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天津市七年级下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下列原始人类出现的先后顺序是 半坡遗址 元谋人 北京人 河姆渡遗址 A B C D 2 2 分 原始人类经历了从群居到聚族而居 从采集到种植 从狩猎到饲养家畜的演进过程 推动上述演 进的主要因素是 A 人工取火的发明 B 饲养水平的提高 C 建房技术的进步 D 生产工具的改进 3 2 分 明月有情还顾我 清风无意不留人 雍正帝时的一位进士因写这两句诗而被斩首 在中国古代 史上 起到同等功效的措施还有 焚书坑儒 八股取士 独尊儒术 闭关锁国 A B C D 4 2 分 周幽王为博妃子褒姒一笑 竟屡次 烽火戏诸侯 最初几次 诸侯都会带兵前来 保卫周王 诸侯这样做 与西周哪一制度有关 第 2 页 共 11 页 A 禅让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5 2 分 秦朝灭亡的标志是 A 陈胜吴广起义 B 巨鹿之战 C 刘邦攻占咸阳 D 西汉建立 6 2 分 某班同学对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展开研究性学习 他们拟定了以下研究题目 其中不符合史实的 是 A 孔子办学 谱写古代教育新篇章 B 铁犁牛耕 一场静悄悄的革命 C 诸子百家 筑就中华民族的精神 D 商鞅变法 开创大秦帝国的百年基业 7 2 分 商鞅虽死 秦法未亡 主要是因为 A 商鞅变法坚决 执法如山 B 奖励耕战 赢得人们的支持 C 新法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D 承认涂地私有 建立了封建土地制度 8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形成 百家争鸣 学术繁荣局面的最重要的原因是 A 每个人本来就有自己的思想 第 3 页 共 11 页 B 每个人生活的国家不一样 C 每个人所受的教育不同 D 社会制度的变革 9 2 分 秦始皇修筑长城主要防御的北方游牧民族是 A 女真 B 蒙古 C 契丹 D 匈奴 10 2 分 秦始皇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 他为巩固秦朝的统治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其 中不包括 A 确立了中央集权制度 B 统一文字 货币 度量衡 C 北击突厥修长城 D 焚书坑儒 11 2 分 以下历史事件发生于公元前 3 世纪的是 A 商鞅变法 B 秦王嬴政建立秦朝 C 张骞通西域 D 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2 2 分 秦统一六国之后 秦始皇的诏书传到桂林 当地却没有人认识 据此 你认为秦始皇应该采取什 么措施 A 统一货币 B 焚书坑儒 第 4 页 共 11 页 C 统一度量衡 D 统一文字 13 2 分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 需要借鉴古今中外有益经验 与时俱进不断创新 我国古代也不断加强对地 方官员的监督 下列措施中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分封诸侯 B 任命郡守 C 设置刺史 D 颁布推恩令 14 2 分 秦始皇 焚书坑儒 和汉武帝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的共同点是 A 为了巩固大一统的格局 B 为了加强王权 C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D 削弱了诸侯封国势力 15 2 分 历史剧 汉武大帝 曾在中央电视台热播 结合所学历史知识我们知道 汉武帝是位雄才大略的 皇帝 那么 下列哪项不是其大一统的措施呢 A 统一度量衡 B 颁布 推恩令 C 统一铸币权 D 实行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 16 2 分 下列有关东汉中后期统治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出现官僚贵族把持政权的现象 B 不少大地主占有田庄 拥有私人武装 C 出现 光武中兴 第 5 页 共 11 页 D 宦官与外戚专权 17 2 分 下列发生在两汉时期的几个历史事件中 使匈奴不能在与西汉对抗的是 A 公元前 119 年卫青 霍去病破匈奴 B 汉武帝派兵攻打匈奴 夺得河套地区 C 东汉时期窦固 窦宪出击北匈奴 D 汉元帝时期 昭君出塞 18 2 分 丝绸之路 是联系中外的纽带 沟通东方和西方的桥梁 为它的开凿作出了突出贡献的历史人 物是 A 张骞 B 甘英 C 玄奘 D 鉴真 19 2 分 它是我国古代一部杰出的史学著作 鲁迅先生称其为 史家之绝唱 无韵之离骚 这部史书是 A 尚书 B 春秋 C 史记 D 资治通鉴 20 2 分 第一手史料是接近或直接在历史事件发生时所产生和记录的原始资料 以下用于研究三国历史的 第一手史料是 A 历史剧 三国 B 罗贯中 三国演义 C 司马光 资治通鉴 第 6 页 共 11 页 D 诸葛亮 出师表 21 2 分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江南地区得到开发的表现包括 修建水利工程 荒地变良田 种植水稻用绿肥 牛耕和粪肥得到推广 稻麦间种 A B C D 22 2 分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句中的 南朝 四个朝代的先后顺序依次为 A 齐 宋 梁 陈 B 陈 齐 梁 宋 C 梁 宋 陈 齐 D 宋 齐 梁 陈 23 2 分 北魏孝文帝改革取得成功的主要原因是 A 没有守旧势力的阻碍 B 改革自上而下推行 C 孝文帝任用贤能 D 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24 2 分 在江苏地区的考古发掘中出土了大量的青瓷器具 烧制技术达到很高水平 专家推测这些青瓷应 当是人们当时日常生活用具 普遍使用 据此推测这些考古发现应是哪一时期 A 西周时期 B 春秋时期 C 秦汉时期 第 7 页 共 11 页 D 魏晋南北朝时期 25 2 分 禅让 传说中三位部落首领更替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A 舜一尧一禹 B 尧一舜一禹 C 禹一舜一尧 D 舜一禹 尧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545 分分 26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祖舜宗尧自太平 秦皇何事苦苍生 不知祸起萧墙内 虚筑防胡万里城 材料二 秦皇筑长城 乃为万世利 连山绝谷势蜿蜒 雄图自足制中外 请回答 1 以上两则材料共同谈到了哪一事件 观点一致吗 2 秦皇筑长城中的 长城 的起止点各是什么地方 3 秦皇苦苍生 指的是秦的暴政而言的 请举出秦暴政两例 4 秦皇 乃为万世利 指的是秦的功绩 请举出秦有助于中国历史发展的功绩两例 5 有人说秦始皇是暴君 也有人说秦始皇是千古一帝 你同意哪种观点 请简单说明理由 27 20 分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社会的大分裂时期 战争给人民带来了灾难和痛苦 但同时也促进 了各地区各民族之间文明的交流与传播 今天 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这段非凡的历史吧 材料一 屯田数载救黎民 官渡一战挫傲军 材料二 东晋政府建立了许多侨郡县 给予南迁人民免除徭役的权利 江南经济文化因此迅速发展 到梁代 江南许多地区已是 良畴美柘 畦畎相望 连宇高甍 阡陌如绣 一派田美土肥之象 材料三 北魏孝文帝曾说 国家兴自北土 徙居平城 此间用武之地 非可文治 河洛 今洛阳一带 王 里 因兹大举 光宅中原 第 8 页 共 11 页 魏书 任城王传 1 材料一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人物奠定了哪个政权的基础 根据所学知识说出他完成局部统一的措施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 3 材料三反映了孝文帝采取的什么重要举措 他还采取了哪些汉化措施 4 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即使是国家处于分裂状态 也仍然孕育着统一的因素 根据上述三则材料 归纳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统一因素 第 9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11 1 12 1 13 1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