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1页
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2页
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3页
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4页
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3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I)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新版九年级下学期历史 3 3 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 月联考质量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如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 它出土于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2 2 分 下列关于秦朝的说法 错误的是 A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 B 秦统一货币后 商人们使用圆形方孔钱 C 秦朝东至临洮 西到陇西 是当时的世界大国之一 D 秦始皇兴修灵渠 沟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3 2 分 学完唐朝历史后 小明同学搜集了下面资料 他想研究的课题是 A 唐朝的经济发展状况 B 唐代不同民族 地区的饮食习惯和服饰特点 C 唐代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往 第 2 页 共 12 页 D 唐代的文化与科技成就 4 2 分 历史学者威尔 杜兰特在 世界文明史 里评价我国古代某制度曾写道 没有操纵的提名 没 有伪君子卑鄙的争夺 没有混战或腐败的选举 没有仅凭巧言而能登入仕途的现象 他称赞的是中国古代的 A 中央集权制 B 九品中正制 C 郡县制 D 科举制 5 2 分 1558 年 倭寇攻掠福建长乐城 城崩二十余丈 居民数千 少壮守阵 老稚妇女运砖石 终于 击退倭寇 这一史实说明 A 抗倭是人民的一致要求 赢得了人民的支持 B 戚继光发动人民抗倭 C 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 D 人民起义抗倭反明 6 2 分 近代历史上 西方侵略者为掩盖其行为的非正义性 常常利用一些事件作为借口 下列是英国发 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A 虎门销烟 B 马神甫事件 C 亚罗号事件 D 义和团运动 7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我们经常会碰到 历史现象 与 历史结论 的区别问题 历史结论是对历史现 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 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 1851 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第 3 页 共 12 页 B 北京条约 增开天津为商埠 C 日军占领旅顺后 制造了大屠杀 D 洋务运动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8 2 分 1898 年慈禧太后发动宫廷政变 囚禁光绪帝 屠杀维新人士 这次宫廷政变的实质是 A 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 B 开明地主和封建顽固势力的斗争 C 资产阶级和封建势力的斗争 D 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斗争 9 2 分 不久前 三个 90 周年系列发布会 在江西省南昌市举行 拉开了新一轮追寻红色记忆活动的序 幕 三个 90 周年 的历史事件包括 南昌起义 辛亥革命 秋收起义 井同山根据地创建 A B C D 10 2 分 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在 中国传统与变革 一书中写道 十余万共产党人于 1934 年 10 月逃出 他们在江西的防御阵地 用一年时间步行约 6000 英里 这是人类耐久力的伟绩 至今仍具有传奇性 他说的 具有传奇性 的 伟绩 是指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会师 C 红军长征 D 百团大战 11 2 分 日本鬼子野心狼 侵略中国逞凶狂 全国军民齐奋起 打得日寇投了降 这首童谣反映了中国 第 4 页 共 12 页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A 实行了全民族的抗战 B 建立了敌后抗日根据地 C 进行了正面战场抵抗 D 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 12 2 分 下列关于中国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关系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A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展反法西斯斗争的国家 B 中国是反对日本法西斯的主力 C 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做出了巨大的民族牺牲 D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是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3 2 分 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 民族的功臣 上述评价和哪次战役有关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4 2 分 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 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A 中国市场的大门被打开 B 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 C 社会性质发生根本变化 D 民族矛盾成为社会主要矛盾 15 2 分 四大发明中 对信息的记录 储存和传播 影响最显著 最久远的是 A 火药 第 5 页 共 12 页 B 印刷术 C 指南针 D 造纸术 16 2 分 李文同学准备以 上古亚非文明 为主题进行探究性学习 他探究的内容应包括 