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I 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战国 西汉 三国 东晋 框中朝代顺 序正确的是 A 秦 春秋 西晋 南北朝 东汉 B 春秋 秦 南北朝 西晋 东汉 C 春秋 秦 东汉 西晋 南北朝 D 春秋 秦 东汉 南北朝 西晋 2 2 分 2017 七上 大丰期中 霸王别姬是京剧的一个经典剧 故事来源于在垓下被汉军包围的西楚霸 王项羽与虞姬的生死离别的爱情故事 该故事取自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 桂陵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大泽乡起义 D 楚汉之争 3 2 分 2017 七上 邹平月考 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共同特征是 定居生活 会制造陶器 使用磨制石器 种植农作物 A B C D 4 2 分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 江南春 许多寺庙出现的原因是 A 统治者支持以维护统治 第 2 页 共 12 页 B 愿意出家的和尚很多 C 佛真能实现人们的愿望 D 寺院势力很大 5 2 分 汉武帝时期的学生要进入全国的最高学府接受儒家教育 必须到 A 长安 B 洛阳 C 咸阳 D 开封 6 2 分 一带一路 即 新丝绸之路经济带 和 21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是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战 略构想 旨在借用古代 丝绸之路 的符号 沟通历史与未来 连接中国与世界 古代丝绸之路经过的地方是 A 南非 B 河西走廊 c 洛阳 D 辽东 7 2 分 2017 七上 盐都期中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促使成都 平原成为 天府 得益于 A 铁器和牛耕推广 B 秦都江堰的修建 C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秦朝统一的完成 8 2 分 2018 七上 双城月考 我国开始出现铁制农具是在 A 夏朝 B 商朝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第 3 页 共 12 页 9 2 分 主张画人物要 以形写神 注重点睛传神的画家是 A 王羲之 B 顾恺之 C 阎立本 D 吴道子 10 2 分 2015 七上 辽宁月考 下列粮食作物中 河姆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高粱 B 水稻 C 粟 D 玉米 11 2 分 2017 巴彦淖尔模拟 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主要得益于 A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北方人口的大量南迁 带去先进的技术 C 统治者的措施 D 稳定的社会环境 12 2 分 生男慎勿举 生女哺用餔 不见长城下 尸骨相支柱 这首童谣真实的反映了秦朝 A 加强文化专制 B 徭役 兵役繁重 C 法律极其残酷 D 长城工程的宏大 13 2 分 2017 七上 深圳期中 吕氏春秋 曰 公作则迟 有所匿其力也 分地 租佃制 则速 无所匿其力也 分地则速 的根本原因在于 第 4 页 共 12 页 A 诸侯争霸的加剧 B 铁器 牛耕的广泛使用 C 战国时期各国的变法 D 诸侯国不再履行对周王的义务 14 2 分 2017 莒县模拟 下列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各项政治制度中 在西周出现的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皇帝制 D 郡县制 15 2 分 2016 七上 大同期末 下列不属于战国七雄的是 A 晋 B 楚 C 赵 D 齐 16 2 分 2016 九上 苏州期末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写道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下列与 汉武 有关的历史事件有 派蒙恬出使西域 采纳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的建议 大规模反击匈奴 实行 推恩令 加强了中 央集权 A B C D 17 2 分 2018 七上 惠安期中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该诗赞颂了 第 5 页 共 12 页 秦王嬴政的历史功绩是 A 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B 修筑万里长城 C 兼并六国 完成统一 D 统一度量衡 18 2 分 2018 九上 扬州期末 下列完全符合 北京人 生存状况的一组信息是 距今约 170 万年 生活于北京周口店 能够直立行走 能够人工取火 A B C D 19 2 分 2018 九下 石景山模拟 若以 我国境内著名的原始人类 为题开展研究性学习 主要的证 据来源应该是 A 神话传说 B 史书记载 C 学者推断 D 考古发掘 20 2 分 2017 深圳模拟 地中海是世界上最大的陆间海 是联系欧洲南部各国和亚 欧 非三洲的重 要水域 公元 2 世纪 地中海成为罗马帝国的内海 大致相当于 A 西汉时期 B 东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大秦帝国时期 第 6 页 共 12 页 21 2 分 2019 七上 定西期末 习近平指出 要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国相结合 就要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 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 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的人文环境 西汉 重视 以德化民 是在 A 汉高祖时期 B 文景时期 C 汉武帝时 D 光武帝时 22 2 分 2017 七 滨海期末 2013 年 4 月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因旅游推广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优质的接待 