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02010 年高三备考物理年高三备考物理 好题速递好题速递 2727 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 1 骑自行车的人由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 在第 1 s 内通过 1 m 第 2 s 内通过 2 m 第 3 s 内通过 3 m 第 4 s 内通过 4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自行车和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第 2 s 末的瞬时速度为 2 5 m s 第 3 4 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 5 m s 整个过程中加速度为 1 m s2 2 龟兔赛跑的故事流传至今 按照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 兔子和乌龟的 S t 图象如下图所示 下列关于 兔子和乌龟的运动正确的是 兔子和乌龟是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的 乌龟一直做匀加速运动 兔子先加速后匀速再加速 骄傲的兔子在 T4时刻发现落后奋力追赶 但由于速度 比乌龟的速度小 还是让乌龟先到达预定位移 s3 在 0 T5时间内 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3 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 它们的 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b 加速时 物体 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20 秒时 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 60 秒时 物体 a 在物体 b 的前方 40 秒时 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 相距 200 m 4 一质点自 x 轴原点出发 沿正方向以加速度 a 加速 经过 t0时间速度变为 v0 接着以 a 加速度运动 当速度变为 v0 2 时 加速度又变为 a 直至速度变为 v0 4 时 加速度再变为 a 直至速度变为 v0 8 其 v t 图象如右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质点一直沿 x 轴正方向运动 质点将在 x 轴上 直运动 永远不会停止 质点最终静止时离开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 v0t0 质点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v0t0 5 一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做 测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的实验时 纸带上打出的不是圆点 而是如下图 所示的一些短线 这可能是因为 打点计时器错接在直流电源上 电源电压不稳定 电源的频率不稳定 打点针压得过紧 6 某次实验打出一条纸带 打点间隔为 0 02 s 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后标上 O A B C D E F 用刻度尺量得某点 P 到 O A B C D E F 的距离分别为 3 00 cm 3 30 cm 3 80 cm 4 50 cm 5 40 cm 6 50 cm 7 80 cm 如下图所示 则由 O 点开始 1 连续相等时间的位移分别是多少 2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为多少 3 小车的加速度为多少 4 小车在经过 点时的速度为多少 7 一个物体从塔顶落下 在到达地面前最后一秒内通过的位移为整个位移的 9 25 求塔高 g 10m s2 参考答案 1 解析 本题明确指出骑自行车的人是作初速度为零的直线运动 因此 若为匀加速直线运动 必须 s s s s 1 3 5 7 而这里对应的 s s s s 1 2 3 4 虽 然在连续相等的时间内位移差相等 但不是匀变速直线运动 故无法求出加速度及第 2 s 末的瞬时速 度 根据平均速度定义可求得第 3 4s 内的平均速度为 3 5 2 IIIIV sss vm s t 答案 2 解析 从图中看出 0 T1这段时间内 兔子没有运动 而乌龟在做匀速运动 所以 A 选项错 乌龟 一直做匀速运动 兔子先静止后匀速再静止 所以 B 选项错 在 T4时刻以后 兔子的速度比乌龟的 速度大 所以 C 选项错 在 0 T5时间内 乌龟位移比兔子的位移大 所以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 的平均速度大 即 D 选项正确 答案 D 3 解析 比较两曲线加速阶段的斜率 直线 b 要陡一些 所以 a b 加速时 物体 a 的加速度小于物体 b 的加速度 答案 A 错 题目所给的时间区域 速度相等时相距最远 即 40 秒时 答案 B 错 计 算 60 秒时面积大小 a 的大于 b 所以答案 C 对 40 秒时 计算面积差 s 40 40 1 2 40 20 1 2 20 30 900 答案 D 错 答案 4 错解 因总存在加速度 故质点将一直运动永不停止 故 对 根据运动的累加性结合图象可知质点 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距离一定大于 1 2v0 2t0 v0t0 故 正确 分析纠错 由图可知 质点做了往复运动 且后一次运动位移都比前一次位移小 势必最后的位移 为零 故 不对 也由此可知质点只有在 2t0时间内产生最大位移 且远离原点 后又返回 故质点 运动过程中离原点的最大距离为 sm 1 2v0 2t0 v0t0 正确 答案 5 解析 当打点计时器的打点针与复写纸处的距离过大时 这时打点针可能够不着复写纸片 我们可能 看到时有时无的点痕 也可能完全没有点痕 当打点针距离复写纸片间隙过小时 每一个打点周期 就会有较长一段时间接触并挤压在复写纸上 这样就变成了一段一段的小线段 所以在使用打点计 时器前要检查一下打点针到复写纸的距离是否适中 否则就要做适当的调整 答案 6 解析 1 由题可知 相邻两点间距离即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分别为 s1 0 30 cm s2 0 50 cm s3 0 70 cm s4 0 90 cm s5 1 10 cm s6 1 30 cm 2 连续相等时间内的位移差 s 0 20 cm 3 由题知 每隔 4 个点取一个计数点 则相邻两计数点间的时间间隔 T 5 0 02 s 0 10 s 则小车的加速度 a s T2 0 20 cm 0 1 s 2 20 cm s2 0 2m s2 4 小车经过 点时的速度为 vC s3 s4 2T 0 70 0 90 cm 2 0 1s 8cm s 0 08m s 答案 1 0 30 cm 0 50 cm 0 70 cm 0 90 cm 1 10 cm 1 30 cm 2 0 20 cm 3 0 2 m s2 4 0 08 m s 7 解析 根据题意画出运动草图如右图所示 初位置记为 A 位置 t 1 秒时记为 B 位置 落地点为 C 位置 不难看出 既可以把 BC 段看成整体过程 AC 与局部过程 AB 的差值 也可以把 BC 段 看做是物体以初速度 v B和加速度 g 向下做 1 s 的匀加速运动 而 vB可看 成是局部过程 AB 的末速度 但把下部转到上部处理可省求通过 点的速度 仅用位移公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学建筑方案设计软件
- 楼房施工方案有哪些类型
- 咨询流程方案
- 美国建材营销方案设计
- 旧建筑修缮技术方案设计
- 网络营销合作方案书
- 广东钢结构住宅施工方案
- 预算管理实施咨询方案
- 家园2级建筑方案设计
- 咨询顾问能力评测方案
- GB/T 24720-2009交通锥
- GB/T 15065-2009电线电缆用黑色聚乙烯塑料
- Frenchay构音障碍评定
- 陈嘉庚生平介绍(中文+英文版)
- 建筑装饰施工技术-轻质隔墙工程施工课件(-)
- DB21T 3354-2020 辽宁省绿色建筑设计标准
- 我和我的祖国课件
- 语言领域核心经验《学前儿童语言学习与发展核心经验》
- 肉制品加工技术完整版ppt课件全套教程(最新)
- 《基因组学》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 GB∕T 11032-202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