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1页
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2页
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3页
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4页
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A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粤沪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A A 卷卷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我国古代的伟大工程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蕴含着中华民族深厚的文化与精神底蕴 隋朝 时开通的贯通南北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工程是 A A B B C C D D 2 2 分 都江堰 长城 大运河 赵州桥 北京故宫都是 A 杰出的水利工程 B 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 C 保卫边防的防御工程 D 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3 2 分 科举制从隋朝的诞生到唐朝的完善 清朝的灭亡 历时 l300 多年 对中国历史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的影响是 权贵子弟无论优劣 都可以做官 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 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善了用人制度 读 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 A B C 第 2 页 共 17 页 D 4 2 分 开元盛世 的 盛 相对于 贞观之治 的 治 主要表现在 A 政治稳定 B 国力强大前所未有 C 文教昌盛 D 人民生活安定 5 2 分 和同为一家 指的是唐与哪个民族的关系 A 吐蕃 B 突厥 C 南诏 D 靺鞨 6 2 分 载初元年二月 策问贡人于洛城殿 殿前试人自此始 殿前试人 这一考试形式的开创者是 A 隋炀帝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7 2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 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许多发明 创造 如图这种提水浇灌工具最早出现于 A 东汉 第 3 页 共 17 页 B 曹魏 C 唐朝 D 北宋 8 2 分 下列关于唐朝疆域四至的表述 不正确的是 A 东到大海 B 西达咸海 C 北到外兴安岭 D 南及南海 9 2 分 唐朝是我国封建社会蓬勃兴旺的隆盛时代 以下皇帝在位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 唐高祖 唐高宗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B 唐高祖 唐太宗 武则天 唐玄宗 唐高宗 C 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 唐玄宗 武则天 D 唐高祖 唐太宗 唐高宗 武则天 唐玄宗 10 2 分 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并被北方各族尊称为 天可汗 的唐朝皇帝是 A 唐高祖 B 武则天 C 唐玄宗 D 唐太宗 11 2 分 唐代张旭的书法字形变化繁多 常一笔数字 隔行之间气势不断 不易辨认 形成了一种独特的 风格 此书法属 A 草书 B 楷书 第 4 页 共 17 页 C 隶书 D 行书 12 2 分 下列如图出土于唐朝墓葬的文物反映出唐朝 A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B 国内民族关系友好融洽 C 科学技术发展领先世界 D 诗歌繁荣艺术璀璨夺目 13 2 分 一个伟大僧人西行取经的传奇故事 一条由信念 坚持和智慧浇铸而成的求知之路 一个民族 胸襟开阔 海纳百川的真实写照 这位 伟大僧人 是 A 鉴真 B 玄奘 C 一行 D 空海 14 2 分 以下不属于清朝前期经济发展表现的是 A 瓷都景德镇盛产唐三彩 B 推广玉米 甘薯等高产作物 C 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手工业工场 第 5 页 共 17 页 D 晋商在全国各地开设 票号 15 2 分 下列历史人物中 属于唐末农民起义领袖的是 A 安禄山 B 史思明 C 郭子仪 D 黄巢 16 2 分 比较中学习并归纳共同点是历史学习的方法之一 下列关于隋朝和元朝相同之处的表述 正确的 是 都结束了政权并立 完成全国统一 