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SCDMA小区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_第1页
TD-SCDMA小区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_第2页
TD-SCDMA小区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_第3页
TD-SCDMA小区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_第4页
TD-SCDMA小区室内覆盖解决方案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国移动联合研发项目结题汇报报告 2010_ 2010年 11月 3日 是否集团重点项目:否 第 2页 一 .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 目 录 二、主要研究成果 三、项目创新性 第 3页 究背景及目标 解决 问题 典型小区场景的分布系统设计方案 覆盖策略定位、天线类型选择 低成本、低功耗、减少用户投诉 精确天线密度和天线功率 室内微点覆盖分布系统创新解决方案 填补现网微点覆盖手段的空白 多模 建设需求: 采用合理建设方案,避免系统升级 重复施工,降低小区室内覆盖工程多次实施和 协调难度,减轻对建筑设施和环境景观的影响 全业务需求: 重组和 3信企业进入 全业务运营模式,多制式、多业务融合需要研究 新 的网络建设技术,充分利用光纤传输带宽大 、损耗小的技术优势,实现多业务承载 本课题将研究如何充分发挥 理小区 好多维度深度覆盖、室内微点覆盖、多模 用中继覆盖,总结技术创新点,为后期网络规划、建设和优化提供参考和标准化方案。 规划需求: 多制式、多业务统一规划、快速建 设以支撑市场迅速发展 第 4页 要研究内容及分工 本次联合项目主要包括两个部分和五个方面内容的研究,内容和分工如下: 型小 区 及室 内 分布覆盖方案的 研 究 室 内 微点覆盖分布系 统创 新解 决 方案 研 究 1 5 3 研 究 覆盖多模 4 覆盖方案 研 究 一、典型场景 二、 甘肃 公司 浙江 公司 四川 公司 2 居民小 区 的 度深度覆盖解 决 方案 研 究 天津 公司 北京 公司 第 5页 题计划完成情况总结 研究方向 课题分工 原计划 时间 完成情况 典型场景 1、 2、居民小区的 甘肃公司 浙江公司 6已完成 4、研究 4、室内微点覆盖分布系统创新解决方案研究 5、 四川公司 天津公司 北京公司 6已完成 课题分工、研究时间及课题成果完成情况 第 6页 合项目成果 首次在现网中采用智能补盲系统对 效弥补 提出了 导了 结 了 提出 对典型场所进行应用与测试。 提出了 D/对不同建筑物特性,不同场景进行大量模拟测试,收集全面的一手数据资料,为日后 D/对现网不符合要求分布站点改造提供有效经验支撑。 提出多模 现了 并针对采用多模 证各种场景下多模 提出了室内微点覆盖分布系统创新解决方案,解决了极小面积地点的 提出了在室内分布系统中采用 方案结合了家庭网关及直放站的二者的特点,采用移频放大技术,有效地解决了室内深度覆盖问题。 第 7页 一 . 开题计划完成情况 目 录 二、主要研究成果 三、项目创新性 第 8页 目 录 典型场景 1 2 (甘肃公司) 民小区的 (浙江公司) 第 9页 目 录 甘肃公司研究成果汇报 研究背景 创新点 技术方案 技术方案测试情况 项目研究总结 第 10页 究背景 目前市区整体已达到业务开放标准 受到建筑物阻挡等原因 ,大型住宅小区存在一定的弱覆盖现象 主要表现 工程前期规划当中 ,未对大型小区进行统一规划 ,部署 ,后期工程建设往往只针对单点进行覆盖 ,导致大型小区覆盖和容量均存在瓶颈 住宅小区的特征众多,在进行无线覆盖设计时往往都是针对每个小区来进行个性化方案设计,导致了设计标准不统一、设计及施工难以把控,也将给后期优化维护带来巨大的困难及工作量 而但是由于 研究背景 第 11页 研究背景 在各运营商 33前盖技术及覆盖方案有待提高;尤其对于大型住宅小区的覆盖往往相对 2量不足等问题 应用场景分类 研究背景 序号 问题 描述 1 号的穿透能力更弱。