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贵州省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贵州省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贵州省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贵州省2020届历史中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3 页 贵州省贵州省 20202020 届历史中考试试卷届历史中考试试卷 D D 卷卷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2 分 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 他们用火的遗迹十分集中 灰烬堆得很厚 最厚处有 6 米 能从 这些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A 北京人已经会使用人工火 B 北京人学会了控制火的技术 C 北京人已经能制造工具 D 北京人已经能自立行走 2 2 分 下列哪两种农作物最早是由我国劳动人民种植的 A 大豆和小麦 B 花生和高粱 C 甘薯 玉米 D 水稻 粟 3 2 分 我来自元谋 你来自周口 牵起你毛茸茸的手 爱让我们直立行走 这是网络上流传的诗句 如果要考察 来自周口 且能 直立行走 的远古人类应该去 A 北京市 B 陕西省 C 浙江省 D 云南省 4 2 分 河姆渡人居住的房屋样式是 A 洞穴 B 干栏式建筑 第 2 页 共 13 页 C 四合院 D 半地穴式圆形房屋 5 2 分 民以食为天 我国古代的原始居民很早就懂得农耕技术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粮食作物是 A 水稻和小麦 B 水稻和粟 C 小麦和粟 D 水稻和玉米 6 2 分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粟的国家 粟的种植始于 A 山顶洞人时期 B 半坡氏族时期 C 大汶口文化时期 D 黄帝和尧 舜 禹传说时 7 2 分 中华民族的 人文初祖 是指 A 黄帝 炎帝 B 尧 C 禹 D 舜 8 2 分 张同学提出 我们是炎黄子孙应该去拜谒黄帝陵 大家来到西安黄帝陵 看到拜谒白发苍苍 的海外华人 虔诚的长跪 叩首 你认为他们拜谒黄帝陵的主要原因是 A 因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 B 因为那里的风光特别的美丽 C 因为传说中黄帝是中华原始农业和医药学的创始人 第 3 页 共 13 页 D 因为黄帝治理水患 造福百姓 9 2 分 他不仅是传说中 三过家门而不入 的治水英雄 他的儿子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的建立者 他是 A 尧 B 禹 C 舜 D 炎帝 10 2 分 天为家 取代 天下为公 开始于 A 夏朝 B 商朝 C 西周 D 东周 11 2 分 制作年代尺 可以更有效地学习历史 如下图所示是小明复习夏 商 周更迭知识时制作的年代 尺 其中空格部分应填 A 盘庚迁殷 B 武王伐纣 C 平王迁都 D 西周灭亡 12 2 分 荀子 儒效篇 记载 周公 兼制天下 立七十一国 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以下选项不符 合这段材料内容的是 第 4 页 共 13 页 A 反映的是分封制 B 通过分封 周朝的势力范围扩大到七十一国 C 分封的主要是姬姓诸侯 D 此制度的目的是巩固周王朝的统治 13 2 分 如图是迄今世界上出土最大 最重的青铜器 享有 镇国之宝 的美誉 现为国家一级文物 2002 年列入禁止出国 境 展览文物名单 它是 A 四羊方尊 B 司母戊鼎 C 毛公鼎 D 利簋 14 2 分 认为甲骨文是一种比较成熟的文字 是因为 A 已经能组成近五百字的文章 B 已经出土了十五万片以上 C 已经具备了汉字结构的基本形式 D 能记载祭祀农事等 15 2 分 甲骨文与下列哪个朝代有关 A 半坡氏族公社时期 B 大汶口文化中晚期 C 夏朝 第 5 页 共 13 页 D 商朝 16 2 分 春秋时期 诸侯争雄 其中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扩充势力 成为第一个霸主的是 A 齐桓公 B 晋文公 C 越王勾践 D 楚庄王 17 2 分 清朝著名小说家蒲松龄在自己的书斋里有一副对联 有志者 事竟成 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 天不负 卧薪尝胆 三千越甲可吞吴 这幅对联包含的历史人物有 A 刘邦 项羽 B 项羽 勾践 C 秦始皇 刘邦 D 勾践 刘邦 18 2 分 为了争霸 以 尊王攘夷 为号召来发展本国势力的是 A 晋文公 B 越王勾践 C 齐桓公 D 楚庄王 19 2 分 战国之初 晋国分裂为 A 赵 魏 韩 B 魏 齐 赵 C 楚 齐 燕 D 秦 韩 楚 第 6 页 共 13 页 20 2 分 史记 商君列传 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 宗室多有怨望者 这主要是因为商鞅变法 A 鼓励垦荒 B 允许工商业者为官 C 废除贵族的世袭特权 D 奖励军功 21 2 分 下列有关春秋战国时期的说法不正确的有 A 春秋和战国是东周的两个阶段 B 都江堰是闻名世界的防洪灌溉工程 修筑于战国时期 C 晋楚之战后 晋文公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D 法家韩非子主张建立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 22 2 分 孔子的言行 由他的弟子整理编写成 A 春秋 B 论语 C 尚书 D 孟子 23 2 分 春秋战战国时期是我国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 出现空前绝后的思想大爆炸局面 影响中国文化五 千年的思想 这种学术繁荣局面称为 A 思想大一统 B 七雄并立 C 