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D卷_第1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D卷_第2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D卷_第3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D卷_第4页
新人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7 页 新人教版备考新人教版备考 20202020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 0505 中国古代青铜艺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在某一博物馆中 一讲解员说 这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青铜器 俗称 马槽鼎 它应是 A B C D 2 2 分 夏 商 西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文明 下列选项中最能显示商朝手工业高超工艺的是 A 甲骨文 B 司母戊鼎 C 铁制农具 D 猪纹陶钵 3 2 分 古代豪门贵族吃饭时要奏乐击钟 用鼎盛着各种珍贵食品 故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富贵人家 生活奢侈豪华 由此可见鼎的主要用途除了祭祀外 还用作 第 2 页 共 17 页 A 装饰品 B 食器 C 乐器 D 盛水器皿 4 2 分 下图为世界最大的青铜器 名称是 A 四羊方尊 B 青铜利簋 C 司母戊鼎 D 毛公鼎 5 2 分 2011 年 3 月底 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 世界现存最大的青铜器 中华第一鼎 正式移驻该 馆 中华第一鼎 指的是 A 司母戊鼎 B 毛公鼎 C 大盂铜鼎 D 商朝虎耳铜鼎 6 2 分 小明从网上收集到了一些以青铜器为题材的邮票 其中 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 A 第 3 页 共 17 页 B C D 7 2 分 下面各项中 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 B C D 8 2 分 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出现于 第 4 页 共 17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战国 9 2 分 某校七年级三班主办的板报 历史天地 上有一件青铜器的照片 下图所示 你知道这件青铜器 是什么时候铸造的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 10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如图所示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1 2 分 实物是研究历史的重要史料 下图青铜器可以佐证 第 5 页 共 17 页 A 第一个国家政权的产生 B 商朝青铜器水平的发达 C 羊是当时社会的吉祥物 D 部落联盟的出现和发展 12 2 分 古人常以 钟鸣鼎食 来形容贵族之家的奢华生活 由此可见鼎的要用途除了祭祀外 还用作 A 装饰品 B 食器 C 乐器 D 盛水器皿 13 2 分 考古发现是历史研究的重要依据 下列考古发现能够体现商朝手工业发展水平的是 A 人面渔纹彩陶 B 司母戊鼎 C 龙门石窟 D 铁制农具 14 2 分 青铜器最早出现于 第 6 页 共 17 页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春秋 15 2 分 青铜器既是商周时期青铜制造文明发达的体现 也是商周社会状况的反映 这主要是因为 青铜器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的象征 青铜器甚至是国家权力的代表性器物 青铜礼器的类型和数量 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青铜礼器的数量体现了君王的残暴与仁德 A B C D 16 2 分 如图中 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A 司母戊鼎 B 青铜立人 C 青铜树 第 7 页 共 17 页 D 四羊方尊 17 2 分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通过下图所示的文物 我们可以了解哪一时期的历史 A 商朝 B 秦朝 C 西汉 D 东汉 18 2 分 下列生产技术在商朝已经产生的有 铸造青铜器 烧制瓷 制造玉器 饲养家畜 A B C D 19 2 分 商代最突出的手工业是 A 纺织业 B 制陶业 C 冶铁业 第 8 页 共 17 页 D 青铜制造业 20 2 分 巨大的商代司母戊大方鼎可以证明我国商周时期 A 青铜工艺水平高超 B 原始农耕文明出现 C 畜牧业发达 D 铁器开始使用 21 2 分 人类早期文明最先诞生于亚非地区的大河流域 重要的有 古代埃及文明 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古代中国文明 古代印度文明 下列有关它们的文明成就 搭配不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 金字塔和象形文字 B 汉谟拉比法典和楔形文字 C 分封制度和青铜文明 D 种姓制度和 天方夜谭 22 2 分 夏 商 西周时期灿烂的青铜文明的创造者是 