由于现代建筑采用了大量的钢筋混泥土,对信号的衰减、屏蔽严重,造成 2 对于高话务、大流量的建筑区域,如何满足容量需求是摆在 3 D/随着 何在一套分布系统中有效融入D/为工程建设的难题 4 由于 就导致在大型小区分布对 5 同业主协调困难 目前进入室内进行网络建设的难度越来越大,在这种情况是否要转变传统的建设思路 第 12页 究背景 研究内容 提升 D/在大型小区满足覆盖的前提下,降低 不同建筑特性对不同频段信号的损耗 项目成果 收集不同建筑特性对不同频段信号损耗数据 为现网设计不合理站点提供整改意见和数据 为今后D/意义 意义 输出 成果 不同场景 ,不同建筑特性对不同频段信号损耗测试表 . D/第 13页 项目创新性 技术创新 模测系统化 分布设计一体化 分布建设合理化 针对不同建筑特性 ,选取不同场景 ,不同建筑物类型 ,进行大量模拟测试 ,确定不同类型建筑物对不同频段信号损耗值 输出功率不同 ,距离不同 ,产生的信号场强也不同 ,通过测试建立信号点源自由传播损耗模型 通过对现网已开通站点 ,根据测试评估 ,结合模测数据 ,提出分布一体化建设覆盖方案 根据不同建筑结构、不同建筑特性,不同场景等进行分类,并结合链路预算、综合覆盖效果、电磁环境分析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 D/ 此前在工程建设当中优先考虑室分的建设,如果室分建设存在困难,考虑通过室外宏站解决,在工程建设当中缺少合理化解决思路 . 第 14页 术方案 技术方案 不同场景 ,不同建筑特性模测 测试方式 测试结果呈现方式 第 15页 术方案 别墅小区 别墅小区楼层低,楼宇之间间距宽阔,高端用户多,对网络质量要求高。覆盖重点主要是民居内部,由于别墅一般采用砖墙,可以通过室外信源对室内进行信号覆盖,推荐使用 向伪装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由于 们可以将 线单元采用全向伪装天线,如全向鞭状天线,增益为4向天线放臵在灯杆内,高度为 线可以安装在需要覆盖的建筑中间,这样可以对周围的多套别墅进行覆盖。 以减少线路铺设的难度 第 16页 术方案 单个高层住宅 别墅小区楼层低,楼宇之间间距宽阔,高端用户多,对网络质量要求高。覆盖重点主要是民居内部,由于别墅一般采用砖墙,可以通过室外信源对室内进行信号覆盖,推荐使用 向伪装天线的方式进行覆盖。由于 们可以将 线单元采用全向伪装天线,如全向鞭状天线,增益为 4向天线放臵在灯杆内,高度为 线可以安装在需要覆盖的建筑中间,这样可以对周围的多套别墅进行覆盖。 以减少线路铺设的难度 多高层住宅 多数高层小区不具备实施室内分布系统条件,只能采取外部天线向室内打的方式,由于地面射灯天线往上覆盖只能够达到 5此还需要在上层增加天线,采用楼顶安装射灯天线往下发射,通过上下天线对打解决整栋建筑的覆盖问题。 第 17页 术方案 小高层建筑在新建的城市建筑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建筑 物一般为板状结构,可以采用外部信号照射实现建筑物内部的方式进行覆盖 (小区内道路美化天线或者楼顶安装天线外射的方式 ) 小高层住宅 由于老式居民小区的建筑物的穿透损耗较小 , 所以一般情况下老式居民小区尽量通过宏覆盖信号穿透覆盖 。 另外老式居民小区的楼层一般不高 , 可以采用 美化天线的模式进行小区覆盖 。 在设计中采用 “ 多天线 , 小功率 ” 的设计思路 , 每栋建筑都可以视距看到分布天线 , 保证室内覆盖只经过一次穿透损耗 , 可以达到很好的覆盖效果 。 