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B卷_第1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B卷_第2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B卷_第3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B卷_第4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B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9 页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三次月考试卷 B B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2 分 下图是 1921 年 7 月 停泊在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 它见证了 A 戊戌变法的失败 B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抗日战争的胜利 D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2 2 分 他既是新文化运动中的 主将 又是中国共产党初期的中央局书记 请你根据提示判断 此人 应该是 A 鲁迅 B 李大钊 C 毛泽东 D 陈独秀 3 2 分 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 自强 求富 B 变法 维新 C 民主 共和 D 民主 科学 第 2 页 共 9 页 4 2 分 当今社会人们的主要文化生活是 A 看戏剧 B 看电影 C 上网 D 看电视 5 2 分 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 从广东出发的北伐战争取得重大成果是 A 推翻了满清帝制 B 取得了抗日战争胜利 C 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 赢得了民族独立 6 2 分 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 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 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 是 林则徐 魏源 新文化运动 李鸿章 曾国藩 洋务运动 康有为 梁启超 戊戌变法 孙中山 辛亥革命 A B C D 7 2 分 新文化运动中 借 狂人 之口 控诉了几千年的封建专制统治的历史 号召人们推翻那 黑漆 漆的 不知是日是夜 的 吃人 社会的是 A 陈独秀 B 鲁迅 C 李大钊 第 3 页 共 9 页 D 胡适 8 2 分 担任黄埔军校校长和政治部主任的分别是 A 孙中山 周恩来 B 周恩来 毛泽东 C 蒋介石 毛泽东 D 蒋介石 周恩来 9 2 分 2015 年 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70 周年 为了了却海峡两岸 国际友人及仁人志士的共同心 愿 一些学者呼吁建立 亚太抗战纪念馆 并建议这一宏大项目落地重庆 其主要理由是 A 抗战时期国内 国际精英多集中于重庆 B 重庆是西部唯一的直辖市 起引领作用 C 抗战胜利后中国战区的投降仪式于重庆举行 D 重庆是战时陪都 是亚洲大陆反法西斯战争的指挥中心 10 2 分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对象不包括 A 张作霖 B 袁世凯 C 孙传芳 D 吴佩孚 11 2 分 我党从南昌起义 秋收起义中得出的最突出的教训 A 必须把工作重点从城市转移到农村 B 必须建立人民政权 C 必须武装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 D 必须建立一支新型的人民军队 第 4 页 共 9 页 12 2 分 清议报 1898 年 12 月创刊 在第 16 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 岂不知寡不可敌众 若不可 敌强哉 然出于爱国之心 忍之无可忍 故冒万死以一敌八 翼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 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13 2 分 如图是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 70 周年而拍摄的电影 开天辟地 的海报 据此推算 这部电影 应上映于 A 1989 年 B 1991 年 C 1994 年 D 1995 年 14 2 分 第 41 届世博会今年 5 月 1 日在上海召开 上海成为世界的焦点 下列不是发生在上海的事件是 A 第一批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 B 共产党的成立 C 中美联合公报 的发表 第 5 页 共 9 页 D 第一批经济特区 15 2 分 开天辟地 和 生死攸关 分别形容中国共产党的哪两次会议 A 八七会议 遵义会议 B 中共一大 遵义会议 C 中共一大 中共七大 D 中共一大 八七会议 16 2 分 2016 年是我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开拓者孙中山先生诞辰 150 周年 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编制一期 主题纪念板报 下列内容哪些能入选 领导辛亥革命 建立中华民国 领导了五四运动 促成国共第一次合作 领导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A B C D 17 2 分 在近代史上 国共两党曾两度携手共渡难关 那么国共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黄埔军校的建立 D 北伐战争 18 2 分 长征中跳出敌人包围圈的是 第 6 页 共 9 页 A 巧渡金沙江 B 四渡赤水 C 强渡大渡河 D 飞夺泸定桥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9 2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有人说 1901 年 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 1911 年 一道闪电划过 却黑暗依旧 1921 年 中 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材料二 在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中 国人相继走过了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 共和之路 但都没有完成反 帝 反封建的历史使命 探索之路任重道远 材料三 1921 年 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革命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经过艰难抉择 中国共产党终于找到 了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的正确革命道路 使中国逐步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 请回答 1 材料一所述 1901 年 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 的依据是什么 2 依据材料一 二 一道闪电划过 指什么 为什么 黑暗依旧 3 材料二所述的 自救之路 维新之路 分别指什么 4 根据材料三 结合所学知识 请列举 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 这条革命道路中的两个具有开创 性意义的历史事件 5 依据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的认识 至少写出 2 点 20 25 分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 先进的中国人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 学习西方进行了许多有益 的探索 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阅读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文武制度 事事远出西人之上 独火器万不能及 中国欲自强 则莫知学习外国利器 欲学 习外国利器 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筹办夷务始末 第 7 页 共 9 页 材料二 东西各国之强 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 国会者 为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 人君与千百万之国民 合为一体 国安得不强 吾国行专制政体 一君与大臣数人共治其国 国安得不弱 康有为 请定立宪开国会折 材料三 我们推倒满洲政府 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 从颠履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 并不 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 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 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 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 只怕中国人自 己瓜分起来 那就不可救了 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 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 民族的 国民的 社会的国家 材料四 我们反对孔教 并不是反对孔子本人 也不是说在古代社会无价值 不过因他不能支配现代人心 适合现代潮流 还有一班人硬要拿他出来压迫现代人心 抵制现代潮流 成了我们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陈独秀 敬告青年 1 据材料一 概括李鸿章的强国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的客观作用 2 据材料二 概括康有为的强国主张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戊戌变法的影响 3 据材料三 指出孙中山 政治革命 的目的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辛亥革命在思想方面的意义 4 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 指出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为了达到扫除 社会进化的最大障碍 提出的口号 这场运动对 孔教 产生了什么影响 5 综合上述材料 概括指出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基本特点 第 8 页 共 9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1818 题 共题 共 3636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