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新版_第1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新版_第2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新版_第3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新版_第4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I)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湖北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I I 卷新版 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2 分 据考古发现 我国境内已知的最早人类是 A 北京人 B 山顶洞人 C 元谋人 D 古猿 2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时间是 A 约公元前 2207 年 B 约公元前 2070 年 C 约公元前 3000 年 D 约公元前 5000 年 3 2 分 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是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4 2 分 如果诸侯不履行自己的义务 或超越周王赋予他们的特权 周王可以废除给他们的封地和爵禄 甚至消灭他们 以上解读源于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宗法制 第 2 页 共 11 页 D 分封制 5 2 分 2010 年 4 月 1 日起 为期三个月的 国家宝藏一中国国家博物馆典藏珍宝展 在宁波博物馆举行 其中 下图展出的文物是商朝青铜器的典型代表 它出土于 A 河南省 B 陕西省 C 山西省 D 河北省 6 2 分 水旱从人 不知饥馑 时无荒年 天下谓之 天府 也 促使成都平原成为 天府 得益于 A 铁器和牛耕推广 B 秦都江堰的修建 C 商鞅变法的实施 D 秦朝统一的完成 7 2 分 下图诸侯国数量的变化 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是 A 逐步走向统一 B 兼并战争不断 第 3 页 共 11 页 C 秦国实力最强 D 人民深受灾难 8 2 分 在我国古代 人们常以 牛 耕 作为名 字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 字子牛 晋国有位大力士 姓牛 字子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春秋后期 B 战国时期 C 隋唐时期 D 宋元时期 9 2 分 齐桓公提出 尊王攘夷 的号召 实际上是为了 A 维护周天子的绝对权威 B 打退少数民族的威胁 C 维护西周以来的分封制 D 扩大自己势力 成就新业 10 2 分 2010 年 8 月 6 日上午 中国文字博物馆内欢声笑语 青春飞扬 同为华夏子孙共书甲骨文字 两岸青少年交流活动在此举行 活动中 来自两岸的 10 名青年代表拿起毛笔 共同书写了 两岸一家亲 五个甲 骨文字 寓意两岸骨肉亲情 血浓于水 下列关于甲骨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甲骨文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甲骨文出现于商代 甲骨文是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 甲骨文记录了商朝的重 大活动 A B C D 11 2 分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影响最大的一次改革 有人评价这次变法 以前是贵族任战士 现在是战 第 4 页 共 11 页 士为贵族 与之相关的变法措施是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推行县制 D 奖励军功 12 2 分 胡适说 孔子是了不得的教育家 他提出的教育哲学可以说是民主 自由的教育哲学 将人看 作是平等的 下列主张能突出体现孔子 将人看作是平等的 是 A 因材施教 B 温故知新 C 有教无类 D 仁者爱人 13 2 分 他采纳董仲舒的主张 任用精通儒家学问的人为官 推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政策 他 是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14 2 分 公元前 221 年 秦灭六国 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这种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思想来源于 A 儒家思想 B 墨家思想 C 道家思想 D 法家思想 第 5 页 共 11 页 15 2 分 斩木为兵 揭竿为旗 天下云集响应 这句话反映的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它爆发于 A 渔阳 B 大泽乡 C 陈 D 陇西 16 2 分 史记 记载 偃说上曰 今诸侯子弟或十数 而嗣代立 馀虽骨肉 无尺寸地封 则仁孝 之道不宣 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 以地侯之 彼人人喜得所愿 上以德施 实分其国 不削而稍弱矣 于 是上从其计 上从其计 的根本目的是 A 加强中央集权 B 让更多的人得到封地 C 加强思想控制 D 让更多的人有机会进入政府做官 17 2 分 西汉初年 政论家贾谊指出 当下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 小腿肿得像腰 脚趾肿得像大腿 不能 屈伸自如 不及时治疗 就不可医治了 上述言论针对的问题是 A 农民起义 B 匈奴的威胁 C 王国问题 D 统治者的腐败 18 2 分 汉武帝刘彻的文治武功彪炳青史 永秉春秋 其中为他的文治武功提供雄厚财力支持的措施是 A 颁布 推恩令 B 兴办太学 第 6 页 共 11 页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将铸币权和盐铁经营权收归中央 19 2 分 象棋棋盘上两军之间有楚汉界河 它与下列哪一史实相关 A 楚汉之争 B 秦统一 C 赤壁之战 D 大泽乡起义 二 二 填空题填空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0 5 分 下列哪一项不是我国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A 农作物种植 B 家畜饲养的出现 C 聚落 磨制工具的发展 D 打制石器的出现 三 三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010 分分 21 10 分 陈胜吴广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张角领导的黄巾起义是一场有组织 有准备的 农民大起义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161 分分 22 16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并互相辩论 形成了 百家争鸣 的学术繁荣局面 选自人教版 历史教科书 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 而法度可明 民知所从矣 第 7 页 共 11 页 摘自 汉书 董仲舒传 材料三 司马迁采访史迹 图 请回答 1 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引起当时 社会急剧变化 的原因 并指出在争鸣的各学派中 其思想 在中国历史的发展中先贬后崇 最终成为我国封建社会正统思想的派别名称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董仲舒的主要主张 并指出汉武帝采纳此建议的根本目的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史学家司马迁经过十多年的刻苦努力完成的巨著名称 并指出该史书的 历史地位 23 3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汉祖起丰沛 乘运以跃麟 手奋三尺剑 西灭无道秦 材料二 公元前 127 年时 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 规定嫡长子只可继承封地的一半 余下的封地分给其他 子弟 于是 封地不断缩小 其重要性也不断下降 仅仅成为大地产 材料三 春秋大一统者 天地之常经 古今之通谊也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 其道 勿使并进 1 汉高祖为了巩固政权的稳定社会 在西汉建立之初 采取了什么政策 2 经过历任统治者的精心治理 西汉王朝出现了什么治世局面 3 材料二中 汉皇帝又下了一道法令 是指什么法令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法令的影响 4 材料三中董仲舒提出了什么建议 汉武帝为什么要采纳董仲舒的建议 24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第 8 页 共 11 页 清朝末年 在河南安阳西北挖到一些龙骨 龙骨上的一些刻画引起人们重视 清朝国子监王懿荣发现并研究 此乃我国古代文字 从此引起轰动 并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科 1 这段材料中所说的文字是什么文字 2 是由谁发现的 最早在哪发现的 3 历史上有什么地位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919 题 共题 共 3838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0 页 共 11 页 17 1 18 1 19 1 二 二 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