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2020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II )卷_第1页
苏科版2020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II )卷_第2页
苏科版2020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II )卷_第3页
苏科版2020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II )卷_第4页
苏科版2020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II )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6 页 苏科版苏科版 20202020 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 届九年级历史教学质量调研测试卷 IIII 卷 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2424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1 1 分 共分 共 2424 分 分 共共 2424 题 共题 共 2424 分分 1 1 分 早在六七千年前 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时代 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居民农耕文化特征的是 A 开始使用铁制农具 B 逐渐推广牛耕技术 C 饲养家畜制造陶器 D 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2 1 分 按照下列思想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排列 正确的是 师夷长技以制夷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 当科学与人权并重 凡不在六艺之科 孔子之术者 皆绝其道 勿使并进 A B C D 3 1 分 诗词作为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创造的精神财富 不仅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 而且还有一定 的历史价值 下列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秦王扫六合 虎视何雄哉 故垒西边 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一代天骄 成吉思汗 只识弯弓射大雕 第 2 页 共 16 页 A B C D 4 1 分 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灿烂辉煌 曾经长期领先于世界 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说 每当人们在中 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 往往会发现它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 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史实是 蔡伦改进造纸术 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术 火药开始应用于军事 A B C D 5 1 分 张老师在给八年级学生上课时制作了一张图 如下 此图不能说明 A 太平天国运动具有反侵略 反封建的双重性质 B 中外反动势力勾结 联合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第 3 页 共 16 页 C 西方利用清政府侵略中国 D 第二次鸦片战争激起太平天国运动 6 1 分 洋务运动引进了机器工业 培养了一批科技人才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对外国资 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这表述的是洋务运动的 A 背景 B 目的 C 性质 D 作用 7 1 分 冲击 反应 模式是国内外史学界解释中国近代历史的模式之一 其主要观点是中国社会存在 巨大惰性 缺乏突破传统框架的内部驱动力 从 19 世纪中期开始 西方的冲击促使中国社会发生剧烈变化 下列 史实对应关系最符合 冲击 反应 模式的是 A 鸦片战争 洋务运动 B 八国联军侵华 辛亥革命 C 甲午中日战争 戊戌变法 D 巴黎和会 国民大革命 8 1 分 皇帝倒了 辫子剪了 这是 1912 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这直接说明了辛亥革命 A 彻底动摇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 创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D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9 1 分 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A 新文化运动 B 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第 4 页 共 16 页 C 五四爱国运动 D 国民革命的开始 10 1 分 下列是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事件 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 武汉保卫战 九一八事变 百团大战 莫斯科保卫战 七七事变 A B C D 11 1 分 诗词蕴含历史 下图中毛泽东所写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 按发生的先后顺序 排列正确的是 A B C D 12 1 分 2016 龙东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的会议是 A 第 25 届联合国大会 B 第 26 届联合国大会 C 第 27 届联合国大会 D 第 28 届联合国大会 第 5 页 共 16 页 13 1 分 当年曾分田翻身当家作主人 今岁又分田勤劳致富奔小康 对联中的两次 分田 指的是 A 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社 B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农业合作社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土地改革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4 1 分 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 这个人就是我国杰出的农业科学家 A 钱学森 B 邓稼先 C 袁隆平 D 屠呦呦 15 1 分 历史推论离不开对史实的正确解读 下列推论符合史实的是 A 文艺复兴 为资产阶级革命准备了思想条件 B 新航路开辟 阻碍了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C 殖民扩张 有效地维护了世界和平 D 工业革命 促进了农村自给自足经济飞速发展 16 1 分 理论界认为 出版于 19 世纪 40 年代的某著作的核心思想包括五个方面 阶级斗争思想 两个 必然 思想 消灭私有制 和 两个决裂 思想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思想以及 全球化 思想 据此判断 该著作是 A 权利法案 B 战争与和平 C 物种起源 D 共产党宣言 第 6 页 共 16 页 17 1 分 下表为 1880 1913 年部分资本主义国家在世界制造业产量中所占的相对份额 对上表分析正确的是 美国已成为世界霸主 英国逐渐丧失 世界工厂 地位 美德在制造业上已超过英法 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了这种变化 A B C D 18 1 分 1862 年 9 月 林肯说 假如不采取解放奴隶的政策的话 是不可能平息这个叛乱的 解放 奴隶会给我们带来更多的东西 使敌人减少同样多的东西 他这一主张的直接目的是 A 扭转战局 B 解放农奴 C 废除奴隶制 D 维护国家统一 19 1 分 普京在 千年之变的俄罗斯 写到 目前这种困难的经济和生活状况在很大程度上是苏联式的 经济造成的后果 我们不得不付出代价 未苏联体制所固有的过分依赖原料工业和国防工业而损害日用消费品的 发展付出代价 为不允许产品生产者的竞争付出代价 为限制甚至压制企业和个人的创造性和进去精神付出代价 造成这种后果的根源是 第 7 页 共 16 页 A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俄国十月革命 C 新经济政策 D 斯大林模式 20 1 分 在如图所反映的美国 失业率 变化曲线中 失业率增加幅度最大的年份区间是 A 1926 1927 年 B 1929 1933 年 C 1937 1938 年 D 1944 1945 年 21 1 分 下图为白人演员参演的好莱坞影片 龙种 剧照 该片拍摄于 1944 年 影片改变了好莱坞以前 丑化中国的做法 歌颂了中国的抗日战争 影片中还演唱了英文版的 义勇军进行曲 该片拍摄的时代背景是 美国加入三国协约 对德宣战 美国改变中立态度 对日宣战 反法西斯同盟成立 中美并肩作战 朝鲜战争爆发 美国出兵干涉 A 