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华师大版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2015 七上 苏州期末 将都城由平城迁到洛阳 改鲜卑姓氏为汉姓 学汉语 穿汉服 与汉 族通婚 材料中反映的是下列哪一改革的主要内容 A 管仲改革 B 商鞅变法 C 孝文帝改革 D 忽必烈改革 2 2 分 2015 七上 鞍山期末 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的领导人是 刘秀 陈胜 王莽 吴广 A B C D 3 2 分 2015 七上 盐城月考 下图是谷子 又称粟 在我国最早种植这种作物的是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居民 D 河姆渡居民 第 2 页 共 13 页 4 2 分 河南洛阳牡丹花雍容华贵 艳而不俗 柔而不媚 被誉为 国色天香 你到洛阳除了赏花外 还可以参观 A 秦始皇陵兵马俑 B 云冈石窟 C 龙门石窟 D 都江堰 5 2 分 下列几位皇帝在位的顺序是 汉高祖 汉文帝 汉武帝 汉景帝 A B C D 6 2 分 2019 七上 景县月考 通过丝绸之路 中国产品远抵西亚和欧洲 西域乃至印度的文明成果 也源源不断地涌进中国 这说明丝绸之路的开辟 A 促进了东西经济文化交流 B 推动了西汉进行政治改革 C 掀起了诸侯兴修水利的高潮 D 加速了中国北方民族的融合 7 2 分 2017 七上 莆田期中 都江堰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城西 是中国古代建设并使用至今的大型水 利工程 被誉为 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 是四川著名的旅游胜地 通常认为 该水利工程修筑于 A 春秋时期秦国 B 春秋时期楚国 C 战国时期秦国 第 3 页 共 13 页 D 战国时期楚国 8 2 分 2017 七上 崇仁月考 某电视台打算拍摄一部反映我国历史上战争频繁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纪录 片 加入请你当导演 在以下情景中 你不会选择使用的是 A 周天子号令天下莫敢不从 B 齐桓公召集诸侯葵丘会盟 C 晋国被韩 赵 魏三家瓜分 D 长平之战中秦军打败赵军 9 2 分 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百科全书式的农学著作是 A 缀术 B 水经注 C 齐民要术 D 伤寒杂病论 10 2 分 2017 七上 呼和浩特期中 俗话说 民以食为天 农业稳 天下稳 农业是国之根本 我国 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有 农作物种植 家畜饲养的出现 磨制工具的发展 聚落的发展 城市的出现 A B C D 11 2 分 2015 七上 山西期末 淝水之战是一次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 其交战的双方是 A 前秦与东晋 第 4 页 共 13 页 B 前秦与西晋 C 北齐与东晋 D 北周与西晋 12 2 分 楚汉之争 的性质是 A 汉取代秦的战争 B 项羽和刘邦争夺农民起义领导权的战争 C 秦末农民战争的继续 D 项羽和刘邦争夺帝位的战争 13 2 分 2017 七上 崇仁期中 春秋战国时期 整个社会呈现出前所未有的追逐利益 实力竞争新局 面 其根本原因是 A 周王室衰微 分封制瓦解 B 铁农具 牛耕的广泛使用 C 地主阶级壮大 倡导变法 D 百家争鸣局面的有力推动 14 2 分 2017 七下 简阳期中 后周世宗柴荣改革为结束全国分裂割据的局面奠定了一定基础 其措 施包括 鼓励垦荒 兴修水利 整顿军队 削减藩镇 A B C D 15 2 分 退避三舍 楚王问鼎 卧薪尝胆 合纵连横 远交近攻 朝秦暮楚 这些事件 成语或典故 反映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 第 5 页 共 13 页 A 和平稳定的历史 B 诸侯争霸的历史 C 经济发展的历史 D 百家争鸣的历史 16 2 分 卫青 霍去病沉重打击匈奴的地点是 A 漠北地区 B 蒙古草原 C 河西走廊 D 河套地区 17 2 分 2017 七上 黄石期中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诗中描绘了 赢政 A 十年征战 统一全国 B 自称皇帝 君临天下 C 任免官员 中央集权 D 焚书坑儒 思想专制 18 2 分 2017 七上 禹城月考 如下图所示装饰品采用的是磨光和钻孔技术 它出土于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山顶洞人遗址 D 河姆渡人遗址 第 6 页 共 13 页 19 2 分 2017 七上 启东月考 在北京人遗址中 考古人员发现了大量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 这 说明北京人 A 已开始建造房屋定居 B 会使用天然火 C 会制造彩陶 D 已开始制造工具 20 2 分 下列事件属于 光武中兴 内容的是 A 在洛阳建立皇家图书馆 B 建立了太学 C 兴办了地方官学 D 形成了重视教育的风气 21 2 分 今天我们国家提出 以德治国 的治国方略 而西汉时期提出 以德化民 是在 A 高祖时期 B 文景时期 C 宣帝时期 D 光武帝时期 22 2 分 2016 七上 顺德月考 我国原始居民将狗尾巴草驯化 培育出粟 俗称谷子 去壳后称小米 考古学家在黄河流域发现了粟的遗存 下列人类遗址中与之相关的是 A 元谋人遗址 B 北京人遗址 C 河姆渡原始居民遗址 D 半坡原始居民遗址 23 2 分 下列我国古代以少胜多的战役中 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赤壁之战 巨鹿之战 官渡之战 淝水之战 A B C D 24 2 分 惜秦皇汉武 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毛泽东在 沁园春 雪 中提及了中国 