A 奴隶主 B 贵族 C 奴隶 D 平民 23 2 分 在中国历史上 青铜文化 成为了中国奴隶社会文明的代称 该文明时期是指 A 传说中的尧舜禹时期 B 夏 商 西周时期 C 商 西周 东周时期 D 西周 春秋战国时期 第 9 页 共 17 页 24 2 分 商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下来各项中 最能反映我国古代青铜工艺水平和成就的是 A 甲骨文 B 司母毋鼎 C 兵马俑 D 敦煌莫高窟 25 2 分 2014 年 5 月 17 日 位于苏州阊门内下塘街的泰伯庙修复一新 对游人免费开放 商朝末年 为 了完成父亲传位给弟弟季历的心愿 泰伯 促雍兄弟避居吴地 带来了先进的中原文化 但他们还不可能做到的 是 A 传授铸造铁器的方法 B 带来青铜礼器 C 带来精美的彩陶器具 D 传播甲骨文字 26 2 分 商朝的青铜铸造业高度发展 青铜器的主要成分包括 铁 铜 铅 锡 A B C D 27 2 分 我国铜器的出现最早是在 A 半坡原始居民时期 B 原始社会后期 C 商周时期 第 10 页 共 17 页 D 秦汉之际 28 2 分 2011 年 国家博物馆把国宝 司母戊鼎 更名为 后母戊鼎 观察下图 该国宝是 A B C D 29 2 分 后母戊鼎 四羊方尊都是我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青铜器 它们都制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秦朝 30 2 分 清代的金石学家王懿荣是第一个发现 龙骨 上刻有明显 符号 的人 并断定其为商代的文字 使蒙尘三千多年的 符号 免于湮没 这种 符号 应是 A 刻画符号 B 甲骨文 C 金文 D 小篆 第 11 页 共 17 页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5 5 题 共题 共 7777 分分 31 15 分 观察下列一组图片 回答问题 1 图一 图二是我国原始社会使用的工具 请分别指出使用这些工具的原始人类的代表 2 有人说 人类工具的历史 经过了 石器时代 青铜时代 铁器时代 图三是青铜时代的代表 请你说出这一图片中的器具的名称以及铸造技术 3 铁制农具和牛耕开始出现于何时 它们的出现有什么作用 4 结合生产工具或生活器具在生产生活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谈一下启示 32 7 分 阅读下图 回答问题 1 请分别介绍一下青铜器在夏 商和西周时期的发展状况 2 历史文物是后人了解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图中文物的名称是什么 为什么它被视为商代青铜器的代表作 3 商朝时铸造一个大型的青铜器有时需要几百人 面对这样大的工程 人们却把它做得很好 这体现了我 第 12 页 共 17 页 国古代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33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1 材料出土的这些石农具表明当时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2 世界上已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什么 制造于什么朝代 3 铁农具和牛耕的推广使用在什么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 请说出铁器的使用为当时哪一著名水利工程的修 建创造了条件 4 通过对以上几个划时代历史时期的问题探究 你有什么认识 34 15 分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 宛如汇纳百川的大海奔流不息 一片片甲骨文 一件件巧夺天工的文明 瑰宝闪烁其间 一片甲骨惊天下 材料一 青铜文明震世界 材料二 第 13 页 共 17 页 活学活用拓思维 材料三 西周 青铜酒器逐渐减少 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1 材料一中图一的这片龟甲出自哪个朝代 在当时它主要用来做什么的 观察图二中的三个甲骨文 把它 们与三个字 休 人 山 对应起来 2 你怎样理解 一片甲骨惊天下 3 图三是商朝的哪一青铜器 它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 从外观上看 它有什么特点 4 图四是商朝青铜器的制作流程 想象图 结合材料 谈谈你对商代灿烂的青铜文明有何感想 5 据材料三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有何新的特点 呈现这种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35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北至辽宁 南至湖南 都发现过西周的青铜器 那时的青铜器 比前代轻巧 花纹由繁复变为简易 材料二 西周 青铜酒器逐渐减少 出现了大量的炊具和日常生活用具 1 据材料一 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特点 2 据材料二 说明西周青铜器制造的新特点 3 西周青铜器制造呈现上述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第 14 页 共 17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5 页 共 17 页 17 1 18 1 19 1 20 1 21 1 22 1 23 1 2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