老式居民区小区 目前部分城市中也存在类似以前职工宿舍的单身公寓或者公寓式酒店,其构造是两侧为房间,中间有走廊,因此针对这种类型的住宅,采用走廊布放天线的方式可以解决覆盖 公寓式小区 第 18页 术方案 常见特性天线的覆盖效果 地面定向射灯型天线覆盖能力 :天线与楼宇距离 25米,一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能满足 1虑余量的同时,可满足 1经过二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无法满足覆盖设计要求 灯杆 /地面全向天线覆盖能力:使用草坪灯型全向天线,经一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能满足正对单元的 1单元可满足 2理设置天线口功率,能满足居民楼 3个单元范围的覆盖要求 定向壁挂天线经一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能满足 1二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无法满足覆盖设计指标要求。此场景下天线距离楼宇25米,天线入口功率 直面波瓣宽度大于45 的定向壁挂天线,若安装在楼体中层的外墙壁,可满足上下共 14层的一次穿透覆盖 楼顶定向天线覆盖能力:经一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能满足 9经二次穿透进入室内的信号,无法满足覆盖设计指标要求。在此场景下的楼顶定向天线能覆盖 9层楼宇,信号泄露难控制 第 19页 术方案测试情况 本次针对 6处大型小区 (覆盖面积 30万平米 ),9处大型商场及写字楼进行测试 序号 测试内容 测试结果 备注 1 大型小区测试情况:小区内室外覆盖良好 ,地下室 ,电梯无覆盖 ,室内低层 148层以上部分房间存在弱覆盖和信号杂乱等现象。 其它场景:弱覆盖 2 室内 ,室外覆盖良好 ,切换正常,各项指标满达到设计要求 3 大型小区测试情况:小区内室外部分区域弱覆盖 ,地下室 ,电梯无覆盖 ,室内低层 148层以上部分房间存在弱覆盖和信号杂乱等现象。 其它场景:无覆盖或者弱覆盖 4 各项指标达到 大型小区电梯和地下室未进行 整体测试情况 第 20页 目研究总结 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一体化覆盖解决方案的实施 ,避免了不必要的工程重复建设 ,二次投资等现象。 针对研究成果对兰州市区现在室内分布进行摸底 ,对不符合要求的站点进行整改 ,力争一次整改到位 ,减少二次整改投资费用 . 模测数据库为日后方案设计提供参考数据 ,避免花费大量的人力 ,物力做重复性的工作 首先,大型小区及室内分布系统可实现一次规划 ,一次建设的目标 ,减少与站点物业接触频次 . 其次,本项目对公司信息化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 . 最后,本项目做到了将网络建设与环保 电磁环境要求并重,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社会形象。本项目充分结合了电磁环境要求,提出适应环保需求的网络建设标准化方案,即达到了理想的网络覆盖效果、又避免了居民反感情绪,对提升企业的社会形象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第 21页 浙江公司研究成果汇报 居民小区的 居民小区的 居民小区覆盖方案研究 目 录 第 22页 居民小区覆盖方案研究 研究背景 住宅小区场景分析 典型场景覆盖建设方案 测试场景与网络性能分析 研究结论 目 录 浙江公司研究成果汇报 居民小区的 第 23页 室分覆盖与业务需求 小区覆盖与业务需求 别墅 停车场 综合性小区 高层小区 多层小区 1 2 3 4 小区覆盖 业务需求 小区深度覆盖必须考虑的难题和重点 网本、 上网手机 70%的语音业务量发生在室内 90%的 350%投诉位于小区室内 从 民小区是 是 时居民小区也是网络建设的难点区域。因此如何做好密集居民小区的 为衡量 究背景 第 24页 究背景 建筑结构复杂、衰耗大,室外宏基站覆盖无法有效解决覆盖问题 用户投诉多,用户语音业务及数据业务需求大 基站和各楼层接入点间的主馈电缆及干线复杂,工程施工难度大 室内分布系统覆盖难题: 解决方案:覆盖 (平层内部建筑隔断较多,穿透损耗情况复杂 ) 控制手段:切换和泄漏 室分覆盖与业务需求 小区场景特点 第 25页 宅小区场景分析 居民小区场景分析 根据楼宇建筑结构,居民小区大致可分为:多层、高层、别墅、老旧小区、综合性小区等典型场景,根据不同场景决定天线选型、布放方式、布放距离等。 