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1页
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2页
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3页
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4页
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新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1 页 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河北省历史中考试试卷 D D 卷新版卷新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2 分 2019 七上 滨州月考 在古希腊神话中 众神经常参加人间战争 传说在中国古代 也有一场 风伯御风 雨师行雨 的战役 在这场战役中 炎帝 黄帝部落大败蚩尤部落 该战役发生在 A 牧野 B 涿鹿 C 长平 D 城濮 2 2 分 2018 七下 大庆开学考 天子传位 传贤不传子 是中国古代理想化的传承制度 这一情景 在我国原始社会末出现过 请问这是描述的下列哪一制度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郡县制 D 宗法制 3 2 分 2018 七上 舒城月考 在远古时代 导致下列图片中两种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生活习惯不同 B 生产工具不同 C 自然环境不同 第 2 页 共 11 页 D 生产力水平不同 4 2 分 2018 九下 临河月考 古代中国的 天子 将土地分给亲属或功臣 所封之地称为 诸侯国 封国 或 藩国 等 这种政治制度是 A 世袭制 B 分封制 C 郡县制 D 行省制 5 2 分 2017 七上 永定期中 下列关于氏族聚落时代生产生活状况的描述 不正确的是 A 已经懂得了饲养家禽家畜 B 开始从穴居走向定居生活 C 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D 半坡居民吃上了香喷喷的大米饭 6 2 分 2018 九上 历城期末 文物是鲜活的历史 下列古代器物中 能印证商朝青铜器生产工艺高超 的是 A 人面鱼纹盆 B 司母戊鼎 C 越王勾践剑 D 兵马俑 7 2 分 2017 九下 郓城期中 西周初年 疆域空前辽阔 周王为巩固对周边的统治 封建亲戚 以 藩屏周 这是下面的哪一种制度 第 3 页 共 11 页 A 禅让制 B 世袭制 C 分封制 D 宗法制 8 2 分 2017 七上 梅江月考 人们把商周时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称为 A 金文 B 象形文字 C 楔形文字 D 甲骨文 9 2 分 2017 七上 凉山期中 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主是 A 晋文公 B 齐桓公 C 楚庄王 D 秦穆公 10 2 分 2019 七上 玉溪期末 2008 年元旦 国务院新修订的 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 开始实 施 其中新增的且传说与屈原有关的节日是 A 元宵节 B 端午节 C 清明节 D 中秋节 11 2 分 2018 菏泽 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 春秋战国历史 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 下图 这些 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第 4 页 共 11 页 A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民族关系的发展 12 2 分 有学者认为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意气风发的少年时代 该时代的主要特征是 A 大变革 B 大一统 C 民族政权并立 D 专制皇权加强 13 2 分 2017 七上 东台月考 下图是小王国庆期间在成都某地旅游时拍到的照片 其中的文字是 继禹大业谋福为民 父作子述普利群生 他到的景点应是 A 都江堰 B 淮河 C 灵渠 D 黄河 14 2 分 战国末期 有位思想家提倡法治 主张改革 秦王嬴政读了他的著作后 赞叹不已 说 我 得见此人 死也甘心了 被嬴政仰慕的这位思想家是 第 5 页 共 11 页 A 孔子 B 孟子 C 荀子 D 韩非 15 2 分 2017 九上 惠民月考 中国银行行徽 下图 的外观设计灵感来自我国古代的一种钱币 下 图 这种形状的钱币最早在全国统一使用是在 A 秦朝 B 唐朝 C 宋朝 D 清朝 16 2 分 2017 七上 金堂期中 我们七年级的每一位学生都是永德县人 县 作为行政区划单位的制 度由来已久 这种制度开始于 A 夏朝 B 西周 C 春秋 D 战国 17 2 分 2017 七上 金堂期中 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下列表述中最准确的是 A 严酷的刑罚 B 沉重的赋税 第 6 页 共 11 页 C 秦的暴政 D 繁重的徭役 18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 百家争鸣 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 社会急剧变化 许多问题亟待解决 各学派纷纷著书立说 发表意见 B 有文化知识的士到处游说讲学 形成不同的学派 C 诸子百家相互辩论 相互影响 D 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 19 2 分 2017 七下 河源月考 汉武帝 唐太宗都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皇帝 他们采取的相似治国措 施是 A 重视人才的选拔和培养 B 加强对吐蕃的管理 C 兴建佛寺 传播佛教 D 统一文字和度量衡 20 2 分 2018 七上 惠安月考 最能反映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的壮举的成语是 A 破釜沉舟 B 背水一战 C 纸上谈兵 D 揭竿而起 