第 8 页 共 16 页 B C D 22 1 分 维持国际和平及安全 并为此目的 采取有效集体办法 以防止且清除对于和平之威胁 制止 侵略行为或其他和平之破坏 上述引文最有可能是哪个国际组织的宗旨 A 欧洲联盟 B 世界贸易组织 C 北约 D 联合国 23 1 分 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 就是因为它不是由超级大国主宰 而是具有更多的权利中心 每一个都是独立的活动 美国是唯一的军事超级大国 但靠军事力量能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少 对材料所述观点 理解 正确的是 A 冷战 后形成美国一国主宰世界的统治秩序 B 亚非拉国家已成为多极化中的一极 C 冷战 后世界格局朝多极化趋势发展 D 世界多极化的格局已经完全形成 24 1 分 吉卜林说 有力量者应该有所获 能有所获者应该保持所获 与吉卜林名言相一致的学说是 A 牛顿的万有引力定律 B 达尔文的进化论 C 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原理 D 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二 二 填空题 本大题共填空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每小题小题 每小题 2 2 分 每空分 每空 1 1 分 共分 共 6 6 分 分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6 6 分分 第 9 页 共 16 页 25 2 分 周年纪念是历史学习关注的热点之一 1 西汉时期开辟的 丝绸之路 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 张骞首次出使西域距今 周年 2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 林肯政府颁布了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扭转了战局 该文献的实施距今 周年 3 年前 中国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 集中发展重工业 成绩显著 26 2 分 是俄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推动了俄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通过 日本迅速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实现了 富国强兵 27 2 分 1945 年 4 月 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大会确立 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 思想并写入党章 2017 年 在中共 会议 上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 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三 三 材料解析与探究题 本大题共材料解析与探究题 本大题共 3 3 小题 共小题 共 2020 分 分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2020 分分 28 7 0 分 家国情怀是华夏儿女的精神原乡 中华文化历来崇尚家国大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子 孔子弟子 日 孝弟 悌 也者 其为仁之本与 论语 学而 材料二 五四运动 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 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 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习近平 在纪念五四运动 10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第 10 页 共 16 页 上图是近代泰州民族纺织巨子刘国钧经营大成纺织公司时曾使用过的商标 商标图案上方的蝴蝶 取谐音 无敌 之意 商标整体取 无敌于地球 之意 摘编自 大成公司档案史料文献 材料四 学校近期开展了 崇尚英雄 精忠报国 的主题班会活动 小梅在活动中向同学们展示 1959 年 一批中国最优秀的科学家突然从公众的视线里消失了 甚至连他们的家人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 这个谜底直到五年之后 才随着大西北戈壁荒原上升起的蘑菇云得以揭开 1 据材料一指出 仁 的根本是什么 结合所学知识 列举孟子有关 仁 的政治主张 2 据材料二 分析五四运动对中国革命转型的主要影响 五四运动中青年的哪一主要精神需要我们继承和 发扬 3 材料三中大成公司的商标蕴含着企业的文化精神 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的哪种经济思潮 甲午战后 在这 种思潮的感召下 弃官从商的南通 状元实业家 是谁 4 在活动分享环节 小梅向同学们提出了下面的问题 我国在 1964 年取得的哪科技成就揭开了这个 谜 底 邮票中的人物被授予什么称号 第 11 页 共 16 页 29 7 0 分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 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 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 是国共合作的产物 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 为东征 北 伐战争和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 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 1937 年间 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 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 围剿 既给中 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摘编自 内战百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 同仇敌忾 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 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 大海之中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 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 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 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 材料一中的军校是指哪所学校 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 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据材料三分析 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 综合上述材料 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 你得到什么启示 30 6 分 某校九年级 1 班同学以 走向一体化的世界 为题展开探究活动 请你参与 一体化的历程 材料一 第 12 页 共 16 页 渐进的一体化 材料二 于是 富兰克林罗斯福 除了在 1933 年 6 月间伦敦世界经济会议上力图拆除各国关税壁垒 取消英 帝国特惠制 希望打进英联邦广大市场之外 也开始着眼于改善美苏关系 关注打开苏联市场的可能性 于是 美苏两国恢复邦交谈判于 1933 年 11 月 8 日至 16 日在华盛顿举行 11 月 16 日深夜 罗斯福和李维诺夫在恢复 邦交的各项协议上签字 结束了 16 年来两国关系上的不正常状况 王绳祖 国际关系史 一体化与中国 材料三 当世界走进中国时 曾因地理条件所限 长期独立于世界而存在的中国 做出激烈抵抗 历经鸦片 战争 甲午战争 抗日战争 抗美援朝战争 才得以恢复并确保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 改革开放 让中国从拒绝 世界 转为主动向世界开放 古老国度在不断适应国际化冲击的过程中 实现了经济高速发展和社会巨大进步 并因此思路越来越清晰 心态越来越平和 顾骏 大国方略 中国怎样走向世界 一体化新动态 材料四 乔布斯参加的最后一次政府活动是奥巴马主办的宴会 出席宴会的都是美国制造业巨头 总统的目 的是动员他们把制造业搬回美国 席间各巨头纷纷陈述意见和建议 唯有乔布斯一言不发 奥巴马忍不住问他 究竟需要什么条件你才肯回来 乔布斯一句话把他呛住 回不来了 图 1 图 2 第 13 页 共 16 页 图 3 1 对哥伦布发现的航线做出完整表述 材料一中 A 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发展 A 是何史实 按照 B 的表述方 式 对 C 史实做出完整表述 2 依据材料二 结合所学知识 概括 20 世纪 30 年代美苏关系正常化的经济原因 美苏关系正常化给世界 带来怎样的影响 3 在材料三所述事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