古代多位杰出君王 其中 汉武 最主要的功绩是 A 创立中央集权 B 结束割据 实现国家统一 C 稳固大一统局面 D 统治期间出现盛世局面 25 2 分 2018 七上 南山期末 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 姓起源于母系社会 氏大量产生于周朝 有的 以技艺为姓 如陶 屠等 有的以官职为氏 如司马 史等 那么魏 鲁 韩等氏应是 A 以排行为氏 B 以所居地名为氏 C 以封地 国 为氏 D 以祖先名字为氏 26 2 分 2018 七上 金水期末 宗室权落 外戚兴起 外戚势衰 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出现于 A 秦朝末年 B 西汉中后期 C 东汉初期 D 东汉中后期 第 8 页 共 13 页 27 2 分 2017 高密模拟 论语 中有这样一句话 天下有道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天下无道 礼 乐征伐 自诸侯出 与诸侯的出现有关的政治制度是 A 禅让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世袭制 28 2 分 下列对西汉与匈奴战争的表述 正确的是 A 西汉政府反对 匈奴南下掠夺是反侵略战争 B 西汉政府反击匈奴保持边境安全是正义之举 C 是西汉政府和匈奴争夺对西域控制权的斗争 D 是少数民族政权与中原政权争夺统治权 的斗争 29 2 分 东望夏口 西望武昌 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是宋朝散文家苏轼对下列哪次战役 的感叹 A 巨鹿之战 B 长平之战 C 官渡之战 D 赤壁之战 30 2 分 2017 七上 宜宾期中 产生于原始农耕时代的 耒耜 大大促进了农业生产水平的提高 耒 耜 是 A 播种工具 B 翻土工具 C 收割工具 D 运输工具 第 9 页 共 13 页 二 二 材料分析题材料分析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1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在西北面 击退了游牧部落 为了防止他们卷土重来 还修筑了世界闻名的长城 为了完成这一巨 大工程 耗去了大量生命 以致 2000 多年后的今天 人们仍要谈起这一事实 有 100 万人为修筑长城而死去 长 城的每一块石头都值一条人命 老百姓都为筑长城的事咒骂皇帝 斯塔夫里阿诺斯 全球通史 材料二 西晋时期被汉人使用的方凳 胡床 材料三 禁用鲜卑语 统一使用汉语 30 岁以下的人和在朝廷做官的人 不得继续使用鲜卑语 明知故 犯 就要降职或罢官 1 材料一的 皇帝 指的是谁 他 耗去大量的生命 修筑长城的目的是什么 依据材料谈谈你对他修 长城的看法 2 材料二中的 胡 是西晋时期对北方少数民族的统称 请写出这一时期两个内迁的北方少数民族名称 材料三反映的是历史上哪一次改革 这次改革有何作用 3 结合三则材料 概括我国从秦汉到南北朝时期民族关系的变化 32 15 分 服饰是社会生活的一种反映 它能够从一个侧面反映社会的变革情况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胡人汉服 材料一 北魏孝文帝汉服出御图 第 10 页 共 13 页 中山服 材料二 中山服 下图 国孙中山创制而得名 由于孙中山带头加以提倡 逐渐在社会上流行开来 一度成 为中国男子最喜欢的标准服装之一 后成为中国官方的礼服 中西对比 材料三 图 照片 摄于 1978 年底北京长安街头 身穿黑色毛料大衣 脖子上随意搭 条围巾 双手插在衣兜里的服装设计大师皮尔 卡丹先生风度翩翩地走在长安街上 他身后那群穿着蓝色工 作服的工人 以及一边那个戴着解放帽 捂着就巴巴对襟棉袄的老农都像看外星人一样望着皮尔 卡丹 1 着汉服出御 表明孝文帝对汉族文化持何种态度 他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2 中山服在当时是一种全新的服装 分析其诞生的主要社会背景 3 当时中国人的穿着与外国人相比为什么会有如此明显的反差 此后中国人的服装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趋 第 11 页 共 13 页 向于多样化 个性化 品牌化 潮流化 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33 15 分 2018 七上 无为月考 习近平主席提出共同建设横跨欧亚的 丝绸之路经济带 的构想 引 起了相关国家的强烈反响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如下图 材料二 沿着这条道路 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 凿井 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 西方的皮毛 汗血马 瓜果 以及佛教 魔术 音乐 舞蹈 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材料三 在今年的博鳌亚洲论坛上杨洁篪表示 古代的丝绸之路是商贸之路 而今天的丝绸之路则把经贸合 作放在重要位置 中国将与沿线国家对接发展战略 实现中国与沿线国家的共同发展 1 结合所学知识 请将图 4 丝绸之路路线中的 A E 两处填写完整 2 众所周知 丝绸之路的开辟者是张骞 他不畏艰难险阻曾两次出使西域 那么他两次出使西域的目的 分别是什么呢 3 根据以上材料指出 古代丝绸之路在中外交往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今天中国重提丝绸之路 共建 丝 绸之路经济带 有什么现实价值 第 12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单选题单选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略 9 答案 略 10 答案 略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