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_第1页
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_第2页
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_第3页
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_第4页
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古典诗词形象鉴赏训练 一 人物形象鉴赏一 人物形象鉴赏 考点阐释 考点阐释 古诗词中的人物形象 一般包括两种 一是抒情主人公自己的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一人称的写法 如李白 梦游天姥吟留 别 陈子昂的 登幽州台歌 中的人物形象 二是诗人作品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这类诗歌多用第三人称的写法 如柳宗元的 江雪 杜甫的 咏怀古迹 群山万壑赴荆门 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1 找到分析人物形象的思路 方法 2 能准确地概括人物形象 例题引路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试简要的分析 蓑笠翁 的形象 5 分 江雪 柳宗元被贬到永州之后 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 于是 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 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 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 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 郁闷苦恼 因此 柳宗元笔下的山水诗有个显著的特点 那就是把客观境界写得比较幽僻 而诗人的主观的心情则显得比较寂寞 甚至有时不免过于孤独 过于冷清 不带一点人间 烟火气 这显然同他一生的遭遇和他整个的思想感情的发展变化是分不开的 描写了一个不怕天寒雪大 专心钓鱼的渔翁形象 在这样一个寒冷寂静的环境里 那 渔翁形体虽然孤独 性格却显得清高孤傲 这实际上正是诗人摆脱世俗 超然物外的清高 孤傲思想感情的寄托和写照 方法总结 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人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 分析人物的外貌 动作 语言 神态 心理等 把握人物特征 2 分析人物所处环境 包括时间 地点 周围景物等 3 分析诗中出现的具体景物的含义 理解这些物象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4 知人论世 了解相关背景资料 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人物形象题的答题模式 1 什么形象 概括形象 2 形象的特征 结合诗句分析 3 形象的意义 形象所反映出的作者的思想情感 实战演练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一首诗歌 回答问题 寻陆鸿渐不遇 皎然 移家虽带郭 野径入桑麻 近种篱边菊 秋来未著花 扣门无犬吠 欲去问西家 报道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注 带郭 意即靠近外城 诗中的陆鸿渐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请简要分析 陆鸿渐是一个寄情山水 不以尘事为念的高人逸士形象 前四句通过对陆鸿渐幽僻 高雅的隐居之地的景物描写 表现了他的高洁不俗 最后两句通过西邻对陆鸿渐行踪的叙 述 侧面烘托了陆鸿渐的潇洒疏放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他对隐逸生活 的向往和追求 分析 1 陆鸿渐的居所环境是怎样的 有何特点 带郭 野径入桑麻 种菊 2 请结合诗句 说说 西家 邻人交代了友人陆鸿渐什么行踪 山中去 归来每日斜 3 概括诗中塑造的陆鸿渐的人物形象 幽僻 高雅的居所环境 每日都到山中去 4 作者塑造这一人物形象有何用意 陆羽和皎然是好友 这首诗当是陆羽迁居后 皎然过访不遇所作 描写了隐士闲适清静的 生活情趣 诗人选取种养桑麻菊花 邀游山林等一些平常而又典型的事物 刻画了一位生 活悠闲的隐士形象 全诗有乘兴而来 兴尽而返的情趣 语言朴实 吐属自然 不加雕饰 流畅潇洒 层次分明 音调和谐 作者通过陆鸿渐这一形象的塑造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例题引路 2013 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 清 钱继章 发短髯长眉有棱 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 戏临罾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 未解池亭暑 捧出新词字字冰 作者简介 钱继章 字尔斐 号菊农 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 1636 举人 明朝曾为 官 人清不仕 撰有 菊农词 注 孝峙 王屋 字孝峙 浙江嘉善人 明末文学家 罾 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熏风 东南风 问题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 运用了什么手法 