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新版_第1页
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新版_第2页
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新版_第3页
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新版_第4页
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B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甘肃省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B B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我国发现远古人类遗骨和遗物最丰富的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蓝田人遗址 2 2 分 对半坡聚落和河姆渡聚落的不同表述正确的是 A 半坡聚落位于长江流域 河姆渡聚落位于黄河流域 B 半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半地穴式结构 河姆渡聚落居住的房屋为干栏式结构 C 半坡聚落主要种植粟 河姆渡聚落主要种植水稻 D 半坡聚落已会制造黑陶作品 河姆渡聚落会制造彩陶 3 2 分 关于史实和传说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史实是历史的缩影 传说是历史的精华 B 史实是历史遗留给人类的真实写照 传说是对历史的高度概括 C 传说不是历史 但包含某些历史的成分 D 传说就是史实 只不过升华了一些 更精彩了一些 4 2 分 半坡人和河姆渡人能过上定居生活的主要原因是 A 原始农业的发展 B 学会建造房屋 C 氏族公社的形成 D 自然环境的变化 第 2 页 共 14 页 5 2 分 俗话说 洪水无情 在我国远古时代 曾经发生了很大的水患 造成了巨大灾难 此时 有一 位英雄人物 花了十三年的时间 三过家门而不入 终于解除水患 造福于民 这个历史人物是 A 黄帝 B 尧 C 舜 D 禹 6 2 分 夏商周断代工程 是九五期间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 总体目标是制订有科学依据的夏商周三代 的年表 现已公布的 夏商周年表 已经确定了武王伐纣的时间 那么这一事件发生在哪一年 A 公元前 2 070 年 B 公元前 1 046 年 C 公元前 1 045 年 D 公元前 771 年 7 2 分 表格归纳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 以下是一个同学制作的朝代更替表的一部分 空框中 是 A 商 春秋 B 商 东周 C 东周 春秋 D 东周 战国 8 2 分 下列国家组合中 既是 春秋五霸 又是 战国七雄 的诸侯国是 A 齐 燕 B 齐 楚 第 3 页 共 14 页 C 燕 楚 D 楚 赵 9 2 分 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目的是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 B 分封的方法是周天子把土地和人民 分给亲属 功臣 让他们去做诸候 C 西周通过分封制 开发了边疆 加强了统治 D 平民是统治阶级中最低的一层 10 2 分 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中国古代朝代更替表 部分 空白处政权的建立者是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备 D 刘裕 11 2 分 夏朝与商朝的亡国之君是 夏桀 商汤 商纣 盘庚 A B C D 12 2 分 姓名往往是某一历史阶段特征的反映 司马耕 牛子耕 等姓名可能会大量出现在 A 夏朝 B 商朝 第 4 页 共 14 页 C 西周 D 春秋战国 13 2 分 春秋时期 社会经济有很大的发展 下列说法中与当时实际不相符的是 A 铁制农具和牛耕出现 B 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 C 商业活动逐渐活跃 D 纸币被更多的使用 14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 学派纷呈 其主张能体现下列表格所示内容的学派是 层面日常规范 个人 用礼仪规则来要求自己 可以 不犯错误 家族 父母健在时 要对他们表示尊 敬和爱戴 国家 君主遵守礼仪规则 臣民就听 从他召唤 A 墨家 B 儒家 C 道家 D 法家 15 2 分 在我国古代 人们会以 牛 耕 作为名 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 这反映了牛耕技术在当时备 受人们推崇 牛耕的使用开始于 A 春秋战国时期 B 秦汉时期 C 隋唐时期 第 5 页 共 14 页 D 明清时期 16 2 分 下列不属于春秋争霸的影响的是 A 诸侯国强并弱 B 出现了大规模的民族交融 C 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 D 对东方六国构成威胁 17 2 分 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建设 美丽中国 美丽中国 首重生态文明的自然之美 春秋战国时 期的孟子也曾提出类似主张 即 A 反对以大欺小 以强凌弱 B 顺其自然 无为而治 C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D 不要过分捕捞鱼鳖 要按时令进山伐树 18 2 分 下列属于秦国商鞅变法内容的是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允许自由买卖 奖励耕战 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免除徭役 根据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和田宅 建立县制 A B C D 19 2 分 我国开始出现铁农具是在 第 6 页 共 14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时期 20 2 分 某电视台打算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纪录片 假如请你当导演 在 以下情景中 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A 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B 齐桓公召集诸侯会盟 C 晋国被韩 赵 魏三家卿大夫瓜分 D 长平之战中秦军打败赵军 21 2 分 小明查阅了 春秋争霸形势图 和 战国形势图 发现在 战国形势图 中找不到晋国 这是 由于战国初期发生了 A 三家分晋 B 田氏代齐 C 晋楚争霸 D 战国七雄 22 2 分 据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鞅在辅助秦孝公十年间 