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D卷_第1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D卷_第2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D卷_第3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D卷_第4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北京市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二阶段测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2 分 韩非子 是一部古书 里面有这样的记载 上古时候 民众经常生病 圣人出现以后 用钻 木取火的方法使民众能吃到熟食 人们都非常高兴 于是推举他通知天下 称他为 燧人氏 从这几句话中 我们可以得出远古人类怎样的信息 A 远古人类发明了文字 B 远古人类懂得用火烧烤食物 C 远古人类会制作陶器 D 什么信息也得不出来 2 2 分 某历史记录片 半坡原始居民 介绍了半坡人生活的历史信息 其中介绍错误的是 A 生活在长江流域 B 住着半地穴式房屋 C 种植粮食作物粟 D 使用磨制石器生产 3 2 分 2016 年 4 月 4 日 丙申年清明公祭轩辕黄帝典礼在陕西省黄陵县轩辕广场隆重举行 来自海内外 的万余名中华儿女参加了公祭典礼 下列有关黄帝的叙述 正确的是 建造宫室 制作衣裳 教人们挖井 发明舟车 为后世的衣食住行奠定了基础 被后人尊称为 人文初祖 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发明了文字 编出了乐谱 A B C 第 2 页 共 11 页 D 4 2 分 下列人物中 具有 部落联盟首领 与 奴隶制国家国王 双重身份的是 A 尧 B 黄帝 C 舜 D 大禹 5 2 分 我国早期国家形成的标志是 A 华夏族的形成 B 商朝的建立 C 禅让制的实行 D 夏朝的建立 6 2 分 通过 甲骨卜辞 殷墟等遗物 遗迹 可以了解 A 夏朝历史 B 商朝历史 C 西周历史 第 3 页 共 11 页 D 东周历史 7 2 分 关于春秋的争霸战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争霸的背景是周王室衰微 争霸的目的是 尊王攘夷 争霸给各国人民带来了灾难 争霸战争加速了统一进程 A B C D 8 2 分 在西周不可能出现的制度是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等级制 9 2 分 要了解中国古代的军事 探索战争的规律 应该关注哪一历史时期的历史 A 商周时期 B 西周时期 C 春秋时期 D 战国时期 10 2 分 史书记载 每岁插秧毕 蜀人奉香烛 把李王 络绎不绝吁 材料中蜀人在播种季节供奉祭祀的 李王 应该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李冰 B 李世民 C 李春 D 李纲 11 2 分 下列思想家属于同一时期的一组是 A 老子和孔子 B 孔子和孟子 C 老子和墨子 D 韩非和孙武 12 2 分 天下兼相爱则治 交相恶则乱 这一观点出自于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 13 2 分 一篇题为 中国足球不是民企沃土 多家俱乐部已揭竿而起 的评论文章分析了中国足球环境方 面的问题 评论文章中引用的成语 揭竿而起 源自历史上 A 国人暴动 B 陈胜 吴广起义 C 楚汉之争 D 官渡之战 14 2 分 蔡侯纸 出现使得造纸术技术和质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这种纸出现在 A 秦朝 第 5 页 共 11 页 B 西汉 C 东汉 D 三国 15 2 分 佛教是当今世界三大宗教之一 它起源于古印度 佛教传入我国是在 A 战国 B 西汉末年 C 东汉 D 三国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16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 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历史学家郭沫若 材料二 就人类文明史而言 对书籍和读书人的迫害时时都在发生从未中止 类似 焚书坑儒 这样的举动 在中国历史上既非第一次 更远远算不上最大的一次 焚书 更早在秦始皇之前一个半世纪即已发生 在商君教 引下秦孝公 燔 诗 书 而明法令 如果我们重新查帐的话 秦始皇 焚书坑儒 的直接后果真算不得十分 严重 焚书坑儒 新说 请回答 1 两则材料所说的是历史上的什么事件 2 当时统治者是谁 他采纳谁的建议而实行的 他 烧残书籍 的目的何在 3 这次事件中在民间得以保留的书籍有哪些 4 材料中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指的是什么局面 第 6 页 共 11 页 5 两则材料中 对于此事有不同的看法 你同意哪一种观点 为什么 三 三 简答题简答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1515 分分 17 5 分 给大家尽可能多地列举你所知道的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哪一个对你启发最大 为什么 18 10 分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 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汗水 阅读下列材料 完成相应的填空 材料一所示文物是出土于成都平原的 