答案 容貌病态怪异 性格坚忍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 用比喻突出性格 问题 找出描写外貌的诗句 发短髯长眉有棱 病容突兀怪于僧 问题 赏析 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霜侵雨打寻常事 仿佛终南石里藤 明末清初之际 在江山易代 风云激荡的严酷现实中 有些高尚正直的知识分子 维护民族尊严 以凛然正气面对满清贵族的血腥屠刀 这首词 就是词人以简洁劲拔的白 描手法 通过对自己形象的写照为中国词史留下的一幅爱国词人的肖像画 这位爱国词人 头发很短 胡须很长 眉毛高耸 俨然正怒目睁睁地睥睨环宇 一副 面带 病 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 比那光头垂眉 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 而他的 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 一任严霜侵袭 暴雨击打 自己却等闲视之 也就是这个爱国词人 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 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 阴 请他出任官职吗 回答是 干不了 阵阵炎热的东南风呵 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 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 一派冷气 方法总结 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刻画人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阅读诗歌 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 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 人物 怎样的心理 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紧扣要求 整理思路 形成答案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 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 主要有 古诗刻画人物形象 展示性格特征的方法 主要有 1 细节刻画法 2 烘托渲染法 3 对比衬托法 4 抒情寄托法 实战演练 2012 年江苏卷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 梦江南 温庭筠 千万恨 恨极在天涯 山月不知心里事 水风空落眼前花 摇曳碧云斜 词中三 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 请简要分析 4 分 主人公满腹哀怨 对月怀远 月却不解 临水看花 花自飘零 无人怜惜 刻画了一 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课堂小结课堂小结 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鉴赏人物形象的答题步骤 1 1 概括形象特点 特征 概括形象特点 特征 身份 身份 神态 行动 心理 处境 情感 喜好神态 行动 心理 处境 情感 喜好 身份身份 本诗塑了一个本诗塑了一个 的 的 形象 形象 最关键 最关键 2 2 具体分析表现 结合诗句有关描写手法 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具体分析表现 结合诗句有关描写手法 具体解说上一步的识别依据 手法手法 表现表现 常用描写手法 细节刻画 烘托渲染 对比反衬 比兴牵引 借古 借物抒情寄托 常用描写手法 细节刻画 烘托渲染 对比反衬 比兴牵引 借古 借物抒情寄托 以总以总 体特征为体特征为 中心论点中心论点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特征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其特征 3 3 指出形象意义 深层含义 特别寄托 指出形象意义 深层含义 特别寄托 概括作者在该形象上寄寓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质 概括作者在该形象上寄寓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质 检测反馈检测反馈 2013 年辽宁卷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然后回答问题 竹轩诗兴 张镃 柴门风卷却吹开 狭径初成竹旋栽 梢影细从茶碗入 叶声轻逐篆 注 烟来 暑天倦卧星穿透 冬昼闲吟雪压摧 预想此时应更好 莫移墙下一株梅 注 篆 盘香 因盘香曲绕如篆文 故称 问题 请结合全诗 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 塑造了闲适 洒脱 高雅的诗人形象 2 分 答全得 2 分 少 1 关键词扣 1 分 通过 对 竹轩 柴门 狭径 等简朴清幽的生活环境的描写 表现了诗人日常生活的闲适自得 倦卧 闲吟 等反映了诗人洒脱的生活态度 竹 雪 梅 等意象表现出诗人高雅的人生志 趣 4 分 答全得 4 分 2 条 3 分 1 条 2 分 检测反馈 2012 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回答问题 最爱东山晴后雪 宋 杨万里 只知逐胜忽忘寒 小立春风夕照间 只爱东山晴后雪 软红光里涌银山 注 本诗为 雪后晚睛 四山皆青 惟东山全白 赋 最爱东山晴后雪 二绝 句 中的一 首 问题 