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华师大版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质量检测试卷 I I 卷 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公元 618 年 一位末代皇帝在江都 今扬州 自觉大势已去 揽镜自照 无奈哀叹 好头颅 不知谁当斩之 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 北周外戚杨坚夺取政权 建立隋朝 B 隋朝灭掉南方的陈朝 实现了统一 C 隋朝开凿大运河 加强了南北联系 D 隋炀帝酷虐残暴 隋朝行将灭亡 2 2 分 都江堰是世界著名的水利工程 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 该水利工程主要有哪些功 能 军事 防洪 灌溉 旅游 A B C D 3 2 分 学完中国古代史后 有四位同学对隋唐史的特点进行了概括 其中概况最为准确的是 A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B 中华文明的起源 C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D 中华帝国的衰落 4 2 分 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都定都于洛阳 第 2 页 共 11 页 都首创了影响深远的重要制度 都兴建有大型的著名工程 都是暴政而亡的短命王朝 A B C D 5 2 分 观察下列在中国出土的唐代文物 货币 这些出土文物说明了 A 唐代没有统一的货币 B 中国古代金币 银币流通时间长范围广 C 唐代中外贸易十分繁盛 D 证明唐代日本 新罗与中国交往密切 6 2 分 学完隋唐时期的历史后 有几位同学对隋唐时期的历史进行了概括 最恰当的是 A 中华文明的起源 B 中华民族的大融合 C 中华帝国的衰落 D 中华社会的开放 7 2 分 我们今天肯定武则天的功绩 主要是因为 第 3 页 共 11 页 A 她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 她临朝处政 开创殿试 C 她重用人才 奖励农业生产 D 她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8 2 分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 图中的 代表相关的历史事件 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A 隋朝建立 隋灭陈 统一全国 开凿大运河 B 隋灭陈 统一全国 隋朝建立 开凿大运河 C 开凿大运河 隋朝建立 隋灭陈 统一全国 D 隋朝建立 开凿大运河 隋灭陈 统一全国 9 2 分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描写的历史时期是 A 文景之治 时期 B 贞观之治 时期 C 开元盛世 时期 D 光武中兴 时期 10 2 分 唐太宗说 人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人为镜 可以知得失 这是他在失去了一位重要的 大臣后说的 这位大臣是 A 魏征 B 杜如晦 C 姚崇 D 李靖 第 4 页 共 11 页 11 2 分 虽无相名 实有相职 既有相职 却无相权 既无相权 却有相责 材料所反映的现象最早出 现于 A 唐朝 B 宋朝 C 明朝 D 清朝 12 2 分 沧海桑田 如果考察隋大运河最北端的历史变革 顺便可以探究古都的历史沿革是 A 长安 B 北京 C 开封 D 洛阳 13 2 分 史书记载 水激轮转 众筒兜水 次第下倾于岸上 以灌稻田 日夜不息 绝胜人力 这 种灌溉工具产生于 A 东汉 B 三国 C 隋 D 唐 14 2 分 北通涿郡之渔商 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这是古人对哪一水利工程功效的赞誉 A 灵渠 B 都江堰 C 大运河 D 郑国渠 第 5 页 共 11 页 15 2 分 下列关于隋朝历史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A 结束了南北朝分裂局面 B 国力强盛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C 开凿了大运河 D 因存在时间很短 对后世没有多大影响 二 二 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9898 分分 16 2 分 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 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是 17 27 分 伟人 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 做出了普通人不能做出的伟大业绩 这些业绩对当时或者 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对国家 民族乃至于全人类都是有益的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 数风流人物 还看今朝 沁园春 雪 