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C卷_第1页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C卷_第2页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C卷_第3页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C卷_第4页
2019-2020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深圳专版)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2019 20202019 2020 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深圳专版 年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模拟试卷 深圳专版 C C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隋炀帝死后 被草草葬在扬州西北的雷塘 唐朝诗人罗隐在 炀帝陵 一诗中写到 君王忍把 平陈业 只换雷塘数亩田 隋朝灭亡炀帝落得如此下场的根本原因是 A 开通大运河 B 爆发农民起义 C 残暴统治 D 屡次发动战争 2 2 分 大运河对于中国来说远比长城对于中国更重要 大运河连接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连接了两个文明 使黄河流域长江流域逐渐成为一体 鸿恩大德 前古未比 那么 隋朝修建大运河所起的最重大的影响是 A 满足隋炀帝游江都的愿望 B 加强北部边防 C 加强南北经济的交流 D 巩固隋朝的统一 3 2 分 在历史学习中 图片往往隐含着大量的有效信息 从如图 隋朝大运河 中我们可以得到的信息 是 该工程以洛阳为中心 北至涿郡 南达余杭 它的开通沟通了我国南北交通 第 2 页 共 13 页 它的开通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交流 它是隋炀帝下令开凿的 A B C D 4 2 分 像其秦代的前辈一样 隋的统治者可能也过于雄心勃勃 他们企图在很短的时间内获得过多的东 西 滥用了其新臣民的忍耐和忠诚 下列史实不属于隋朝统治者 滥用了其新臣民的忍耐和忠诚 的是 A 营建东都洛阳 B 统一度量衡 C 修筑长城和驰道 D 三次征伐辽东 5 2 分 唐朝杜佑所撰 通典 中记载 隋炀帝大业元年 更令开导 名通济渠 西通河洛 南达江淮 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 这段史料体现了隋朝大运河开通的主要作用是 A 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 B 提高了隋朝造船技术 C 便利了隋炀帝巡游玩乐 D 结束了南北分裂局面 6 2 分 下列叙述 不属于隋朝灭亡的原因的是 A 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B 酷虐残暴的统治 C 大兴土木工程 D 国家财政困难 军费不足 第 3 页 共 13 页 7 2 分 唐代的李廓应试之后看榜 发现皇榜之上没有自己的名字 悲痛万分 在 下第 诗中写道 榜 前潜制泪 众里独嫌身 让李廓如此痛苦的应试制度创立于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明代 8 2 分 天宝之乱 爆发于唐玄宗天宝年间 这次叛乱迫使唐玄宗仓皇逃往四川 这次叛乱的发动者有 安禄山 黄巢 史思明 朱温 A B C D 9 2 分 人称 政启开元 治宏贞观 的古代帝王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0 2 分 高僧玄奘西行时在位的唐朝皇帝是 A 唐高祖 B 唐太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第 4 页 共 13 页 11 2 分 下列新式农具的发明 出现在唐朝的是 曲辕犁 翻车 筒车 水排 耧车 A B C D 12 2 分 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 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 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外国商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一些妇女在骑马 打球 A B C D 13 2 分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 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 经济繁荣 国力强盛的盛世局面 如唐朝时期的 贞 观之治 和 开元盛世 等 从这些盛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国内各地区 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 A 第 5 页 共 13 页 B C D 14 2 分 王晓撰写的历史小论文的关键词中有 女皇帝 和 治宏贞观 政启开元 他研究的历史人物 是 A 唐太宗 B 唐高宗 C 武则天 D 唐玄宗 15 2 分 丝绸之路 鉴真东渡 郑和下西洋 一带一路 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A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加强亚欧非三洲的联系 C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16 2 分 唐代历史上有一位书法家 他曾任平原郡太守 抗击过安禄山叛乱 其所创端正劲美 雄浑敦厚 的新书体 对后世书法影响深远 该书法家是 A 欧阳询 B 颜真卿 C 柳公权 D 张旭 17 2 分 我国古代文化名人辈出 科技成就斐然 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A 司马迁 资治通鉴 B 李时珍 本草纲目 第 6 页 共 13 页 C 曹雪芹 西游记 D 杜甫 蜀道难 18 2 分 下列哪项内容不是唐朝取得辉煌文化成就的原因 A 国家局面安定 B 对外开放的政策 C 商业繁荣 D 暴政 19 2 分 