请简要分析这首诗中诗人的形象 4 分 答案示例 诗人只顾寻胜景而不觉春寒 驻足春风夕阳中凝望东山 对东山雪景充满喜 爱之情 从这些动作与心理的描写中 可以看到一个心境悠闲 陶醉于自然美景而欣然忘 我的诗人形象 二 事物形象鉴赏二 事物形象鉴赏 一 学习目标 一 学习目标 1 积累事物形象的基础知识 2 了解鉴赏景物形象的常见题型并掌握其答题方法 二 考纲解读 知识链接二 考纲解读 知识链接 1 考点分析 物象 指有些作品以某些事物为具体描写对象 在形象描写中赋予事物以人格化 从全诗 来说 即以象征性的形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节操或思想感情 或托物言志 即 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 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 思想感情 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 言情 言心声 2 事物形象分类 1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咏物诗运用的是托物言志 象征 的手法 通过对某一具体事 物的描绘来表达自己的某种理想和人格 以物喻人 言在此而意在彼 2 具有特定含义的形象 古诗词中有一些意象具有特定的含义 比如 柳 谐音 留 古代有折柳送别之俗 所以有惜别怀远之意 3 认知理解形象 例一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例一 具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画菊 郑思肖 花开不并百花从 独立疏篱趣未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 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 郑思肖 南宋故臣 宋亡后不仕 本诗中作者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参考答案 作者运用托物言志的手法 以菊花自况 借菊花傲然不屈的品格 表达了 自己不屈从于元朝统治者 对宋朝耿耿忠心 铮铮铁骨 宁为玉碎 不为瓦全 的高风亮 节 例二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例二 具有特定含意的形象 鹧鸪天 晏几道 十里楼台倚翠微 百花深处杜鹃啼 殷勤自与行人语 不似流莺取次飞 惊梦觉 弄晴时 声声只道不如归 天涯岂是无归意 争奈归期未可期 在这首词中 作者为什么要描写杜鹃的啼叫声 最后两句是什么意思 表达了作者怎样 的思想感情 答案 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好像在说 不如归去 不如归去 极易勾起游子的思乡之 情 这首词的主题是写游子思乡 最适宜从描写杜鹃的啼叫声入手 形象生动 委婉含蓄 最后两句是说 不是不想回家 只是自己也不知道回家的日期 表达了作者无法主宰自己 的生活 浪迹天涯 有家难归的感慨 三 质疑探究三 质疑探究 成果展示成果展示 活动一 真题导航 明确考点 完成下列高考题 明确考点 例 1 2013 年江西卷 14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 完成后面的题目 8 分 水调歌头 壬子被召 端仁相饯席上作 辛弃疾 长恨复长恨 裁作短歌行 何人为我楚舞 听我楚狂声 余既滋兰九畹 又树蕙之百 亩 秋菊更餐英 门外沧浪水 可以濯吾缨 一杯酒 问何似 身后名 人间万事 毫发常重泰山轻 悲莫悲生离别 乐莫乐新相 识 儿女古今情 富贵非吾事 归与白鸥盟 注 绍熙三年 壬子 辛弃疾奉召赴临安 在陈端仁的饯行席上赋此词 余既 三句出自 离骚 余既滋兰之九畹 又树蕙之百亩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 夕餐秋菊之落 英 1 概括 兰 蕙 菊 三种意象的共同内涵 2 分 答 兰 蕙 菊都是花草 在词中都用来象征词人高尚 纯洁的品格和节操 例 2 2011 年重庆卷 阅读下面这首诗 然后回答问题 6 分 渡 江 明 张弼 扬子江头几问津 风波如旧客愁新 西飞白日忙于我 南去青山冷笑人 孤枕不胜乡国梦 敞裘犹带帝京尘 交游落落俱星散 吟对沙鸥一怆神 指出 吟对沙鸥一怆神 中 沙鸥 意象的作用 2 分 作者简介 张弼 生卒不详 字舜元 莆田仙游人 曾授福州司户参军 充泉州教授 未赴任而卒 著有 葆光易解 十卷 已佚 解析 沙鸥 是诗人们常常用来抒发内心因漂泊无依而伤感的意象 参考答案 以到处飞翔的沙鸥衬托作者的孤单漂泊 高考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语言和表达技巧 意象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 的观点态度 易错提醒 第二问使用的意象的作用分析不出 主要是平常对意象及作用的理解主要局 限在大概了解上 没有做到具体分析 备考提示 读诗要回忆作者所处的朝代和作品风格 分析诗题的中人和事 逐字解说诗 句 结合小注 理解诗的大意 对比 是把具有明显差异 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 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 写作中的对比手法 就是把事物 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 安置在一定条件下 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 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 系 运用这种手法 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 