都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都重视农业生产 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都进行了制度的创新 加强了中央集权 A B C D 17 2 分 北宋初年 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主要是吸取了哪一历史现象的教训 A 陈桥兵变 B 唐朝以来武将专权 C 黄巢起义 D 隋炀帝的暴政 18 2 分 如 宋太祖 因谓 赵 普曰 五代方镇残虐 民受其祸 朕今选儒臣干事者百余人 分治大藩 纵皆贪浊 亦未及武臣一人也 对这段话解读正 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7 页 A 方镇 指的是五代一个叫方镇的将领 B 儒臣 指的是学习儒家思想的学生 C 宋太祖想扩大 武臣 的权力 D 宋太祖据此采取的措施加强了中央集权 19 2 分 陈寅恪就曾经说 华夏民族之文化 历数千载之演进 造极于赵宋之世 在西方与日本史学 界中 有多数学者认为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文艺复兴与经济革命的关键时期 下列说法可以论证此观点的是 宋朝实行重文轻武政策 宋朝出现了曲辕犁和筒车 经商时间不再受限制 火药 活字印刷术 指南针均发明于宋朝 A B C D 20 2 分 对以下大事年表解读正确的是 960 年1038 年1044 年1125 年1127 年1140 年1141 年 北宋建立 西夏建立 宋夏达和议金灭辽金灭北宋 南宋取得邺城大捷南宋与金签订和约 A 各民族政权始终处于战争状态 B 北宋政权存在不超过一百年 C 辽与南宋维持相对和平的局面 D 各民族政权并立与力量消长 21 2 分 秦汉时期 丞相一职由一人担任 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丞相 到北宋相当于丞相的官员就更多 了 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对地方的控制日益加强 第 7 页 共 17 页 B 皇权进一步加强 C 丞相权力不断削弱 D 民主政治逐渐完善 22 2 分 岳飞抗金的事迹 数百年来一直被广为传颂 岳飞抗金赢得人民尊敬的主要原因是 A 他被宋高宗 秦桧等诬陷 蒙受冤屈 B 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 作战勇敢 C 他坚持的抗金斗争 符合人民的利益 D 他的抗金斗争 抵御了外来国家入侵 23 2 分 毛泽东诗词 沁园春雪 中有 唐宗宋祖 之句 其中的 宋祖 是指 A 刘邦 B 李世民 C 赵匡胤 D 铁木真 24 2 分 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当汴州 请根据诗歌的内容 判断出诗歌作者生活的历史时期是 A 南北朝 B 唐朝 C 北宋 D 南宋 25 2 分 如图是北宋纸币铜版拓片 其上文字为 除四川外 许下诸路州县公私从便 流转行使 这一铜版 第 8 页 共 17 页 证实了宋代纸币的发行 反映了宋代的印刷技术 是研究纸币交子的文物材料 是商品经济发展的见证 A B C D 26 2 分 根据 清明上河图 中描绘 汴河沿岸有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 有各种艺人在这里卖艺谋生 说 书的 唱曲的 演杂技的等 这种地方被称为 A 勾栏 B 集市 C 草市 D 梨园 27 2 分 下列事件按时间排列 正确的是 蒙古政权的建立 定国号为元 定都大都 灭亡南宋 A 第 9 页 共 17 页 B C D 28 2 分 有英国学者指出 在当今亚洲的男人中 有 8 亿多名男人其实只是 11 个父亲的血裔 在这 11 名 国父 中有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 成吉思汗和努尔哈赤所属民族为 A 鲜卑族 女真族 B 蒙古族 满族 C 契丹族 党项族 D 匈奴族 藏族 29 2 分 元朝时期 西域之仕于中朝 学于南夏 乐江湖而忘乡国者众矣 中原之士 西游昆仑圃 北 望大荒之野 涉黄河之流 而寻瑶池之津 上述历史现象揭示了 元朝时西域地区开始归属中央政权管辖 元朝大一统 疆域广大 幅员辽阔 元朝时边疆和内地的联系得到了加强 各民族交往密切 民族融合加强 A B C D 30 2 分 下图为中国古代某朝代疆域图 局部 图中的行政制度出现于 第 10 页 共 17 页 A 隋朝 B 唐朝 C 元朝 D 清朝 二 二 朝代接龙 每空朝代接龙 每空 1 1 分 共分 共 4 4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4 4 分分 31 4 分 下面是 中国历史纪年表 部分 其中 分别代表某个政权的名称 请选出其 名称 在答题卡将相应题号的选项涂黑 A 北宋 B 南宋 C 金朝 D 西夏 三 三 判断题 每线判断题 每线 1 1 分 共分 共 6 6 分 分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32 6 分 正确处理民族 国家间的关系 有利于维护和平稳定 根据要求 完成下面相关问题 1 握手签约 是双方关系缓和友好的见证 请在下面横线处填写正确的内容 并简述图 1 历史事件的意 义 第 11 页 共 