项目 类型 结构 楼间距 建筑材料 话务需求 类型 1 多层住宅 多层, 515钢筋混凝土框架、砖混 较高 类型 2 高层住宅 高层 +小高层, 9层及以上 20钢筋混凝土框架 较高 类型 3 别墅区 独栋 +联体, 4层以下 15钢筋混凝土框架 一般 类型 4 老旧住宅 多层, 510砖混 较高 类型 5 综合 多种建筑类型混合 15钢筋混凝土框架、砖混 一般 第 26页 型场景覆盖建设方案 覆盖建设方案 针对两种不同的住宅类型,采用了不同的覆盖解决手段: 项目 住宅类型 分布系统 覆盖方案 天线选型 布放距离及角度 类型 1 多层住宅 室外分布系统 全向或定向路灯天线,尽量不用草坪灯 天线间隔 0 通率 话率 通率 话率 切换 成功率 下载速率 ( 行 荷花园 (多层) 2单元地下室 100% 0% 100% 0% 100% 1312 3% 1栋 3单元 302 100% 0% 100% 0% 100% 1412 2% 3栋 1单元 601 100% 0% 100% 0% 100% 1369 4% 世通华 (高层) 3栋 2单元 501 100% 0% 100% 0% 100% 1298 7% 7栋 1单元 1502 0% 100% 0% 100% 1411 1% 别墅 3# 100% 0% 100% 0% 100% 1423 3% 老旧小区 1栋 1单元 201 100% 0% 100% 0% 100% 1267 2% 8栋 3单元 602 100% 0% 100% 0% 100% 1348 3% 从表中的测试数据可以看出,多层、高层、别墅、老旧小区等各种类型的小区的覆盖设计方案均达到了指标要求。 第 31页 究结论 通过对居民住宅小区进行分类,并选择分别代表四种类型的四个社区进行各种设计方案分析比对,确定不同的天线类型。 住宅小区可以采用比较灵活的 覆盖方式 不同建筑楼群及工程实施中客观问题的存在需要我们确定天线间隔距离达到良好覆盖的效果 将室内、外覆盖统筹规划,将原来“插花”式的室内覆盖建设与室外覆盖相结合,变点式覆盖为片状覆盖,弥补可能出现的“先覆盖后优化”的不足 确定天线间隔距离 各种场景下实现良好覆盖的要点在于首先进行链路预算、穿透损耗来保证天线出口功率能够满足室内覆盖的要求、同时尽量控制信号泄露。 保证天线出口功率 针对信号泄露强度与不同的小区类型,制定不同的泄露信号的整改与利用方案,做到与大网的良好衔接。 信号泄露控制与利用 第 32页 目录 研究背景 网络性能分析 测试场景及数据分析 研究结论与应用建议 浙江公司研究成果汇报 居民小区的 第 33页 究背景 成本低,安装方便灵活、经济实用。 功率低, 有效避免过覆盖、防止信号泄露,可有效解决室内微点覆盖需求。 作为 以在3化网络、提升网络质量的作用 网络覆盖完善和优化的需求: 目前在 此类区域需要进行覆盖的完善和优化,此时需要采用更多的、灵活的和高效的覆盖方式来保证, 第 34页 络性能分析 1、 站信号通过无线传输再通过远端射频放大、覆盖,形成的一种 2、由基站发出的下行信号经施主天线接收,经过滤波器、下行低噪放、选频模块和下行功放,最后再次滤波从小型用户天线发射到覆盖区 3、用户手机所发的上行信号,经用户天线接收、滤波器、低噪放、选频模块、上行功放后,经滤波器从施主天线发射给基站,使用户手机发射信号与基站沟通 覆盖能力分析 覆盖能力 测试 分析 切换性能分析 对网络性能的影响分析 网络 重叠覆盖区的覆盖能力 第 35页 络性能分析 分双工和联合检测等新技术。由于 样输出功率的智能补盲系统的覆盖是否会如不如 盖能力到底如何,需在测试中来验证 覆盖能力测试分析 重叠覆盖区覆盖能力 切换性能分析 网络 当 定与施主基站存在一定的重叠区域,在该区域内肯定是存在多径信号的,多径信号的产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业务的正常进行。但由于安装智能补盲系统的区域施主基站信号很弱,因此,重叠区域的信号对用户的感知造成的影响很小,基本可以忽略 此,智能补盲系统区域的切换在理论上是不会有问题的。