诗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生活 下列诗歌中 能反映唐玄宗统治前期盛世景象的是 A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B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C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D 大江东去 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20 2 分 宋代诗人杨万里说 诗至唐而盛 至晚唐而工 细致 精巧 盖当时以此设科取士 士皆争竭 其心思而为之 这说明 A 唐诗影响深远 B 唐诗取材广泛 C 科举制促进唐诗的繁荣 D 唐诗表现形式多种多样 21 2 分 下列对唐都长安的叙述不准确的是 A 是当时世界上最大 最繁荣的城市之一 B 其中的皇城是皇帝及皇族居住和处理朝政的地方 C 规划严整 宫殿雄伟 市容壮观 功能完备 第 7 页 共 13 页 D 是一个开放性的国际大都会 22 2 分 位于遂宁市的宋瓷博物馆 是迄今为止国内唯一的专业宋瓷博物馆 在馆内展示的 1000 余件精 美瓷器中 以青釉荷叶盖罐称为镇馆之宝 请问在唐代生产这种瓷器最为著名的瓷窑是 A 越窑 B 邢窑 C 哥窑 D 景德镇 23 2 分 创建和谐社会是当今社会的主旋律 下列皇帝中为创建和谐社会做出杰出贡献的是 隋文帝 隋炀帝 唐太宗 宋真宗 A B C D 24 2 分 下图为唐朝 三省六部 制示意图 其中 中书省的职责是 A 监察百官 B 起草政令 C 审核政令 D 执行政令 25 2 分 下列农具中 可用于灌溉的是 第 8 页 共 13 页 A 曲辕犁 B 水排 C 筒车 26 2 分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 盛于贞观 永微之际 进士科 的作用是 A 巩固了西周统治 B 改善了选官制度 C 加强了经济交流 D 妨碍了中外交往 27 2 分 关于五代十国的实质 表述正确的是 A 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北方政权更迭 政局动荡不安 C 南方相对稳定 经济在原有的基础上有一定发展 D 统一始终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必然趋势 28 2 分 现在世界各地凡华人居住的地方多被称为 唐人街 中国人常被称为 唐人 这些名称的由来 是因为 A 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 B 中国人是唐朝人的后代 C 唐朝时许多丝绸运往国外 D 唐朝时中国才开始对外交往 29 2 分 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隋朝杰出的工匠李春设计并主持建造了赵州桥 隋朝时印刷的 金刚经 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 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第 9 页 共 13 页 隋唐时期开凿的莫高窟是世界最大的艺术宝库之一 金城公主入藏 进一步密切了唐蕃联系 A B C D 30 2 分 清代史学家赵翼在 廿二史札记 唐女祸 中写道 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 以败之 这一观点 A 正确 说明了用人不当的危害 B 错误 忽视了藩镇割据的影响 C 正确 揭露了君主生活的腐败 D 错误 夸大了个人对历史的影响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757 分分 31 27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唐代中国 是世界文化的重心 是世界历史演进的总动脉 融合域外文化的唐文化成了世界性文化 深为当时世界各国人民所向往 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又把唐文化传播四方 促进了中外文化大交流 摘自 中外文化交流史 王介南 材料二 唐太宗 自古皆贵中华 贱夷狄 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三 海上丝绸之路 是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 联合国科教文组织所认定的海上丝绸之路起点位于中国福 建省 市 早在汉朝时已开始海上对外交往 两宋年间 由于游牧民族盘据华北地方导致丝路断流 令海上丝 绸之路贸易更加蓬勃 维基百科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列举材料二中 他们把域外文化带入唐土 把唐文化传播四方 的史实各一例 你认为唐朝对外交往 活跃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2 结合材料二 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 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 写出宋朝因从事海外贸易而闻名世界的两大商港 宋朝为鼓励海外贸易在主要的 港口设立的管理机构是 32 15 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太宗皇帝真长策 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人赵嘏 材料二 天下英雄人吾彀中矣 人彀 被收罗笼络的意思 唐太宗 1 材料一中的 长策 是指什么制度 这种制度开始于什么朝代 什么朝代逐渐完善 33 15 分 材料一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材料二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 咏史诗 沛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 汴河怀古 1 根据材料一回答 隋朝大运河以洛阳 图中 B 点 为中心 请分别写出南北起止点 A 北 C 南 2 根据材料一的图片 请按由北至南的顺序写出大运河的四段 3 阅读材料二回答 胡曾和皮日休对大运河的态度不同 你同意上述哪位作者的观点 为什么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