17 页 图 1 毛泽东会见美国总统尼克松 唐朝与 民族 订立盟约 并专门刻会盟碑 表明世代友好 此碑至今仍屹立在拉萨大昭寺门前 宋与 政权 签订澶渊之盟后 双方在边境地区开展贸易 此后很长时间 双方保持和平局面 意义 2 寻找同盟 是国际关系中常见的力量整合方式 如图所反映的两种局面分别是在什么背景下出现的 图 2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图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 3 建立组织 是当今世界协调利益 化解分歧的重要方式 根据下列提示信息 写出国际组织的名称 名称 时间 1945 年 10 月 总部 美国纽约 职能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向冲突地区派 名称 时间 1995 年 1 月 总部 瑞士日内瓦 职能 制定和规范多边贸易协定 组织贸 第 12 页 共 17 页 出军事人员 以恢复或维持和平易谈判 解决贸易争端等 四 四 材料问答题 第材料问答题 第 4141 题题 1616 分 第分 第 4242 题题 1414 分 共分 共 3030 分 分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33 16 0 分 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 是我们多民族统一国家成长发展的显著特征之一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一脉相承 材料一 我们民族有一脉相承的精神追求 精神特质 精神脉络 今天我们使用的汉字同甲骨文没有根本区 别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等先哲归纳的一些观念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这种几千年连贯发展至今的文明 在世 界各民族中是不多见的 2014 年 5 月 30 日 习近平在视察北京市海淀区民族小学时的讲话 多元融汇 材料二 各地域子文明兄弟民族汇聚滚动 血脉交融 共同缔造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历史上各民族之间 既有和平交往 也有军事战争 彼此相互依存 相互吸收 血脉交融 联系越来越密切 逐渐形成一股强大的内 聚潮流 摘编自李治安 中华文明多元融汇与大一统 国家统一 材料三 雍正皇帝说 中国之一统 始于秦 塞外之一统 始于元 而极盛于我朝 自古中外一家 在中国历史上 不管是汉族皇帝承天命而御众生 还是少数民族领袖入主中原而承继大统 都遵循着大一统的政 治理念 以国家统一 四海抚定为首要政治任务 摘编自平维彬 大一统思想与中华民族观的历史嬗变 1 甲骨文是哪个时期的文字 请你举出 老子 孔子 孟子 庄子等先哲 其中一位所属的学派及其 延 续到现在 的 观念 2 请举出历史上各民族之间 和平交往 军事战争 的一个事例 3 材料三中 我朝 皇帝是哪个民族人 运用所学知识说明 秦 元 及 我朝 都遵循着大一统的 政治理念 34 14 0 分 宋元时期中华文明辉煌灿烂 为人类的发展和进步做出了伟大贡献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 第 13 页 共 17 页 题 材料一 宋朝由于采用了栽种水稻的新技术和新型工具 使生产效率和产量大幅度提升 从而生产出越来越 多的富余产品 随着可以用于交换的农产品的增多 贸易日益发达 制造业愈加兴旺 最后出现了中产阶级 摘编自 美 詹姆斯 麦克莱 世界科学技术通史 材料二 海上丝绸之路最早可追溯至汉代 唐中后期 陆上丝绸之路因战乱受阻 加之同时期中国经济重心 已向南方转移 海路便取代陆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 海上丝绸之路在宋朝达到空前繁盛 海上丝绸之路 材料三 唐朝中晚期以来 北方人口大量南迁 宋初 北方人口仅 100 多万户 而南方人口有 230 多万户 是北方的两倍多 北宋时 国家的财政收入约 80 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南宋时 流传着 苏湖熟 天下足 的谚语 同时 湖南 江西 福建和两广地区也得到很大开发 材料四 元朝疆域 北逾阴山 西及流沙 东尽辽左 南越海表 汉唐极盛之际不及焉 元史 地理志 1 依据材料一 列举 中产阶级 在宋朝出现的条件 2 依据材料二 写出唐中后期海路成为中外贸易主通道的原因 宋朝政府设立专门管理海外贸易的机构是 什么 3 材料三反映当时中国经济重心发生怎样的重大变化 根据材料简要分析变化的原因 4 从材料四中你可以看出元朝疆域具有什么特点 忽必烈为实现对其疆域的有效管辖实行了什么制度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3030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共分 共 6060 分 分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26 1 27 1 28 1 29 1 30 1 二 二 朝代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