贵族都怨恨他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承认土地私有 B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规定生产粮食布帛多的人 可以免除徭役 D 规定按军功大小授予爵位 军功越大 授予的爵位越高 23 2 分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 搜集到下列信息 春秋五霸 战国七雄 第 7 页 共 14 页 商鞅变法 百家争鸣 铁器 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A 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24 2 分 古人说 伐一木 杀一兽 不以其时 非孝也 这体现的主要是 A 政治思想 B 教育思想 C 生态思想 D 军事思想 25 2 分 你认为下列哪一项是学习研究历史最可靠的材料 A 女娲造人 的传说 B 小说 三国演义 C 电影 荆轲刺秦王 D 考古发现的元谋人门齿化石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222 分分 26 22 分 判断正误 并在答题卡相应的方框内填涂 正确的填正确 错误的填错误 1 孔子的核心主张是 仁 要求统治者体察民情 爱惜民力 孟子继承了这一思想 要求统治者用 仁 政 治国 轻徭薄赋 2 柳亚子曾赠毛泽东诗云 阔别羊城 今广州 十九秋 重逢握手喜渝州 今重庆 弥天大勇诚能格 遍地劳民战尚休 此诗创作于重庆谈判期间 3 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期间 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 铁人 王进喜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成为全国 人民的楷模 第 8 页 共 14 页 4 英国科学家达尔文的 物种起源 提出了 进化论 的思想 第一次把生物学建立在完全科学的基础上 5 以工代赈对于恢复工业生产作用巨大 是罗斯福新政的中心措施 6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成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三 三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2727 分分 27 11 分 唯物史观认为 经济是人类一切活动的基础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 下列图片所示 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 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 对此 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 铁锄范 2 下列图片所示 是考古工作者发掘出来的战国时期的文物 它们证实了我国农业生产上怎样的基本史实 生产力的进步导致原有的土地所有制不适应时代发展 对此 商鞅在变法中采取了什么措施 鼻子套圆环的青铜牛尊 铁锄范 3 全国抗战时期 大后方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 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请举例说明抗战时 期重庆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4 全国抗战时期 大后方的重庆成为中国经济的脊梁 为抗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保障 请举例说明抗战时 期重庆是全国的工业中心和金融中心 第 9 页 共 14 页 5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为控制西欧 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 在西欧推行了什么经济政策 6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美国为控制西欧 对抗苏联和称霸世界 在西欧推行了什么经济政策 28 16 分 平王东迁以后 东周开始 周王室开始衰微 只保有天下共主的名义 而无实际的控制能力 中原各国也因社会经济条件不同 大国间争夺霸主的局面出现了 各国的兼并与争霸促成了各个地区的统一 影视中的历史 一些影视作品往往反映了某个时代的历史特点 影视作品也是我们熟悉和掌握历史的途径 之一 我们通过经典影视作品了解春秋时期的历史 1 影片所示的 春秋 时期属于哪个朝代 春秋时期有哪些诸侯先后成为中原霸主 春秋战国的纷争是西 周哪一制度埋下的祸根 2 在电视剧 东周列国 春秋篇 中 东迁后的周平王 摄于郑国的威力 竟与郑庄公做了交换太子互为 人质的荒唐交易 这种情况反映了什么问题 3 春秋末期 长江流域的哪两个国家也先后北上争霸 4 春秋时期社会动荡 诸侯争霸 战国时期七雄较量 战争规模很大 请列举战国时期两例著名战役 四 四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1111 分分 29 11 分 杰出历史人物在历史发展中对推动社会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 阅读下列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商鞅颁布变法令规定 废除土地国有制 全面实行土地私有制 土地可以自由买卖 这就破坏了奴 隶制的生产关系 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 中国通史 材料二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法及太子 黥劓其博 斯年之后 道不拾遗 民不妄取 兵革大强 诸侯畏惧 第 10 页 共 14 页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三 王初并天下 自以为德兼山皇 功过五帝 乃更号曰 皇帝 命为制 令为诏 除谥法 李贽 史纲评要 材料四 一法度衡石丈尺 车同轨 书同文 史记 秦始皇本纪 1 根据材料一 概括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作用 2 材料二中商鞅变法产生了什么效果 依据材料指出变法成功的原因是什么 3 材料三中 初并天下 的 王 是指哪一个历史人物 并天下 有何意义 4 材料四反映了秦朝建立后实行了哪些措施 5 材料二 四中商鞅和秦始皇釆用的共同思想主张是什么 第 11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2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1 25 1 二 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