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D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 1 页 共 12 页 沪科版沪科版 2019 20202019 2020 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中考二模考试试卷 D D 卷卷 姓名姓名 班级班级 成绩成绩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2 分 商鞅变法内容中 对秦国封建制度确立起决定作用的是 A 废除旧贵族的特权 B 国家承认土地私有 C 奖励耕战富国强兵 D 推行县制治理地方 2 2 分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大变革时期 它反映在思想文化领域内出现了 A 文字创新 B 制度变革 C 百家争鸣 D 铁器牛耕的推广使用 3 2 分 下图为我国古代某一时期朝代更替示意图 图中 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 蜀 西晋 B 东汉 南宋 C 东汉 西晋 D 蜀 西夏 4 2 分 孙中山说过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 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 穷流溯源 英国的考试制度 原来是 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其历史依据是我国古代实行的 A 禅让制 第 2 页 共 12 页 B 分封制 C 世袭制 D 科举制 5 2 分 图中所示建筑曾设有清朝处理军国大事的机构 里面的大臣只是传达抄写皇帝的旨意 不能把自 己的意见夹杂进去 这一机构是 A 中书省 B 内阁 C 东厂 D 军机处 6 2 分 图片承载着历史 下列图片反映了八国联军侵华史实的是 A 虎门销烟 B 圆明园遗迹 C 侵略者坐上清朝皇帝的宝座 第 3 页 共 12 页 D 日军在旅顺的暴行 7 2 分 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 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民主 科学 变法维新 民主共和 自强求富 A B C D 8 2 分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 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 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 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这个 伟大传奇 是指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红军长征 9 2 分 下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 它拍摄于 A 井冈山根据地的初创时期 B 遵义会议期间 第 4 页 共 12 页 C 西安事变解决期间 D 重庆谈判期间 10 2 分 江门九中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 一五计划 成果展示会 他们找到了下列资料 哪项不 适合采用 A 武汉长江大桥 B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 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 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 11 2 分 新中国成立初期土地改革时的 分地 与 1979 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的 分地 相 比 两者共同之处有 都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农民都获得了土地所有权 普遍得到当时农民的好评 A B C D 12 2 分 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 1861 年改革的明显不同是 A 性质不同 B 影响不同 C 结果不同 D 改革的前提和改革内容不同 第 5 页 共 12 页 13 2 分 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中 处于统治地位的是 婆罗门 刹帝利 吠舍 首陀罗 A B C D 14 2 分 制作年代尺是帮助大家记忆历史事件的好办法 下图中的事件应放在哪个点对应的年代上 A 1775 年 B 1783 年 C 1789 年 D 1799 年 15 2 分 发生于 19 世纪 60 年代的日本明治维新和俄国农奴制改革 其相同点是 A 改革前都面临严重的统治危机 B 农民都可以用赎买的方式得到土地 C 都提倡 文明开化 D 都通过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16 2 分 下列关于下图 B 段对应历史时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第 6 页 共 12 页 轮船 火车等新型交通工具促进世界市场的形成 19 世纪 70 年代 电力作为新能源进入生产领域 电话 电脑等新发明加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内燃机的发明促进了石油开采 交通运输的发展 A B C D 17 2 分 漫画把历史的内涵以嬉笑怒骂的方式演绎得淋漓尽致 历史的本质一目了然 下图漫画的主题是 宣扬 理性 反对封建君主专制 与该漫画反映的主题相关的事件是 A 新航路开辟 B 启蒙运动 C 文艺复兴 D 工业革命 18 2 分 有西方评论者认为 马克思启蒙了数以千计争取自由正义的人民 他是现代政治思想之父 这 主要是因为马克思 第 7 页 共 12 页 A 提出空想社会主义 设计未来美好社会 B 主张改革社会弊端 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C 赞扬巴黎公社革命 指导工人阶级斗争 D 发表 共产党宣言 创立科学社会主义 19 2 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美国 西欧 日本经济飞速发展 其主要的共同原因是 A 占据了广阔的国际市场 B 非军事化改革的推动 C 外国资金的大量援助 D 科技的迅猛发展与运用 20 2 分 下面两幅漫画均反映了二战后的欧洲局势 下列解读最准确的是 A 图 1 宣传了马歇尔计划对西欧国家的重要性 B 图 1 揭露了美国企图利用经济手段控制两欧 C 图 2 中斯大林的 阻止 导致了欧洲联盟的建立 D 图 2 中斯大林的 阻止 使美苏由冷战走向军事冲突 二 二 综合题综合题 共共 3 3 题 共题 共 5050 分分 21 20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斯大林说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 战胜国 主要是英国 法国和美国建立了一种新的国际关 系制度 即战后和平制度 第 8 页 共 12 页 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初期 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头号强国 1947 年 3 月 针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 家 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 宣称美国有领导 自由世界 的使命 后来 这一思想被称为 杜鲁门主义 面对 美国实行的冷战政策 苏联采取了针锋相对的措施 最终形成战后两极格局 从此 开始了美苏长期的争霸斗争 请回答 1 在材料一中 战后和平制度 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形成的国际关系体系 这个帝国主义战后国际关系 体系的名称是什么 2 为确立 战后和平制度 帝国主义列强召开了两次国际会议 请说出 1921 1922 年召开了什么国际 会议 给中国带来什么危害 3 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 说出美国实行冷战政策的目的 4 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是什么 22 15 分 阅读下列材料 回答问题 材料一 郑和是明代杰出的航海家 1405 1433 年 他七下西洋 最远到达非洲东岸和红海沿岸 他秉承明 政府命令 同亚非各国发展和平友好关系 各国也派使节和明朝通好 明史 郑和传 材料二 承万能主宰的佑助 我在 1492 年发现新大陆以及大批岛屿 而王上依据我的陈述 在我所发现的 土地上建立殖民地 主宰赐福 我征服该岛并使他的居民纳贡 哥伦布的遗言 节录 材料三 郑和下西洋比欧洲航海家哥伦布 达 伽马和麦哲伦的航行都早得多 远航规模也大得多 但郑和 下西洋后 明朝的经济仍然是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体 资本主义经济仍处于萌芽阶段 而欧洲在新航路开 辟以后 资本主义经济却得以迅速发展 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七年级下册 阅读上述材料 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1 郑和的远航有何历史意义 2 新航路的开辟 对世界产生了什么影响 第 9 页 共 12 页 3 郑和下西洋和欧洲航海家开辟新航路 对明朝和欧洲的经济发展带来了截然不同的结果 试说说产生这 种结果的原因 23 15 分 阅读材料 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50 年 1954 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及其占有土地比重变化表 1950 年 1954 年 阶层 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人口比重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 中农 85 545 292 191 4 富农 地主 14 554 87 98 6 材料二 材料三 实现四个现代化 要求大幅度的提高生产力 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的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 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 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 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 因而是一场深刻的革命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我国土地所有制的变化及其变化的原因 2 材料二中的三幅图片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 3 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 说明为 实现四个现代化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贡献是什么 此后 农村 开始的 一场深刻的革命 是什么 第 10 页 共 12 页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一 一 选择题选择题 共共 2020 题 共题 共 4040 分分 1 1 2 1 3 1 4 1 5 1 6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