措施 4 根据 事末利 工商业 及怠惰而致贫者 举以为收孥 奴隶 评价变法存在什么不足 5 通过上述材料 我们可从战国时期的改革中得到了哪些启示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人教版七上册第二单元第人教版七上册第二单元第 6 6 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课春秋战国的纷争同步练习 单项选择单项选择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125125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