材料二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较多 汴河怀古 材料三 夫以铜为镜 可以正衣冠 以古为镜 可以知兴替 以人为镜 可以明得失 朕常保此三镜 以防 己过 今魏征殂逝 遂亡一镜矣 贞观政要 材料四 元史 载 世祖即位 登用老成 大新制作 立朝仪 造都邑 其总政务者曰中书省 秉兵 柄者曰枢密院 司黜陟者曰御史台 摘自七年级下册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 根据所学知识 写出材料一中 唐宗宋祖 的姓名 材料一中 一代天骄 的主要功绩是什么 2 材料二中提到的 河 是谁在位时开通的 分别写出此 河 南北两端和中心点的古称 此 河 的作 用是什么 第 6 页 共 11 页 3 历史上将材料三中 朕 的统治称为什么 写出该皇帝在位时除了魏征以外的另一位重臣 4 材料四中的 世祖 指的是哪位皇帝 御史台的主要职责是什么 答案不得照抄原文 5 根据材料四 下列选项中符合 大新制作 的是 A 置部刺史 掌奉诏条察州 B 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 通判签议连书 C 有行省 统郡县 镇边鄙 D 以中书令 侍中 尚书令共议国政 6 你认为应该怎样评价一位伟人 18 25 分 阅读以下材料后判断 唐的繁荣是在隋的基础上不断继承创新的结果 隋朝开通的大运河 将长江南北的经济更紧密地联结起来 唐朝受惠于这条运河很多 唐承隋科举制并有所变革 使大批出身庶族的才俊之士得以进入仕途 为唐代文化带 来新的面貌 唐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时代精神 唐朝与突厥 吐蕃等民族频繁交往 各少数民族的文化 经过吸收 改造 创新 成为唐文化中色彩绚烂的成分 通过西域传来的印度 中亚 西亚文明和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传来的南亚文 明 对唐代中国产生重大影响 在唐三彩及唐诗中 骏马 骆驼和胡人 成为具有代表性的唐代文化符号 这也 是丝绸之路兴盛的具体体现 而玄奘西行则自觉承担了沟通往来 传播文化的使命 唐代文化对朝鲜 日本等国 家的发展影响广而深 这些影响至今仍然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摘编自袁行霈 中华文明史 以下表述是从以上材料中得出的 请填 A 违背了以上材料的意思 请填 B 是以上材料没有涉及的 请填 C 1 隋朝开凿了贯通南北的大运河 开创了科举制 2 唐朝的繁荣完全受惠于隋朝所开创的良好基础 3 李白 杜甫 白居易是唐朝诗人中成就和影响最为突出的代表 4 唐朝时期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成为中外文明交流的重要通道 第 7 页 共 11 页 5 唐朝文明继承创新 兼收并蓄 在交流中影响了世界 也丰富了自己 19 25 分 唐朝政策开明 经济繁荣 文化发达 声名远播四海 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 请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有关唐朝历史主题的探究并回答相关问题 君之所以明者 兼听也 其所以暗者 偏信也 魏征 贞观十五年 641 年 正月 赞普亲自到柏海迎接公主 回到吐蕃后 他对亲近的人说 我父祖未有通婚 上国者 今我得尚大唐公主 为幸实多 选自 中华上下五千年 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 与亚洲乃至非洲 欧洲的一些国家 都有往来 人教版七下教材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李白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 1 采纳魏征建议开创 贞观之治 的皇帝是谁 上则材料反映了贞观之治哪一方面的内容 2 吐蕃人是现在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 材料中的 公主 是指谁 3 唐朝时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 当时被称为什么 哪一本书记载了玄奘游历过 100 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 风物及社会习俗 4 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 列举唐朝历史上最典 型的两例 5 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唐朝主要的文学形式是什么 20 19 分 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 并加以改正 1 唐玄宗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 以帮助自己明是非 知对错 第 8 页 共 11 页 2 玄奘西游天竺并以亲身经历写成 西游记 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 3 唐朝长安城宏伟富丽 城内分为坊和市 市为繁华的商业区 4 宋太祖为了分知州的权力在各州府设置转运使 5 金的建立者是阿骨打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