争霸战争 D 百家争鸣 24 2 分 学习历史有一个基本的结论就是 思想文化是一定现实的反映 百家争鸣学术局面反映的社会 现实是 第 7 页 共 13 页 A 孔子有教无类 使社会有学问的人增多 B 读书人吵吵闹闹 各自著书立说 C 西周灭掉商朝 实行封建制度 D 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急剧变化 25 2 分 为解决运输上的困难 秦始皇派人开凿了灵渠 开凿的灵渠把哪两大水系连接起来 长江 黄河 珠江 淮河 A B C D 26 2 分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科学立法 严格执法 公正司法 全民守法深入推进 法治国家 法 治政府 法治社会建设相互促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日益完善 民主和法治是现代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 也是现今国家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下列人物中 最能代表报告精神的是 A 孔子 B 老子 C 韩非子 D 孟子 27 2 分 学习完 秦统一中国 后 七 3 班的同学准备排练一个有关秦朝的历史剧 剧本中秦始皇在 中央设置的重要官职有 丞相 县令 太尉 御史大夫 A B C 第 8 页 共 13 页 D 28 2 分 秦始皇堪称 千古一帝 他对中国历史最大的贡献是 A 统一文字 货币和度量衡 B 统一全国车辆两轮间的距离 C 修建了雄伟的万里长城 D 建立起我国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 29 2 分 史记 秦始皇本纪 言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世 惑乱黔首 百姓 此语一出 秦 颁行了哪一项措施 A 统一文字 B 焚书坑儒 C 兴文字狱 D 诛尽百家学者 30 2 分 秦朝灭亡后 项羽 刘邦为争夺帝位而展开争战 这场历时四年的战争史称 A 阪泉之战 B 牧野之战 C 楚汉之争 D 巨鹿之战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3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罢兵西归 封诸侯 班赐宗彝 于是封功臣谋士 而师尚父为首封 封尚父于营丘 曰齐 材料二 见下图 第 9 页 共 13 页 请回答 1 材料一中的 尚父 指的是谁 2 材料二中的诸侯是哪些人 他们从天子那里得到什么 对周天子有哪些义务 3 两则材料反映出西周实行什么政治制度 4 西周实行这种制度 起到了什么作用 3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春秋战国时期 周王室势力日益衰微直至瓦解 群雄割据 战乱频繁 思想家从不同的立场提出了 各种政治主张及治国方略 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材料二 美国学者迈克尔 哈特列举 世界上最有影响的 100 人 中 中国的孔子列第五位 蔡伦列第七位 秦始皇列第十七位 老子列第七十三位 隋文帝列第八十五位 毛泽东列第八十九位 孟子列第九十二位 请回答 1 春秋时期形成的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他的哪部著作后来成为道家的经典 2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他的核心思想是什么 后来他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在哪部著作中 3 除儒家与道家外 主张 兼爱 非攻 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强调 以法治国 建立中央集权专制 统治 的是哪家学派的观点 33 5 分 请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第 10 页 共 13 页 1 根据图一指出秦朝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图一中最高权力者是谁 这一政治制度体现了 诸子百家 中哪 一家的思想主张 2 根据图二指出美国这一政治制度建立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你能从图二中看出其政权组织遵循的基本原则 是什么 3 以上两幅示意图反映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从中你得到什么认识 材料二 对于图一秦朝政治制度的缔造者秦始皇 史学家的评价是不同的 现代历史学家翦伯赞认为 在我看 来 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我说秦始皇是中国封建统治阶级中的一个杰出人物 不是因 为他是一个王朝的创立者 而是因为他不自觉地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方向 充当了中国新兴地主阶级开辟道路 的先锋 在中国历史上 消灭了封建领主制 开创了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主义的新的历史时代 而古代史学 家司马迁却认为 秦为乱政虐刑以残贼天下 数十年矣 北有长城之役 南有五岭之戍 外内骚动 百姓罢 敝 财匮力尽 民不聊生 4 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评述上述关于评价秦始皇的观点 第 11 页 共 13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3030 题 共题 共 606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1 7 1 8 1 9 1 10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