需要重点考察 对于符合规范要求的 其基站本身的网路指标是没有影响的。因此,在理论上是不会对网络 第 36页 试场景及数据分析 网络性能测试: 从覆盖指标可以看出,引入智能补盲系统后覆盖区域的覆盖率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从网络指标来看,各项指标均得到了明显提升,达到了预期效果。 测试项 安装智能补盲系统前 安装智能补盲系统后 无线网络 覆盖指标 99 C/I 2 网络指标 100% 100% 0% 9% 0% 行 行 切换成功率 100% 网络指标 84K 71% 100% 84K 下行 行 衢州亚美小区: 从已安装 云小区等十余个 络性能和用户感知均得到大幅提升。 第 37页 究结论与应用建议 研究结论 应用建议 测试结果表明,网络引入 项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可广泛应用于楼宇、小区、酒店、城中村、停车场、小型隧道等 实际覆盖范围在半径 10过该区域信号衰减迅速。 覆盖环境要求:室内外有良好的隔离条件或室外信号在该建筑物内的强度较低。 第 38页 D/研究背景 覆盖建设方案 测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研究结论 目 录 浙江公司研究成果汇报 居民小区的 第 39页 1 2 3 4 盖需求 覆盖盲区 、业务需求点等是 推广三网融合的积极尝试 释放运营商自有无线宽带 办公楼 隧道 地铁 停车场 娱乐场所 体育场馆 购物中心 古迹 机场 从 场、办公楼等公众场合是 时也是何利用移动原有的室分系统资源对 该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可借助中国移动强大的室分系统资源 究背景 第 40页 究背景 国移动多媒体广播)的简称。其规定了在广播业务频率范围内,移动多媒体广播系统广播信道传输信号的帧结构、信道编码和调制,该标准适用于 303000过卫星或地面无线发射电视、广播、数据信息等多媒体信号的广播系统,可以实现全国漫游。 载电视、笔记本电脑、 码相机等多种便携式移动性终端开展。目前中国移动的 于广电总局和移动集团合作开展的业务。 第 41页 盖建设方案 ( 1)采用同频覆盖方式,并保证室内覆盖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与室外无线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不产生同频干扰; ( 2)在室内覆盖区域内 95%的位臵可正常接收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 ( 3)对于所有室内覆盖系统场强信号影完整覆盖到边缘,且不小于 ( 4)有线接收无线增补覆盖方式的室内转发天线入口电平控制不超过 15实际工程中,控制在 10磁辐射值应满足 702 ( 5)作为源信号的室外无线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不低于 号频谱应无干扰信号,并能够保证稳定接收; ( 6)作为源信号的有线电视网络中的移动多媒体广播信号的电平应与正常的有线电视信号电平一致,不影响有线电视节目的正常收看,频谱应无干扰信号,并能够保证稳定接收; ( 7)覆盖区域与周边覆盖区域之间有良好的无间断切换; ( 8)采用有线接入覆盖方式时,直放站的输出功率不能影响上下邻频的正常电视节目的收看。 第 42页 盖建设方案 通过采用数字直放站,将 移动现有的 数字电视直放站的系统装臵包括施主天线、数字电视直放站主机及重发天线。施主天线收到数字电视信号后,通过同轴电缆线直接送往数字电视直放站主机放大,输出后再经过同轴电缆线送往重发天线发射,使得数字电视信号得以继续延伸,解决数字电视信号盲区的覆盖。 第 43页 在一些商场、地下停车场、隧道、高层建筑、电梯、娱乐场所等可以借助中国移动丰富的室分系统资源优势进行建设,将极大提升此类区域数字电视的信号质量,提升客户感知。 建设快速,只需要将 换相应合路器即可使用。 建设成本低, 2万。 