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1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2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3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4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10月份月考试卷C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4 页 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四川教育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 1010 月份月考试卷月份月考试卷 C C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下列能吃上稻米饭的原始居民是 A 半坡居民 B 河姆渡居民 C 元谋人 D 北京人 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B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 形成不同的学派 C 诸子百家相互辩论 相互影响 D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3 2 分 构成青铜器的主要成分不包括 A 铜 B 铁 C 锡 D 铅 4 2 分 制作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 商 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 尺 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第 2 页 共 14 页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5 2 分 河姆渡原始居民住着干栏式的房子 过着定居生活 下列属于干栏式房屋的是 A B C D 6 2 分 下图为春秋战车复原图 战车自商代晚期崛起 春秋趋于鼎盛 当时大的诸侯国往往号称拥有万 乘战车 随着作战地域的扩大 战车受地形的限制 到战国时开始衰落 并逐渐被灵活的步兵 骑兵所取代 战 车的兴衰直接反映了当时 A 经济的发展 B 战争的需要 C 运输的需求 第 3 页 共 14 页 D 社会的安定 7 2 分 下图所示内容中的 圣人 的指 A 老子 B 孔子 C 墨子 D 韩非子 8 2 分 文字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 我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始于 A 夏朝早期 B 商朝后期 C 西周晚期 D 战国时期 9 2 分 与 纸上谈兵 典故有关的战役是 A 长平之战 B 巨鹿之战 C 城濮之战 D 马陵之战 10 2 分 在学完 神州大地上的原始人类 后 同学们开展了模仿 北京人生活的一天 的体验活动 下 列与史实相符的是 第 4 页 共 14 页 A 用圆形方孔铜钱购物 B 种植水稻 C 穿着麻布衣服 D 烧烤食物 11 2 分 中国有名的 瓷都 是景德镇 著名的陶器有 唐三彩 等 其实 早在几千年前 有个地方的 居民就已懂得烧制大量的彩陶 你知道是哪个地方吗 A 云南 B 北京 C 半坡 D 河姆渡 12 2 分 某遗址 距今 7000 多年 位于长江下游 发现稻谷和稻壳 根据这些信息判断 该遗址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遗址 D 半坡遗址 13 2 分 以前是贵族任战士 现在是战士为贵族 这种变化是由于商鞅变法 A 加强刑罚 B 奖励生产 C 奖励军功 D 推行县制 14 2 分 河姆渡和半坡原始居民分别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决定我国南北方种植不同农作物的最主要原因是 第 5 页 共 14 页 A 劳动工具 B 自然条件 C 饮食习惯 D 生产技术 15 2 分 考古发现是了解史前社会的主要证据 下面一组邮票反映的是河姆渡遗址发掘出的文物 它见证 了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生产生活状况 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有 他们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 他们主要使用青铜农具 他们居住的是干栏式房屋 他们已学会了制作舟船 A B C D 16 2 分 公元前 1046 年武王伐纣 商朝灭亡 西周建立 与之相关的史实 A 炎黄战蚩尤 B 商汤灭夏 C 牧野之战 D 春秋争霸 17 2 分 2011 年 新国家博物馆把国宝 司母戊鼎 更名为 后母戊鼎 该国宝铸造于 A 夏朝 B 商朝 第 6 页 共 14 页 C 秦朝 D 汉朝 18 2 分 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我国河姆渡原始居民农耕生活的描述 其中错误的是 A 会挖井 B 种植水稻 C 使用磨制石器 D 种植粟 19 2 分 暑假期间 小聪高兴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 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 据此你推断这 个遗址应该是 A 山顶洞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半坡遗址 D 河姆渡遗址 20 2 分 根据史书记载 西周初年的国家有 800 多个 到了春秋初年 还剩下 170 多个 战国之初 只有 十几个了 这反映了历史发展的趋势是 A 弱肉强食 B 国家的数量越来越少 C 适者生存 第 7 页 共 14 页 D 统一 21 2 分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的成语故事体现了 的思想 A 儒家 B 道家 C 法家 D 墨家 22 2 分 下图的两牛牵引的犁进行的耕作方式在哪一历史时期就己出现 A 商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23 2 分 下列哪位历史人物的思想与行为 如果在现代最有希望得到 诺贝尔和平奖 A 墨子 B 孔子 C 老子 D 庄子 第 8 页 共 14 页 24 2 分 治世不一道 便国不法古 在这一思想推动下发生的历史事件出现在下列哪一阶段 A A B B C C D D 25 2 分 西周建立后 今天潍坊一带除齐国外 还有纪国 莱国和杞国等诸侯国 这些诸侯对天子的义务 是 A 交纳租税 B 治理郡县 C 镇守疆土 D 监察百官 26 2 分 位于银川灵武市的水洞沟古人类文化遗址 是中国史前考古的发祥地之一 下列与水洞沟文化遗 址相似的我国原始人类还有 北京猿人 商人 山顶洞人 炎 A B C D 27 2 分 塞翁失马 焉知非福 的故事蕴含了对立事物能够互相转化的道理 这跟我国古代一位思想家 的主张不谋而合 这位思想家是 第 9 页 共 14 页 A 老子 B 墨于 C 荀子 D 孙膑 28 2 分 下图是我国一项出土文物的拓本 这一文物的材质是龟甲 其中的文字被称为 A 甲骨文 B 金文 C 小篆 D 隶书 29 2 分 稻花香里说丰年 听取蛙声一片 据考古发现 下列原始居民种植水稻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30 2 分 在下列图片中 能反映长江流域河姆渡原始居民文化特征的是 第 10 页 共 14 页 A B C D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7575 分分 31 20 分 历史上的变法与改革不同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 材料一 观察如图春秋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材料二 及秦孝公用商君 坏井田 开阡陌 急耕战之赏 虽非古道 犹以务本之故 倾邻国而雄诸侯 然 王制遂灭 僭差亡度 庶人之富者累巨万 而贫者食糟糠 有国强者兼州城 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 食货志 材料三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贵戚多怨望者 后五月而秦惠王车裂商君以徇 曰 莫如商鞅反者 遂 灭商君之家 史记 商君列传 请回答 1 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 你能获取哪些历史信息 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 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据材料二 概括指出其主要措施 3 用材料二中的一句原话来概括商君所为的历史作用 4 据材料三分析导致商鞅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 32 3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平王立 东迁于洛邑 辟 避 戎寇 平王之时 周室衰微 诸侯强并弱 齐 楚 秦 晋始大 政由方伯 诸侯 第 11 页 共 14 页 摘自 史记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说的是哪一时期的情况 2 材料中的平王指的是谁 3 平王东迁洛邑是在哪一年 4 洛邑是今天什么地方 5 说说他的事迹 6 使齐楚秦晋始大的四位诸侯是谁 7 根据材料 简述当时的国家处于什么样的状态 33 20 分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道之行也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 不独子其子 使老有所终 壮有 所用 幼有所长 矜寡孤独废疾者 皆有所养 礼记 礼运 材料二 据传说 舜在协助尧时 就把曾向尧推荐共工为后继人的人连同共工一起 加上 凶族 的罪名流 放了 并起用 尧未能举 的 八元 八恺 以调整人事 材料三 又传说 舜把尧囚禁起来 尧之子 丹朱也被排挤在外 父子不能相见 1 材料一讲的是什么时期的社会情况 2 天下为公 选贤与能 是什么意思 这种办法历史上叫作什么 3 贤 与 能 具体指什么样的品质 4 材料二和材料三说明了什么问题 第 12 页 共 14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4 1 15 1 16 1 第 13 页 共 14 页 17 1 18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