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_第1页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_第2页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_第3页
墨梅图题诗教学设计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墨梅图题诗 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 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 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 实际上是借梅自喻 表达自己的人生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 此诗最大的特点是托物言志 诗先在一 二行描绘墨梅的形象 然后在三 四两行写墨梅的志愿 一个外表虽然并不娇艳 但内在气质 神清骨秀 高洁端庄 幽独超逸的形象呈现在我们的面前 它不想用鲜艳的色彩去吸引人 讨 好人 求得人们的夸奖 只愿散发一股清香 让它留在天地之间 这两句正是诗人的自我写照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两句 表现了诗人鄙薄流俗 独善其身 孤芳自赏的品格 诗人将画格 诗格 人格有机地融为一体 字面上在赞誉梅花 实际上是赞赏自己的立身之德 学情分析 学生生活在 21 世纪 王冕生活在遥远的元朝时期 虽然学生和诗人有距离 但人性是相同的 人的心灵的情弦就是对话的平台 在学生读中感悟 读中体验的过程中 教师要抓住关键词 淡 满 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 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 自悟 让教师 学生和作者 三者的心灵和谐交融 情感达到共鸣 教学目标 1 学习生字词 正确理解古诗的意思 2 反复诵读诗歌 体会诗句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欣赏图画理解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3 在诗画的感染下 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 4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体会诗人卓尔不群 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5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准备 音乐 资料 教学难点 感受古诗文字和意境的美 体会诗人卓尔不群 超凡脱俗的气节和人品 教学重点 理解本图题诗的诗情画意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 墙角数枝梅 凌寒独自开 遥知不是雪 为有暗香来 梅花香自苦寒来 宝剑锋从磨砺 出 从古到今 不知有多少赞颂梅花的诗句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 是元朝著名诗人 画家 书法家王冕的作品 还记得 王冕学画 这篇课文吗 回忆一下 板书作者 诗题 读课 题 2 墨梅指什么 猜一猜课文可能会写些什么吗 3 咱们赶紧去读一读古诗吧 二 初读诗歌 放声自由朗读诗歌 注意 将字音读准 诗句读通顺 看看读完古诗后你会有什么疑问 多 读几遍 一 朗读 1 指名读 正音 乾坤 2 齐读 二 质疑 1 读完诗歌后 你有什么疑问 2 小结 为何作者画笔下的朵朵梅花都是用淡淡的墨水点染而成的 丝毫没有想用鲜艳的色 彩去吸引人 得到人们的夸奖呢 三 品读解疑 咱们静下心来带着问题默读课文 边读边做批注 自己用多种方法弄懂诗句的意思 可以查字 典 可以联系上下文 还可以和同桌小声讨论一下 实在不明白的地方就作上记号 一 一 二行诗 1 解词 1 指名读一 二行诗句 这两行诗里有没有不懂的字词 洗砚池 洗毛笔 砚台的池塘 传说大书法家王羲之在洗砚池边练习书法 池水因此变成黑 色 淡墨痕 这里是说用淡墨圈出梅花花瓣的痕迹 2 理解诗句 谁能说说这两行诗句的意思 板书 淡 3 感受意境 再读读诗 边读边想像 在这小小的洗砚池边会是什么样的美景 指名说 2 看课件课件赏画 师叙述 这幅 墨梅图 画的是横向折枝墨梅 枝干舒展挺秀 构图清新悦目 用墨浓淡相宜 花朵的盛开 渐开 含苞都显得清新俏丽 生气盎然 虽然只用了淡淡的墨色 轻染 淡墨痕 却把梅花含笑娇俏的样子生动地刻划出来 3 指导朗读 淡墨痕 应该怎样读出来呢 自由读 指名读 师点评 男生 女生读 二 三 四行诗 诗人为什么特别爱这朴素淡雅 端庄秀美的梅花呢 指名读三 四行诗句 师引读 1 释句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两句话的含义 是啊 它并不希罕人们夸奖它的颜色艳丽 只求保留那清新的香气充满在天地之间 师小结并板书 满 齐读整首诗 2 梳理质疑 王冕在自己屋子的周围种了一千多棵梅树 题为 梅花屋 他为什么这样喜爱梅 花 这样喜欢画墨梅呢 要想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就得走近王冕 1 课件课件介绍王冕资料 2 此时 读了后两行诗 你有什么感受 议一议 读一读 预设 或体会到他对统治者无情的讽刺 或体会到他考进士屡试不中 满怀愤郁 或体会他 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 又或品悟出他归隐家园 怡然自得的那份闲逸 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朗 读表达出来 师小结 诗中 一个 淡 字道出画梅花的技法 又刻画出梅花朴素淡雅 傲立于严寒的风骨 令人耳目为之一新 一个 满 字 不仅传神地写出了梅香的充盈激荡 而且使得诗人人格魅力 分外的耀眼 画梅须具梅气骨 人与梅花一样清 人们是这样称赞王冕的 现实中的王冕与 他笔下的梅花一样 卓尔不群 淡泊名利 板书 卓尔不群 想像引读 一个清晨 晨光微曦 王冕手持书卷 缓步来到家乡的洗砚池边 轻轻坐下 静静 的赏梅 看着看着 他欣然拿起画笔在纸上挥毫 情不自禁的吟诵起来 我家洗砚池头树 3 同学们 超凡脱俗的梅 坚贞不屈的竹和傲然挺立的松被人们誉为 岁寒三友 爱思考的 你们想一想岁寒三友象征着什么呢 赶紧再去读一读书 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 指名读 4 有同学会背了吗 那我们和上音乐吟诵一下 配乐背诵 四 拓展积累诗句 1 说起梅花 人们赞颂它的诗句太多太多 老师摘录了一些 齐读 2 你最喜欢哪句诗 能大声读给我们听一听吗 五 书写 这首诗言美 情美 意境美 现在我们就工工整整地把这首诗抄写下来 让我们在优美的文字 和音乐中 感受翰墨之香与梅花的清香吧 六 欣赏学生作品 点评 教学反思 一 古诗教学中的人性光辉 此诗语言凝练而优美 意境深遂 诗句的字里行间流露着诗人的情感 我力图挖掘古诗中蕴含 的美好人性 以此唤醒和培植学生心中的情感 借助资料 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人与梅花风格的 统一 二 古诗教学中的个性化解读 语文教学应当是一次次生命对话 是孩子们内心情感的真切流露 是他们个人见解和智慧的展 现 因此 在古诗教学中 必须尊重学生的个性 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 我让学生根据自己 对王冕的了解谈对诗句可能不一样的感受 并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三 古诗教学中的美的体验 学生纵情品读古诗后 这里让他们静下心来抄写古诗 学生在心理上就会形成一个落差 变大 声读出情感为静心体验情感 此时 学生的心理情态是一种迫不及待地想书写 想抒发 以此 教师将情感的渲泄与语言的积累融为一体 评析 教师立足人性 给予学生充分的学习时空 让学生借助文本和资料自读 自悟 在读中理解 读中体验 读中感悟 读中抒发 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体现三个维度的有机融合 我们的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课堂 更是不断追求真善美的课堂 教师在教学此诗时 让学生通 过注释和资料加深对诗人王冕的认识 交流自己所品出的诗人的内心情感 在这样的课堂里 教师和学生进行着对话 这里的对话 是师生都敞开心扉 人格对等的精神交流 是学生对文 本的理解 欣赏 评判 是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