盖建设方案 第 44页 盖建设方案 合路器C M M 6 d B / 8 1 d B / 1 S M / 3 G 系 统设 备 安 装 在 B 1 层 弱 电 井0 . 9 d B / 1 2 .1 d B m7 d - B 1 .1 d B m6 d - B 1 .4 d B 7 d B / 5 0 M B 信 号 接 收 天 线1 . 6 d B / 2 2 9 d B / 1 2 1 d B / 1 3 d B / 1 8 T 1 - B 1 .5 d B 6 d B / 2 2 1 d B / 1 T 2 - B 1 .0 d B T 3 - B 1 .1 d B T 4 - B 1 6 d B 要求保证楼层覆盖最弱接收电平在 需要天线口输入功率应该保证在 ( 1) ( 2)与 布系统天线放臵一致,输入端同功率输入的情况下可以满足 合路系统图 强电弱电上上上排风机房地下车库地下车库辅 楼 1 层第 45页 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预期结果 图像质量与输出功率的关系 馈入功率 天线输出功率 5米测试效果 10米测试效果 15米测试效果 像流畅 图像流畅 图像流畅 像流畅 图像流畅 偶尔出现马赛克 像流畅 偶尔出现马 赛克 马赛克较多 图像的成像质量随着离天线的距离及天线功率变化而变化 第 46页 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合路 合路 出信号强度、通话质量均有所有所减弱,但仍达到指标要求 1、 第 47页 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1、通过路测分析, *大楼地下室原 盖率为 100%,其中大于 75平均值为 79中大于 65平均值为 65平均值为 话质量为 接通率为 100%,掉话率为 0%, 话测试清晰,无掉话、断续等现象出现。 2、合路 00%,其中大于 75平均值为 81中大于 平均值为 于 平均值为 话质量为 接通率和掉话率没有变化,通话测试清晰,无掉话、断续等现象。 3、对比可知,合路 号有所减弱,不高于 2 话质量有所增强。 第 48页 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2、 原 第 49页 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合路 第 50页 试与网络性能分析 1、通过路测分析可知,合路 8000%, 00%, 指标满足 2、合路 测试, 80 809000%, 指标满足 3、通过对比可知,合路 号强度由于分布系统增加了合路器信号有所减弱,但不高于 3有所增强。综上所述 项指标均满足省公司对 第 51页 究结论 结论 建设快速,可借助中国移动强大的室分系统资源 有利于提升客户感知 D 实可行 建设成本低,经济效益高 分流宽带杀手级业务(视频、下载等)的需求,释放运营商的自有无线宽带,部分解决流量计费不合理因素。 第 52页 目 录 典型场景 1 2 D/(四川公司) 内微点覆盖分布系统创新解决方案研究(天津公司) 京公司) 第 53页 四川公司研究成果汇报 D/研究背景及目标 多模 试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创新点 目 录 应用推广价值 第 54页 究背景及目标 采用传统建网模式,每种制式( 要单独建网,由此带来的资源消耗、建网投资等均会大幅增加,在整体网络的规划、建设、优化以及维护中,会造成很多不必要的浪费。 研究背景 备投资施工及配套费用物业协调电力运行费用(两年)维护费用如何降低整体网络投资成本? 多模 第 55页 究背景及目标 验证多模 验证多系统共享光纤传输资源的可行性。 分析多模 确定多模 括对网络性能指标的影响、适用场景、设计原则、工程施工及设备参数设置等相关内容。 为后期多模 通、维护等依据,作为工程实施的经验指导。 研究目标 第 56页 模 多模 分布系统组网,实现多种制式物理上的融合组网,同时为 采用多模 点选取金景园、丰尚写字楼、正熙国际酒店,分别代表住宅小区、写字楼以及酒店三种场景。 