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 加强文章 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所谓反衬 就是主要事物 本体 与陪衬事物 衬体 有相反的特 点或不同的情况 用衬体从反面衬托本体 利用与主要形象相反 相异的次要形象 从反 面衬托主要形象 诗歌翻译 在这扬子江头我已经是几度经过渡口了 江中的风波还像以前一样作为客 人的我却又添了新愁 在船上 看到向西飞去的白日比我还要忙碌 向南走去的青山冷冷 得讥笑我这个失意的人 独自睡去 却又为思念家乡的梦惊醒 破旧的衣服上还沾有京师 的尘土 朋友都像星星一样零星的散落在各地 面对着江上飞来飞去的沙鸥吟诗 联想到 自己孤单漂泊的情形 心中立刻产生了怆然之情 例 3 2011 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回答问题 咏山泉 储光羲 山中有流水 借问不知名 映地为天色 飞空作雨声 转来深涧满 分出小池平 恬澹无人见 年年长自清 这首诗中的 山泉 具有什么品格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 参考答案 1 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 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 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 清高自守的品格 2 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薄清高 任性自然的情怀 解析 这是一首山水诗 作者储光羲以写田园山水诗著称 其诗多描绘农家生活 田园风光 抒写个人情怀 朋友情谊 笔调质朴 自然 生动 咏山泉 可谓诗人吟咏山水的著名诗 作 作为一首较为工整的五律 此诗的内容组合与行文结构颇具特色 首联叙事点题 紧扣 泉 字 起得平和自然 静寂的深山里 一股清泉徐徐流动 给这僻远之所平添一活气 面对此番景象 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 可是无从知晓 其既惊喜又 遗憾的心情充溢于字里行间 颔联承接上文 从正面立意 描绘山泉的出俗形象 诗人从 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 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 它流淌在平地之时 恰似一面新 亮的镜子将蔚蓝的天宇尽映水底 它飞泻于山下之际 又如潇潇春雨般泼洒半空 煞是壮 观 此联取景清晰 摹象精致 对仗谨严 通过大胆的想象 细腻的刻画 把飘逸的山泉 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 颈联从反面角度立意 转写山泉遭遇冷落的境况 尽管山泉清净 而鲜活 可是当它流入深涧 水满溢出 分引到小池的时候 山泉原先的那种清澄和 那 种灵气 被这窒息的环境遮盖了 仿佛有谁不愿意看到山泉的 映地 飞空 这些描写 意 在为后文蓄势 尾联关合全诗 由叙而议 点明诗旨 山泉的 恬淡 无人关注 可它仍然 年复一年 自洁自清 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 由此看来 咏山泉 是一首别致的山水诗 其独特的艺术技巧可与王维的 山居秋 暝 相媲美 全诗形象生动 画面清新鲜丽 诗人既泼墨渲染 又精雕细刻 把清泠丰溢 的山间清泉逼真地展示于读者面前 咏山泉 又是一首有所寄托的咏物诗 作品采用拟 人手法 寓情于景 写山泉的 不知名 说山泉的 无人问 写山泉的 恬淡 说山泉的 长自清 这一切 都在暗示人们 山泉即诗人自己 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 其 崇尚恬淡自然 飘逸出俗的高洁境界了了可观 耐人回味 总之 咏山泉与明心志的高度 和谐统一 使此诗 格高调逸 趣远情深 削尽常言 殷璠 河岳英灵集 高考题考察角度有哪些 高考题考察角度有哪些 1 1 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 有何作用 某联描写了某物的什么形象 有何作用 2 2 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某物象有什么特征 3 3 某物象象征什么 某物象象征什么 4 4 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何种情怀 某物象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或何种情怀 5 5 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简析某句中的物象 活动二 探究解题思路和方法 完成下列题目 小组合作 交流讨论 一 典型例题 例一 白梅 元 王冕 冰雪林中著此身 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起 散作乾坤万里春 1 在这首诗中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突出了它的哪些特征 2 作者主要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 诗人塑造的主要形象是梅花 突出了它耐寒 清高 报春的特征 2 主要运用了衬托 用冰雪衬托梅之坚毅 对比 用桃李对比以显示梅之高洁守志 的手法 诗人借此表达了坚持理想操守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二 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二 总结解题思路和方法 1 1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借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分析物象的自然特征 