古代埃及文明 古巴比伦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古代希腊文明 A B C D 17 2 分 美国总统奥巴马说到 在我们纪念第 16 任总统诞辰 200 周年之际 我能说我对这位伟人怀有特 殊的感激之情 是他让我的故事成为可能 是他让美国的故事成为可能 这里的 他 是指 A 华盛顿 B 林肯 C 罗斯福 D 杰弗逊 18 2 分 十九世纪中后期 通过学习西方 脱亚入欧 使日本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改革是 A 大化改新 B 1861 年改革 C 明治维新 D 独立战争 19 2 分 十月革命借助战争完成了一次历史性转换 俄国不再是西欧资本主义的仿效者 而是世界历史 的引领者 这说明十月革命的深远意义是 A 开辟了一条前所未有的社会主义道路 第 6 页 共 12 页 B 有力地推动了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发展 C 空前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反动统治 D 极大鼓舞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斗争 20 2 分 华盛顿会议是巴黎和会的继续 主要表现在它 A 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B 消除了列强间的矛盾 C 调整了列强的统治秩序 D 惩治了战败国德国 21 2 分 某历史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 二战 的系列知识卡片 下列卡片内容错误的是 A 二战 全面爆发时间 1939 年 9 月 B 开辟第二战场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转折性战役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二战 结束标志 日本正式签署投降书 22 2 分 有数据显示 1973 年 法国 联邦德国和比利时的出口额分别占国民生产总值的 20 28 和近 50 美国和日本则分别为 7 和 13 导致这一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 美国和日本遭到经济危机的重创 B 欧洲一直得到美国和日本的援助 C 欧共体成员国之间逐步取消关税 D 欧元的启用推动了经济一体化 23 2 分 亚非拉民族解放运动中 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 下列人物与事件搭配不正确的是 A 玻利瓦尔 西属拉美独立运动 B 尼赫鲁 印度独立 第 7 页 共 12 页 C 卡斯特罗 古巴革命 D 章西女王 非洲独立运动 24 2 分 美国法里德 扎卡里亚在 后美国世界 中写道 近 500 年来发生过三次结构性的权力转变 第一次是西方世界 欧洲 的崛起 第二次转变发生在 19 世纪末美国的崛起 我们目前正在经历的则是现代史 上的第三次权力转变 或可称为 群雄竞起 的时代 其中第三次权力转变是指 A 区域集团化 B 政治多极化 C 文明多元化 D 技术信息化 25 2 分 根据商鞅变法时期的法令 一个勤于耕作 生产出大量粮食和布帛的人可以获得的奖励是 A 免除徭役 B 免除兵役 C 获得官爵 D 获得土地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20 分 新中国在长达一个多世纪的战火中降生 她承载着全世界四分之一人类的百年期待 一个统一 富强 民主的中国 是她给所有中国人的承诺 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 她采取了哪些措施呢 下面我们一起探究 一下 材料一 雄赳赳 气昂昂 跨过鸭绿江 保和平 卫祖国 就是保家乡 材料二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 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 借以解放农村生产力 发展农业 生产 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 材料三 4 月 西藏地方政府派出阿沛 阿旺晋美等 5 人为全权代表赴京谈判 5 月 23 日 签署协议 协议 共 17 条 主要内容是 西藏人民团结起来 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藏 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大家庭 第 8 页 共 12 页 中来 西藏地方政府积极协助人民解放军进入西藏 巩固国防等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写出这一事件中的两个英雄人物 2 材料二出自哪一部法律文件 这部法律文件颁布于哪一事件中 其使我国农村土地所有制发生怎样的变 化 3 材料三中的 协议 签订于哪一年 这一协议的签订标志着什么 4 通过分析以上这些文字资料 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27 25 分 近代以来 俄 日 美等国都曾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 通过改革 这些国家的社会问题都不同程 度上得到解决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兹依照本法令 所指示的办法 将用以束缚定居在地主领地上的农民和家务农奴的农奴制度永远废 除 废除农奴法令摘录 材料二 1869 年 日本 第一次使用电报连通了横滨和东京 1872 年 连接这两座城市的第一条铁路竣工 1870 年 这个国家有了第一台纺纱机 R R 帕尔默 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应当把商品交换提到首要地位 把它作为新经济政策的主要杠杆 同时 实行商品交换可以刺激 农民扩大播种面积和改进农业 关于新经济政策问题的决议草案 材料四 我相信 当此危急存亡之秋 你们一定能够对领导再次给予那种支持 罗斯福就职演说 节录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法令 是由哪位沙皇颁布的 依据材料概括该法令的核心内容 2 材料二反映了日本哪一次改革的成果 这些成果与改革的哪一项内容有关 这次改革后 日本社会性质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第 9 页 共 12 页 3 材料三中的 新经济政策 是何时由谁领导实施的 材料认为 新经济政策 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 哪一历史事件引发了材料四中的 危急存亡 为了挽救 危急 罗斯福颁布了哪一法律加强对工业的 调整 该法律体现了罗斯福新政怎样的特点 5 综上所述 这些改革有何共同的积极作用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