该地区盛行的青铜文化被称为 文化 材料二所示文物出土于 地名 它显示了秦汉时期高超的 艺术 材料三是 瓷器 北宋兴起的 后来成为著名的瓷都 南宋时 地区成为我国 制瓷业重心 材料四显示的是明朝北京城 其中央的宫城今称 明末 人名 撰写的 是我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西方近代科学知识的书籍 四 四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454 分分 19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 书籍被烧残 其实还在其次 春秋末年以来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的 那种精神 事实上因此而遭受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材料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材料三 汉代讲学图 东汉画像砖 见下图 第 7 页 共 11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 书籍被烧残 致命的打击 指的是哪一事件 发生在谁统治时期 2 材料一中的 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又是指什么历史现象 3 材料二反映的这一政策是谁提出来的 他提出这一政策对儒家思想的发展有何影响 4 材料三汉代讲学图反映了汉代儒学教育的盛况 汉武帝时我国古代的最高学府是什么 5 材料一和材料二 在对待儒家思想的手段和方式是不一样的 但是它们的出发点却是一致的 你认为他 们的出发点是什么 20 20 分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和进步的动力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宋时期 我国印刷术的发展出现了新飞跃 据考古发现 当时采用新印刷术印制的书籍 字体工 整 装订精美 但也出现了个别文字方向颠倒的现象 这可能由于排版疏忽所致 材料二 明朝卓越的医药学家李时珍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 写出了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本草纲目 明朝末年 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总结明代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 写了一部 天工开物 成为 中国 17 世纪 的工艺百科全书 材料三 明朝以前 中国是世界上经济 科技最发达的国家 中国的科学技术 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 互有长短 但到 1840 年以后已全面落后于西方了 回答 1 材料一中印刷术的新飞跃是指什么 为这一新飞跃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谁 2 根据材料二 指出明代科技成就的共同特征 3 根据材料三 除材料一中的成就外 还有哪些发明可以说明 明朝以前 中国是世界上科技最发达的国 家 至少举两例 第 8 页 共 11 页 4 结合所学知识 中国的科学技术 在明朝中后期与西方相比仍互有长短 但到 1840 年以后已全面落后 于西方了 这一状况与明清时期统治者在思想文化领域推行的哪些措施有关 21 9 分 阅读教科书及相关材料 穿越时空 深入探究 你会发现我国古代的思想依然对今天现实生活产 生着深刻的影响 根据提示 完成下列探究活动 材料一 2011 年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在联合国总部宣誓连任的时候 引用了老子的话 天之道 利而不害 圣人之道 为而不争 材料二 在联合国大厅悬挂着一则名言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出自 论语 颜渊篇 材料三 朝廷如有大仪 使使者及廷尉张汤就其家而问之 董仲舒 汉书 材料四 2014 年 1 月 7 日 习近平总书记 在中央政法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中引用了 天下之事 不难于立 法 而难于法之必行 的名言 再次强调了依法治国的重要性 1 老子 是 学派的创始人 他的学说主要记录在 里 东汉末年 张角创立了太平道 创立了五斗米道 尊老子为 太上老君 对我国温暖影响深远 2 论语 记载了 的言论 他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他曾周游列国 宣传自己的核心思想 3 帝接受儒生董仲舒的 的建议 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4 战国末期法家重要的代表人物 他反对空谈 强调 树立君主的权威 五 五 列举题列举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5 5 分分 22 5 分 列举出我国秦汉时期在科技 史学 医学方面取得的成就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515 题 共题 共 303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二 二 判断题判断题 共共 1 1 题 共题 共 2525 分分 第 10 页 共 11 页 16 1 16 2 16 3 16 4 16 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