服务 荣获长三角 主题体验之旅 示范点 下列各项中最可能成为 主题体验 的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是 A 水稻 B 玉米 C 粟 D 黄瓜 23 2 分 2018 七上 兴义期末 秦汉时期 北方和南方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 当时我国的经济重心在 A 长江流域 B 珠江流域 C 淮河流域 D 黄河流域 24 2 分 2015 七上 盐城月考 假如你是生活在汉武帝时期的一名商人 与人交易时最可能使用的货 币是 A 圆形方孔钱 B 布币 第 7 页 共 12 页 C 五铢钱 D 蚁鼻钱 25 2 分 2017 七上 高邮期中 左传 记载 封建亲戚 以藩屏周 说明西周时期实行分封制的 主要目的是 A 分割诸侯的兵力 B 巩固周王室统治 C 保证国家兵源 D 保证国家财政收入 26 2 分 2017 七上 芒市期中 下表列出了东汉后期 10 个皇帝的年龄及寿命 这种情况导致的直接后 果是 皇帝和帝殇帝安帝顺帝冲帝质帝桓帝灵帝少帝献帝 即位年 龄 1011311281512149 寿命 岁 27231303936341454 A 统治者实行暴政 B 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C 陈胜吴广起义 D 诸侯割据一方 27 2 分 2019 七上 兴化月考 天子建国 诸侯立家 卿置侧室 大夫有贰室 大夫有贰宗 土有 隶子弟 与此材料有关的制度是 A 丞相制 B 郡县制 C 刺史制 第 8 页 共 12 页 D 分封制 28 2 分 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9 2 分 2017 宝安模拟 观看 阅读 下列材料 能帮助同学们更好地了解三国时期历史的是 A 电视剧 三国 B 司马迁的 史记 C 小说 三国演义 D 二二一十四史中的 三国志 30 2 分 2017 七上 颍上期中 半坡和河姆渡的原始居民过上定居生活的最主要原因 A 火的使用 B 原始农业的产生 C 建造房屋 D 制造和使用陶器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10 分 2018 七上 姜堰期末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第 9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江南地广 或 有的地区 火耕水耨 用烧荒和原始的水稻耕作技术从事农业生产 民食鱼稻 以 渔猎山伐为业 汉书 材料三 江南之为国盛矣 地广野丰 物产丰富 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 丰收 则数郡忘饥 丝 绵布帛之饶 覆衣天下 宋书 1 材料一中 北方少数民族大量南迁 反映了当时怎样的历史趋势 哪一历史事件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 现 2 材料二 三反映了江南经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有哪些 至少写出两点 3 请依据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总结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历史发展的总体特征 32 15 分 2016 七上 相城期末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部落 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 大工程 耗去了大量生命 以致 2000 多年后的今天 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 有 100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长 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 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请回答 1 第 10 页 共 12 页 材料一的 皇帝 指的是谁 他 耗去大量的生命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2 材料二中的两幅图反映了当时黄河流域在什么方面的表现 结合材料三指出在什么事件后表现得更为明显和 突出 3 结合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由史及今 我们应该树立什么样的民族意识 33 15 分 2018 七上 无为月考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构想 引 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 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 凿井 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的皮毛 汗血马 瓜果 以及佛教 魔术 音乐 舞蹈 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 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 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 结合所学知识 请将图 4 丝绸之路路线中的 A E 两处填写完整 2 众所周知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张骞 他不畏艰难险阻曾两次出使西域 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分别是什么呢 3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 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 共建 丝 绸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现实价值 第 11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答案 略 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