21 2 分 孔子死后 他的弟子们把他的言论整理成下面哪一部书 A 春秋 B 尚书 C 论语 第 7 页 共 11 页 D 礼记 22 2 分 西汉初年 自汉高祖开始至文帝 景帝的六七十年间 统治者都采取宽刑薄赋的政策 下列选 项属于其原因的是 A 利用儒家思想治理国家 B 汉初统治者都是仁慈之君 C 吸取了秦朝灭亡的教训 D 社会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 23 2 分 2017 宁德模拟 汉武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有雄才大略的皇帝 以下属于其历史功绩的是 A 修筑长城 抵御匈奴 B 开通大运河 加强南北交流 C 八股取士 培养奴仆 D 颁布推恩令 解决王国问题 24 2 分 雄汉盛唐民族兴的光景是我国古代辉煌的历史见证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田畴垦辟 家有余粮 者升官 体现了武则天重视农业生产 B 中华民族大家族中 在元朝时才融合形成的新民族是回族 C 西汉 唐朝 元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完成统一的朝代 D 百家讲坛 中 太宗继位 魏征进谏 以民为本 的主题应为贞观之治 25 2 分 2018 七上 茂名期中 汉武帝时 针对诸侯王势力强大 独霸一方的问题 A 实行盐铁官营 B 分封异姓诸侯王以牵制 C 推行郡县制 D 实施推恩令 第 8 页 共 11 页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2 2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26 15 分 2019 七上 融安期中 改革创新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动力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于今受其赐 材料二 商君治秦 法令至行 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 赏不私亲近 战国策 秦策一 材料三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是一个具有宗教徒般笃诚和热情的理想主义者 商鞅之 法 此诚我国从来未有之大政策 毛泽东 1 管仲相桓公 成就了齐桓公怎样的千秋伟业 2 商鞅变法在秦国取得了怎样的效果 3 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用史实说明 商鞅是首屈一指的利国富民伟大的政治家 27 25 分 2017 深圳模拟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相关问题 要推动中华文明创造性转化 创新性发展 激活其生命力 让中华文明同各国人民创造的多彩文明一道 为人类提供正确精神指引 一一习近平 材料一 儒家实质上可说是社会伦理学与社会管理学或是宗教的伦理学诊释但不是宗教的本身 汉武帝时为加 强中央集权将儒学发展成新儒学即董仲舒儒学 明清两代朝廷将宋代形成的程朱理学定为官学形成流传至今的儒 家主流 材料二 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 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 所以叫做科举 具有分科考试 取士权归于中央 所有 允许自由报考 即 怀碟谱自荐于州县 与察举制的 他荐 相区别 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 605 年 开始实行 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 1905 年 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 经历了 1300 年 材料三 宋元文化起点高 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继续发展的 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条件为文化的 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客观环境 宋朝结束了五代十国以来长期分裂割据和混战的局面 那时经济发展 城币繁荣 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 元朝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 两大因素的结合 使宋元文化突 飞猛进 第 9 页 共 11 页 材料四 由胡适 陈独秀 鲁迅 钱玄同 李大钊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 当时称为新式教育 的人发起的一次 反传统 反孔教 反文言 的思想文化革新 文学革命运动 由于这次运动全面反封 将中国所有的古典文化都 归于需要 反 的行列 因此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没落的开端 1 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回答 儒学的创始人是谁 其核心思想是什么 汉武帝 董仲舒儒学 的历史地位如 何 举例说明 程朱理学 是如何定为官学的 2 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回答 大业 是哪位帝王的年号 武则天在完善科举制度方面有何贡献 科举制度 在隋唐时期有何重大历史作用 3 根据材料三结合所学回答 宋元文化突飞猛进 的两大因素是什么 举例说明宋元文化的繁荣 4 材料四中的 这次运动 指的是哪一次运动 其口号是什么 为什么说这次运动也是中国古典文化走向 没落的开端 5 我们应当如何对待中华文明和传统文化 第 10 页 共 11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525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1 答案 略 2 答案 略 3 答案 略 4 答案 略 5 答案 略 6 答案 略 7 答案 略 8 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