借鉴人物形象分析的方法 2 2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 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 契合点 分析物象内在的品 分析物象的社会属性 从物人一体角度抓物与志的相似点 契合点 分析物象内在的品 格 精神 格 精神 3 3 诗人的理想情操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 表现的寓意等 诗人的理想情操 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 表现的寓意等 活动三 如何规范答题 一 典型例题 例一 早梅 张 渭 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消 诗人是如何借梅展示自我形象的 参考答案 步骤 1 本诗展现了早梅耐寒而立 迎风而发的形象 步骤 2 寒 字点明早梅生存条件的恶劣 迥 字表现出早梅的孤单 白玉条 之喻 疑 梅为雪之错觉 鲜明地表现出早梅冰清玉洁之质 步骤 3 作者以梅自喻 展示了一个孤寂傲世 坚韧刚强 超凡脱俗的自我形象 二 探究答题步骤 二 探究答题步骤 1 1 指出形象 物象 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指出形象 物象 并概括物象的基本特征 2 2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诗句具体分析形象 结合表现手法结合表现手法 3 3 点出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点出形象的意义 作者的情感 理想 追求 品性等 四 检测反馈四 检测反馈 1 10 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 回答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 其七十九 阮籍 林中有奇鸟 自言是凤凰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 起 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 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 怆悢 使心伤 注 商风 秋风 怆悢 li ng 悲伤 1 诗中 清朝饮醴泉 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 延颈望八荒 四句体现了 凤凰 怎样 的品性 2 这首诗整体上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请作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 1 品行高洁 志向远大 才能出众 2 托物言志 或比兴 象征 以凤凰自喻 抒发了诗人孤独无奈的苦闷心情和怀才不 遇 壮志难酬的悲伤 2 2008 年广东卷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木芙蓉 吕本中 小池南畔木芙蓉 雨后霜前着意红 犹胜无言旧桃李 一生开落任东风 窗前木芙蓉 范成大 辛苦孤花破小寒 花心应似客心酸 更凭青女 留连得 未作愁红怨绿看 注 青女 传说中掌管霜雪的女神 1 这两首诗都描述了木芙蓉的什么自然属性 都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 参考答案 描述了木芙蓉耐寒的自然属性 运用了拟人手法 2 两首诗中木芙蓉的形象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 木芙蓉 一种傲然独立 挑战困难而不受他人摆布的充满自信的形象 人格形象 窗前木芙蓉 一种历经辛苦孤独后能坦然面对生活的坚忍 淡定 安闲的形象 人 格形象 3 阅读下面的诗歌 然后回答问题 北陂杏花 王安石 一陂春水绕花身 花影妖娆各占春 纵被东风吹作雪 绝胜南陌碾成尘 诗中的杏花是怎样的形象 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参考答案 诗中杏花是妖娆美丽 高洁坚贞的形象 步骤一 诗人赋予杏花以象征意义 并以 作雪 和 成尘 为喻 形成对比 用 纵被 和 绝胜 来强调 步骤二 深沉而形象地表 达了诗人宁愿为理想而献身也不愿同流合污的悲壮感情 步骤三 五五 点评提升 点评提升 小结本堂课 可谈谈本堂课的收获或者自己的感受 或者分享自己鉴赏诗歌事物形象的方 法 技巧 心得体会等 规律总结 1 事物形象题型答题思路 1 分析物象的外在特征 形态 色泽 特征 和环境特点 2 挖掘物象的内在品格 抓物与志的 契合点 3 塑造此形象的意义 体现作者的某种操或情感 表达作者的某种向往或追求 象征或 托物言志 2 刻画事物形象方法题型答题思路 古诗刻画事物形象 展示特征的方法 主要有 1 从整体构思看 托物言志 常用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2 从具体描写的方法看 除了正面描写之外 还常用侧面烘托的手 法 解答这类题目 可按照如下思路进行 阅读诗歌 找出诗人描绘形象的相关诗句 仔细准确理解形象的基本含义 结合诗句分析运用的表现技巧及其所表现的具体内容 指出这种手法的运用表现了诗人 人物 怎样的心理 感情或人物形象的性格特征 紧扣要求 整理思路 形成答案 3 事物形象的比较题型答题思路 比较事物形象的题目 一般从事物特征 刻画事物形象的方法技巧以及表达的情感等方面 入手设计题目 答题时 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细致解读题目所选诗歌 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