第 57页 将软件无线电、数字光纤传输、数字中频处理、 通过一根光纤、一套设备实现多种制式的拉远。 模 多模 第 58页 模 适合 为适应不同的客观条件,在 2G/3不共机房的条件下可灵活选用不同的组网配臵,且都可实现星型、菊花链、环型以及混合组网方式。 适合 2G/3网 2G/3网 多模 第 59页 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承载多业务能力及各业务覆盖能力分析 多模 盖能力方面满足 到预期目标。 3级 第 60页 承载多业务能力及各业务覆盖能力分析 多模 覆盖能力方面满足 到预期目标。 试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1页 承载多业务能力及各业务覆盖能力分析 多模 从前台测试的结果看,在采用多模 制式的覆盖能力与业务性能均能达到验收要求,多模 试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2页 星型、菊花链、混合组网方式可行,达到预期目标! 搭建不同的组网方式,后台统计基站底噪均小于 星型组网 菊花链组网 混合组网 承载多业务能力及各业务覆盖能力分析 多模 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3页 多模 源类型为单通道 率回退的计算与 设备的自动时延调整功能、输出功率、衰减值、增益等参数与标称值一致; 在站点实际运行中,设备功耗每天每台耗电量约为 3度,能起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设备参数验证方面与理论相符,达到预期目标! 承载多业务能力及各业务覆盖能力分析 多模 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4页 站点名称 务量 接通率 掉话率 掉线率 S S S 丰尚写字楼 金景园 100% 正熙国际酒店 站点名称 扰带 1,2占比 话务量 接通率 掉话率 丰尚写字楼 金景园 正熙国际酒店 存在拥塞) 基站统计指标显示多模 正熙国际酒店由于话务量较高,存在话务拥塞,导致接通率较低 对施主基站的影响 基站后台统计指标 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5页 测试结果显示多模 会造成彼此干扰。 多网合一时干扰主要体现在 测试组网如下图所示,频谱仪 2黄点接滤波器绿点: G S M 功 放T D - F 功 放T D - A 功 放多 频 段滤 波 器一 体 化数 字 处理 单 元5 0 d 频 谱 仪 1信 号 源5 0 d 仪 2多网合一干扰分析 多网合一隔离度测试 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6页 对试点现场进行网络性能指标测试,各制式各种业务均能满足网络 目 是否满足指标 项目 是否满足指标 项目 是否满足指标 满足 接通率 满足 信噪比 满足 满足 掉话率 满足 满足 满足 室内外切换成功率 满足 满足 足 足 切换成功率 满足 满足 满足 满足 足 满足 满足 户网站访问 满足 足 满足 络时延 满足 足 满足 网络性能测试 业务性能指标测试 点情况及效果分析 第 67页 创新点及技术先进性 模 采用一体化处理技术,多制式共数字板处理,从而实现多制式共设备、共分布系统组网,同时采用一体化机箱设计,体积小、重量小,高度集成 1 一体化设计 2 数字化处理 采用 效提高系统效率 以软件无线电技术为基础开发出噪声抑制、自动时延调整等实用功能 3 灵活化组网 提供 现 通过数字化技术实现星型、菊花链以及混合组网 引入光环路组网架构,通过环形方式保证网络的稳定 通过直放站监控平台实现对系统的有线 /无线监控 4 稳定化运行 第 68页 社会效益分析 用推广价值 环保节能、绿色建网 多模系统室分覆盖解决方案可快速实现优质网络的铺设,为提高网络的竞争力提供有力的保障 多制式集成的多模设备,可节省安装空间,易于施工,实现快速建网,缩短建站周期 多模解决方案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